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银花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金银花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从外观和TLC鉴别对金银花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进行对比;以绿原酸含量和干膏率为指标,对金银花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的煎煮溶出情况及二者在复方银翘散中煎煮溶出情况进行对比;对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的绿原酸溶出曲线进行对比,并进行f2相似因子比较.结果:金银花压制饮片外观形态良好;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在单味饮片和复方银翘散的煎煮中,压制饮片干膏率和绿原酸提取量均略高于普通饮片;f2相似因子比较表明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溶出行为相似.结论:金银花经压制后未改变药材质量,不影响金银花绿原酸成分的煎煮溶出,可保证汤剂煎煮质量.  相似文献   

2.
金银花生药不同粒径颗粒及传统饮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 《北京中医》2007,26(1):57-58
目的金银花生药不同粒径颗粒及传统饮片的比较研究。方法对金银花生药不同粒径颗粒和饮片中的浸膏得率和绿原酸含量进行比较。结果绿原酸的含量及浸膏得率1号颗粒为2.4160%和40.75%,2号颗粒为2.5044%和44.35%,3号颗粒为2.6406%和46.21%;饮片为2.4720%和43.03%。结论金银花制成生药颗粒后,2号和3号颗粒煎出率和绿原酸含量均高于饮片含量,1号与饮片相近。可进一步进行金银花生药颗粒代替饮片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云 《北京中医药》2007,26(1):57-58
目的 金银花生药不同粒径颗粒及传统饮片的比较研究.方法 对金银花生药不同粒径颗粒和饮片中的浸膏得率和绿原酸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绿原酸的含量及浸膏得率1 号颗粒为2.4160%和40.75%,2号颗粒为2.5044%和44.35%,3号颗粒为2.6406%和46.21%;饮片为2.4720%和43.03%.结论 金银花制成生药颗粒后,2号和3号颗粒煎出率和绿原酸含量均高于饮片含量,1号与饮片相近.可进一步进行金银花生药颗粒代替饮片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方药配伍对四妙勇安汤中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溶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不同药物配伍对四妙勇安汤中绿原酸、异绿原酸溶出率的影响。方法:用TLC-UV 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四妙勇安汤分煎液、四妙勇安汤合煎液、金银花水煎液,金银花与方中其余各单味药材配伍水煎液中绿原酸和异绿原酸的含量,并对测定结果作了统计检验。结果:各配伍组水煎液中绿原酸含量均较金银花水煎液显著降低(< 0.01) ;与金银花水煎液中异绿原酸含量相比,全方合煎液中异绿原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其余各配伍组水煎液中则显著降低( < 0.01) 。结论:方药配伍是四妙勇安汤中绿原酸、异绿原酸溶出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银翘解毒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的化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复方超微饮片能否代替传统饮片积累数据。方法 :通过对银翘解毒汤超微饮片浸泡液与传统饮片煎煮液的水溶性浸出物得率、总挥发油量、绿原酸、连翘苷含量的比较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连翘苷的含量。结果 :银翘解毒汤超微饮片的水溶性浸出物得率、总挥发油量及绿原酸、连翘苷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传统饮片。结论 :银翘解毒汤超微饮片可以代替传统饮片 ,且节省药材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研究不添加任何辅料,由小蓟传统饮片制备小蓟新型流动性饮片。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对流动性饮片的制备工艺进行考察,并利用TLC、HPLC、红外等方法对小蓟传统饮片和流动性饮片进行对比。结果:制得的流动性饮片(n=3)平均粒径(1.94±0.20)mm,圆整度(Φ)为9.09-27.7,堆密度为0.3943 g/cm3,真密度为0.6557 g/cm3,平均硬度为6.2N,平均脆碎度为0.30%。二者TLC图谱相同,传统饮片中蒙花苷含量为0.64%,流动性饮片中蒙花苷含量为0.72%。二者煎出曲线较为接近。小蓟流动性饮片和传统饮片煎液的红外图谱基本一致。结论:小蓟新型饮片和传统型饮片在药学上具有对等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液质联用分析方法,比较金银花超微饮片和传统饮片中绿原酸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差异,为研究金银花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的临床剂量换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2只雄性家兔随机分成两组,按照临床两种饮片使用的剂量比例(1.6 g超微相当于10 g传统饮片金银花),分别予金银花超微饮片和传统饮片灌胃,采用液质联用色谱仪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家兔血浆中绿原酸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DAS2.1软件计算绿原酸药动学参数。结果:家兔灌服金银花不同饮片后绿原酸药动学参数显示,超微饮片组与传统饮片组Cmax分别为(1554.222±253.158)ng/m L和(1559.353±200.512)ng/m L;Tmax分别为(0.246±0.078)h和(1.245±0.605)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2分别为(0.452±0.076)h和(0.379±0.007)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饮片组与传统饮片组绿原酸AUC分别为(1395.795±354.844)ng/m L·h和(2603.232±589.874)ng/m L·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按照现有临床剂量比例给药Cmax相近,但超微饮片吸收快于传统饮片,在体内代谢速度慢于传统饮片。超微饮片血浆中绿原酸AUC小于传统饮片组,提示按照现有临床剂量换算体内药物不等量。  相似文献   

8.
