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及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PTCD及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12例,选择其中具有完整资料的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PTCD19例,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治疗59例。评价其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78例经皮肝穿刺技术成功率100%,术后1周总胆红素平均水平从术前的(373.2±150.7)μmol/L降至(135.6±60.7)μmol/L(P〈0.001),肝功能改善明显。总体有效率为88.46%(69/78),平均生存时间为10.7个月。结论 PTCD联合胆道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手段,可有效改善肝功能,为进一步治疗肿瘤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侧孔导管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介入操作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接受PTCD术治疗的51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成功后,将导丝送过狭窄段,再交换成多侧孔导管,通过多侧孔导管完成胆道造影、保留通路;导丝过狭窄段胆道角度不良者,采用导管侧孔协助导丝调整角度,通过狭窄段胆道;高位胆道梗阻,多支胆道狭窄者,用多侧孔引流管跨越多支狭窄胆管,增加引流量。结果所有患者经多侧孔导管注入对比剂均一次性完成胆道全程造影,显示胆道情况,并有效保留插管建立的完整胆道通路。其中12例患者,采用导丝经导管侧孔协助过狭窄段胆道,完成通路建立,15例高位胆道梗阻患者使用多侧孔引流管实现多支胆管引流,提高了引流效果。术后1周TB(血清总胆红素)均值由术前(312.3±53.6)umol/l降至(231.1±36.3)umol/l,P<0.01。344例患者黄疸症状得到改善,明显好转116例,53例黄疸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在PTCD术中使用多侧孔导管,可简化操作程序,缩短操作时间;也可以跨胆管引流,提高引流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经皮穿刺胆道造影后进行介入治疗,其中PTCD19例,PTCD+胆道内支架11例,共使用金属支架16枚.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其中28例(占93.3%)黄疸消退满意,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相差的均数±标准误差为205.3±93.4μmol/L,P<0.01,直接胆红素相差的均数±标准误差为133.8±57.1祄μmol/L,P<0.01.2例因梗阻复杂及术后胆道感染,效果不满意.全组30天病死率3.3%(1/30).结论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和PTCD是姑息性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确诊为MOJ的2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DSA下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术,并植入自膨式胆道裸支架及125I粒子条。评价治疗效果、支架通畅时间、生存情况。 结果?2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疗效评价中显效18例,有效9例;14例胆管细胞癌患者术前、术后CA199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截止随访日期,17例患者死亡;支架通畅时间为(10.1±3.2)个月;高位和低位梗阻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和10个月。结论?经PTCD行支架及125I植入术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一种安全、有效,能迅速解除黄疸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位胆管梗阻的介入治疗和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位梗阻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100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或胆道支架置入治疗的高位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胆管癌39例,转移瘤22例,肝移植后胆管病变18例,原发性肝癌15例,胆囊癌6例。测定术前,术后3~7d、8~14d血胆红素水平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79例行单纯外引流或内外引流,21例行胆道支架置入术,所用支架4种31枚。术前血清胆红素含量与术后3~7d胆红素水平差别有显著性(P<0.05),与术后8~14d胆红素水平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介入治疗高位梗阻性黄疸方法简单、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DCT)并胆道支架植入一种针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减轻黄疸和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常由胰腺癌、胆囊癌、胆管癌以及转移性肿瘤如胃癌胆道转移等所引起[1].以皮肤、巩膜黄染为主要表现,随着病情加重可引起肝、肾功能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不宜手术或无手术机会的患者实施姑息治疗十分必要.减轻梗阻性黄疸(减黄)是治疗的首要问题[2].目前国内外减黄治疗有手术或介入2种治疗方法[1].本院36例不宜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并胆道内支架植入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近期并发症的原因及临床表现,总结诊疗经验,降低其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29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接受PTCD患者术后2周内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 58例患者(19.6%)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胆道感染29例、肝动脉出血6例、急性胰腺炎15例、胆心反射6例、肾衰竭1例、再发胆道梗阻2例。其中2例胆道出血患者、3例胆道感染患者及1例肾衰竭患者经治无效死亡,余患者均病情好转。结论 PTCD术后并发症种类较多,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死亡。通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及术后积极处理,可有效防止多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FU)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对12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植入146枚胆道支架,其中63例(试验组)术后 5~7 d后行HIFU治疗,59例(对照组)术后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结果 支架置入1个月后试验组黄疸缓解率为98.4%(62/63),对照组为96.6%(...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对4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术,术前做好心理干预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医师手术操作、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恶心呕吐等处理;术后加强PTCD引流管管理、辐射防护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成功率100%;比较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总胆红素,黄疸基本缓解;并发症计发生胆心反射1例、PTCD引流管移位2例,术后畏寒、发热1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经有效处理后缓解;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0.9个月。结论术前周密的准备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术中护士密切观察、熟练掌握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精心护理,早发现、早处理并发症,可让患者安全度过康复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PTCD)后植入胆道金属支架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再在DSA下经PTCD窦道植入胆道金属支架,将外引流转变为内引流。