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T灌注成像在肾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肾肿瘤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共收集肾癌15例,肾盂癌9例,肾错构瘤12例.以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进行肾区CT平描后选择经肾门层面或肿瘤的最大层面进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通过感兴趣区域分析法获得正常肾皮质、肾肿瘤组织和腹主动脉的时间-密度曲线,计算正常肾皮质和肾肿瘤组织的灌注值.结果正常肾皮质的灌注值为(2.68±0.40) ml/(min·ml),肾癌灌注值为(1.51±0.68) ml/(min·ml),肾癌灌注值显著高于肾盂癌和肾错构瘤的灌注值.结论 CT灌注成像在肾肿瘤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肾周肿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周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肾周肿瘤8例,回顾性分析其CT特征。结果:脂肪肉瘤(LS)4例,表现为肾周混杂密度肿块,3例以脂肪密度为主,内见条、片及团块状软组织影,增强后实质部分强化,1例以实体为主,内见多发散点状钙化,肾实质撑开呈新月状,肾盏扩大积水;脂肪瘤2例,表现为肾周脂肪密度肿块,杂有纤维条索。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1例,表现为左肾周混杂密度肿块,内见大块状钙化,肿瘤侵犯肾皮质、腰大肌、腰方肌及腹后壁,脾门及胰头周围多发钙化性转移结节,肝、肺及左侧胸膜转移。平滑肌肉瘤1例,表现为左肾周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境界不清,强化不匀,侵及腰大肌及肾实质。结论:CT可清晰显示肾周肿瘤部位、密度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对脂肪瘤、分化良好的LS及有钙化MFH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Revolution CT全肾灌注成像去除动脉期数据对肾透明细胞癌灌注参数值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Revolution CT肾脏增强及灌注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的患者10例。采用Revolution CT机轴扫模式进行灌注扫描,采用CT Perfusion 4D肾脏灌注软件包进灌注成像分析,对所有图像均进行2次后处理,第1次选择所有的灌注数据为A组;第2次去除第9~15期数据,共测量16期,为B组。选择右侧肾门水平腹主动脉为输入动脉,获得血流量(BF)图、血容量(BV)图、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及表面通透性(PS)图。分别对比2组肿瘤与正常肾皮质间各灌注参数的差异,并比较A组和B组间肿瘤、正常肾皮质间各灌注参数值的差异。结果 A组和B组中肿瘤较正常肾皮质的BF值及PS值均减低(P均<0.05),BV及MT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病变侧各灌注参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正常肾皮质的B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余灌注参数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灌注扫描时间为600 s时,去除动脉期数据后测量的肾透明细胞癌各灌注参数值与包含动脉期数据测量的结果无差异,去除动脉期的数据可用于诊断肾透明细胞癌。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肾脏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在肾脏血流灌注中的应用及对比剂注射流率对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36只随机分成A、B、C三组,对比剂量为2 ml/kg(300 mgI/ml),注射流率三组分别为1 ml/s,2 ml/s,3 ml/s.对肾脏灌注扫描后获得的灌注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A组和B组之间,B组和C组之问各项灌注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C组之间各项灌注参数有显著差异(P<0.05).肾脏皮质和髓质的灌注参数明显不同(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可对肾脏组织血流灌注进行定量分析,但注射流率影响灌注数值.  相似文献   

