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在肿瘤学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a imaging,MRI)的价值,可从癌的存在、性质诊断、病期判断及治疗效果观察等几方面进行评价。MRI的分辨力不太高,如肿瘤小于1cm,则诊断有一定困难。根据T_1(纵向弛豫时间)、T_2(横向弛豫时间)值进行性质的诊断也有困难。MRI的功能在于早期 相似文献
2.
3.
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DWI)表现的病理基础.方法 15例经TACE后行Ⅱ期切除的肝癌患者,术前24~48 h进行MRDWI,对标本进行大体病理、HE染色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 15例患者中,12例存活瘤区为高信号,3例为等信号.8例凝固性坏死区为低信号,6例为等信号,1例呈高信号.肿瘤存活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1.42±0.16)×10-3mm2/s,坏死区ADC值为(1.58±0.18)×10-3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术后、Ⅱ期手术切除前的ADC值与肝癌的Edmondson分级、坏死程度有关(均P<0.05).15例患者中,10例肿瘤存活区bFGF蛋白强表达,5例弱表达,肝癌组织bFGF蛋白表达与其ADC值呈负相关(r=-0.552,P=0.033).结论 肝癌TACE后,MRDWI能较好地鉴别存活与坏死肿瘤组织. 相似文献
4.
肺癌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68例肺癌的磁共振成像的表现,并与同期X线胸片和CT比较.结果表明对确定胸壁侵犯范围,特别是显示肿块与邻近大血管的关系,以及发现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等方面,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5.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67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67例病人均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0T超导MR机(Impact)行肝脏扫描,选用SE序列横断面成像,分别施行T1WI、PDW1和T2WI,扫描层厚10mm,间隔0.2mm。18例施行了静脉团注Gd-DTPA增强扫描。结果 67例病人肝脏MRI共检出127个病灶,单发者47例,多发者20例,病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早期发现并早期治疗可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目前,乳腺X线钼靶摄影、乳腺超声等传统影像学检查已不能完全满足乳腺癌的临床诊疗需要,新兴的磁共振成像技术显现出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文章将对功能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乳腺癌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指引。 相似文献
7.
肝细胞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与准确地诊断对于临床治疗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MRI在软组织病变的显示方面有着巨大优势,随着近年来MRI功能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诸如扩散加权成像、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等在内的多种新技术能够无创地从细胞甚至分子层面了解肝脏的能量代谢、血流等方面的变化,结合传统的T1、T2加权成像及脂肪抑制技术使得肝癌的检出率、准确率大大提高。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旨在规范病变的影像描述,标准化影像诊断术语。本文就基于LI-RADS的多参数MRI诊断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 6 7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 ,探讨磁共振成像 (MRI)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6 7例病人均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 1 0T超导MR机 (Impact)行肝脏扫描 ,选用SE序列横断面成像 ,分别施行T1WI、PDWI和T2 WI ,扫描层厚10mm ,间隔 0 2mm。 18例施行了静脉团注Gd -DTPA增强扫描。结果 6 7例病人肝脏MRI共检出 12 7个病灶 ,单发者 47例 ,多发者 2 0例。病灶大小介于 8mm× 6mm~ 110mm× 80mm。全部病灶均呈长T1和明显长T2 信号 ,T2 WI 112个病灶信号均匀 ,15个病灶信号不均 ,后者均大于 6 0mm× 5 0mm。 18例行增强扫描者 ,平扫发现 2 3个病灶 ,增强则发现 2 7个病灶 ,多发现的 4个病灶直径均小于 8mm。肝海绵状血管瘤典型增强表现为自周边向中心强化 ,可持续 2 0分钟以上。结论 MRI是诊断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以及同其它肝脏占位病变鉴别的有效手段。MRI增强扫描对发现肝脏较小海绵状血管瘤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Hahn在1950年首次注意到水分子弥散对磁共振信号的影响,之后Stejskal and Tanner将之发展为一种可测量的磁共振技术,并认为这项技术可用于测量水分子的运动。1986年Lebihan等将磁共振弥散成像首次应用于临床研究,这项技术最早是用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研究。近10余年,磁共振弥散成像被应用于肿瘤,包括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肿瘤疗效的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和小肝细胞癌 (SHCC)在MRI平扫、增强扫描和 DWI参数上的差异。[方法] 选取SHCC 及FNH患者57例。分析 MRI 鉴别 SHCC 与 FNH 的平扫、增强扫描和 DWI、曲线下面积(AUC)等参数差异。