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颈静脉孔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颈静脉孔的硬脑膜结构和孔内神经、血管结构的行程及形态特征。方法显微镜下模拟枕下极外侧入路、颈-乳突入路和Fisch颞下窝入路的手术操作,研究10例福尔马林及乳胶灌注头颈标本颈静脉孔的显微解剖特征。结果在颈静脉孔的颅内开口,舌咽神经与迷走、副神经间被纤维或骨性结构隔开。在颈静脉孔内,脑神经行于颈静脉球上方的内侧,舌咽神经位于最前方,所有神经束均可用显微外科技术分开,副神经的脑根同脊髓根一起进入颈静脉孔后又加入迷走神经。颈静脉球及临近颈内静脉接受来自乙状窦、岩下窦、椎静脉丛、舌下神经管静脉丛、髁导静脉及岩斜下静脉的静脉回流。结论颈静脉孔的颅内开口可分为岩部、颈内部(或神经部)和乙状窦部.颈静脉孔内脑神经的不同神经纤维束在整个行程中彼此独立,副神经仅由脊髓根构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进行观察与量化分析,为颈静脉孔区的手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10例福尔马林及乳胶灌注的头颈标本,20侧颈静脉孔区进行显微解剖观察与测量,显微镜下逐层显露颈静脉孔区结构,并记录数据和留取图像资料,包括颈静脉孔的分隔、硬脑膜结构和孔内神经、血管结构及解剖关系.结果 7侧右侧颈静脉孔较左侧大.在颈静脉孔的颅内开口,舌咽神经与迷走、副神经间被纤维或骨性结构隔开,其中Ⅸ和Ⅹ、Ⅺ脑神经之间有纤维(85%)或骨桥(15%)形成的不完全分隔;在颈静脉孔内,脑神经行于颈静脉球上方的内侧,舌咽神经位于最前方,所有神经束均可用显微外科技术分开,副神经的脑根同脊髓根一起进入颈静脉孔后又加入迷走神经.结论 颈静脉孔结构复杂,熟悉颈静脉孔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有利于该区域影像诊断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侧颅底解剖学结构的观察与测量,为临床侧颅底手术的定位、导航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10%甲醛浸泡的成人尸头10个(20侧),观测颈静脉球区域神经血管、颈内动脉毗邻的解剖关系。结果 颈静脉球,其形态可分为隆起型和低平型,舌咽神经多位于颈静脉球前内侧者,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多位于颈静脉球内侧者,颈内动脉岩骨段距离鼓膜张肌的长度平均为2.2mm,距离下颌神经和脑膜中动脉的平均长度分别为6.9mm和6.8mm。结论 侧颅底血管和神经分布密集,术者了解侧颅底血管和神经的解剖关系,有利于手术中安全扩大手术视野,避免术中损伤血管、神经。  相似文献   

4.
颞骨切除术     
颞骨是侧颅底的主要结构,进出颅内主要血管(颈内静脉,颈内动脉)神经(颅神经Ⅴ~Ⅺ)由其中或边缘通过,是大脑颞叶之依托,更是外耳、中耳与内耳结构附着与隐藏之所在,一直为耳神经侧颅底外科所重视.颈静脉球瘤外科所涉及的范围已有文详述,现就颞骨相关恶性病变外科治疗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颈静脉球及颈静脉孔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静脉球是乙状窦转折出颅入颈内静脉所形成的球状结构。颈静脉球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变异 ,是经颞骨耳神经外科手术中 ,特别是经迷路进路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 ,该结构在手术中如遇到损伤 ,造成严重的并发症。颈静脉孔出入皆为重要神经、血管 ,结构复杂 ,是手术的难点部位。本研究通过对 2 0具头颅标本的观察、测量 ,对这一区域进行了应用解剖学的探讨。1 材料与方法选用固定后成人头标本 2 0具 (40侧 ) ,男 12具 ,女 8具。在手术显微镜下 ,用耳科电钻将颈静脉球及颈静脉孔显露 ,应用目镜测微尺及游标卡尺测量。统计方法应用 t检验。2 结果颈…  相似文献   

6.
