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04,21(4):232-232
20 0 4 2 2 6 0 建筑装饰工甲病调查分析 /田中华 (山东省皮研所 ) /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2 0 0 3,19(5) .- 515共调查泥瓦工 12 3人 ,患指甲病 99例 ,患病率80 .4 9% ,均为男性 ,年龄 15~ 50岁 ,平均 2 7.4 5± 5.32岁 ,工龄 1~ 2 0年 ,平均 7.53± 2 .2 0年。表现为反甲 99例 ,伴甲肥厚 2 0例 ,甲剥离 2 5例 ,甲横沟 11例。累及右手食指 96例 ,中指 74例 ,拇指 6 0例 ,无名指 10例 ,小指 10例 ,左手依次为 17例、10例、5例、3例 ,左手小指未受累。对 35例反甲者和甲肥厚者行真菌学检查均阴性。同期调查木工 10 1人 ,患病率为 6 .93…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和探讨点阵式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皮肤色素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点阵式强脉冲光对64例黄褐斑患者、65例炎症后色素沉着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波长为560~640 nm,脉宽为3~6 ms,每个光斑2~3脉冲,能量密度12~20 J/cm~2。4周治疗1次,3~5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集和分析皮损图像,统计分析并做出评价。问卷调查和随访统计患者的不良反应、复发率和满意度。结果黄褐斑患者经点阵式强脉冲光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色素斑绝对分值与mMASI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炎症后色素沉着的总有效率为93.85%。治疗总复发率为5.4%,烧灼、疼痛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7%,患者总满意度评价为92.7%。结论点阵式强脉冲光可用于治疗黄褐斑及炎症后色素沉着,改善皮肤外观。 相似文献
7.
8.
患者男,22岁,因睡新的竹制“麻将”凉席后在躯干两侧出现红斑,丘疹4d ,于2002年7月10日来笔者所在科室门诊就诊。患者4d前睡了新的凉席后,躯干两侧出现红斑、丘疹,伴瘙痒,刺痛。未予重视,继续使用该凉席,皮损增多,加重。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皮肤科检查:背部、双侧腋下、肋部可见红色斑块,皮损形态与凉席的形态一致,上有丘疹,并可见抓痕,以右 相似文献
9.
外用苍耳子致接触性皮炎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38岁,因双膝部红斑,水疱伴瘙痒5d,于2002年6月12日至我院皮肤科就诊。6d前患者因风湿性关节炎采用偏方:“单味苍耳子20-30个轻轻捶破,加香油50g”混合外敷双侧膝关节,每日1次,每次30min。第1天用药后异常,第2天用药后即出现局部皮肤发红,有烧灼感,外用复方地塞米松软膏(皮炎平)治疗,2d后好转。第5天重复用药1次,敷药约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1岁。因面部、腹部白斑5 年就诊。10余年前,于上述部位反复出现红色斑丘疹,瘙痒较为剧烈。经常外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曾间断使用肤氢松、皮炎平等,每次不超过1周。红色斑丘疹可以完全消退。5年前于上述部位出现色素脱失斑片,逐渐缓慢扩大。10余年来经常 相似文献
11.
2004年3—4月我市有多起生产三氯乙烯的车间工人发生皮疹,伴有心悸、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14.
正红花油致重症接触性皮炎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45岁,因外伤后关节疼痛外用正红花油。主要用于双肘、双膝关节、肩背部及其附近,次日局部皮肤出现红色粟粒大小丘疹,瘙痒,未停药。皮疹渐增多、增大,3d后上述部位出现水肿性红斑、水疱、大疱,症状加重,水疱渐破溃,表皮坏死脱落,无发热,无呕吐、腹泻,无疼痛感。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性药疹,抗过敏治疗1周,疗效不佳,遂来我院。入院查体:T37.8℃,神志清,痛苦病容,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四肢皮肤红肿,密布大小不一的片状紫红斑,双肘关节、双膝关节伸侧及其附近表皮大片坏死松解… 相似文献
15.
16.
鲜山药致接触性皮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7岁,因双前臂皮疹伴瘙痒5天来皮肤科就诊。患者5天前在家削刮鲜山药皮时,山药汁接触双前臂皮肤,5小时后局部出现红斑,伴有瘙痒,约10小时后红斑上出现密集丘疹和水疱,在外院诊治未明,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加维生素C注射液”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17.
18.
19.
姜薇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20,(2):158-162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的种类及数量均有显著增加,对于职业性防护的重视程度,可以直接影响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病率.职业病医生必须了解职业生产过程及操作情况、生产中所用的原料以及产品等对皮肤的影响等,从而提高对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意识和临床处置水平.目前,职业性接触性皮炎仍是最常见的职业性皮肤病,严重影响着工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脐部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结果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斑贴试验是公认的检测接触性变应原的可靠方法,主要检测Ⅳ型变态反应。1999年8月~2002年2月,笔者对本所皮肤科门诊72例脐部皮炎患者进行了斑贴试验,同时对其皮疹特点和疗效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72例患者中,女42例,男30例,女男比例1.4∶1;平均年龄28岁(14~53岁);平均病程2.3年(10d~14年)。均有系金属皮带扣史。1.2临床特点据皮疹发生部位分为脐上方、脐下方、脐周3组,其中脐上方组37例,脐下方组28例,脐周组7例。皮损均为红斑、丘疹、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