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ric Antigen,CEA)是Gold等1965年首先从结肠癌中分离出来的肿瘤相关抗原,是一组糖蛋白。目前广泛应用于上皮源性的肿瘤的研究。关于胆囊癌组织CEA研究国内未见公开报导。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21例胆囊癌及癌旁粘膜作了CEA标记。通过观察CEA在胆囊癌及癌旁粘膜中分布探讨CEA在胆囊癌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胃癌癌胚抗原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妮  沈铭昌 《肿瘤》1990,10(2):57-59
目前,大多数作者都认为癌胚抗原(CEA)是一种对消化系癌肿有较强特异性的抗原。本文应用抗CEA抗体对早期胃癌、中晚期胃癌以及各种癌前期病变进行标记,并在细胞水平和超微结构水平  相似文献   

3.
肝癌及癌旁肝组织的PCNA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杰雄  黄致治 《癌症》1996,15(2):102-104
对39例肝细胞癌(简称肝癌)及其癌旁肝组织作PCNA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癌与癌旁PCNA阳性率有非常显著差异,癌的阳性率为25.5%,而癌旁仅1%。肝癌分化越差,PCNA阳性率越高。癌旁以小细胞性肝细胞异型增生阳性率较高,其阳性率与紧邻肝组织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肝癌PCNA阳性细胞数与核分开数之比为21:1。肝癌PCNA阳性细胞数不成比例地多于核分裂数,认为可能是由于癌细胞DNA内复制所致。因  相似文献   

4.
5.
肝癌及癌旁组织中HBsAg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肝癌(HCC)及癌旁组织中HBsAg表达,阳性率达82.5%,表明HBV感染与HCC发生密切相关。HBsAg在HCC中表达较癌旁组织中少而弱,可能系肝细胞癌变后不利于HBsAg表达及S基因发生重排或缺失之故。碎点状HBsAg小包涵体,其可能为HCC中HBsAg的特殊表现形式、小细胞LCD中HBsAg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其他类型病变,支持其更接近癌前病变的观点。HBsAg染色可作为鉴别HRV感染肝病中癌前病变与早期癌及高分化癌的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ABC法对17例胆囊病变其中胆囊癌11例、慢性胆囊炎6例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研究,结果表明(PCNA)的表达主要与癌细胞浸润深度密切相关,提示检测PCNA对判断胆囊癌的预后和生物学行为有很大帮助。胆囊癌表面粘膜上皮PCNA表达阴性,推测胆囊癌可能并非起源于粘膜上皮。  相似文献   

7.
殷赤军  刘英娜 《癌症》1996,15(4):320-320
40例肺癌组织中HCG的免疫组化检测殷赤军刘英娜吕春苗本文用ABC法检测40例肺癌组织中的异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表达,初步探讨HCG表达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肺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应用SP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结法)对肝细胞癌癌组织(46例)及其癌旁组织(38)例中丙型炎病毒NS3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洒色发现,两者的检出率分别为23.9%和39.5%。NS3抗原阳性染色细胞呈弥漫、灶状和散在分布,阳性染色信号呈细颗粒状,定位于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胞浆内,抗原表达与局部的病一形态改变之间无明显的联系。结果提示NS3抗原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表达蛋白,而且HCV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11例胃切除标本的组织采用ABC免疫酶标技术进行癌胚抗原的反应观察及其预后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粘液癌主要为CEA(+),低分化癌、未分化癌与印戒细胞癌为CEA(++)。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以CEAⅡ型分布为主,其它类型以Ⅰ型分布为主。肿瘤组织中CEA的含量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呈正比。在CEA反应不同的三组中,五年存活率有显著的差异。无淋巴结转移时,以CEA(-)组存活率最高;有淋巴结转移时,以CEA(+)组存活率最高;各组均以CEA(++)组存活率最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胆囊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表达的情况 ,探讨MMP 9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测定 4 6例胆囊癌 (gallbladdercarcinomaGBC)和 12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3例胆囊腺瘤中MMP 9表达。结果 MMP 9在胆囊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 78 2 6 % ,胆囊癌组织与胆囊良性病变MMP 9表达水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MMP 9表达与胆囊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率有关。结论 MMP 9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胆囊癌淋巴结转移、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探讨二者表达与胆囊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胆囊腺癌、25例胆囊腺瘤和25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ILK和E-cad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二者间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ILK阳性表达率为66.7%(32/48)明显高于胆囊腺瘤组36.0%(9/25)和慢性胆囊炎组24.0%(6/25);而E-cad阳性表达率为45.8%(22/48)则明显降低(均P < 0.05);随着胆囊癌的浸润深度增加和淋巴结转移发生,ILK阳性表达显著升高,而E-cad则显著降低(均P < 0.05);胆囊癌组织中ILK与E-cad表达呈负相关(r= -0.411,P < 0.05)。  结论  ILK、E-cad与胆囊癌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二者表达呈负相关。联合检测二者有助于判断胆囊癌的发展趋势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2.
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了70例原发性肺癌及其癌旁组织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结果表明肺癌EGFR阳性率77.14%,EGFR阳性率及阳性程度与肺癌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癌旁组织阳性率68.25%,增生组癌旁上皮细胞阳性率(81.03%)显著高于无增生组阳性率(40.54%)(P<0.05)。肺癌组织阳性率与增生组癌旁组织阳性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认为EGFR在各型肺癌中的过度表达与肺癌的无限制生长有关,但不能作为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有效指标。EGFR过度表达在肺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肺癌发生的早期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阑尾类癌13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进一步探讨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复习13例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及HE切片,13例均行嗜铬颗粒蛋白A(Cg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组化标记。结果:12例术前临床误诊为阑尾炎,1例于子宫肌瘤手术时发现。肿块位于阑尾末端10例,体部3例。光镜下癌细胞大小、形状、染色较一致,排列呈巢团状、缎带状、腺泡状、水纹状等。13例CgA及NSE均阳性。结论:阑尾类癌临床缺乏特异性,确诊靠术后病理检查。预后一般良好。  相似文献   