侧颅底区域是指眶下裂与岩枕裂延线相交的三角形解剖区域,由于该区域内含颈内动脉、颈静脉球、后组脑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耳蜗神经等重要解剖结构,故该区域的手术对从事耳神经及侧颅底外科的医师一直极具挑战。面神经出脑桥后可分为6段,即小脑脑桥角段、内听道段、迷路段、  相似文献   

7.
头颈外科     
20050006枕下经颈颈静脉突入路达颈静脉 孔区的显微解剖研究/刘庆…//中国耳鼻咽喉 颅底外科杂志.2004,10(3).132~135 目的:研究一期切除颈静脉孔区复杂性肿瘤的 微创手术入路。方法:选择经10%福尔马林固人头 颈标本10具,显微镜下模拟枕下经颈颈静脉突入 路的手术操作,逐层显露颈静脉孔区,研究该区显微 解剖特征及显露范围。结果:该入路直接沿乙状窦、 颈内静脉的移行方向显露颈静脉孔区结构,其中后 颅窝可经枕下显露,颞下窝藉寰椎与下颌升支间的 自然间隙显露。通过切除颈静脉突和迷路下骨质分 别自后、外、下和上方显露静脉孔。头侧直…  相似文献   

8.
经枕下乙状窦后达内听道和小脑桥角,正越来越多地用于神经耳科手术,切断前庭神经和切除听神经痛,能广泛暴露从脑干至颧骨的皿一m颅神经复合体,除去内听道后壁可暴露内听道内容物。要熟悉岩骨内结构包括侧窦和颈静脉球的各种位置才能安全使用此种手术进路,该作者报告1例经枕下进路切除听神经痛,造成高位颈静脉球损伤,发生严重出血和内听道暴露困难的病例,因此促使作者对378个领骨标本的颈静脉球及其和其他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病例报告;患者39岁,男性,左耳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语言辨别率降低,左面感觉迟钝,轻度平衡障碍,AB…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静脉窦开口的特点及与神经的毗邻关系。方法统计分析30例颅骨标本中颈静脉球及近颈静脉球的乙状窦、颈内静脉内静脉窦开口的位置、数量、最长径及其与颅神经的关系。结果全部标本均可观察到岩下窦开口,60%(18/30)为多个开口,90%(27/30)有一较大开口位于颈静脉球前内侧壁,且与第IX、X、XI颅神经关系密切。60%(18/30)标本中可见后髁导静脉的开口,94.4%(17/18)为单个开口,常位于颈静脉球底壁或静脉球与乙状窦交界处。颈静脉球内侧壁可见数量不等的边缘窦、枕窦及岩骨穿支静脉的开口。结论颈静脉球及近颈静脉球的乙状窦、颈内静脉内存在多个静脉窦的开口,行此区手术时应充分止血并仔细检查各个开口,避免肿瘤残留,处理前内侧岩下窦开口时应轻柔操作,避免损伤后组颅神经(IX、X、XI)。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在侧颅底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例健康成人和10例侧颅底病变患者(包括颈静脉球瘤3例,听神经瘤2例,颞骨骨折、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颈静脉孔区软骨肉瘤、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颞骨嗜酸性肉芽肿各1例)在PhilipsTomoscanSR7000全身CT机上按骨窗条件以1.5mm层厚连续轴位扫描,扫描范围包括颞骨岩部上面或病变上缘到侧颅底下面骨性标志或病变最下缘。将扫描所获取的原始数据输入EasyViewing三维图像工作站进行计算机图像三维重建处理。结果侧颅底CT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楚显示正常颅底孔裂和重要的骨性标志、侧颅底病变的范围、颅内外受累情况以及与周围的解剖关系,对于颈静脉孔区病变三维CT具有鉴别诊断意义,还可模拟手术,帮助手术方案的设计。结论三维CT在侧颅底外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利于手术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尸头解剖来探索经眶外下壁入路内镜手术所能达到的解剖通道、解剖标志及解剖方法等。方法对5具尸头(10侧)进行内镜下经眶外下壁入路颅底手术的细分解剖,通过逐步解剖来界定该入路所能达到解剖通道、颅内外重要解剖标志、解剖边界等。结果本研究界定了内镜下经眶外下壁入路颅底手术所能达到的5个通道,它们分别是三叉神经通道、破裂孔通道、海绵窦通道、岩锥及后颅窝通道、中颅窝通道,它们的边界、解剖标志、解剖通道、解剖步骤及方法都得以明确的界定。结论内镜下经眶外下壁入路颅底手术可以到达旁中线颅底、中颅窝,甚至是部分侧颅底及后颅窝,而且对于上颌神经、下颌神经颅内外段的暴露能提供很好的视野。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及临床实践加以完善及检验。  相似文献   

12.
