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糖尿病(DM)大鼠视网膜组织caspases-3、TNF-α和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DM,成模后,随机分为DM未治疗组和EPO治疗组,再设亚组.应用SABC法检测EPO对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s-3、NF-κB和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正常大鼠和DM 1个月组,三者均无阳性表达或只呈弱阳性表达,3个月组视网膜中可见阳性表达,多位于神经节细胞层,6个月组可见表达向其他层次扩展.EPO治疗组三者的表达均较同期DM未治疗组下降,3个月和6个月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caspases-3、NF-κB和TNF-α的表达上调,三者可能均参与了早期DR的发生,上述结果将为EPO治疗视网膜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大鼠视网膜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的影响,进而从分子学水平上阐明PPAR-γ激动剂对DR的保护作用,为预防及早期治疗DR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选择9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80~200g)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DR+罗格列酮组和DR组,每组大鼠各30只。进一步将每组大鼠分为给药后4周、8周和12周3个时间点进行观察,每个时间点各10只大鼠。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50mg·kg-1STZ的方法建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自DM模型成模后第3天起,DR+罗格列酮组大鼠每天给予罗格列酮3mg·kg-1灌胃,C组和DR组每天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于给药后4周、8周和12周处死各组大鼠,处死前测各组大鼠的血糖和体质量,然后摘除眼球,剔除角膜和晶状体制成眼杯,制作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视网膜上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 DR组和DR+罗格列酮组大鼠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均为P<0.01);DR组和DR+罗格列酮组大鼠的体质量均较C组降低(P<0.01或P<0.05)。C组大鼠视网膜上NF-κBp65无表达或弱表达;DR组大鼠视网膜上NF-κBp65表达的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值分别是35.62±2.99、67.59±2.23和85.62±3.55,明显高于C组(均为P<0.01);DR+罗格列酮组大鼠视网膜上NF-κBp65表达的IOD值分别是33.94±2.40、59.58±1.06和73·74±2·32,亦明显高于C组(均为P<0.01);在给药后8周和12周时,DR+罗格列酮组大鼠视网膜上NF-κBp65的表达均较DR组明显降低(均为P<0.01)。结论外源性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能够降低视网膜上NF-κB的表达从而延缓DR的发生发展,对早期DR大鼠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因此有望成为DR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aspase-1和NF-κb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氨基胍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它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糖尿病模型建立成功后,随机分组为糖尿病未治疗组(DM)和氨基胍治疗组(AG),其下又各设1月、3月、6月亚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1和NF-κb蛋白的表达,及氨基胍对两者表达的影响。结果正常大鼠和DM1组视网膜无Caspase-1蛋白的表达,DM3组主要见于神经节细胞层;DM6组表达扩展到内核层和外核层。正常大鼠和DM1月组视网膜内外核层弱表达NF-κb。DM3表达波及神经节细胞层,DM6中NF-κb蛋白表达几乎遍及整个视网膜层。氨基胍治疗组中,Caspase-1和NF-κb的表达均有下降,其中AG3组与DM3组,AG6组与DM6组两者表达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上Caspase-1和NF-κb的表达上调了,两者可能均参与了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导致了神经细胞的凋亡。氨基胍可通过抑制Caspase-1和NF-κb蛋白在视网膜上的表达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4.
Li HM  Lu SD  Xia X  Xu P  Wang F  Huang Q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2):119-122
目的探讨移植表达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的细胞对SD大鼠视神经横断伤后视网膜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脂质体将CNTF表达质粒转移至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建立稳定、高水平表达CNTF的细胞株。采用双侧背外侧膝状体及上丘核团注射3%荧光金逆行标记视网膜节细胞。将标记后的大鼠分为两组,于标记后7d手术切断眶内段视神经其中一组左眼不做手术作为正常对照组,右眼切断视神经作为手术对照组;另一组双眼均手术切断视神经,左眼注射PBS作为治疗对照组,右眼视网膜下移植表达CNTF的细胞作为实验组。术后5、14、17、21及28d取出眼球,铺片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视网膜内存活的节细胞。结果手术切断眶内段视神经后2周,视网膜内节细胞数减少6744%,视网膜下移植表达CNTF的细胞后第5、17、21d视网膜内存活的节细胞数明显多于治疗对照组(P<005)。结论视网膜下移植高水平表达CNTF的细胞对视网膜节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大鼠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过程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以及其抑制性信号蛋白IκB激酶的降解调控作用,探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DR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R安慰剂组、DR+MG132低浓度干预组、DR+MG132高浓度干预组。DR+MG132低浓度干预组按0.05mg.kg-1每天1次腹腔注射MG132DMSO液,DR+MG132高浓度干预组按0.10mg.kg-1每天1次腹腔注射MG132DMSO液。分别于给药后6周和8周检测大鼠体质量、血糖,并制备视网膜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NF-κB以及其抑制性信号蛋白IκB在各组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NF-κB p65在DR安慰剂组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在MG132高浓度干预组的表达强度较DR安慰剂组减弱;IκBα在DR安慰剂组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弱,MG132高浓度干预组的表达强度较DR安慰剂组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相反,MG132低浓度干预组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及白细胞介素 6 (IL 6 )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 β 七叶皂甙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 ,6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 β 七叶皂甙钠治疗组。每组按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又分为 1h、6h、12h、2 4h、4 8h、72h组 ,每小组 5只大鼠 ,以原位杂交法检测视网膜中NF κB和IL 6的表达情况 ,每只大鼠处死前行视网膜电图 (ERG)检测。