[结果] 在T1WI表现上,FNH 等信号病灶12个(57.14%),SHCC低信号病灶37个(84.09%);在动态增强门静脉期 T1WI表现上,FNH 高信号病灶15个(71.43%),SHCC低信号病灶26个(59.09%),2组信号等级分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518、-5.723,P<0.05);在T2WI 和 DWI表现上,2组病灶均以高信号为主,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Z=-1.318、-1.431,P>0.05)。T1WI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698,特异性为81.4%,灵敏度为58.7%;多期动态增强门静脉T1WI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892,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61.0%和100.0%。[结论] SHCC 与FNH的鉴别诊断中MRI 平扫T1WI 和多期动态增强门静脉期 T1WI的诊断价值较高,而DWI 和T2WI 对鉴别诊断能起到一定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肝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肿瘤,由于肝癌早期起病隐匿,缺乏特异症状,且常规检查难以筛查出早期肝癌,临床上肝癌的诊断多处于晚期。晚期肝癌可选择的治疗手段少、预后差、复发率高,导致肝癌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肝癌无创筛查缺少足够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迫切需要寻找更可靠的诊断方法。本文就肝癌无创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THANIT SINGCHAROEN ORACHART UDOMPANICH KANNKAR CHAKKAPHAK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and Radiation Oncology》1992,36(1):34-36
Thirty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were examined by MRI. Distinctive findings of HCC such as the presence of fatty degeneration, a capsule, mosaic pattern, daughter nodules and tumor thrombi in major veins were noted in 6, 13, 1, 10 and 9 cases or 20%, 43%, 3%, 33% and 30%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3.
14.
15.
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具有较好的分子选择性,能高效并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目前肝癌的靶向药物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抑制剂、多靶点激酶抑制剂、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DNA甲基化抑制剂、环氧化酶-2抑制剂、Nuclerfactor—kappaB(NF—κB)路径靶向药物、细胞周期控制药物等。全文对肝癌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0MR对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病理证实为肝硬化结节(46例,53个病灶)和小肝癌(23例,23个病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3.0MR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检测后影像学图像及患者T1W1、T2W2、Gd-DRPA动态增强扫描信号状况。结果①76个病灶均可见再生性结节,肝硬化组患者平均病灶大小大于小肝癌组(P<0.05);②肝硬化组患者T1W1稍高信号及等信号呈现率高于小肝癌组患者,等信号或低信号呈现率低于小肝癌组患者(P<0.05);③肝硬化患者T2W1低信号呈现率小于小肝癌组患者,等信号、高信号或稍高信号呈现率低于小肝癌组患者(P<0.05);④肝硬化患者Gd-DTPA动态增强缓升速降病灶占94.34%(50/53),小肝癌患者速升速降病灶占82.61%(19/23);结论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患者3.0MR检测结果具有较大的差异,可根据结节大小、信号改变、信号强度等加以区分,有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18.
肝移植已经成为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选择合适的病人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国际通行的是米兰标准,我国一般公认的适应证主要包括:合并有肝硬变失代偿、不能接受肝切除治疗的小肝癌患者和肿瘤多发且波及左右两叶、肝功能严重损害、行切除术后肿瘤容易复发或出现肝功能衰竭者.血管侵犯,细胞分化程度等因素可以影响治疗的预后.围手术期辅助治疗(经皮肝动脉化学栓塞、经皮无水酒精瘤内注射、射频消融,氩氦刀治疗)对于提高肝移植的疗效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循环及体液中存在丰度不同的DNA或RNA分子,其中循环MicroRNA(miRNA)在疾病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目前包括肝细胞肝癌、肝炎在内的肝脏疾病亟需可靠的诊断及预后预测因子。虽然循环miRNA代谢途径尚未完全阐明,检测方法尚需进一步改进,但目前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循环miRNA的变化与肝脏病变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相互关系,同时部分循环miRNA标签可能作为肝脏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由于循环miRNA检测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等自身特性也决定其在各类病毒或代谢性肝脏疾病、肝肿瘤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初步介绍循环miRNA的检测方法及稳定性,特别是国内外研究循环miRNA作为肝癌或肝脏病变诊断标志物的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