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457-1458
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检测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8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依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n=31)与非细菌感染组(n=53),并选取同期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各组血清PCT、CRP及WBC水平,并比较其诊断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及WBC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敏感性、准确性均高于应用血清PCT、CRP及WBC单一检测,特异性高于CRP及WB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检测,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呼吸道感染的准确率,有效鉴别细菌性与非细菌性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10例检出病原体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细菌感染组95例、病毒感染组94例、肺炎支原体(MP)感染组166例、混合感染组55例,并选择同期健康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中WBC、CRP、PCT的检测结果。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体检出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MP感染组(40.5%)、细菌感染组(23.2%)、病毒感染组(22.9%)、混合感染组(13.4%),细菌感染组与混合感染组的WBC、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MP感染组、病毒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时,联合细菌培养、病原学检测和血WBC、CRP、PCT检测,综合考虑检测指标,以利于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浅析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早期诊断中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方法筛选2018年7月~2019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98例,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各99例,另选取同期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且评定为健康的99例儿童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CRP及PCT差异,评估此二项指标与疾病发生及发展的关系。结果 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患儿CRP、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CRP、PCT水平均低于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治疗后,细菌感染组CRP、PCT阳性率逐渐下降,且治疗后3d、7d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d与治疗后7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PCT、CRP阳性率分别为25.25%、67.68%,分别高于对照组,且低于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PCT与CRP检测,对疑似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行早期实验室诊断,临床意义积极,可予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C 反应蛋白 (CRP)和血清前白蛋白 (PA)在区分老年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 1 6 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期老年患者及 5 0名健康老年人血清CRP和PA的含量。结果 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相比较 ,PA明显降低 ,CRP则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支气管炎和肺炎患者血清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CRP和PA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在老年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时 ,血清中CRP和PA的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变化有助于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 ,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洁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5):3475-3476
应用化学方光法和免疫比浊法对202例肺部感染患者同时进行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检测。结果202例肺部感染患者,细菌感染组的PCT、CRP、PA测试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P0.05),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结果无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经抗生素治疗一周后PCT、CRP、PA三项指标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PCT、CRP、PA联合检测对肺部感染的鉴别,诊治及抗生素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前白蛋白(PA)在区分老年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6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期老年患者及50名健康老年人血清CRP和PA的含量.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相比较,PA明显降低,CRP则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支气管炎和肺炎患者血清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CRP和PA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老年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时,血清中CRP和PA的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变化有助于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鉴别诊断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感染性疾病新生儿115例,按照感染类型的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65例和病毒感染组50例,选择同期50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新生儿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PCT、CRP及WBC水平。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新生儿PCT、CRP及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细菌感染组新生儿PCT、CRP及WBC水平又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P 0. 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新生儿PCT、CRP及WBC水平均显著下降(P 0. 05)。3种指标联合检测与降钙素原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CT、CRP及WBC水平均可以作为临床判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检测指标,且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的阳性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997-999
目的分析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肺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根据病原学结果,其中细菌感染组48例,非细菌感染组42例(真菌感染20例、病毒感染22例),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的健康体检者50例设立为对照组。对比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之间以及两组与对照组之间PCT与CRP水平的差异。比较组间PCT检测、CRP检测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并对细菌感染组PCT检测、CRP检测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治疗前的血清PCT和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PCT与CRP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检测者,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与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非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与CRP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细菌感染组PCT、CRP检测和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联合检测阳性率均PCT、CRP单组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与CRP检测与肺部细菌性感染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清PCT与CRP水平能显著提高肺部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可靠性,可明确指导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展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356-1357
将我院60例感染性疾病儿童根据感染类型分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组,均为30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组,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比色法检测PA水平、免疫发光法检测PCT水平,比较三组CRP、PA、PCT水平差异及CRP、PA、PCT阳性检出率。结果细菌感染组CRP、PCT水平分别为90.61±20.30mg/L、3.06±0.55ng/L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及健康组,PA水平为110.58±20.31mg/L,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5),病毒感染组CRP低于细菌感染组,PA值高于细菌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CRP、PA、PC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33%、90.00%、80.00%,病毒感染组分别为23.33%、3.33%、13.33%,健康组分别为23.33%、3.33%、6.67%。细菌感染组CRP、PA、PCT阳性诊断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及病毒感染组(P<0.05)。CRP、PA、PCT联合诊断儿童感染性疾病效果显著,对抗菌治疗有指导价值,可为疗效判定、病情评估提供可靠依据,且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检出率,有助于实现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鉴别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40例,包括细菌感染84例(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36例(病毒感染组),支原体感染20例(支原体感染组)。