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梗阻性黄疸肾缺血再灌注损害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宇  李昆  何振平 《重庆医学》2002,31(12):1197-1200
目的:探讨梗阻性大鼠在短暂性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肾功能改变与脂质过氧化反应及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S组)、正常肾缺血再灌注组(SRI组)、梗阻性黄疸组(J组)、梗阻性黄疸肾缺血再灌注组(JRI组)。在胆道梗阻1周后行双侧肾动脉夹闭10min后放开,观察再灌注后0、4、12、24h等不同时相点观察肾功能的变化。采用钙离子荧光指示剂Fura-2/Am负载测定各组24h时相点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JRI组内生肌酐清除率随再灌注时间延长持续下降,J组及JRI组肾组织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下降。JRI组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结论:在梗阻性黄疸状态下大鼠肾脏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明显升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梗阻性黄疸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有关。氧自由基及钙超载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2.
梗阻性黄疸大鼠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短暂性肾缺血再灌注过程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并观察脱氧胆酸钠在此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S组)、正常肾缺血再灌注组(SRI组)、梗阻性黄疸组(J组)、梗阻性黄疸肾缺血再灌注组(JRI组)及梗阻性黄疸脱氧胆酸钠处理肾缺血再灌注组(JTRI组)。在胆道梗阻1周后行双侧肾动脉夹闭10min后放开,观察再灌注后0、4、12、24h肝肾功能、内毒素水平及肾组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的变化。结果 JRI组内生肌酐清除率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呈持续性下降,JTR1组内生肌酐清队的下降无明显缓解,J组、JRI组及JTRI组肾组织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下降。结论 梗阻性黄疸状态下大鼠肾脏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明显升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梗阻性黄疸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有关,脱氧胆酸钠对此损害过程无明显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金欢胜  吴雄飞  金锡御  倪兵 《重庆医学》2006,35(16):1463-1464,1467
目的 探讨缺血预适应对肾脏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3个循环的2min缺血加5min再灌注缺血预适应模型,免疫组化观察在体肾脏HSP70的表达.结果 缺血预适应后肾脏HSP70的表达显著升高.结论 缺血预适应可升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脏HSP70的表达,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小鼠肾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热休克蛋白HSP90α和miRNA-144的表达变化。方法用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肾蒂45min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再灌注4、8、12、24、48h组及假手术组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肾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HSP90αmRNA和miRNA-144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HSP90α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小鼠的肾组织结构及肾功能正常,再灌注组可见肾小管管腔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坏死、刷状缘消失,管腔内有管型,肾间质充血水肿,组织损伤以24h最重;肾功能指标显示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相比,Scr、BUN水平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升高,24h达峰值(P<0.01)。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再灌注4h后HSP90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开始逐渐增强,mRNA在12h达高峰,蛋白水平在24h达高峰(P<0.01);miRNA-144在再灌注后表达降低(P<0.01)。结论 HSP90α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肾组织中表达增高,提示其可能参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miRNA-144可能为调控HSP90α功能的潜在miRNA。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发生机制和内在联系,为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冉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组,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各组大鼠左肾组织中BMP-7与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两种因子表达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再灌注2、12、24h后的肾组织中BMP-7蛋白的表达随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加重而逐渐减弱,再灌注损伤48、72h后表达逐渐恢复;再灌注2、12、24h后的肾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随着损伤的逐渐加重而增强,冉灌注损伤48、72h后表达逐渐下降;BMP-7与TGF-β1蛋白的表达在统计学上有明显的负相关性.结论 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MP-7随着损伤的加重表达逐渐减弱,而TGF-β1却随着损伤的加重表达增强,两者的变化趋势一致,统计学上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可能在缺血再灌注的损伤和恢复过程中两者是一对重要的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大鼠右肾切除,左肾45min缺血再灌注24h,给予6个循环10-s/10-s再灌/停灌缺血后处理方案干预后,测定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评价肾功能;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分光分析法测定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测定SOD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缺血后处理能明显减轻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和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P〈0.05),并减少肾组织MDA含量(P〈0.05),升高SOD活性、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升高组织抗氧化物酶的活性、mRNA和蛋白表达,提高肾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7.
