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冶的17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7例均为高龄合并症患者,临床表现为梗塞后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动态CT显示梗塞区内出血,根据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分别采取相应措施,治愈8例,好转6例,恶化2例,死亡1例,结果满意。结论:出血性脑梗塞发病机制复杂,梗塞区域内血流动力学改变为继发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出血性梗死的部位、范围及合并症等,动态CT观察,及时恰当的诊治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赵颖 《河北医学》1998,4(5):69-70
出血性脑梗塞临床分析(100028)北京煤炭总医院赵颖袁英陆英丁小如万继峰出血性脑梗塞(以下简称HI),是指缺血性中风病人由于梗塞区血流再灌通而发生出血,从头颅CT、头颅MRI临床应用以来,在临床上诊断出血性脑梗塞才成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出血性脑梗塞临床资料,发病4h内溶栓治疗前均行MRI检查示脑梗塞征象;15例溶栓后3天、1例溶栓后6天查CT示脑内出血。结果 16例均无死亡,出血后给予止血、脱水、脑保护等综合治疗,其中3例行微创血肿抽吸术。术后30 d生存状态良好,GCS评分...  相似文献   

7.
8.
出血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病因、分型与治疗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病史、临床表现、CT、MRI、MRA资料、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出血性脑梗塞最主要病因为各种原因的脑动脉栓塞,特别是有心房纤颤病史者.可分为血肿型,大梗塞非血肿型和小梗塞非血肿型。通过分型分治。个体化治疗,15例患者中好转治愈13例,死亡2例。结论:对出血性脑梗塞在治疗上应分型分治,个体化治疗,不宜中性治疗。  相似文献   

9.
吴继英  任青 《中原医刊》1999,26(1):F003-F003
出血性脑梗塞是脑血管疾病中发病急骤、变化快、死亡率高,并发症多的一种疾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防止再出血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现将我院1985—1997年收治的300例出血性脑梗塞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00例出血性脑梗塞病人中,...  相似文献   

10.
<正> 出血性脑梗塞(HI),临床诊断困难,CT扫描应用后,对其影像学的异常表现,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近来我们收治2例酷似脑瘤的HI,术前未能明确诊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出血性脑梗塞45例报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瑾宜 《上海医学》1994,17(8):468-468
出血性脑梗塞45例报道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张瑾宜出血性脑梗塞(Hemorrhagicinfarction,HI)是指缺血性中风者由于梗塞区血流再灌注而发生的出血。本院自1988年3月至1990年12月,共有经CT证实的脑梗塞396例(不包括腔隙性...  相似文献   

12.
男、女各3例,56~64岁。高血压2例,冠心病3例、风心房颤1例,动态发病4例,静态2例。(临床表现:偏瘫6例,病理征阳性5例,意识障碍4例,颈抵抗4例,失语3例,偏瘫感觉障碍3例,头痛3例,尿、便障碍2例,并发上消化道出  相似文献   

13.
出血性脑梗塞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讨论出血性脑梗塞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CT、MRI检查,分析并总结.结果:出血性脑梗塞CT表现为扇行或不规则形大片低密度灶,边缘清晰.密度不均匀,其内见点状或小斑片状散在高密度灶,边缘不甚清晰.有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MRI见大片脑梗塞内散在斑片状混杂信号,T1WI常可见小片状高信号灶,T2WI多表现为等或高信号灶.结论:CT、MRI对于出血性脑梗塞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脑梗塞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但出血性脑梗塞较为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诊断较为困难,随着CT,MRI在临床上应用以来,其诊断率逐渐提高.现将我院收集经头CT,MRI证实的21例出血性脑梗塞病例作一总结,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出血性脑梗塞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及CT、MRI表现。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78例脑梗塞患者的CT、MRI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出血性脑梗塞多发生在脑梗塞后1周内,CT可显示急性出血;而MRI可显示不同时期及斑点状出血,出血信号可持续数月。结论:MRI是诊断出血性脑梗塞的最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19例出血性脑梗塞的颅脑CT表现。皮层区出血性梗塞的典型表现为低密度梗塞区中弯曲条带状高密度影。对出血性梗塞的发生机理、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塞(HCI)的发病率、发病时间、易发于何种脑梗塞、继发性出血后的临床和脑CT表现。方法 对24例经脑CT检查证实的HCI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HCl占我科同期脑梗塞的3.4%,占大面积梗塞的11.8%,心源性脑栓塞出血者占同期脑栓塞的47%,91.6%的出血发生于脑梗塞后的2周内,79.2%的病人临床症状加重,脑CT发现在原有梗塞灶内出现的点状、斑片状出血(75%)或单一血肿  相似文献   

17.
出血性梗塞也称红色梗塞,系指梗塞后继发渗血或出血而言,这与闭塞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灌注有关。自CT应用于临床以来,此病诊断率得以明显提高。现将我们自1988年以来所遇15例加以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法应用于出血性脑梗塞临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患有出血性脑梗塞患者共60例,将本次研究所收录患者按照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均应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进行细致分析与讨论。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经临床护理显效患者13例,经临床护理有效患者10例,临床护理有效率高达76.67%;相比较对照组30例患者中,经临床护理显效患者9例,经临床护理有效患者7例,临床护理有效率为53.3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论: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此种疾病患者的健康恢复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丁素菊  陈振需 《上海医学》1989,12(7):420-421
我们遇见5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现报告如下。 [例1] 女性,72岁,突然口角向右歪斜,左侧肢体无力,伴头痛、呕吐,两便失禁。高血压史10年余。在当地医院查头颅CT示:右额顶颞叶大片低密度影,右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移位。诊断:脑梗塞。经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及甘露醇等治疗,  相似文献   

20.
出血性脑梗塞17例分析吴宇飞出血性脑梗塞过去一直认为少见,近年来CT和MRI的应用,对出血性脑梗塞的诊断和认识不断深入。本院自1986年以来收治出血性脑梗塞17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6例,女11例,年龄40~66岁。既往有风心、房颤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