14.
胆囊癌组织中nm23—H1和p16蛋白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囊癌组织中nm23-H1和p16基因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胆囊癌组织中nm23-H1和p16蛋白的表达,并与良性胆囊组织作对比研究。结果:42例胆囊癌组织中nm23-H1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5%,47.6%,均明显低于胆囊良性组织,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期,转移及预后有密切关系。结论:检测nm23-H1和p16蛋白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胆囊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p16蛋白在胆囊癌中表达,了解其与胆囊癌发生、发展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41例胆囊癌,7例胆囊腺瘤、14例胆囊炎石蜡标本p1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胆囊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8.8%(20/41),明显低于胆囊炎(92.1%)及胆囊腺瘤(10%);且低分化癌组与高、中分化癌组,S4~S5期与S1~S2期、S3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16蛋白表达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原发性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铁蛋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对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组织进行了铁蛋白测定。结果表明,癌组织中铁蛋白阳性率为52.5%,而癌旁肝组织铁蛋白阳性率为90.0%,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说明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血清铁蛋白升高,可能是癌组织本身产生并分泌入血循环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胆囊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情况,探讨MMP-9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测定46例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 GBC)和12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3例胆囊腺瘤中MMP-9表达。结果:MMP-9在胆囊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8.26%,胆囊癌组织与胆囊良性病变MMP-9表达水平之间有显性差异(P<0.001)。MMP-9表达与胆囊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率有关。结论:MMP-9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胆囊癌淋巴结转移、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11例癌肉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癌肉瘤组织学本质,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理论根据。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11例癌肉瘤分别作了CK,EMA及Vimentin标记,部分病例作了S-100,α1-ACT,Desmin及Myoglobin标记。结果:结合光镜HE切片及免疫标记进行分析,其中8例肿瘤中所谓间叶样成分,同时对CK或EMA呈阳性表达,且癌与肉瘤样区有移行,诊断为肉瘤化癌;另3例癌与肉瘤间无移行关系,且两种成分  相似文献   

20.
吴武军  杜立学  张煜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0):1906-1908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8例手术切除的胆囊癌标本中Hp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pa在胆囊癌,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胆囊黏膜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63.2%,23.6%和0(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pa的表达增高与肿瘤分期晚(P=0.007),淋巴结转移(P=0.040)以及肿瘤浸润深度(P=0.016)密切相关。高表达Hpa的患者3年生存率较低表达患者明显降低(20.8%VS50.0%,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Hpa的表达不是胆囊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Hpa在胆囊癌中表达增高,并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Hpa的表达增高可以部分解释胆囊癌富于浸润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