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泄泻》中指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慢性腹泻的关键是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感受外邪,情志失调,食滞内积或命门火衰,都可以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从而导致水谷精微运化失司,清浊不分,下注大肠,临床常表现为腹泻迁延不愈,肠鸣腹痛,痛伴腹泻或泻后痛减,或夹有黏液脓血,苔白、脉弦等症。从症候表现分析,慢性腹泻每多虚实夹杂,寒热交错。一方面,大便稀溏,进食油腻加重,多属脾虚湿困;另一方面,泻下急迫,或夹脓血黏液,多系肠腑湿热。在辨证时,脾虚是重点,同时又要考虑到肝实的一面,正如吴昆在《医…  相似文献   

2.
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属痛泻之症,系有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受肝制,运化失常所致,治宜补脾柔肝。祛湿止泻,宜选痛泻要方。其方在临床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减慢肠蠕动都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腹泻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疾患,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或水样或有不消化之食物为其主症。我院曾用推拿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80例(大部分经过一般治疗无效且迁延日久者),疗效颇好,现总结如下,供参考。一、泄泻之病因本症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饮食失节,或兼六淫外感,致脾胃虚弱而致。六淫之中又以寒邪为主因,如:《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二、腹泻之辨证1.伤食泻——曖气,不思食,腹胀时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呈绿色,酸臭或腐  相似文献   

4.
痛泻要方原名白术芍药散,出自《景岳全书》。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引刘草窗方。是治疗因土虚木乘、士受木制、升降失常导致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后仍腹痛的一副有效名方。方由白术、白芍、防风、陈皮组成。方解中吴鹤皋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所以张景岳称为“治痛泻要方”,故有今名。  相似文献   

5.
五更泄泻,又称肾泻,是指泄泻发生于五更黎明之时,或有腹痛者,泻后痛减,或无腹痛者,泻后亦感舒适,其泻势急迫,刻不容缓,顷刻而毕。笔者以升降要方加减治疗五更泄泻30例,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痛泻要方为《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历代方书记载类同,皆以治疗肝郁脾虚所致泄泻之证。《医方考》曾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世人多以腹痛、泻下为其辨证应用要点,确属成了痛泻的“要方”。笔者据其方意,扩宽应用范围,非但泄泻之证,皆收到了理想效果,案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3年以来我们采用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5例。其中胃癌并发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1例。笔者认为肠易激综合征为结肠的功能性运动障碍,予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防风、陈皮、僵蚕、蝉衣、姜黄、大黄合用可改善肠道微循环,促使胃肠功能的恢复。腹痛加延胡索,腹胀甚加枳实、厚朴,大便干结加瓜萎、郁金,大便水泻加茯苓,大便粘液加萎瓜皮、冬瓜子。  相似文献   

8.
痛泻证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泻证治辨析阎兆君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250011关键词痛泻证辨证论治体会中图法分类号R256.34“痛泻”命名,首见于《苍生司命》,虞花溪在诠释白术芍药散组方时指出:“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其论治应辨证求因,灵...  相似文献   

9.
关耀全 《广东医学》1998,19(3):233-233
小儿腹泻是常见的疾病。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体未充”,易虚易实,每遇风热(寒)外感,饥饱失调,常易引起脾胃消化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应找出其发病的根本原因及其病情的变化、发展情况,以确定治疗用药的方针。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中医学对泄泻的认识祖国医学的典籍中,对于腹泻的论述频多,有寒泻、热泻、食泻、湿泻之分;又有飨泄、据泄、惊泄之别。销经》有谓:“泻下完谷不化,肠鸣频作,溺情者为飨泄,是因湿病兼风;大便塘薄而奥秽,溺涩脉数者属据泄,是湿病兼热;大…  相似文献   

10.
痛泻要方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泻要方原名白术芍药散 ,乃《景岳全书》引刘草窗的一首方剂 ,亦是临床内科常用方剂之一。方由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组成。主治肝盛脾虚的泄泻 ,以腹痛肠鸣 ,大便泄泻 ,泻后痛减为主要特征。用之对证 ,取效甚佳 ,适当加减 ,应用范围更广。以此方加减治疗肝强脾弱、肝脾不和为主要病机的痛泻 ,疗效明显。现举例于下 ,供参考。1 病例介绍例 1,患者 ,女 ,4 8岁。 2 0 0 0 - 0 4 - 0 7就诊。腹痛腹泻反复发作已多年 ,每周情绪影响或精神紧张而发作。发时腹痛、肠鸣、里急后重 ,泻后疼痛减轻 ,大便日行 4~ 5次 ,呈粘液状 ,伴暖气食少…  相似文献   

11.
正食滞腹痛这类腹痛多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引起,其特点为脘腹胀满疼痛、拒按、不思饮食、嗳气腐臭、吞酸,或有呕吐,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泻出物酸臭气甚重,或大便不通。舌苔厚腻,脉弦滑,或沉滑有力。食积腹痛的治疗以消食导滞,行气止痛为法,可选用枳实导滞丸(大黄、枳实、黄芩、黄连、焦六、茯苓、泽泻、白术)加减。一般腹部胀满较重,大便秘结,或泻利后重(肛门坠憋)的,可加木香、厚朴、槟榔,以加强行气  相似文献   

