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手足口病患儿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使用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14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明显,优于使用利巴韦林治疗,能够显著缩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的消退时间,尽快退热,阻碍进一步导致各器官衰竭或感染,且通常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了解病情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退热、补液治疗等;采用干扰素a-2b及炎琥宁对观察组的46例进行治疗,将病毒唑作为对照组患儿的治疗药物。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采用病毒唑治疗的对照组,两组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退热时间、手足疱疹及口腔溃疡的消退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联合应用干扰素a-2b与炎琥宁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具有疗效好及安全性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HFMD患儿6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观察组各30例。60例患儿均采取支持及对症处理措施,研究组患儿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单纯抗病毒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病症的消失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手部及足部皮疹消退时间等病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观察组的66.67%,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对小儿手足口病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体征,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吴晓玲  李润珍  杜文丽 《河北医药》2012,34(19):2910-2911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组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10~15mg.kg-1.d-1,疗程5d)治疗患儿,观察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肌内注射,100万U/次,1次/d,疗程5d)联合炎琥宁(静脉滴注,10mg.kg-1.d-1,疗程5d),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三组, A观察组患儿40例,接受干扰素治疗, B观察组患儿40例,接受炎琥宁治疗, C观察组患者40例,接受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结果 C观察组接受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以及溃疡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A观察组和B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观察组接受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A观察组(77.5%)和B观察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5~7d。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93.88%,高于对照组的40.82%、67.35%,且退热及皮疹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1b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手足口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疱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和口腔溃疡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6,P<0.05)。治疗组患儿的疱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及对心肌酶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予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单用干扰素治疗。疗程均为5 d。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儿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心肌酶与肝功能水平变化及治疗过程中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5 d后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08%,P<0.05)。两组治疗后ALT水平和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心肌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ALT与心肌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肝功能与心肌酶水平,不良反应少,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0例设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对两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患儿40例,单纯采用干扰素进行疾病治疗;实验组患儿40例,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适量的炎琥宁进行疾病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得知,常规组与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与97.50%,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具体表现为实验组的手足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给予干扰素+炎琥宁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缩短手足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等,从而有效改善患儿的日常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3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8例患儿采用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68例患儿采用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3.5%(P<0.05),同时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以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采用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注射用炎琥宁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我国医学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利巴韦林喷剂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喷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6例,分别应用利巴韦林喷剂和抗病毒口服液,观察患儿退热时间、主动进食时间、咽峡部溃疡愈合时间以及手足部位皮疹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主动进食时间、咽峡部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足部位皮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喷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患儿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鱼腥草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退热、补液等对症处理,对照组单独使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鱼腥草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治疗疗效和退热时间、皮疹及口舌疱疹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皮疹及口舌疱疹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鱼腥草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显著抗病毒、退热及改善症状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应用干扰素5万IU/(kg.d)肌肉注射联合炎琥宁5~10 mg/k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单独采用炎琥宁5~10 mg/kg静脉滴注,1次/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28%,对照组有效率78.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退热时间治疗组(3.8±2.2)d,对照组(4.3±2.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皮疹消退时间治疗组(2.4±1.2)d,对照组(4.6±1.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注射液联合炎琥宁冻干粉针剂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张敏 《中国实用医药》2014,(16):140-140
目的:观察和分析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HFMD)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7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应用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常规给予病毒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温、疱疹、血常规变化等。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见效快,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开喉剑喷雾剂联用炎琥宁对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开喉剑喷雾剂联用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以及口腔疱疹好转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P<0.05);观察组的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以及口腔疱疹好转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开喉剑喷雾剂联用炎琥宁对手足口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抗病毒口服液对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门诊诊断的285例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95例,在常规退热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抗病毒口服液、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观察三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单一治疗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退热时间、疱疹和皮疹消退时间、总有效率优于单一治疗组(P<0.05)。三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临床疗效明显,与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利巴韦林和干扰素α1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治疗给药情况分为利巴韦林组、干扰素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利巴韦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0mg/(kg·d);干扰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肌肉注射干扰素α1b 0.5μg/(kg·d),疗程均为7d。观察比较三组患儿治疗效果、退热时间、皮疹消退和口腔疱疹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利巴韦林组和干扰素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扰素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利巴韦林组;利巴韦林组和干扰素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和口腔疱疹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干扰素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和口腔疱疹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利巴韦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利巴韦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30.00%,干扰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30.00%,利巴韦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干扰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干扰素α1在小儿手足口病中较利巴韦林的显著疗效,但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均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改善患儿症状,缩短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了2012年2月~2013年6月期间,把来某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12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干扰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两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疱疹、口腔溃疡、退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疱疹、口腔溃疡、退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6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迅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20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疱疹结痂时间及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疱疹结痂时间及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花清瘟胶囊能快速缓解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冲击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的54.00%(χ2=12.190,P<0.001);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vs. 6.00%,χ2=0.154,P=0.695)。结论 丙种球蛋白冲击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可有效提高疗效,缩短患儿发热、皮疹等典型重症手足口病症状的消失时间,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