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应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连续使用20d。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轻微,对治疗无影响。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抽取双色球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3.67±0.79)、(1.25±0.70)、(1.31±0.38)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4.39±0.83)、(1.82±0.76)、(1.73±0.7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6±0.87)mmol/L高于对照组的(1.61±0.63)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显著,能帮助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循环血中内皮祖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8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阿托伐他汀组43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循环血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及血脂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循环血中内皮细胞数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循环血中内皮细胞数量少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仅增加了循环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还改善血脂水平,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与心绞痛发作状况与持续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上看,观察组相对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将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运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缓解发病频率以及发病时间,能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王剑伟  逄忠利  牛婵娟  陈丽萍 《河北医药》2013,35(16):2438-244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作用。方法将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2组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每晚1次,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和治疗前后血脂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血脂水平、hs-CRP浓度治疗前后均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症状及降低血脂、hs-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抽取1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单号)和对照组(双号),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控制血糖、冠心病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心肌功能指标、血脂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2%,高于对照组的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818,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658,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TnT、CK、CK-MB水平分别为(10.6±8.4)ng/ml、(105.7±34.4)U/L、(20.3±5.1)U/L,均低于对照组的(15.1±8.2)ng/ml、(180.5±28.8)U/L、(38.4±4.6)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及血脂水平,且临床应用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应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连续使用20d.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且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轻微,对治疗无影响.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脂水平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TC、TG、LDL-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DL-C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7.50%),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6.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血脂水平恢复正常,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使用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脂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可有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脂水平,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栓心脉宁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血栓心脉宁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T段压低导联数(NST)、ST段压低值总和(ΣST)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状态、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心脉宁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9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炎性因子及心功能变化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P<0.05);2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120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4.27±0.42)mmol/L、TG(2.14±0.59)mmol/L、LDL-C(0.93±0.52)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5.43±0.94)、(2.44±0.71)、(3.27±0.34)mmol/L,HDL-C(1.44±0.54)mmol/L高于对照组的(1.24±0.44)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缺血事件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型冠心病有助于改善患者血脂指标,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率,为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钱玲妃  倪淑红 《中国药房》2011,(48):4568-456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和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入院后均按照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方案进行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片20mg.d-1,每晚睡前口服,连用8周。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8周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2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阿托伐他汀组比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降脂、抗炎作用,能改善血管内斑块的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联合规律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的改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某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86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各62例)。3组患者均进行规律运动,在此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瑞舒伐他汀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压及动脉弹性(baPWV)。结果:阿托伐他汀组及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20周后的baPWV水平与基线值比较均降低,但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种他汀类药物联合规律运动可以使冠心病患者的动脉弹性明显改善,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瑞舒伐他汀在改善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方面可能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96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速度要缓慢,1次/d,用药时间为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血栓通5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用药2周。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美托洛尔等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硝酸甘油能够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并对治疗前后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心功能、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心功能、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改善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能够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7月在天津市宁河区医院就诊的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42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心可舒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血脂、血液流变学、血清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6.19%、9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1.90%、6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FIB、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明显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轻心绞痛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制剂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类药物等,观察组同时还给予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治疗。评定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等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大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降低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血脂及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如皋市人民医院2009年8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规治疗,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抗凝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0mg/d,口服,连用8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hs-CRP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炎症因子hs-CRP及TC、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8周后hs-CRP及TC、TG、LDL-C两组均呈下降趋势,但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不但能降低血脂还可减轻其炎症反应,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对UAP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