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CAVM)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87例CAVM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中脑出血(62.1%),头痛(57.5%)和癫痫发作(36.8%)。采用显微直观手术的78例,复查后显示AVM血管团消失;采用血管内栓塞的4例复查显示其中1例AVM消失,另外3例AVM缩小约50%;采用γ-刀治疗的3例,复查均显示血管团缩小;2例手术治疗和术中栓塞联合应用的巨大脑AVM患者,复查显示AVM血管团消失。结论CAVM是青年患者自发性颅内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显微外科技术使手术治疗更加安全,并成为CAVM患者的最佳选择;在治疗巨大脑AVM时,术中栓塞后手术切除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各种类型脑动静脉畸形(AVM)治疗方法的选择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36例脑AVM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36例脑AVM病人,手术切除9例和血管内栓塞后手术切除2例畸形血管团消失,γ-刀治疗4例,复查血管团消失或染色变淡,血管内栓塞10例和血管内栓塞后γ-刀治疗11例中栓塞〉95%4例,〉80%7例,〉50%8例。复查GOS预后分级5级25例(69.4%);4级7例(19,4%),其中后遗头痛3例,癫痫4例;3级3例(8.3%)后遗神经功能缺失,主要为偏瘫、失语等;死亡1例(2.8%)。结论 根据脑AVM的Spetzler-Martin分级和临床类型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可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致脑内血肿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了22例AVM破裂致脑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行血肿清除 AVM显微切除术,1例行血肿清除 畸形血管团部分切除术,1例行血肿清除 供应动脉结扎术,2例单纯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再次出血行二次手术,去大骨瓣减压13例.结果,22例均经病理证实为AVM,死亡4例,12例行DSA或MRA复查,11例畸形血管团消失,1例部分残留,其余6例因经济原因拒绝复查.18例随访1~2年,恢复良好10例,中残5例,重残3例.AVM破裂所致脑内血肿患者应急诊手术,在清除血肿的同时尽可能地完全切除畸形血管团,以降低病人的致残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效果。方法:2002年5月~2004年4月,对27例AVM患者(平均年龄30.1岁)进行了血管内栓塞治疗。13例患者首发症状表现为脑出血,7例首发癫痫。颅内杂音1例。血管畸形团位于幕上者26例,位于幕下者1例。根据Spetzler-Martin分级,I级2例,Ⅱ级10例,Ⅲ级11例,Ⅳ级4例。用氰基丙烯酸酯(NBCA)栓塞了13例,用弹簧圈栓塞了5例,用NBCA及弹簧圈联合栓塞了9例。4例患者栓塞后接受了开颅手术。结果:27例患者血管畸形团栓塞后体积平均减少73.1%,3例血管畸形团经介入治疗完全消失。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无死亡病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性好、并发症少,可以成为治疗脑AVM的主要手段。同时栓塞Spetzler-Martin高级别AVM的深部供血动脉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介入治疗在脑动静脉畸形 (AVM)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7月 ,对 8例AVM患者 (平均年龄 3 2 .3岁 )进行了血管内介入治疗。 7例患者首发症状表现为脑出血 ,1例首发癫痫。血管畸形团均位于幕上 ,根据Spetzler&Martin分级 ,Ⅱ级 2例 ,Ⅲ级 4例 ,Ⅳ级 2例。用氰基丙烯酸酯 (NBCA)栓塞了 7例 ,用弹簧圈栓塞了 1例。 7例患者栓塞后接受了放疗或开颅手术。结果 :8例患者血管畸形团栓塞后体积平均减少 5 6.1 % ,1例血管畸形团经介入治疗完全消失。 1例患者在治疗中发生供血动脉痉挛 ,经灌注罂粟碱缓解。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结论 :介入治疗安全性好、损伤小 ,栓塞深部供血动脉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 ,并可减少AVM体积使之适合放射治疗。介入治疗是AVM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脑动静脉畸形(BAVM )因在治疗上存在复杂性、多样性及致死、致残率高等问题,故一直是神经外科医师所面对的难题。脑AVM的治疗目的是完全切除或闭塞畸形血管团、消灭或减少AVM破裂出血的几率、减少局灶神经功能损害、恢复脑组织正常的血循环。近年来,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神经介入技术、神经放射外科以及神经麻醉学的迅速发展,脑AVM 的外科治疗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脑AVM 的外科治疗方法主要有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切除、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治疗前需根据脑 AVM 血管构筑情况选择单一治疗或综合治疗。本文就脑 AVM 的外科治疗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自2002年8月~2004年5月我院21例脑动静脉畸形(AVM)行血管内栓塞治疗。通过对21例患者的护理总结出:完善各种术前检查.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的护理要点是加强症状护理,及时发现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使患者及早顺利康复。结果21例脑AVM介入治疗后头疼、头晕症状消失或减轻,癫痫发作停止或次数减少.发作时间缩短,肌力恢复.无1例死亡.