5.
肾脏长度及两肾位置高低的CT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成人肾脏的长度及高低一般是在尸体标本上进行直接测量,也可以通过超声、核素扫描、CT、DSA、MRI等影像检查进行间接测量。对于左右肾的位置及长度,长期以来各种解剖学教材均描述为:左肾通常高于右肾,且左肾较右肾长。随着CT技术的广泛应用,腹部CT扫描的病人愈来愈多,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右肾高于左肾及两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RCC)CT灌注参数强化峰值(PV)、血流量(BF)、血容积(BV)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所得数据送入Advanced Workstation 4.2工作站,应用Perfusion 3软件分别测量肿瘤的灌注参数PV、BF、BV,用免疫组化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素卵白素法(SP法)检测RCC中MVD、VEGF的表达;研究VEGF阳性、阴性两组与灌注参数的关系及MVD与VEGF的关系。结果24例肾癌VEGF阳性率约54.2%(13/24),MVD平均值91.3±50.9。VEGF阳性肾癌与阴性肾癌的PV、BF、BV间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74.32±32.49,53.38±29.43,P<0.05;938.58±89.63,907.29±112.59,P<0.05;89.73±9.37,62.14±11.23,P<0.05;VEGF阳性肾癌与阴性肾癌两组间的MVD值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03.2±61.7,74.6±41.9,P<0.05;肾癌的VEGF与MVD间呈正相关(r=0.591,P<0.01);肾癌的CT灌注参数PV、BF、BV分别与MVD、VEGF表达存在正相关。结论肾癌CT灌注参数与MVD、VEGF表达存在正相关,灌注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活体的肿瘤血管生成状况和恶性程度,有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判断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体部灌注成像技术研究肾肿瘤患者正常肾脏皮质灌注特征,分析正常肾皮质灌注参数与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方法对84例肾脏肿瘤患者术前行320排容积CT灌注成像、检测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值,并于术前行肾动态显像(SPECT)测定单侧GFR。共得到24个容积序列图形,经后处理得到肾皮质的灌注参数:等效血容量(Equiv BV),表面渗透性(Ps)和血流量(BF)。将BUN和Scr与84例整体肾皮质灌注参数行相关性分析。根据GFR结果将84例患者168侧肾脏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受损组,比较两组肾皮质灌注参数的差异;将168侧肾脏的灌注参数与单侧肾脏GFR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cr与84例整体肾皮质Ps呈显著负相关(r=-0.361,P=0.001)。肾功能正常组的肾皮质Ps值明显高于肾功能受损组(P=0.009);两组间肾皮质的Equiv BV和BF值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s与GFR呈显著正相关(r=0.312,P<0.001)。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能定量评价活体肾组织血流动力学状况,可作为评价肾脏功能的补充方法之一,对肾肿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MSCT)获取肾癌灌注图像,并与其分子病理学特征相对照,探讨MSCT灌注成像在肾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疑有。肾肿瘤的患者行MSC灌注扫描,获得伪彩色的血流灌注参数图,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及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在瘤体及瘤旁正常肾皮质选取感兴趣区并记录相应的各项参数值。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肾肿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肾细胞癌的BF、BV和PS值均明显低于正常肾皮质,且Ⅲ级肾癌与I、Ⅱ级相比,其BF、BV和PS值明显增高。肾癌的BF、BV、PS值与其VEGF平均光密度值呈正相关(P〈0.05),MTT值与VEGF平均光密度值呈负相关(P〈0.05)。肾癌的MVD值与VEGF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MSCT灌注成像能定量评价肿瘤血管生成、血流灌注及血管通透性改变,有助于肾细胞癌的术前分级,并在肾癌的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排CT鉴别诊断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与囊性肾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ESTK)与囊性肾瘤(CN)的多期螺旋CT表现特点,以期提高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盲法回顾性对比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MESTK和6例CN患者的螺旋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ESTK和CN均表现为肾脏内单发的边缘规则多囊性肿块.其中MESTK Bosniak Ⅲ型5例,Bosniak Ⅳ型1例;6例CN均为Bosniak Ⅱ型.6例MESTK均为囊实性肿物,肿瘤内均可见数量不等的实性成分,间隔平均厚度为0.93 cm,而6例CN均表现为完全囊性病变,囊壁未见实性成分,间隔平均厚度为0.23 cm.增强扫描,MESTK的实性部分和CN的囊壁均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延迟强化.结论 多期螺旋CT扫描可为MESTK和CN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肿瘤有无实性成分是鉴别两者的重要CT征象.  相似文献   

10.
软组织肿瘤的MSCT灌注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MSCT灌注成像对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软组织肿瘤26例(良性15例,恶性11例)行MSCT灌注成像,用CT Perfusion 2软件分析灌注参数BV、BF、MTT、PS。结果:MSCT灌注成像结果,11例恶性肿瘤BF平均值为14.98±14.49,15例良性肿瘤BF平均值为1.98±1.19;PS平均值恶性肿瘤为14.64±1.89,良性肿瘤为2.40±0.38。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BF、PS值差异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BV、MTT值差异统计学上则无显著性(P>0.05)。MSCT灌注成像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0.9%(10?蛐11),特异度为86.7%(13?蛐15),准确度为88.5%(23?蛐26),阳性预测值为83.3%(10?蛐12),阴性预测值为92.9%(13?蛐14)。结论:MSCT灌注参数有助于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鉴别。  相似文献   

