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羽  刘燕  孙备  王贺 《安徽医药》2009,13(7):738-740
目的考察采用国产的聚丙烯酸树脂Ⅱ作为肠溶包衣材料制备奥美拉唑肠溶丸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的采用国产聚丙烯酸树脂Ⅱ与EudragitL30D作为肠溶包衣材料制备奥美拉唑肠溶丸。并对包衣质量加以比较。结果未碱化聚丙烯酸树脂1160%与95%的乙醇溶液均可包出合格的奥美拉唑小丸,质量与用L30D所制小丸相近。结论采用国产聚丙烯酸树脂Ⅱ可以用于制备奥美拉唑肠溶微丸。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麦考酚钠肠溶颗粒剂。方法以微晶纤维素KG802为填充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崩解剂,聚维酮K30为黏合剂,以丙烯酸树脂Ⅱ号、丙烯酸树脂Ⅲ号为肠溶衣膜材料,对不同配方组成进行湿法制粒、挤出、滚圆,制得肠溶颗粒。结果所制麦考酚钠肠溶颗粒剂在pH2.0盐酸溶液中2 h内累积释放率<1%,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30 min累积释放率≥95%。结论以微晶纤维素KG802为填充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崩解剂、聚维酮K30为黏合剂,丙烯酸树脂Ⅱ号/丙烯酸树脂Ⅲ号(1∶1)混合物为肠溶材料,通过挤出-滚圆法能直接制得释放度符合要求的麦考酚钠肠溶颗粒剂。  相似文献   

3.
大蒜素肠溶微囊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肠溶材料聚丙烯酸树脂Ⅱ为囊材制备大蒜素微囊.方法 采用单凝聚法制备大蒜素肠溶微囊并研究其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药等性质.结果 经优化制得的大蒜素肠溶微囊为类圆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52.2μm,平均载药量28.97%,包封率80.74%,体外释放符合肠溶制剂的标准,对大鼠的胃黏膜几乎无刺激.在4.5×103 lx照射,60°C高温及相对湿度90%条件下放置10 d,微囊的粒径分布和剩余药量无显著变化.结论 制备工艺简单,所制得的大蒜素微囊具有肠溶特性.  相似文献   

4.
红霉素肠溶微丸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备肠溶红霉素微丸,通过药物体外溶出试验,筛选了不同包衣材料。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的红霉素含量及体外溶出。加速试验证明用丙烯酸Ⅱ/Ⅲ号混合树脂为衣材制备的肠溶微丸质量是可靠的。本品在pH1.2盐酸缓冲液中1h时的溶出量低于10%;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可迅速释放药物,30min红霉素累积溶出量可达80%。  相似文献   