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在 6h时开始检测到NF κB和IL 6的表达 ,在 2 4h时表达最强 ,以后逐渐减弱。缺血再灌注 β 七叶皂甙钠治疗组在再灌注 6h时未能检测到NF κB和IL 6的表达 ,在第 12小时有NF κB和IL 6的表达 ,2 4h时表达最强 ,但低于缺血再灌注组 (P <0 .0 5 )。缺血再灌注组在再灌注 6h时后各期ERG波幅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 β 七叶皂甙钠治疗组 (P <0 .0 5 )。 结论 :NF κB可能诱导IL 6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β 七叶皂甙钠可能通过抑制NF κB的活化而减轻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木犀草素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大鼠Toll样受体4(TLR4)/脾脏酪氨酸激酶(Syk)/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及视网膜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木犀草素低剂量组(5 mg·kg-1)、木犀草素高剂量组(10 mg·kg-1),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对糖尿病(DM)大鼠血糖的影响及对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DM组,分别为10、35只大鼠。DM组经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DM模型。10周时,A组、DM组分别随机选取2只大鼠行视网膜血管铺片。DM组剩余的33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组)、尾静脉注射hUCMSC 组(C组)、玻璃体腔注射hUCMSC 组(D组),各组均为11只大鼠。A、B组不进行干预。干预后2、4、6、8周为观察处理时间点。各处理时间点前,连续3 d每次随机选取2只大鼠检测随机血糖。DM组大鼠血糖与同期A组大鼠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400、-60.601、-44.065、-43.872,P=0.000)。8周时从B、C、D组随机选取2只大鼠行视网膜血管铺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视网膜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阳性染色情况;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视网膜BDNF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干预后,不同处理时间点A、B、C、D组大鼠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00.017、404.410、422.043、344.109,P=0.000);C组大鼠血糖与B、D组大鼠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7、4.990、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A组BDNF表达呈阳性,主要分布在神经节细胞层;B组BDNF表达呈弱阳性;C、D组BDNF表达增多。RT-PCR检测结果显示,4、6、8周时,B、C、D组间视网膜BDNF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372、188.492、421.537,P=0.000);C、D组视网膜BDNF mRNA相对表达量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781、72.401、63.880、88.423、75.120、83.002,P<0.01);C组视网膜BDNF mRNA相对表达量与D组比较,仅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321,P=0.005)。结论 尾静脉注射hUCMSC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糖水平;尾静脉或玻璃体腔注射hUCMSC均可增加BDNF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大鼠胚胎视网膜中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计菁  罗敏  冯霞 《眼科新进展》2008,28(6):429-431
目的 培养和鉴定大鼠胚胎视网膜中的神经干细胞.方法 取孕龄16~19 dSD大鼠胚胎鼠的视网膜组织,在干细胞选择性培养基中培养,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来检测Nestin和Chx-10的表达.结果 SD大鼠胚胎鼠视网膜中的神经干细胞在体外悬浮生长,形成致密的球形细胞团,传代后能够生成新的细胞团,原代和传代细胞Nestin和Chx-10蛋白均表达阳性.结论 SD大鼠胚胎视网膜内存在神经干细胞,并且可以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前房加压法制作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和EPO治疗组,后两组又分为1、6、12、24、48、72 h组.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视网膜组织中NF-κB和PCNA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视网膜无NF-κB和PCNA表达.缺血组两者的表达均24 h达高峰,48 h后下降;治疗组于6、12、24、48、72 h两指标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结论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能诱导NF-κB和PCNA的表达,rhEPO能增强NF-κB和PC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ACEI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志  陈海冰  许迅  顾青 《眼科研究》2008,26(4):270-275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与正常大鼠随机分别实施ACEI福新普利、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和安慰剂治疗.24周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技术和实时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分别检测血浆、玻璃体和视网膜VEGF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糖尿病鼠玻璃体视网膜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ACEI治疗后则显著减少.糖尿病鼠心得安治疗后,玻璃体视网膜VEGF蛋白及基因表达无明显改变,ACEI治疗组玻璃体视网膜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心得安治疗组,两组之间血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EI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独立于它的抗高血压作用,ACEI治疗伴或不伴高血压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不依赖其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碘酸钠注射大鼠视网膜下的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莉华  周佳  吴强  宋蓓雯  陆斌  胡萍 《眼科研究》2008,26(3):187-190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在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受损的大鼠模型眼中的分化情况.方法 体外培养Wistar大鼠的BMMSCs,用病毒上清液转染EGFP,移植到经静脉注射NaIO3破坏RPE细胞的大鼠的视网膜下腔,用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 对BMMSCs进行追踪并观察术后5周的分化情况.结果 BMMSCs的EGFP转染比例可达到76.9%,术后第5周可见BMMSCs位于视网膜下区域,未整合入神经视网膜层,并表达角蛋白(CK)、视紫红质(rhodops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论 BMMSCs植入RPE受损伤的大鼠视网膜下腔后可存活,并表达RPE细胞、光感受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