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胶原蛋白Ⅳ和层粘连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 (BTCC)组织中胶原蛋白Ⅳ (ColⅣ )和层粘连蛋白 (L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5 2例BTCC和 9例正常膀胱组织中ColⅣ和LN抗原。结果 :ColⅣ和LN在正常组织基底膜中的表达高于BTCC(P <0 .0 1) ,与肿瘤的分期、分级呈负相关 (P <0 .0 1) ,与肿瘤的复发性亦成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基底膜的破坏在BTCC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ColⅣ和LN的表达可作为BTCC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
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Ⅳ型胶原 (typeⅣcollagen ,ColⅣ )、层粘连蛋白 (laminin ,LN)在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10例甲状腺正常组织和 4 6例甲状腺瘤、 19例甲状腺癌组织中ColⅣ、LN的表达。结果 ColⅣ、LN在甲状腺肿瘤基底膜阳性强度普遍较正常组织增强 ,但在甲状腺癌中有较甲状腺瘤明显的基底膜破坏 (P <0 0 1) ,LN在甲状腺肿瘤细胞中有表达 ,甲状腺癌细胞与甲状腺瘤细胞中LN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ColⅣ、LN与甲状腺肿瘤的生长、浸润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可作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层粘连蛋白(LN)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正常卵巢20例、良性卵巢肿瘤3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30例、恶性卵巢肿瘤6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LN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正常卵巢、良性、交界性与恶性4组之间,LN的表达阳性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24.127,P<0.01);基底膜表达的完整性分级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Hc=53.263,P<0.01).LN在癌巢基底膜表达的完整性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腹水形成及术后生存时间有关:临床分期晚、组织学分化差、淋巴结转移、腹水形成及术后生存时间短的肿瘤,比临床分期早、组织学分化好、无淋巴结转移、无腹水及术后生存时间长的肿瘤LN表达明显减少甚至缺失(P均<0.01);而恶性肿瘤不同组织学分型间LN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N作为细胞黏附相关因子与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癌巢周围层粘连蛋白的缺失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可望成为判断卵巢癌预后的独立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蛋白酶D(Cath-D)和胶原蛋白Ⅳ(Col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BTCC和9例正常膀胱组织中Cath-D和ColⅣ抗原。结果:Cath-D在正常膀胱移行细胞中的表达高于BTCC(P<0.01),且与美丽分级、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与肿瘤的多发和单发无关。ColⅣ在正常组织基底膜中的表达高于BTCC(P<0.01),亦与肿瘤的分期、分级呈负相关(分别为P<0.05和P<0.01)。在BTCC组织中Cath-D和CloⅣ的表达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Cath-D在BTCC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不起重要作用,Cath-D和ColⅣ的表达可作为BTCC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层粘连蛋白(LN)和CD44V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8例大肠癌组织、26例大肠腺瘤组织及18例正常大肠组织中LN和CD44V6的表达,并分析LN和CD44V6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正常大肠粘膜逐步发展为大肠癌的过程中,基底膜缺损率和CD44V6的阳性表达逐渐增加(P<0.05,P<0.01).大肠癌LN和CD44V6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发生部位和组织类型无关,与癌分化程度和Dukes分期有关(P<0.05).结论:LN和CD44V6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大肠癌浸润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层粘蛋白(LN)和钙调素(CaM)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G)转移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4例NSGLG中LN和CaM的表达.结果LN和CaM的表达在NSCLC不同细胞分化程度、不同临床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中均有显著差异(P<0.05).LN在腺癌和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1%、69.7%(P<0.05),CaM在腺癌和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1%、57.6%(P>0.05);LN在低分化的肿瘤标本和中高分化的肿瘤标本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6%、61.7%(P<0.05),而CaM分别为73.3%、41.1%(P<0.05);LN在Ⅲ~Ⅳ期和Ⅰ~Ⅱ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7%、56.0%(P<0.05),而CaM分别为75.7%、48.3%(P<0.05);LN在无或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1%、33.3%(P<0.05),而CaM分别为32%、69.2%(P<0.05).结论LN和CaM可能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肺癌的浸润转移,其表达的水平对判断NSCLC患者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与狼疮性肾炎(LN)的关系.方法:肾脏穿刺获得LN肾组织标本25例,其中LNⅡ6例,LNⅢa 7例,LNⅣa12例;以肾脏肿瘤摘除后远离肿瘤的正常肾组织6例作对照.应用免疫组化PV法检测2组肾组织中COX-2的表达.结果:正常肾组织中COX-2主要表达于致密斑、髓质间质细胞、肾血管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LN组织中,除上述部位外,肾小球的系膜区、足突细胞、肾小管间质组织中亦有COX-2的表达.LN肾组织中的COX-2蛋白表达较正常肾组织明显升高(P<0.01),且随着LN肾组织病理损害程度的加重,COX-2的表达增加(P<0.01).结论:COX-2可能参与L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TIMP-1和胶原蛋白Ⅳ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 1(TIMP - 1)和胶原蛋白Ⅳ (ColⅣ )的定位表达与前列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超敏免疫组化S -P法并结合病理观察对 4 3例前列腺癌 (PCa)和 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标本中的TIMP - 1及ColⅣ表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TIMP - 1在PCa标本中的表达明显低于BPH标本中的表达 (P <0 .0 1) ,TIMP - 1的表达与PCa分期、分级呈负相关 (P <0 .0 1,P <0 .0 5 ) ,浸润性肿瘤明显低于局限性肿瘤 (P <0 .0 1) ,有转移者低于未转移者 (P <0 .0 5 )。BPH组织的基底膜中ColⅣ的表达高于前列腺癌 (P <0 .0 1) ,ColⅣ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分级负相关 (P <0 .0 1)。TIMP - 1的表达与ColⅣ的表达存在着显著正相关性 (P <0 .0 1)。结论 :随着组织中TIMP - 1的表达下降 ,加速了BM及ECM的破坏 ,使PCa更具向周围侵袭转移的趋向。检测PCa标本中TIPM - 1和ColⅣ的表达 ,是预测PCa恶性趋向及预后的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MMP-2、MMP-9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MMP-2,MMP-9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膀胱肿瘤恶性程度和侵袭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7例BTCC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MMP-2、MMP-9及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TCC组织中MMP-2、MMP-9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随肿瘤分级、分期的增高MMP-9和MMP-2的高表达率增高(P均<0.05或0.01),Ⅳ型胶原的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或0.01).MMP-2、MMP-9的高表达率同肿瘤分级、分期呈正相关,Ⅳ胶原的阳性表达率同肿瘤分级、分期呈负相关.结论:MMP-2、MMP-9的高表达与BTCC的恶性程度有关,在BT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用于判断BTCC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郧阳医学院学报》2001,20(2):68-70
目的探讨p16、cyclinD1蛋白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膀胱TCC组织中p16、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膀胱TCC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5.8%,与癌组织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高分化、浅表性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浸润性癌组织(P<0.05).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2.5%,浸润性癌组织阳性率明显高于浅表性癌组织(P<0.05),与癌组织病理分级无关.p16和cyclinD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p16和cyclinD1异常表达在膀胱TC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