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性脑病(HE)的预后因素,为HE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169例肝硬化合并HE的住院病例进行研究,以确诊HE的日期为时间基线,选择32个可能对HE预后产生影响的临床及理化指标,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患者的预后进行生存分析,筛选出若干个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经Cox回归分析,筛选出血钠、血尿素氮、血清总胆固醇、白细胞计数和Child-Pugh分级5个HE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血钠、血尿素氮、血清总胆固醇、白细胞计数和Child-Pugh分级是判断HE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HE)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6例肝硬化合并H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病例诱因、重要生化指标(TBIL、ALB、Cr、PT)、Child-Pugh分级、HE分期、并发症。结果两组在上述观察指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诱因、肝肾功能、凝血功能、Child-Pugh分级、HE分期及并发症均影响肝硬化合并HE患者的转归,可作为评价此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孙艳芳  孔丽 《山东医药》2006,46(2):66-67
肝性脑病(HE)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行为异常、性格改变、计算力和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甚至昏迷。1998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共收治84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现对其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发生隐匿性肝性脑病(CHE)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0年6月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的416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CHE分为CHE组(n=212)和非CHE组(n=204),收集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实施6个月随访。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连续校正χ2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CHE的危险因素。结果 CHE的发生率为51%,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病程、HE病史、感染、腹水、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凝血酶原时间、总胆红素、肌酐、血小板、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MELD评分等是CHE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表明HE病史(OR=10.848,95%CI:4.971~23.674)、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OR=4.334,95%CI:1...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影响肝性脑病(HE)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4年6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HE患者385例,分为好转组(125例)和恶化组(260例),选择25个相关临床指标,应用SPSS对相关数据进行非条件二分类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HE分期、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HRS)、TBil、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影响HE预后的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0、0.009、0.047、0.002、0.027)。进一步将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E分期、上消化道出血、HRS、TBil、INR为影响H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0、0.009、0.000、0.000、0.008,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4.388(2.997~6.424)、2.805(1.300~6.050)、4.036(2.018~8.072)、1.005(1.003~1.007)、1.446(1.099~1.901)]。结论 HE分期、上消化道出血、HRS、TBil、INR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HE分期越高、高胆红素、INR越高、出现上消化道出血、HRS时预后差。患者HE分期、上消化道出血、HRS、TBil、INR作为判断HE预后的指标,由此建立的方程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以便于临床早期干预,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方法 收集976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家族史、肝硬化、糖尿病、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和临床检测指标[白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ALT、AST、Y-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胆固醇、胆碱酯酶、血钾、血钠、肌酐、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甲胎蛋白、HBV DNA、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消化道出血(回归系数为0.993,比值比为2.699,95%可信区间为1.567~4.651)、肺部感染(回归系数为1.043,比值比为2.839,95%可信区间为1.680~4.797)、INR(回归系数为0.257,比值比为1.293,95%可信区间为1.220~1.370)、AST(回归系数为0.001,比值比为1.001,95%可信区间为1.000~1.001)和肝硬化(回归系数为0.569,比值比为1.815,95%可信区间为1.112~2.965)是影响肝衰竭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INR延长、AST升高以及肝硬化是诱发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HE)患者发病的诱发因素以及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E患者 80例和肝硬化患者80例,常规检测血生化指标,记录碱中毒和腹水发生率。结果 肝硬化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明显于优于H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与肝硬化患者碱中毒发生率分别为45.9%(36/80)和9.2%(8/80),腹水发生率分别为76.5%(61/80)和31.2%(25/80,P<0.05);性别、年龄、碱中毒和腹水与HE患者生存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Child分级、HE分期和酸中毒与生存明显相关(P<0.05)。结论 HE患者Child分级、肝性脑病分期和酸中毒等明显影响其预后,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早期治疗,从而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74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研究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选择74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肝性脑病的最常见诱因为上消化道出血(44.6%)、感染(39.2%)、电解质紊乱(35.1%)。肝硬化合并HE病死率为22.97%。肝性脑病预后与诱因、脑病分期、肝功能、肾功能、血Na 、Child分级及有无并发症密切相关。积极去除诱因和防治并发症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肝性脑病146例诱因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分析肝性脑病的诱因,探讨其诱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46 例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性脑病的诱因依次为医源性因素( 包括手术、利尿、放腹水、输血、药物)76 例(50 % ) ,上消化道出血67 例(45-9 % ) ,感染62 例(42-5 % ) ,电解质紊乱52 例(35-6 % ) ,肾功能不全33 例(22-6 % ) ,腹泻6 例(4-8 % ) ,饮食不节6 例(4-8 % ) 。诱因的多少、严重程度与肝性脑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积极去除诱因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李诺  温艳惠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698-2699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治疗困难,预后差,多数患者有诱因可循.本文回顾性分析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的常见诱因及预后. 1 材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95例,乙肝后肝硬化75例,丙肝后肝硬化7例,乙型肝炎伴有酒精性肝硬化4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例,不明原因肝硬化2例.其中男69例,女26例,年龄30~79(55.2±12.1)岁,40~79岁81例,按照单次住院的治疗结果分为存活组71例和死亡组24例. 1.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率的x2检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HE)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4年6月收治入院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HE患者68例,其中生存47例,死亡21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发HE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死亡组在血清胆固醇、凝血酶原时间、尿素氮、肌酐、血氨、pH值、Child评分方面与生存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性别比、体质指数、转氨酶、白蛋白、血钠、血钾、门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胆固醇、尿素氮、肌酐、血氨和Child评分是影响HE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熟悉影响HE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积极的预防和处理,将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患者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诱发电位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严重程度肝硬化患者亚临床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无临床肝性脑病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同时进行脑干听觉、视觉和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BAEP、VEP、SSEP)检测。结果 三种脑诱发电位检测以BAEP异常率(46.7%)高于VEP和SSEP(均为36.7%);随着肝病程度加重,BAEP和SSEP异常率逐渐增高,分别为Child-Pugh A级41.7%和8.3%,B级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和肝性脑病(H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肝硬化患者,详细记录H.pylori检测结果、血氨水平、数字连接试验(NCT)结果、HE临床症状。其中71例H.pylori阳性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奥硝唑胶囊进行根除治疗,1周后复查血氨。结果H.pylori阳性肝硬化患者的血氨水平及H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pylori阴性的肝硬化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ylori阳性者中观察组行H.pylori根除治疗,血氨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pylori感染可使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升高,根除H.pylori治疗对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The Chinese Society of Hepatology developed the current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cirrhosis based on the published evidence and the panelists' consensus. The guidelines provid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HE) including 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 and overt hepatic encephalopathy,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n screening MHE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iver diseases. The guidelines emphasized that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timely treatment are the key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HE. The principles of treatment include prompt removal of the cause, recovery of acute neuropsychiatric abnormalities to baseline status, primary prevention,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相似文献   

15.