头颈外科     
20010351颈静脉孔应用显微解剖及其临床价值/蒋卫红…刀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一200(),6(3)一151一154 目的:深入了解颈静脉孔的显微解剖特点,探讨如何充分显露颈静脉孔结构。方法:利用10例(2()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颈标本,采用颗下窝入路(A型)对颈静脉孔区的结构进行显微解剖学观测。结果:14侧颈静脉孔可划分为前、后两部分.研神经位于颈静脉孔前腔隙,x、习神经和颈静脉球位于后腔隙.x、双神经位于颈静脉球的内侧面;4侧标本中颈静脉孔划分成前、中、后三部分,仪神经位于前腔隙,x、习神经位于中腔隙,颈静脉球位于后腔隙;2侧颈静脉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镜经眶外侧壁到达中颅窝的解剖进路,明确入路中的重要解剖标志。方法 观察10例颅骨标本,定位重要的骨性解剖标志。内镜下解剖5例(10侧)新鲜冷冻尸头标本,采用经眶进路到达颅中窝。结果 内镜下经眼眶外眦切口进路,磨除蝶骨大翼可以获得进入中颅窝的通道,清晰显露颞叶、海绵窦外侧壁、动眼神经、滑车神经、Meckel腔、三叉神经半月结及其分支神经、岩尖部、脑膜中动脉、岩浅大神经等重要结构。解剖定位标志包括眶骨缘、泪孔、眶上裂、眶下裂、颞肌、海绵窦外侧壁、颞骨岩尖等。结论 内镜经眶外侧壁进路可以进入中颅窝,显露海绵窦外侧壁、颞极、颞骨岩尖等重要结构,为处理中颅窝及颅眶沟通区域病变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枕下经颈-颈静脉突入路达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一期切除颈静脉孔区复杂性肿瘤的微创手术人路。方法 选择经10%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头颈标本10具,显微镜下模拟枕下经颈一颈静脉突人路的手术操作,逐层显露颈静脉孔区,研究该区显微解剖特征及显露范围。结果 该人路直接沿乙状窦、颈内静脉的移行方向显露颈静脉孔区结构,其中后颅窝可经枕下显露,颞下窝藉寰椎与下颌升支间的自然间隙显露。通过切除颈静脉突和迷路下骨质分别自后、外、下和上方显露颈静脉孔。头侧直肌是界定颞下窝结构和枕下三角内结构的确切标志。后组颅神经,交感千和颈内动、静脉行于其前方,椎动脉寰椎上段及其周围的静脉丛行于其后方。结论 枕下经颈一颈静脉突人路可自多个方向充分显露颈静脉孔区结构,且可保护面神经、迷路、耳蜗和椎动脉等结构免受不必要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一组黑白照片显示了经同一尸体左侧迷路进路,从不同的方向所观测到的第Ⅳ—Ⅺ颅神经出口部位及颅内行程。手术切除了包括乙状窦、后颅窝硬脑膜、中颅窝硬脑膜、耳蜗导水管、颈静脉球、内耳门及内听道的所有骨质。沿岩上窦的上方和下方打开硬脑膜,小脑桥脑角的结构用手术显微镜观测。从照片上可以看  相似文献   

16.