建立银翘散水煎液化学特征图谱及多主要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比较银翘散煮散与饮片煎煮过程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为银翘散类方制剂的现代工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制备银翘散煮散与饮片煎煮过程水煎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学特征图谱及五福花苷酸、新绿原酸、连翘苷E、马钱苷酸、绿原酸、隐绿原酸、獐牙菜苷、连翘苷Ⅰ、连翘苷H、连翘苷A、异绿原酸B、E-aldosecologanin、橙皮苷、连翘苷、牛蒡苷、甘草素和甘草酸二钾等17种主要成分的含量,考察煎煮时间对银翘散煮散与饮片煎煮水煎液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煎煮时间银翘散煮散水煎液化学特征图谱相似度较大,表明所含化学成分组成类似,而饮片水煎液化学特征图谱相似度较低,表明所含化学成分组成类似,但差别较大。煮散水煎液中,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新绿原酸、隐绿原酸、连翘酯苷H和异绿原酸B的浓度呈增长趋势,五福花苷酸、连翘酯苷E、连翘酯苷Ⅰ、E-aldosecologanin、连翘苷、甘草酸二钾、马钱苷酸、牛蒡苷、獐牙菜苷和甘草素的浓度先增加后趋于稳定,连翘酯苷A、绿原酸与橙皮苷的浓度先增加后减少;饮片水煎液中,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除绿原酸的浓度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益母草饮片压制前后的煎出效果。方法:以盐酸益母草碱含量和干膏率为指标,通过复方煎煮,溶出曲线,单味煎煮比较两者水煎液的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比较两者差异。结果:压制饮片与传统饮片的水煎液的指标性成分的含量、煎出物等检测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压制饮片不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可保证汤剂煎煮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饮片质量均一性是中药稳定临床疗效的基础。本文基于成分分析与DNA分子鉴定手段,考察金银花精准准煮散饮片与市售原饮片质量差异,探索精准煮散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应用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金银花饮片进行鉴定;对比金银花市售原饮片及精准煮散饮片的干膏收率;采用HPLC-DAD法进行3批次饮片混合粉碎前后指标成分含量、指纹图谱及相似度评价。结果:金银花煮散饮片出膏率及指标成分绿原酸含量均略高于市售饮片;市售饮片绿原酸的批间溶出量有明显的差异性,RSD为11.93%;混合制成煮散饮片后差异降低,RSD为8.29%。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显示,混合粉碎后指纹图谱相似度提高,标定共有峰7个,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金银花精准煮散饮片与市售原饮片基本属性相一致,但煮散饮片的出膏率、成分溶出及质量均一性均有明显提高,表明煮散饮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小蓟新型流动性饮片的制备工艺,并与传统小蓟饮片进行比较。方法:以蒙花苷质量分数为指标,选取粉碎度、加水量、滚丸转速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流动性饮片的制备工艺;利用TLC,HPLC,红外等对小蓟传统饮片和流动性饮片进行比较。结果:优选的制备工艺为粉碎度80目,加1.8倍量水,滚圆转速300 r.min-1,制备的流动性饮片平均粒径(1.94±0.20)mm,圆整度9.09~27.7,堆密度0.394 3 g.cm-3,真密度0.655 7 g.cm-3,平均硬度6.2 N,平均脆碎度0.30%。二者TLC图谱相同,传统饮片和流动性饮片中蒙花苷分别为0.64%,0.72%。二者煎出曲线较为接近,小蓟流动性饮片和传统饮片煎液的红外图谱基本一致。结论:小蓟新型流动性饮片和传统型饮片在药学上具有对等性,可替代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桑叶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的比较,对桑叶压制饮片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传统煎煮法和机器煎煮法,以芦丁含量和干膏收率为评价指标,考察桑叶在压制前后二者在单味煎煮及在治疗风热头痛的复方中的煎煮溶出情况。结果二者在单味煎煮和复方水煎液中芦丁含量及干膏收率相近,无明显差异。结论压制并不影响桑叶饮片的煎煮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生、制饮片配伍理中丸方水煎液中9种指标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分别配伍得到生、制饮片理中丸方各十批,以水煎煮法制备其水煎液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理中丸方中甘草苷等9种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分析。结果炮制饮片配伍的理中丸方水煎液(理中丸方(制))中甘草苷等8种成分含量与生品饮片配伍的理中丸方水煎液(理中丸方(生))相比均下降,下降范围在3%~86%之间,而6-姜烯酚含量明显增加,增加率为36.11%。结论生、制饮片配伍对理中丸方中的指标成分含量差异明显,临床处方配伍时应合理选择炮制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四君子煮散饮片与传统饮片煎出效果。