5.
红霉素肠溶片包衣处方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解决红霉素肠溶片贮存过程中释放度易下降导致不合格的问题。方法:通过改进肠溶包衣材料处方及包衣工艺,采用聚丙烯酸Ⅱ、Ⅲ混合树脂作包衣材料,粉衣层中用羟丙甲纤维素代替明胶,包衣工艺采用在肠衣层表面喷上一层保护液。结果:红霉素肠溶片在贮存3年后,释放度高于标示量的85%。结论:此包衣处方及包衣工艺能够保证红霉素肠溶片在有效期3年内释放度符合中国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6.
盐酸黄连素肠溶微囊的制备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聚丙烯酸树脂Ⅱ号为囊材,制备盐酸黄连素肠溶微囊,并测定其体外溶出度。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盐酸黄连素肠溶微囊,通过正交实验进行优化,以微囊的包封率及栽药量为指标。结果:应用优化工艺制备的盐酸黄连素肠溶微囊,栽药量为11.18%,包封率为85.00%,盐酸黄连素肠溶微囊在pH为6.8、7.4的溶出介质中60min内溶出度超过70%。结论: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盐酸黄连素肠溶微囊,工艺稳定可靠,操作简便,栽药量高,具有肠溶特性,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减小双氯灭痛对胃肠道刺激,减少服药次数,开发新的给药剂型,本研究分别以Ⅱ号丙烯酸树脂和Ⅳ号丙烯酸树脂为包衣材料,将其制成肠溶型级释微丸。体外溶出测定结果表明,该肠溶型缓释微丸在以人工胃液为溶出介质中,12h内无药物释放;在以人工肠液为溶出介质中,12h内最大释药百分率为84.5%,释药75%的时间为6h,达到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5,(31):4444-4446
目的:了解新型药用辅料聚丙烯酸树脂Ⅱ的研究概况,为其制剂应用、工艺改进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聚丙烯酸树脂Ⅱ""主要用途""制备方法""质量控制"等为关键词,组合查阅1990-2014年中国知网、Pub Med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和国内外药典,概述聚丙烯酸树脂Ⅱ的主要用途、制备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文献356篇,其中有效文献25篇。聚丙烯酸树脂Ⅱ由阴离子型的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而成,可作为在胃中不溶而在肠中溶解的包衣材料,属于肠溶型树脂;也可主要用作肠溶包衣材料、缓控释制剂材料及黏合剂材料,在药物制剂中应用广泛。聚丙烯酸树脂Ⅱ收载于多国药典,检查项目包括黏度、酸值、酸度等13个项目。其制备工艺稳定,质量控制方法成熟,质量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9.
时间控制型结肠定位释药片体外释放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沙拉嗪为模型药物,制备含不同有机酸的片芯,依次包内隔离层(HPMC)、胃溶衣层(丙烯酸树脂Ⅳ)、外隔离层(HPMC)和肠溶衣层(HPMCP),制得时间依赖型结肠定位释药片。考察了有机酸种类、用量及内隔离层和胃溶衣层增重对片剂释放时滞的影响。结果表明,片芯含琥珀酸50mg、内隔离层和胃溶衣层增重分别为1.2%和12%的片剂,在模拟胃肠液中的时滞约5h,6h累积释放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0.
用挤出造粒、气流包衣法研制了去羟肌苷肠溶微粒,药物在0.1mol/L盐酸中2h不降解,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10min的释放率达75%以上。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证明,制得的去羟肌苷肠溶微粒相对生物利用度是去羟肌苷分散片的169%。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地红霉素肠溶微丸.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地红霉素微丸,流化床进行肠溶包衣.结果制备的地红霉素肠溶微丸在pH 1.2盐酸溶液中2 h的释放度<10%,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45 min的释放度>80%.结论本方法制备地红霉素肠溶微丸工艺可行,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聚丙烯酸树脂肠溶薄膜衣变黄的原因及筛选合适的包衣液处方。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找出处方中使衣膜变黄的因素。结果 :包衣液处方中蓖麻油是使衣膜变色的主要因素。结论 :包白色薄膜衣片时 ,蓖麻油不宜作为聚丙烯酸树脂肠溶薄膜衣的增塑剂 ,而宜选用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聚山梨酯 80等增塑剂  相似文献   

13.
豆豉溶栓酶肠溶片剂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均匀设计优化豆豉溶栓酶肠溶片片芯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按优化处方经工艺过程制得的片芯酶活性损失仅6%。包肠溶衣后的制品在0.1mol/L盐酸中2h平均累积释放率为2.1%;在0.2mol/L磷酸钠缓冲液(pH6.8)中,23.4min累积释药50%,45min释药86.3%,释药规律符合Weibull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14.
克拉霉素微球的制备及其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聚丙烯酸树脂肠溶Ⅱ号为囊材,采用相分离-凝聚法制备了克拉霉素微球,该法微球得率为90.5±2.0%(n=3),所得微球粒径为155.1±26.39μm(n=1000),载药量为75%,克拉霉素微球在蒸馏水中几乎不溶出,而在pH6.8磷酸盐缓冲溶液中30min溶出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邱瑞臣 《广东药学》1999,9(1):28-28
目的:研究聚丙烯酸树脂肠溶薄膜衣变黄的原因及筛选合适的包衣液处方。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找出处方中使衣膜变黄的因素。结果:包衣液处方中蓖麻油是使衣膜变色的主要因素。结论:包白色薄膜衣片时,蓖麻油不宜作为聚丙烯酸树脂肠溶薄膜衣的增塑剂,而宜选用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聚山梨酯80等增塑剂。  相似文献   