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分别检查各组患者的PCT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将细菌感染组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菌治疗,观察组采用PCT监测并使用抗菌药物,比较2组的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健康组PCT水平低于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支原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呼吸道感染患者PCT水平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均短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鉴别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监测PCT水平在治疗中可缩短抗菌药物的应用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及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水平的变化,评价以上4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21例,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49例,分别检测急性期患者体内PCT、SAA、CRP及TAP水平,并与50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SAP组与MAP组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PCT、SAA、CRP及尿TAP水平均与健康对照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血清PCT、SAA、CRP及TAP水平均明显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项指标联合检测效能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结论联合检测患者血清中SAA、CRP、PCT及TAP水平的变化,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判断,对SAP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CD64、降钙素原(PCT)在感染性及非感染性烧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烧伤外科收治的160例烧伤患者,根据患者细菌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110)及非感染组(n=50),感染组根据感染程度又分为脓毒症组(n=48)及局部感染组(n=62),感染组根据血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革兰阳性细菌感染组(n=52)及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组(n=58);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64,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PCT,采用速率比浊法测定CR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异曲线(ROC曲线)分析CRP、CD64、PCT在感染性烧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烧伤患者中脓毒症组、局部感染组及非感染组血清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脓毒症组、局部感染组血清CD64、PCT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知,血清CRP、CD64、PCT在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组中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55.2%、75.8%、71.8%,特异度分别为51.8%、50.2%、96.8%;血清CRP、CD64、PCT在革兰阳性菌感染组中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36.3%、39.2%、40.8%,特异度分别为55.5%、55.6%、52.2%。结论血清CD64、PCT可作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烧伤患者的鉴别指标,其中PCT对于鉴别烧伤患者革兰阳性细菌与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感染性烧伤患者诊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36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患儿实验室诊断结果,将观察组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同时选取同期83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PCT、hs-CRP、IL-6水平,同时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PCT、hs-CRP、IL-6水平,比较PCT、hs-CRP、IL-6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PCT、hs-CRP、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CT、hs-CRP、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敏感度与特异度相对较高,且阳性与阴性预测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项,约登指数也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联合检测虽然敏感度有所提高,但特异度降低,约登指数下降。结论 PCT、hs-CRP、IL-6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PCT作为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的指标特异度更好,真实度更高,对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及综合评价,可显著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对于早期病情诊断与预后评估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内毒素联合检测诊断老年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240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胸部X线检查及实验室细菌学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性感染组,各12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细菌性及真菌性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水平。方法选取56例感染患者,其中细菌性感染33例(细菌组)、真菌性感染23例(真菌组),另选择30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检测3组血清PCT及hs‐CRP水平。结果细菌组、真菌组、对照组血清hs‐CRP分别为(38.1±10.5)、(36.5±9.8)、(7.2±3.6)mg/L ,细菌组、真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与真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真菌组、对照组血清PCT分别为(7.35±2.12)、(3.15±1.03)、(0.42 ± 0.16)ng/mL ,细菌组、真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与真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菌性感染患者血清hs‐CRP、PCT水平均升高,但较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升高不明显,故联合检测血清PCT、hs‐CRP有助于早期诊断真菌性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儿科住院的呼吸道感染儿童358例,根据咽拭子或痰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在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分别进行PCT、CRP检测和WBC计数;同时随机抽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及对照组相比,PCT、CRP、WBC水平明显增高(P0.01);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PCT、CRP、WBC水平比较接近(P0.05);而治疗1周后的细菌感染组PCT、CRP、WB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非细菌感染组与治疗前相比PCT、CRP、WBC水平变化不大(P0.05)。结论 PCT、CRP、WBC水平联合检测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及指导用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T)联合检测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的l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老年CAPl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验室检查分为细菌组66例、病毒组28例、支原体组32例,以47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比较各组别CRP、PCT检测情况,并研究细菌组中肺炎的严重程度与CRP、PCT的关系。结果4组别CRP、PCT经方差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CRP水平:病毒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CT水平:细菌组与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细菌组不同严重程度分组中CRP、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经方差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各组别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CRP、PCT联合检测对CAP病原体的鉴别、病情的判断及合理用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结合临床病例,分析降钙素原(PCT)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感染内科586例住院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并对感染部位及感染病原体进行统计。另外,对其中63例细菌性肺炎患者的血清PCT、PCT评分及其他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并计算PSI评分和CURB-65评分。结果多部位感染组PCT、PCT评分大于单一部位感染组;不同部位感染PCT、PC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消化系统感染PCT、PCT评分水平高于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感染;在63例细菌性肺炎中,低危组和中高危组PCT、PCT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CT升高组最高体温、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碱性磷酸酶染色(NAP)阳性率、NAP积分值高于PCT正常组,而病程短于PCT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T作为一种新的感染性炎性标志物,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治疗的血培养阳性患者134例(血培养阳性组)及血培养阴性患者109例(血培养阴性组)的PCT、CRP、WBC、NEU%检测结果,比较2组及血培养阳性组中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感染者4项指标的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PCT、CRP、WBC、NEU%单项及联合检测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134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57株(42.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77株(57.5%),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血培养阳性组PCT、CRP、WBC、NEU%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阳性组中革兰阴性菌感染者PCT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WBC、NE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WBC、NEU%单项检测诊断血流感染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0.749、0.727、0.833;PCT、CRP、WBC、NEU%联合检测的AUC为0.895。结论PCT、CRP、WBC、NEU%4项指标均能有效诊断血流感染,其中PCT单项检测的AUC最大,辅助诊断价值较CRP、WBC、NEU%高,且PCT可较好地区分细菌感染类型;PCT、CRP、WBC、NEU%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培养联合降钙素原和 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诊感染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126例血培养阳性急性发热患者及123例血培养阴性急性发热患者采血当日 CRP 和 PCT 测定结果,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数据采用 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6例血培养阳性患者 CRP 和 PCT 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100.0%,测定值为26.9~256.8和0.25~98.6;123例血培养阴性患者 CRP 和 PCT 的阳性率为95.5%和15.4%,测定值为1.2~126.8和0.02~0.98。血培养阳性组 PCT 测定值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血培养阳性组CRP 测定值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PCT 与 CRP 可作为血流感染的监测指标,血培养联合 PCT 和 CRP 对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