11.
CT灌注成像在肾癌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评估肾癌预后和术式选择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肾癌患者, 根据临床分期分成局限组和转移组;根据病理分级分成低度活性组和中高度活性组,及健康自愿者30人进行肾区CT平描,之后选择经肾门或肿瘤的最大层面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应用感兴趣区域分析法,计算正常肾皮质和肾癌组织的灌注值.结果转移组肾癌灌注值显著高于局限组(t检验,P=0.015),中高度活性组肾癌灌注值亦显著高于低度活性组(t检验,P=0.014).结论 CT灌注成像在评估肾癌预后和术式选择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CT灌注测量中去卷积算法准确性的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验证去卷积算法在组织灌注测量中所得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30例健康成人行左肾静脉水平肾皮质CT灌注扫描,所得数据用去卷积算法计算灌注参数,由所得参数进一步推算肾静脉增强TDC,并与实际测得肾静脉TDC进行比较,计算决定系数R2,评价两者的吻合程度.统计工作在MS Excel 2000中完成.结果决定系数R2的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为0.85~0.91.理论计算所得肾静脉TDC与实测TDC符合程度较高.结论 CT组织灌注测量中去卷积算法是一种较准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正常胰腺进行CT灌注成像检查,探索正常胰腺的CT灌注特征,提供正常胰腺灌注参数参考值。方法对2010年2月—2011年3月45例非胰腺疾病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灌注检查。灌注扫描采取连续容积扫描模式,7.2 mm层厚(4/3 cm),120 kV,150 mA,512×512像素。以高压注射器通过肘正中静脉留置管注射碘帕醇300 mgI/mL,5 mL/s,共50 mL,延迟6 s,数据采集40 s,数据传到Syngo multi-modality工作站,测量感兴趣区(ROI)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达峰时间(TTP)和表面通透性(PS)的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常胰腺的灌注参数BF、BV、TTP、PS值分别为(128.41±23.25)mL.min-1.100g-1、(203.75±31.29)mL.kg-1、(143.73±14.26)s、(65.70±15.86)mL.min-1.100g-1。各部位及不同性别的血流灌注均匀,血流动力学特征一致。结论正常胰腺的CT灌注成像特征表现为局部组织血流量、血容量均匀,达峰时间相同,表面通透性一致的实质性器官。  相似文献   

14.
肾癌螺旋CT灌注成像与微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螺旋CT灌注扫描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9例肾细胞癌初诊病例,经平扫后选择靶平面行灌注扫描,得到灌注参数。病变及正常肾皮质组织切片经Ⅷ因子相关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化染色。将所获灌注参数与相应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比较研究。结果①各级别肾细胞癌间及肾细胞癌与正常肾皮质相对血容量、血流量、增强峰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各级别肾细胞癌间及肾细胞癌与正常肾皮质达峰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各级别肾细胞癌间及肾细胞癌与正常肾皮质微血管密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各级别肾细胞癌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CT灌注参数中,相对血容量、血流量、增强峰值与癌组织微血管密度有明显相关关系;达峰时间与微血管密度间无显著相关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各灌注参数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根据肾细胞癌螺旋CT灌注扫描参数,可推测肿瘤血管是否丰富以及肿瘤组织结构特点,为术前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源CT(DECT)心肌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9例接受DECT心肌灌注成像及SPECT负荷心肌显像者,根据检查结果分为A组(对照组,20例)和B组(缺血性心脏病组,39例),测量A组各心肌节段以及B组灌注缺损区、缺损周边及缺损对侧心肌CT灌注值(VNC及Overlay值).比较DECT与SPECT检出早期心肌灌注缺损(EPD)的差异,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两种检查方法一致性的影响.结果 A组心尖部、中间部及基底部VNC、Overlay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中DECT检出92处EPD,其中53处经SPECT证实,二者检查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403,P=0.065),呈中等相关(r=0.533,P<0.01).供血冠脉轻度狭窄时两种检查方法检出ED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96,P<0.01),而中度及重度狭窄时两种检查方法检出ED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ECT首过心肌灌注成像能准确评估正常心肌及缺血心肌的灌注情况,与SPECT检查结果具有相关性,且更易检出早期、轻度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6.
CT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对25例胶质瘤患者(低级星形细胞瘤11例,高级星形细胞瘤14例)术前行CT灌注检查,分析CBF、CBV及PS图,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CBF、CBV及PS的绝对值及相对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胶质瘤的CBF值、CBV值及PS值均较正常脑组织升高,低级星形细胞瘤病变区的rCBF 1.41±0.16,rCBV 2.31±0.28,rPS 6.67±2.88;高级星形细胞瘤病变区的rCBF 4.96±2.17,rCBV 4.69±1.98,rPS 19.19±9.19.二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CBV值P<0.05,CBF值及PS值P<0.01.肿瘤病变区CBF值、CBV值与PS值之间统计学处理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22、0.753、0.657,P≤0.001.结论 CT灌注成像对胶质瘤术前分级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活体评价肝VX2移植瘤新生血管生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研究兔肝VX2移植瘤新生血管生成。方法选取10只正常新西兰大白兔肝脏,以及15只种有肝VX2移植瘤的兔肝脏行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对比肿瘤边缘区、非肿瘤区肝脏、正常肝脏的肝血流量(HBF)、血容积(H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AI)的变化规律。结果肿瘤边缘区HBF、HBV、HAI、PS增高与非肿瘤区肝脏和正常肝脏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边缘区MTT降低与非肿瘤区肝组织和正常肝脏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灌注参数在非肿瘤区肝脏和正常肝脏中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活体评价肝VX2移植瘤新生血管生成,提供量化功能信息。  相似文献   

18.
CT灌注成像(CTP)是一种可定量反映组织器官功能的技术,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随着MSCT技术不断进步,CTP检查的操作流程变得相对简单,辐射剂量较前明显减少,图像质量大幅提高。CTP在脑缺血性疾病及脑肿瘤等方面研究及临床应用都取得重要进展。本文对脑CTP的原理、扫描参数的优化、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