无护理不当所致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取及时恰当的护理措施是保证动静脉畸形患者缸管内栓塞治疗术成功和保证病人安全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脑动静脉畸形手术前和放射外科治疗前的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手术前和放射外科治疗前栓塞方法的特点和效果。方法:21例在术前或放射外科治疗前均以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进行栓塞,其中2例先以真丝线段栓塞以减慢血流,再以NBCA栓塞。结果:7例拟行手术患和14例拟行放射外科治疗患栓塞后畸形血管团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手术前和放射外科治疗前行畸形血管团的栓塞,可明显提高脑动静脉畸形手术和放射外科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意义。方法:1999-03/2001-03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148例,其中栓塞后87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9例建议行政放射外科治疗。根据Spetzler-Martin计分标准。Ⅰ级18例,Ⅱ级20例,Ⅲ级21例,Ⅳ级50例,Ⅴ级35例,Ⅵ级4例。治疗主要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及栓塞后显微外科切除和г-刀或X-刀治疗。结果:148例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脑AVM,100%闭塞33例(22.3%),75%以上闭塞66例(44.6%),闭塞50-75%26例(17.6%),闭塞小于50%23例(15.5%),栓塞后并发症4例(2.7%)。87例栓塞后接受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病灶完全切除82例(94%),次全或大部切除5例(6%),术后4例出现并发症(4.6%)。9例接受放射外科治疗的患,3例照射后2a随访造影显示病灶完全闭塞,无照射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包括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血管内栓塞和放射外科在内的综合治疗是治疗脑AVM的安全、有效的手段,单纯栓塞除可治愈部分病例外,通过栓塞可使大部分AVM病灶减少,适合于手术切除和放射外科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的急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析46例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全切畸形血管团27例,结扎供血动脉11例,单纯血肿清除8例,其中再出血2例行二次手术。死亡4例,恢复工作23例,生活自理14例,需要他人照顾5例,9例出现癫痫发作需服药控制。结论急诊开颅清除血肿的同时运用显微技术尽可能摘除畸形血管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脑出血清除术中发现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脑出血急诊手术中发现脑动静脉畸形病人的病历资料,总结诊断及手术经验。结果血肿清除同时全切除AVM11例,部分切除AVM并夹闭供血动脉2例,术后再出血3例,2次手术2例。死亡2例。结论急诊手术中发现畸形血管团应先清除血肿,而后逐步切除AVM,对于深部巨大AVM应先清除血肿后争取Ⅱ期手术切除AVM。  相似文献   

12.
方宪清  汪瑞 《实用全科医学》2011,(12):1898-1898,1903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急诊手术治疗的策略。方法回顾分析黄山市人民医院32例AVM破裂出血急诊手术治疗的病历资料。病变位于额叶5例,颞叶12例,顶叶9例,枕叶4例,小脑半球2例。结果血肿清除加AVM全切除17例,血肿清除加供血动脉夹闭、部分AVM切除9例,单纯血肿清除或脑室引流6例、加AVMⅡ期治疗4例(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栓塞及伽玛刀治疗),死亡2例。存活病例中术后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分级评价:Ⅰ级10例,Ⅱ级11例,Ⅲ级7例,Ⅳ级2例。结论脑动静畸形破裂出血患者,在严重意识障碍或已出现脑疝的情况下需急诊清除血肿,同时尽可能地进行AVM全切除;而对于AVM处于功能区、脑深部或巨大AVM患者,在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夹闭AVM的供血动脉或切除畸形血管团,或仅清除血肿待病情稳定后Ⅱ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选择及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根据病灶的部位、大小及供血动脉的情况选择治疗方法。89例中血管内栓塞治疗72例;单纯手术病灶切除5例;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2例;其中血管内栓塞治疗后手术切除8例,血管内栓塞治疗后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2例。结果 血管内栓塞治疗的72例病例中(Ⅰ~Ⅴ级)100%闭塞20例,70%~90%闭塞34例,50%~60%闭塞11例,30%~40%闭塞的7例。手术切除全部病灶的13例(Ⅰ~Ⅱ级)。结论 血管内栓塞、显微手术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都是脑动静脉畸形治疗的有效手段。血管内栓塞治疗能减少畸形血管团,降低血流量,更好地保证手术的安全和放射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孟辉  冯华  张礼均  李飞 《重庆医学》2002,31(8):733-734