方法:取出人参饮片、炙白术饮片、茯苓饮片、炙甘草饮片加工制成散饮片。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作为填充材料,流动相A:磷酸-水(0.05%);流动相B:乙腈(19%)。按照每分钟1.5m L的流速,柱温为35℃,波长203nm,等度洗脱(0~60min)。测定不同时间点的人参皂苷Rg1和Re含量和干膏收率,比较四君子煮散饮片与传统饮片的煎出效果。结果:煮散饮片干膏收率明显高于传统饮片干膏收率,不同时间点煮散饮片人参皂苷的含量均高于传统饮片水煎液的含量。结论:和传统饮片的煎出效果相比,四君子煮散饮片的煎出效果更好,有效成分更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临床药用黄芪饮片相对质量常数并进行等级划分。方法:测量46批黄芪饮片的外观形态指标(饮片质量和厚度)及饮片中水溶性浸出物、水饱和正丁醇浸出物、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以及水煎液电导率,计算相对质量常数,进行等级划分,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46批黄芪饮片的相对质量常数为4.38~58.22,一等黄芪饮片相对质量常数≥34.932,二等黄芪饮片相对质量常数≥17.466且<34.932,三等黄芪饮片相对质量常数<17.466;46批样品中,10批为一等品,16批为二等品,20批为三等品。聚类分析将饮片划分为3类,与相对质量常数划分等级基本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黄芪饮片相对质量常数划分等级与水煎液电导率、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该方法能客观、合理地划分黄芪饮片等级,可为临床药用黄芪饮片等级划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超微速溶饮片四逆汤与传统饮片四逆汤对豚鼠离体心脏作用以及血清中鸟头碱药物浓度是否存在差别。探讨两种剂型是否可以达到等效。方法:利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比较传统饮片与超微速溶饮片对豚鼠冠脉血流量、心搏出量、心率的影响,判断两种饮片在药效学上是否存在差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药血清中鸟头碱含量,比较传统饮片与超微速溶饮片有效成分在体内药动学上是否一致。结果:超微速溶饮片四逆汤与2倍其剂量的传统饮片四逆汤对豚鼠心脏的药理作用、有效成分鸟头碱含量相比未见明显差异,两者之间可以达到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拳参饮片的炮制工艺进行研究,为规范拳参饮片炮制工艺提供参考。方法:以HPLC同时测定拳参炮制品中没食子酸和绿原酸的含量为指标,考察浸泡时间、干燥方法对饮片质量的影响。结果:以略泡10min后闷润、切薄片、阴干的炮制方法测得的饮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较高,确定为最佳工艺。结论:采用HPLC测定拳参不同炮制品中的没食子酸和绿原酸含量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确定的拳参的炮制工艺可用于规范饮片市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白术炮制前后饮片和水煎液中总糖和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白术麸炒前后饮片和水煎液中总糖、多糖的含量。结果:白术麸炒后饮片和水煎液中总糖、多糖的含量均增加,白术麸炒后饮片中总糖增加了5.70%,多糖增加了177.27%;麸炒后水煎液中总糖增加了22.65%,多糖增加了6.31%。结论:白术麸炒后总糖和多糖的含量和煎出率均提高,其变化规律和功效改变的相关性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菊花传统饮片、压制饮片和煮散颗粒的煎煮质量,为筛选新型中药饮片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以不同饮片形式在不同煎煮时间点的绿原酸、异绿原酸A、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和干膏收率为评价指标,考察菊花传统饮片、压制饮片及菊花煮散颗粒的煎煮情况。结果:同等条件下,煮散颗粒的煎出效果略优于其他两种饮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形式的饮片不影响菊花的煎煮溶出效果,3种饮片形式均可以保证菊花煎煮质量。除传统饮片外,其他饮片形式可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麻黄汤等三个中医经典方剂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水煎液对斑马鱼胚胎毒性的影响,为其超微饮片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模式生物斑马鱼发育正常的胚胎,在不同药物浓度药物环境中培养72 h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胚胎的存活、发育、致畸情况,72 h后,计算致斑马鱼胚胎半数死亡浓度(LC50).结果麻黄汤超微饮片组与传统饮片组LC50分别为4.641,7.569 mg/mL;葛根芩连汤超微饮片组与传统饮片组的LC50分别为1.473,3.570 mg/mL;小柴胡汤超微饮片组与传统饮片组的LC50分别为2.223,2.441mg/mL.结论斑马鱼胚胎毒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同药物和相同浓度时,超微中药饮片毒性大于传统中药饮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