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热休克蛋白70mRNA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肝脏热休克蛋白 (HSP) 70mRNA的表达规律。方法 :通过已建立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人HSP 70cDNA ,采用dotblot杂交 ,观察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肝脏HSP 70mRNA的表达。结果 :肝脏缺血 15min ,3 0min再灌注后没有HSP 70mRNA的表达 ,缺血 60min再灌注 2h伴有HSP 70mRNA的表达 ,高水平HSP 70mRNA的表达持续到再灌注 12h ,以再灌注 4h表达水平为最高。缺血 12 0min再灌注 2h ,HSP 70mRNA升高 ,高水平表达维持 4h ,再灌注 12hHSP 70mRNA消失。结论 :肝脏缺血—再灌注后可以诱导HSP 70mRNA的表达 ,必要的缺血时间所造成的肝脏损伤是HSP基因激活的基础 ,再灌注期间氧自由基的释放可能是其表达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el)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手术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Sham组、IR组和Mel+IR组,测IR后24 h各组大鼠血清中尿素氮(BUN)和肌酐(Cr)、肾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并观察肾脏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结果IR后24 h大鼠血清BUN、Cr水平明显升高,组织匀浆SOD活力明显降低,MDA水平明显升高。Mel+IR组较IR组肾脏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肾功能、组织变化较IR组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褪黑素可通过提高组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发挥对肾功能及肾脏结构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Sham)6 h、24 h组;缺血再灌模型(IR)6 h2、4 h组和L-精氨酸(L-arg)6 h2、4 h组。IR组和L-arg组采用夹闭双侧肾动、静脉45 min后松夹再灌的方法制备RIRI模型,L-arg组于夹闭前和再灌前15 min分别尾静脉注射L-arg 0.2 mL(100 mg/kg),于再灌后6 h和24 h测定血清肌酐(Scr)、一氧化氮(NO)及尿NAG酶(UNAG)含量,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肾皮质HSP70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后6 h和24 h,大鼠肾功能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受损,Scr和UNAG含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血清NO及肾皮质细胞HSP70表达明显增加。尾静脉注射L-arg可明显改善RIRI大鼠肾功能,减轻肾损伤,并明显增加血清NO及肾皮质细胞HSP70表达(P〈0.05)。结论:L-arg可通过增加体内NO水平,提高肾小管上皮细胞HSP70表达,对大鼠RIRI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HSP70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除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外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中不同灌注时间的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表达的变化。结果  病理组织学肾小管评分IPC组均低于IR组 (P <0 .0 5) ,而IPC组和CON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HSP70的表达IPC组明显高于IR组 (P <0 .0 1) ,并且在再灌注 2h和 6h时 ,其在IPC组的表达明显高于CON组 (P <0 .0 1)。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与HSP70的诱导合成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柴胡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梗阻性黄疸模型组、柴胡注射液干预组;后两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制作梗阻性黄疸模型,术后第1天起分别给药,并于术后第7、14天分别测定不同组别大鼠血清ALT、AST、TBIL、DBIL等指标。结果柴胡注射液干预组术后第7、14天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及TBIL、DBIL含量明显下降,与梗阻性黄疸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诺迪康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并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诺迪康胶囊大、小剂量组,每组15只.诺迪康治疗组分别按0.672 g/kg(大剂量)和0.336 g/kg(小剂量),术前连续4周每天早晚两次灌胃.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组分别灌以10 mL/kg的生理盐水.脑缺血2 h再灌注后6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4 h后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中HSP70蛋白的表达,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并与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对照.结果 大剂量诺迪康胶囊能明显增强大脑皮质及海马组织HSP70的表达,减轻神经细胞损伤,与缺血再灌注组、诺迪康小剂量组比较,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结论 诺迪康胶囊能减轻脑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缺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HSP7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肠缺血/再灌注组(II/R),谷氨酰胺组(Gln),槲皮素组(Q),槲皮素+谷氨酰胺组(Q+G),每组5只。建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谷氨酰胺预处理以及腹腔注射槲皮素对大鼠肺组织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表达、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以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 谷氨酰胺组大鼠肺组织HSP-70的表达较其余各组明显增加(P<0.05);而NF-κB的表达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均较谷氨酰胺组显著增加(P<0.05);谷氨酰胺组大鼠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以及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较其余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谷氨酰胺预处理可抑制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NF-κB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诱导HSP-7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锌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锌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硫酸锌水溶液后,肝脏生化酶类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变化。结果硫酸锌10~20mg/kg可起到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硫酸锌的给予时机以手术前6h为宜。术前6h给予硫酸锌,肝脏HSP70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锌可明显地诱导HSP70的表达,可能是锌对抗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又一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缺血预处理及两者联合应用对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四血管法制造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实验分5组,假手术A组、缺血再灌注B组、缺血预处理C组、缺血后处理D组,联合处理E组,各组动物分别于再灌注结束后(6,8,24h)断头处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HSP70灰度值;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各组脑组织HSP70表达增强,在各时间点E组HSP70表达明显高于B组、C组、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与D组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电镜下观察B组脑组织损伤最重。E组脑组织损伤最轻,C组和D组优于B组。结论:短暂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导HSP70表达,有利于脑缺血再灌注后损伤神经元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大鼠肾皮质微循环变化及意义。方法SD大鼠48只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O组)和胆总管结扎组(BDL组)各24只,每组再分别于术后3d、7d、10d各取8只大鼠,应用WX-9型微循环显微镜观测大鼠肾皮质微血管管径和密度变化及微血管周围的渗出情况。应用LISCA激光多普勒组织灌流图像仪观测各组大鼠肾皮质血液灌流量的变化。结果BDL组胆总管结扎后,肾皮质微血管收缩,血液灌流值减小,7d、10d时微血管数量减少,且随胆道梗阻时间延长变化更加明显(P<0.05,P<0.01),微血管周围出现渗出。SO组各时点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梗阻性黄疸可引起大鼠肾皮质微循环障碍,血液灌流量减少,并随梗阻时间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1, Mrp1)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胆红素代谢中的作用.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SHAM)、胆总管结扎组(common bile duct ligation, CBDL)、胆流复通组(bile reflow, REF),测定各时相点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总胆红素(DBIL)以及尿样直接胆红素(DBIL),采用RT-PCR和间接法免疫荧光染色分别在基因转录、蛋白表达及细胞膜定位上检测mrp1在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BDL术后PA迅速下降(P<0.01);TBIL在CBDL术后急剧升高(P<0.01),峰值出现在术后7 d,然后水平有所回落,尿中DBIL在梗阻期间一直上升(P<0.05);复通术后上述指标逐步好转,至术后7 d接近或已达到正常水平;mrp1 mRNA水平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明显升高,在梗阻解除后仍处于较高水平,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rp1定位表达于肝细胞膜上,变化规律与mRNA一致(P<0.05).结论在梗阻性黄疸以及梗阻解除早期,Mrp1介导了胆红素的排泄.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建立阻塞性黄疸的动物模型,观察阻塞性黄疸大鼠肠道细菌移位,旨在探讨阻塞性黄疸患者易感性增高的机制。实验表明,胆管结扎组厌氧菌培养的阳性率为43.75%,假性手术组全部阴性,提示阻塞性黄疸时肠道内微生态平衡紊乱.肠道细菌移位,可能是导致阻塞性黄疸患者感染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