结果 60例术前血清总胆红素(449.6±189.1)μmol/L,术后1 w与1个月时,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下降到(213.6±43.7)μmol/L与(174.2±51.5)μmol/L(P〈0.05),碱性磷酸酶与丙氨酸转氨酶也下降明显(P〈0.05)。出现并发症27例(45.0%)。结论经皮经肝胆道内置引流术是一种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简便、可重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胆管介入与TAIC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胆管介入与动脉灌注术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价值。材料和方法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 97例。PTCD减黄术后 3 4例留置了内支架 ,45例行TAIC。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变化 ;支架组和无支架组、TAIC组和未 (N)TAIC组生存时间与生存率差别。结果 :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 ,全部病例平均生存时间 11.1个月。支架组平均生存时间为 15 .4个月 ,无支架组平均生存时间为 8.8个月。TAIC组平均生存时间为 15 .2个月 ,而NTAIC组平均生存时间为 7.5个月。结论 :充分引流后的内支架留置术优于单纯引流术 ,而胆管介入配合TAIC能够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介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和植入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75例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在DSA的引导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结果37例单纯放了内外引流管,38例放置了胆道支架,其中9例为双支架,3例术后行经肝动脉化疗和/或栓塞。减黄总有效率达85.4%。支架阻塞5例。主要并发症:败血症3例,肝功能损害6例,肝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结论PTCD术成功率高,减黄疗效好,是姑息性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安全、简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biliary obstruction and cholangitis on serum SPan-1 level in 14 patients (5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and 9 patients with biliary tract cancer) who were performed PTCD for biliary obstruction. 1 out of 5 case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and 8 out of 9 cases with biliary tract cancer showed a decrease of SPan-1 level with improvement of jaundice. It suggested that the effect of biliary obstruction and cholangitis on serum SPan-1 level was much more in biliary tract cancer than in pancreatic canc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hanges of between serum SPan-1 level and serum CA 19-9 level after PTCD. We conclude that the effect of biliary obstruction and cholangitis on serum SPan-1 level is almost same on serum CA 19-9 level.  相似文献   

14.
恶性胆道梗阻内支架引流随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279例恶性胆管梗阻(高位梗阻127例,中低位梗阻152例)分别采用单点位单支架及双点位双通道双支架置入,单点位单通道双支架置入或单支架置入配合外引流的治疗方法。测定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进行t检验。结果273例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生存满6个月218例(218/279,78%);生存6个月以上193例(193/279,69%);生存1年或1年以上131例(131/279,47%)。结论支架置入联合抗肿瘤治疗可提高病人生存率和降低支架再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胆道支架置入放射性粒子条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 方法38例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应用125I粒子,每个125I粒子长4.5 mm、直径0.8 mm,送入导管制备粒子条。先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导丝经皮通过梗阻段,先行球囊导管扩张,后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然后经支架置入8~10F胆道引流管;再将装有粒子条的导管在透视下经胆道引流管送入所需照射部位,包敷固定引流管体外部分或包埋于皮下。 结果38例中36例成功施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及放射性粒子条置入术,术后患者的胆红素均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P<0.05),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讨论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后联合放射性粒子条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管和十二指肠恶性梗阻双途径联合支架置入介入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3 例胆管和十二指肠恶性梗阻,17例先经皮肝穿刺置入金属支架解除胆管梗阻,出现十二指肠梗阻后,再在X线透视下,经口腔置入记忆合金网状十二指肠内支架.6例因胆管与十二指肠恶性梗阻并存,先置入十二指肠内支架并同时置入胆管支架.测定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体重并进行t检验.结果:23例患者双途径联合支架置入成功后,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体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十二指肠支架置入后,消化道梗阻症状迅即解除,当日即能进食,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20个月进食情况均良好.结论:经皮肝穿经口腔双途径联合支架置入治疗胆管和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是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PTCD)及胆管内支架置入术(PTBS)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及胆管内支架植入,术后予3D-CRT,常规分割,总剂量DT 40~60 Gy/4~6周,观察近期疗效及生存率。结果 48例均引流成功,术前血清总胆红素(221.85±54.73)μmol/L,术后1、2及3周总胆红素分别下降为(129.68±23.58)、(88.29±15.70)和(48.58±11.61)μmol/L;经3D-CRT后肿瘤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36例,稳定9例,肿瘤总有效率81.3%;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是77.1%、37.5%;中位生存期18.5个月;无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PTBD+支架植入联合3D-CRT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恶性肿瘤伴黄疸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经皮肝穿金属支架与塑料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开通时间 ,探讨两种支架治疗的适应证。方法 :对 45例金属支架与 3 4例塑料支架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术后对降低胆红素和改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疗效 ,选择病例以肝门部梗阻占多数。术后早期并发症较少 ,晚期并发症主要为支架阻塞。金属支架中位开通时间为 2 76d ,明显长于塑料支架的 112d(P <0 .0 1)。结论 :两种支架均能有效解除胆道梗阻 ,且对高位梗阻具有优势 ,适用于不宜手术者。金属支架开通期明显长于塑料支架 ,但价格较贵 ;估计生存期 >3个月者 ,宜选择金属支架 ;生存期 <3个月和 /或经济条件不许可者 ,可选用塑料支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