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如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级医院,国家在大政策上做了些调控,但具体到实际操作中,医院面对既要考虑生存又要求发展这一艰难的挑战。我院作为一家市区共建的县级中医医院,近几年来在经营和管理上进行了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
“看病贵、看病难”现象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切实解决这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我院作为一所全国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始终坚持公益性,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终目标,“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多年来,结合中医医院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城乡居民关于“看病贵、看病难”的呼声日益强烈,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切实解决这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文章根据中医医院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如何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腊林 《中医药导报》2006,12(8):116-117
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等优势,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实惠于民。文章介绍了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临澧县的中医工作经验,并提出了提高乡村医生医疗技术水平、启用民间医生、加大医疗经费投入、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吴波 《亚太传统医药》2013,9(5):213-214
目的:调查分析县级中医医院中药药事管理的现状。方法:调查对象为某市所辖5个县(区)的县级中医医院,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5个县级中医医院的中药药事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有1家医院(20%)的中药药事管理流于形式或者不健全,这家医院的中药药事管理委员会没有将其应有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余下的4家医院(80%)的中药药事管理组织和制度基本健全。结论:应该将中药药事工作的重点放在中药药品质量管理、中药合理用药管理上,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中药的临床疗效,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6.
试论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已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列入规划建议之中。因此,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是党和政府及全社会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不论打开何种媒体,电视、报纸或者杂志,随时都可以看到有关医院方面的报道;也不论走进哪种公共场所,火车上、茶馆里,或者大街小巷也都能听到对医院或者医务工作者的批评。批评的内容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种:一是医药费贵;二是技术水平低;三是责任心不强;四是服务态度差。其中  相似文献   

8.
卫生部医改已提出,各地要积极探索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十几个部门。新医改方案的提出,有待于解决此问题,困难重重,前途难料,但各地医院都在积极探索医院经营管理路径。本人就探索医院经营管理路径的一点意见,谈谈如何排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学术界关于“看病难、看病贵”成因分析的讨论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j林国生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因分析及解决措施”中认为,“看病难、看病贵”是因为“医疗费用增长过快”,“药品费用大幅增长”,“缺乏医疗保障”,“政府投入不足”,“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监管机制不健全、医疗行为失规范”。  相似文献   

10.
自《药品管理法》颁布实施十余年来,我们的药学管理事业逐步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各医院也相应成立了药事委员会,笔者根据药事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结合本院实际,对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作用试述如下: 医院药管会的决策作用 医院药管会每月或每季定期召开会议一次,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药政管理法规、条例,及上级下达的药政管理方面的文件,随时修改本院采购药品的各项规章制度,决定采购员的任免,研究制订本院基本药品目录和协定处方,  相似文献   

11.
药事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个分支。随着社会经济和药学科学的发展,药事管理也从简单向繁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在生产劳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当中,逐渐由认识药物到使用药物,从采集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作药用,逐渐能生产药物,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人类原始社会对药物采集、保管、使用的简单管理,发展到现代社会对药学事业的系统管理,从经验管理发展为科学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历代政府对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都采取了诸种管理措施。随着社会医药科学技术的发展,药学事业的形成,药事管理日益加强。药学发展和药事管理的发展将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古代药事管理历史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对我国药事管理如何向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发展将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政策精神,我国新"医改"方案提及的"药事服务"是指:向患者提供合理、安全用药方案以及相应的药品供应保障服务. "药事服务"主要包括药品的供应链服务和药学服务.将原先的药品供应转化为药品供应、药学服务、药房管理等集成服务.即以对医疗服务终端客户数据支持系统为核心竞争优势,以处方集为载体,以品牌营销为手段,以专业药学服务为特征,通过重构供应链,有效地整合上下游的资源,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其目的是增进患者价值."药事服务"着眼于保证患者合理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品;着眼于现代医药流通体制和机制的改革;着眼于建立医院、患者、企业的共赢机制;着眼于企业可持续创新发展;着眼于医药产业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局域网络操作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应用水平日益成为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药学事务管理与计算机应用的结合已呈必然趋势。可以说,药事管理的电子化程度标志着医院药事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局域网的创建和应用,对于促进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化数据传输自动化以及管理决策科学化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建立了由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形成的以太网,共40多个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新医改的实施提出了增设药事服务和药事服务费的概念,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但是不同行业或者专家对其理解的含义也不一样。因此,也产生了对药事服务千差万别的理解。医院的药事服务工作是新医改下改变最大的工作部门,既要提高药事的管理水平,也要提高药事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笔者发现 :目前药事管理 (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及一般药资料料等 )在有些提法不甚确切 ,如“药品”、“监管目的和范围”、“职权划分”等涵义或范畴有待规范 ,现提出己见与有关方面商榷。1 药品 《药品管理法》( 1 984年 )“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 ,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其涵义中欠缺现代人 (包括健康人在内 )追求的康复保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等内容 ,与预防比…  相似文献   

16.
在药事管理中推行信息标准化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药事管理中推行信息标准化体系,提高医院的药事信息管理水平.方法通过建立一系列涵盖药事管理各个方面的、统一的信息标准,制定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和监督保障措施,使医院的药事信息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信息流.结果与结论用临床药学、现代物流管理、数据仓库等方面的知识作指导,合理地利用这些标准化的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提高医院的药事信息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中医院在药事管理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并提出进一步改进药事服务的建议.方法:按国家有关中医院药事管理的要求,调查了解部分省、市、县级中医院的药事管理情况,总结在药事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改进意见.结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中药药事发展规划及落实、中药药事制度建设及落实、中药学人员配备、中药学硬件建设、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中药饮片处方规范及审核、中药饮片调剂称量准确性、中药饮片质量、临床中药学及合理用药等方面.结论:各级中医院可通过加强制度化管理、增强中药专业人员素质、积极开展中药学服务、保障硬件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提高中医院药事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王金荣 《中医药导报》2012,18(5):122-123
通过实地调查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及中药的合理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对策。认为基层医药工作者应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对药事管理工作的认识;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全面推进药事管理工作与中药合理用药,服务医疗事业。  相似文献   

19.
20.
药事管理是基层医院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加强药品监管、提供专业药学服务、保障广大人民利益,是加强医院药事管理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文章结合药事工作实践,探讨基层医院药事管理的改革,对药事管理现状面临的问题、药事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从加强思想观念、明确职务分工、坚持服务患者、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了基层医院药事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