16.
徐飞  兰昌云  陈博  王张 《中国药房》2014,(21):1969-1972
目的: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多颗粒系统型片,并考察其体外累积释放度。方法:采用肠溶多颗粒直接压片法,以丸芯圆整度、可压性、硬度、流动性及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对丸芯填充剂、粒径、肠溶衣材料、肠溶衣增质量、外加辅料进行筛选优化,确定处方。结果:以微晶纤维素PH101为丸芯填充剂,丸芯粒径为0.50.8 mm;以丙烯酸树脂Eudragit?NE30D/Eudragit?FS(2∶1)混合物为肠溶衣材料,增质量为25%;以微晶纤维素PROSOLV90为外加辅料。制得的样品在pH 2.0盐酸溶液中2 h内累积释放度<5%,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30 min的累积释放度≥95%。结论:该制剂制备处方合理、方法可行,制剂的累积释放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因素法筛选了盐酸氟西汀肠溶片片芯、隔离层包衣液和肠溶衣包衣液的处方.结果表明,片芯中的关键辅料羟丙甲纤维素E50、羧甲淀粉钠和微晶纤维素的用量分别为5%、15%和25%,黏合剂宜采用5%淀粉浆.以5%欧巴代Y-1-7000水分散体对所得片芯包隔离衣层,增重为1%,再以5%聚丙烯酸树脂L30D-55(含5%单硬脂酸甘油酯和1%甘露醇)包肠溶衣层,增重为3%.所得制品在0.1 mol/L盐酸中2h累积释放率≤5%,在pH 6.8缓冲液中30 min释放完全.3批制品的体外释放曲线均与参比制剂(ProzacWeekly胶囊)相似,相似因子(f2)均大于50.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钠肠溶微丸并确定其制备工艺。方法利用离心造粒机制备双氯芬酸钠素丸,以丙烯酸树脂Ⅱ号和Ⅲ号为包衣材料,通过微型流化床包衣机对素丸包衣,并以释放度试验和稳定性试验评价其质量。结果所制得的双氯芬酸钠肠溶微丸在人工胃液中2 h内累积释放度小于10%,在人工肠液中45 min内累积释放度为(82.8±1.31)%。产品的稳定性试验结果符合要求。结论采用该法制备的双氯芬酸钠微丸有良好肠溶效果且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肠溶微球口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制一种可供口服的胰岛素肠溶微球。方法 :采用相分离法制备胰岛素丙烯酸树脂微球 ;建立放射性免疫法测定微球包封率 ;利用体外实验法考察微球的抗酸及肠溶能力 ;将不同处方的微球给大鼠灌胃 ,测定其血糖变化。结果 :制得微球粒径分布在 2~ 7μm ;包封率 95 .17% ;在人工胃液中 2h有少于 14%的胰岛素释放 ;在人工肠液中 1h内胰岛素的释放度达 96 % ;微球可使大鼠产生明显的降血糖效果。结论 :胰岛素口服肠溶微球是一类具有发展前景的制剂。  相似文献   

20.
肠必清肠溶颗粒包衣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肠必清肠溶颗粒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丙烯酸树脂浓度和蓖麻油、滑石粉、甲基硅油用量4种因素对肠溶颗粒收率的影响;采用释放度试验,考察肠溶颗粒增塑剂蓖麻油用量及包衣增重量。结果:包衣液处方丙烯酸树脂浓度为5%,蓖麻油相对丙烯酸树脂用量为35%,滑石粉及甲基硅油用量分别为3%、1%,包衣增重为30%,即为最佳制剂工艺。结论:由最佳工艺制备的肠必清肠溶颗粒质量符合要求,具有理想的肠溶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