从颈静脉孔脑神经发生的雪旺氏(Schwann)瘤不常见,虽然这些肿瘤不少表现为真正的颈静脉孔综合征,但第Ⅸ、Ⅹ及Ⅺ脑神经瘫痪却不多见,故常误诊为颈静脉球瘤或听神经瘤。近年来,由于放射学的进展大大地提高了准确鉴别这些病变的可能性及手术径路的设计。由于手术径路的改善致使过去认为位于颅底和岩尖不可能手术的病损已可予以去除。本文报告了7例颈静脉孔神经鞘瘤,并对其诊断和手术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讨论。本病在耳鼻喉科和神经外科文献中报告不到100例,故诊断与治疗的经验都不多。肿瘤于颈静脉孔起源的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侵犯颈静脉球的侧颅底肿瘤术中的静脉窦回流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例侵犯颈静脉球的侧颅底肿瘤,其中颈静脉球体瘤5例;侵犯颈静脉球的颞骨鳞癌1例;后颅窝脑膜瘤1例。手术方式采用颞下窝入路,以填塞法或者结扎法控制乙状窦,于颈部结扎颈内静脉。切开颈静脉球,填塞汇入的静脉窦开口,并连同受累静脉壁一起切除肿瘤。结果颈静脉球内静脉窦汇入关系如下:单口汇入4例;双口汇入者2例;数个小口汇入者1例。颈静脉球体瘤完整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后组颅神经麻痹者1例;中耳癌1例完整切除;脑膜瘤1例完整切除。结论了解颈静脉球及邻近血管腔的静脉窦回流关系,并予以填塞,对于侵犯颈静脉球的侧颅底肿瘤手术切除和出血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成人侧颅底临床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对侧颅底重要解剖标志的观察与测量.为临床侧颅底手术的定位、导航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0具40侧10%甲醛浸泡的成人尸头(黄种人)和20例临床手术患者进行侧颅底指引标志的观察与测量.尸头标本按1~40的顺序进行编号;20侧临床手术患者按1~20的顺序进行编号.结果:通过测量得出侧项底相关定位标志的解剖数据:颈静脉孔静脉部、神经部与颅底重要指引标志的距离;迷路三角、迷路后三角及乳突表面三角的面积;侧颅底手术中面神经主动移位的最大距离.结论:耳科与颅底外科的手术几乎均在深埋于颅(颞)骨的狭窄空间内操作,周围布满了重要的血管和神经,术者了解侧颅底重要标志的定位测量数据有利于手术中安全扩大手术视野,有效避免术中损伤重要血管、神经,最大限度地保留面神经功能,最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颅颈交界区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颅颈交界区的显微外科解剖 ,评价寰椎横突 (TPA)在颅颈交界区病变手术中的定位意义。方法 成人头颈标本 10例 ,男 8例 ,女 2例 ,红色乳胶灌注颈总动脉和椎动脉。手术显微镜下 (× 3~× 2 0 )逐层显露颅颈交界区结构 ,明确不同解剖结构与TPA的位置关系。结果 颅颈交界区所有重要的解剖结构均可以TPA为参照标志予以明确。二腹肌后腹位于其浅层。TPA的后方为枕下三角 ,枕下三角内有椎动脉、椎静脉丛和C1神经通过。头侧直肌起始于TPA的上表面 ,止于枕骨颈静脉突的下表面 ,可作为确定颅外颈静脉孔、茎乳孔的解剖标志。茎突位于TPA的前方 ,颈内静脉、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穿行于茎突与TPA之间 ,颈内动脉位于颈内静脉的前内侧。结论 TPA是颅颈交界区病变手术的重要外科解剖标志 ,利用这一标志有助于明确此区域重要的解剖结构 ,避免术中不必要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侧颅底CT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三CT三维重建在侧颅底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例健康成人和10例侧颅底病变患者(包括颈静脉球瘤3例,听神经瘤2例,颞骨骨折、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颈静脉孔区软骨肉瘤、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颞骨嗜酸性肉芽肿各1例)在PhilipsTomoscanSR7000全身CT机上按骨窗条件以1.5mm层厚连续轴位扫描,扫描范围包括颞骨岩部上面或病变上缘到侧颅底下面骨性标志或病变最下缘。将扫描所获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