12.
病史摘要患者张某、女,37岁。1983年四夏农忙期间,冒雨入水劳作,先是腹痛泄泻,经治后泻虽止而痛未除,自饮姜汤及食辣椒等物时,腹痛能暂时减轻。天冬则痛剧,初与热熨则稍适。平昔大便尚正常,但去年梅雨季节,大便溏薄,甚则如水泻状,夹有黄白冻腻。一度大便色黑如漆,历时两日即止。已产两胎,小孩健在。月经正常,白带不多。曾经扬州市某医院及上海市某大医院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服西药效果不显。中医予附子理中丸汤剂、连理汤、小建中汤等,在大多数情况下,虽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运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获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就诊患者采取洛哌丁胺、匹维溴铵治疗,痛泻要方加减组对本次就诊患者采取洛哌丁胺、匹维溴铵+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成形时间、粘液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腹痛程度、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痛泻要方加减组肠易激综合征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成形时间、粘液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症状积分、腹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洛哌丁胺、匹维溴铵+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效果良好,对本病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加速患者症状消失,促使排便恢复正常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针灸治疗产后腹痛2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灸治疗产后腹痛22例段如胜,邓国志(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室256603)关键词产后腹痛;针灸疗法;产妇产后腹痛,亦称“儿枕痛”,是以产后小腹疼痛为主证者,我们用针灸疗法治疗22例,取得良效。1一般资料22例患者,均为初产妇,年龄25~28岁。中医辨证属...  相似文献   

15.
因证配膳湿热泄泻:多因湿热之邪侵袭胃肠,使升降传导失调,清浊不分而致泻。症见泻下急迫,势如清水,肛门灼热,粪色黄褐热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等。此类病人宜多饮水,多食蔬菜,如冬瓜、苦瓜等清热除湿之品;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粥;还可食用适量大蒜、马齿苋(煎水服)等。忌食肥甘油腻,辛辣、煎、炒等助热动火之品。食滞泄泻:皆因饮食不节,恣食油腻生冷,损伤脾胃致宿食停滞中焦,运化失常而作泻。临床上可见腹痛、腹胀,泻下秽臭,泻后痛减,兼见脘腹痞满、嗳腐、厌食等症,这类病人应暂禁食,当胃脘胀满或嗳腐症状缓解后再少量进食,并注意饮…  相似文献   

16.
1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男,40岁,2001年10月初诊。患者反复腹泻6年余。6年前服用“牛黄乌蛇散”治疗牛皮癣,连用3个月后出现腹泻,停药后腹泻止。2个月后牛皮癣复发,再服此药后出现腹泻。从此腹泻反复发作,每食冷、受凉或过劳即发。常用止泻药治疗。曾作全消化道钡餐,纤维结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大便常规正常。诊见大便日3~5次,质稀无脓血,日大便量200g以上。多晨起即泻,泻后痛减,腹痛喜暖喜按,肠鸣,形体消瘦,饮食不振,身倦乏力,腰膝酸软,肢冷畏寒。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脾肾阳虚。用肾气丸加减:…  相似文献   

17.
痛泻要方为《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历代方书记载类同,皆以治疗肝郁脾虚所致泄泻之证。《医方考》曾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世人多以腹痛、泻下为其辨证应用要点,确属成了痛泻的“要方”。笔者据其方意,扩宽应用范围,非但泄泻之证,皆收到了理想效果,案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痛泻要方[1]最早见于《丹溪心法》[2],主治痛泻。后人在实际运用此方时总结出本方的功效为补脾泻肝、缓痛止泻,主治脾虚肝强之痛泻。症见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该方由白术、白芍、陈皮、防风4味药组成。方中白术味甘而苦,甘能补益,苦能燥湿,为补益脾胃之气、燥湿化浊止泻的要药。白芍苦酸微寒,既能酸敛收涩,又可缓急止痛。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和胃。防风胜湿止泻、疏肝理脾。全方补中有泻,使脾气得健、肝气得舒,气机调畅则痛泻自止。1防风在痛泻要方中作用的传统观点  相似文献   

19.
痛泻要方     
<正>痛泻要方载于《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原名"白术芍药散",因张景岳称之为"治痛泻要方",故名"痛泻要方"。为治肝脾不和之痛泻的常用方。方由炒白术90克、炒白芍60克、炒陈皮45克、防风60克四味中药组成。其剂型或散、或丸、或汤皆可,具有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的功能,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  相似文献   

20.
辨证治验慢性泄泻的体会俞培钧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例1:彭某,女,35岁,1983年9月6日初诊。近11年大便经常下泄如水样,日3~4次,左上腹不时疼痛,痛甚则泻;肠中漉漉,声若雷鸣。胃脘饱胀不舒,时欲作呕,食欲锐减,精神萎顿,面黄肌瘦,手足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