目的 探讨内镜控制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颅内蛛网膜囊肿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内镜控制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囊肿-脑池造瘘等手术方法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18例。结果 16例有症状的囊肿术后1周,13例头痛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2例缓解,2例无变化;3月后复查CT囊肿消失6例,明显缩小11例,缩小1例。并发症:3例一过性发热,1例癫痫发作,1例囊肿腔血肿,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后治愈。本组无死亡。结论 内镜控制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等优点,应作为其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 (AVM)X刀治疗的方法、疗效及术后CT、MRI随访的影像学改变。方法 利用MEVATRONMD 744 5医用直线加速器配合CREATXST -SYS治疗系统 (X刀 )治疗脑AVM 6例 ,并进行 2 4个月临床随访与 4次以上CT、MRI扫描观察。结果  6例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 ,CT、MRI片示AVM闭塞、缩小 ,有效率达 10 0 %。AVM开始闭塞与缩小时间最早为治疗后 6个月。结论 X刀治疗是脑AVM首选治疗手段 ,主要靶点是供血动脉 ,治疗后 6个月进行第 1次增强CT或MRI扫描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DSA电视屏幕监控下。通过微导管插管技术应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生物胶对33例脑AVM患者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血管内栓塞治疗33例,共栓塞55次。栓塞程度:栓塞100%10例,80%-100%13例。60%-80%7例。60%以下3例。栓塞治疗中出现脑血管痉挛5例。头痛加重7例。栓塞后行1刀放射治疗5例,手术切除治疗5例。随访无一例再出血和死亡。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血管内栓塞结合手术切除或立体定向放射的综合应用是治疗脑AVM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黄进兴 《河北医学》2012,18(6):799-801
目的:探讨急诊显微手术对小脑动静脉畸形(AVM)伴出血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7年3月至2011年5月神经外科所收治的经确诊为小脑AVM伴出血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急诊显微手术下清除血肿并切除畸形.结果:采用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后完整切除畸形血管7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GOS评分显示,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为8例,轻微残疾的为2例,重度残疾为1例.结论:急诊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小脑AVM伴出血可以明显降低其致死致残率,提高治愈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无球囊导管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AVM)的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及微导管技术 ,将无球囊微导管超选择性插入脑AVM畸形血管团内持续注射NBCA胶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栓塞技术成功率 97.5 %。AVM完全消失 ,解剖治愈 11例 ,AVM畸形血管团大部分消失 ,其减少大于80 %4例 ,减少 5 0 %~ 80 例 ,小于 5 0 %9例。随访 6个月至 5年 ,效果满意。结论 :无球囊导管持续注射栓塞法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操作安全 ,疗效确定 ,方法简便 ,具有长期栓塞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45-48,封3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急诊手术的优越性、安全性及改善患者的预后性。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7月复合手术急诊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共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在复合手术室完成手术治疗,其中2例根据术前评估仅接受开颅切除术及术中脑血管造影,根据造影情况分次切除残余畸形团;4例接受动静脉畸形栓塞加开颅切除术,先行血管内介入栓塞,然后行动静脉畸形切除加脑内血肿清除;2例接受动静脉畸形栓塞,加脑室外引流术,术后分别于2周复查头颅MRA+MRV,6个月复查头颅CTA或DSA。结果术前GCS评分:≥8分5例,8分3例;手术中判断病灶Spetzler分级:Ⅰ级1例,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1例,Ⅴ级1例。大部分栓塞5例(62.5%)。无手术死亡病例,未发生与造影相关并发症。无术后颅内出血、手术相关切口感染或颅内感染。随访6个月,复查DSA或CTA均证实畸形血管团完整切除6例,残余2例;术后发生偏瘫1例,失语1例;迟发性癫痫1例,脑积水1例。结论利用复合手术平台治疗脑AVM,明显节省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全切率、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社会及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0.
方凯  梁亚明  陈文焰  卢伟坤 《广东医学》2020,41(21):2214-2218
目的探讨Spetzler-Martin分级(SMG)为Ⅰ~Ⅱ和部分Ⅲ级脑动静脉畸形(AVMs)出血后72 h内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破裂出血的SMG为Ⅰ~Ⅱ和部分Ⅲ级脑AVM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72 h内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7.9±4.5)个月,按GOS评分标准进行预后评定。其中GOS评分5分12例,4分3例。术后复查DSA显示14例患者畸形血管团全部切除,1例有少部分残留。结论在做好充分的术前影像检查和评估的前提下,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破裂出血的SMG为Ⅰ~Ⅱ和部分Ⅲ级脑AVMs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