轻微肝性脑病的生命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尤其是轻微肝性脑病(MHE)患者的生命质量状况。方法 肝硬化患者106例(33例MHE)、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例和健康对照组160名,通过SF-36和慢性肝病问卷(CLDQ)量表进行生命质量的测评,并对慢性肝病患者的严重程度和有无MHE进行比较。SF-36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8个方面,CLDQ量表则包括:腹部症状、疲劳、全身症状、活动、情感职能、焦虑等6个方面。结果 通过测评,健康对照组SF-36在上述8个方面的评分(均数±标准差)分别为96.9±4.5、86.6±18.4、90.1±12.5、89.0±5.7、87.5±4.3、95.8±7.1、88.5±15.9和88.7±5.2,CLDQ的6个方面分别是6.7±0.5、6.1±0.6、6.3±0.6、6.5±0.5、6.3±0.5和6.8±0.4,与之相比,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生命质量均明显下降(P〈0.01)。随着肝硬化病情的加重(按Child-Pugh分级/是否有MHE),在SF-36和CLDQ各个领域的评分也依次下降,但Child-Pugh B级和C级之间除了生理职能和活力方面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若按有无MHE分组,则SF-36的各个领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LDQ除腹部症状外,其余各领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肝硬化以及MHE患者的生命质量下降。SF-36和CLDQ相结合可有效评估肝硬化MHE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轻微肝性脑病(MHE)是指临床上无明显肝性脑病相关症状和生物化学指标异常,但用精细的智力试验或神经电生理检查可见智力、神经、精神的异常而诊断的肝性脑病,过去被称为亚临床型肝性脑病[1].据报道,1991至2003年肝硬化患者MHE发病率国外为30% ~ 84%[2-3];在国内为27.6% ~ 71.8%[4-5].近期Sharma[6]对200例肝硬化患者的研究表明MHE的发病率为41%;Mittal等[7]报道322例肝硬化患者的MHE发病率为49.69%.MHE发病率差异较大可能与病例选择(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样本数量、诊断手段、是否年龄校正等因素有关,其中诊断方法和诊断标准差异为主要原因.目前国际上对MHE诊断的金标准尚未完全获得统一认识,故无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13C-苯丙氨酸呼气试验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的肝功能情况。方法肝硬化患者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例和20名健康志愿者进入研究。检测三组的各项血清学指标,对肝硬化患者进行Child-Pugh和轻微肝性脑病(MHE)评分。在口服L-[1^-13C]苯丙氨酸100mg后,收集检测计算并比较各组在0、10、20、30、45、60、90、120 min 8个时间点呼出气体中的^13CO2呼出速率(^13CO2ER)和^13C累计排除率(^13Ccum)。结果除1例肝硬化患者因呼气试验失败而剔除,其余患者的Child-Pugh分级为A级23例、B级44例、C级12例;MHE28例,非MHE51例。健康对照组及Child-Pugh A、B、C组中^13CO2ER在20、30 min时的差异最明显,20min时分别为15.8±2.0、9.2±1.9、6.2±1.2和3.8±0.7;30 min时分别为14.2±2、1、7.04±1.2、5、1±0.8和4.4±0.5。60、120 min的^13Ccum则依次下降,60 min时分别为11.1±0.9、6.7±0.8、5.0±0.6和3.7±0.4;120 min时分别为13.0±1.2、8.2±1.0、6.2±0.9和4.8±0.6,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HE组和非MHE组比较结果相似,20 min时^13CO2ER为7.4±2.3比5.6±1.5,30 min时为5.8±1.4比5.0±1.0.60 min时^13Ccum为5.6±1.2比4.8±0.9,120 min时为6.8±1.6比6.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C-苯丙氨酸呼气试验可有效评估肝硬化以及肝硬化MHE患者的肝功能,呼气后20 min和30 min时^13CO2ER的测定值以及60 min时的^13Ceum有可能成为检测的关键时间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