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抗肝纤维化药物治疗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肝纤维化药物治疗近况杨敏1陈应平2(1.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昌3300032.南昌市职业病防治所)肝纤维化是指肝内不同部位有不等量胶原纤维增生。代表了肝损伤后不完全修复过程,亦是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可逆转的最后阶段。病理特征是:汇管区大量纤维...  相似文献   

2.
肝纤维化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纤维化为诸多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共有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是影响慢性肝炎预后的重要环节 [1 ]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弥漫的、过量的细胞外基质 (特别是胶原 )沉积 ,它是细胞外基质合成过多或降解不足的直接后果。抗纤维化的治疗分两个方面 :一是针对原发病的病因治疗 ,如抗肝炎病毒、抗血吸虫病、戒酒、祛铁、祛铜等 ;二是针对抗肝纤维化本身的治疗 ,如抑制 HSC的激活、抑制胶原的增生、促进胶原的降解等 [2 ]。但迄今为止 ,国外尚无实质意义上抗肝纤维化的药物或方法投入临床应用。我国中医药抗肝纤维化治疗已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蒋业贵 《临床荟萃》1998,13(16):721-722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纤维性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是一个慢性、渐进性的过程,是一切慢性肝病共同病理学基础,是发展到肝硬变的必经阶段,且与肝癌发生有一定关系.其实质是由于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和降解失衡,导致在肝内过量沉积.积极治疗肝纤维化,可以延级或阻断肝硬变的形成,甚至逆转其病理进程.抗肝纤维化药物的分类,目前尚未统一,有人将其分为抑制间质合成、分泌、沉积和促进间质降解四类.现就肝纤维化药物治疗进展作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及抗肝纤维化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的诊断与治疗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谢仕斌  姚集鲁 《新医学》1999,30(3):177-178
引言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各种因素所致的肝脏损伤,都可能发生肝细胞坏死、炎症并继发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其实质是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失衡,导致细胞外基质在肝内过量沉积。肝纤维化是一个慢性的、渐进性的过程,其持续发展的最终...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是一切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学基础,是肝硬化的必经阶段。而肝纤维化发生的共同途径是肝星状细胞,即贮脂细胞(HSC)的激活,转化为肝成纤维细胞,其中HSC的激活是关键。目前发现γ-干扰素(IFN-γ)具有抑制HSC激活、增生和分泌细胞外间质(ECM)的作用。为了解IFN-γ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我们对此作了初步的观察,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对象及方法一、对象选择住院或门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诊断符合1995年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60例病人病程均达1年以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介绍了国内外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及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研究进展,报道了各血清学指标与肝纤维化的关系以及临床药物治疗肝纤维化的初步疗效。  相似文献   

8.
9.
目前,治疗肝纤维化尚未有特效药,中医经方在抗肝纤维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引起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论文对近年来临床常用经方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经方进一步治疗肝纤维化提供参考.认为,经方在通过减少细胞外基质、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等作用,达到改善肝纤维化及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但是尚未有足够的临床证据使中医经方成为治疗肝纤维化的共识,以及在抗纤维化的同时如何有效阻断病因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HF)是多种病因导致的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属可逆性病变,但若进一步发展至肝硬化阶段则不可逆。因此阻断、抑制或逆转HF是治疗慢性肝病的一个重要目标。随着HF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不断取得突破,近年来从HF发生、发展的不同环节入手研制抗HF药物不断取得进展。干扰素(IFN)作为抗HF药物之一,其抗HF作用已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一定效果,但其抗HF的确切机制尚不明了。  相似文献   

11.
段丽芳  李武  何贵清 《新医学》2009,40(4):265-267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的重要病理阶段,也是发展为肝硬化的物质基础。近年来,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的研究表明,肝纤维化早期是可以逆转的。阻断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于防治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西药、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正肝纤维化是由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引起的肝细胞发生炎症及坏死等改变,使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与降解失去平衡,导致纤维结缔组织在肝内过度沉积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理改变[1]。肝纤维化早期如果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进一步发展会转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的观点认为,在肝纤维化早期及时地采取治疗措施,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2]。而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肝穿刺活检,肝穿刺为有创检验,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在临床上普遍开展[3]。因此,寻求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指标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评估预后。目前,常用的肝纤维  相似文献   

14.
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改变,肝纤维化的诊断对慢性肝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肝纤维化诊断最可靠的方法仍然是肝组织活检,但不能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因此非创伤性诊断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肝纤维化的病理诊断、血清学诊断、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抗肝纤维化作用及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29例(男26例、女3例;平均年龄35±14岁)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0.1mg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滴,gd×20天;对照组31例(男27例,女4例,平均年龄36±13岁)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100mg静滴,gd×20天。结果治疗组HA、LN、IV-C及PCⅢ均明显降低(P均<0.01)而对照组降低不明显(<I>P均>0.05)。在改善肝功能方面的疗效与对照组相似(P均>0.05)。结论前列腺素E1既有良好的护肝作用,又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γ-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以常规治疗做对照,观察应用注射用重组人γ—干扰素(IFN—γ)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随机分配入IFN—γ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6个月进行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B超检查,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入组4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用药6个月后,IFN—γ治疗组较常规治疗对照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明显下降,未观察到严重副作用。结论 IFN—γ有一定的抗肝纤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肝纤维化是机体对损伤的一种程序性反应,是动态和可逆性病变,其形成和发展涉及诸多因素。目前肝纤维化治疗主要方法包括:①去除病因;②减少炎症或抑制宿主免疫反应;③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激活和增殖;④增加细胞外基质(ECM)降解;⑤促进肝细胞再生等。  相似文献   

18.
第31讲 肝纤维化诊治中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家骐 《临床荟萃》1998,13(23):1103-1104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变.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形成是以贮脂细胞为主导的许多细胞的参与、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与降解及细胞因子的调节等有关.ECM的主要组份有胶原蛋白、蛋白多糖、粘连精蛋白等.在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胶原蛋白以胶原纤维的形式发挥作用,蛋白多糖在胶原纤维之间以无定形基质的形式填充、包绕,而在纤维与细胞之间则有粘连糖蛋白使它们互相连结.上述主要成份不断在肝内沉积,在假小叶形成后即发展为肝硬变.  相似文献   

19.
李玲秀  张成文 《临床荟萃》1996,11(12):562-563
对肝纤维化的诊断过去主要依靠肝脏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此法有一定局限性,不宜常规随访及观察。近年来血清学方法诊断肝纤维化受到广泛重视。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30名正常人和65例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Ⅲ型前胶原(Type Ⅲ Procollagen,PCⅢ)及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以比较二者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肝病患者:慢性迁延性肝炎(Chronic Persistent Hepatitis,CPH)21例,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15~59岁;平均28.9岁。慢性活动性肝炎(Chronic Active Hepatitis,CAH)22例,其中男20例,女2例,年龄20~48岁,平均35.9岁。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22例,其中男19例,女3例,年龄25~58岁,平均45.7岁。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