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郑涵露  赵小英 《临床荟萃》2020,35(3):282-288
CD5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是少见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亚型。近来不少研究发现CD5阳性DLBCL预后较CD5阴性DLBCL差,且极易出现中枢复发。本文将总结目前有关于CD5 阳性DLBCL在临床病理、分子生物学及治疗预后方面的研究,以期对CD5阳性DLBCL有更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根据基因表达谱研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至少可分为三种分子亚型:生发中心B细胞样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GCB—DLBCL),活化性B细胞样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ABC—DLBCL),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L)。后两者生长、增殖依赖于NF—κB信号转导通路异常活化和NF—κB靶基因高表达。研究揭示,该信号传导通路可能成为治疗该类DLBCL的潜在靶点。现对NF—κB信号传导通路与弥漫性大B细胞瘤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常见的侵袭性淋巴瘤,其中活化B细胞样(ABC)亚型DLBCL患者复发率高、生存率低,预后差.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持续过度活化,是区分ABC亚型DLBCL与其他亚型DLBCL的显著特征之一,亦为导致ABC亚型DLBCL疾病发生的关键信号通路.近年,多项研究结果证实CARMA1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进而在ABC亚型DLBCL疾病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拟就CARMA1功能、基因点突变及翻译后修饰等方面对ABC亚型DLBCL疾病发生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发病最多的亚型,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1].为进一步确定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因素及不同化疗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43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目前最常见的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均为首位类型,占西方国家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构成比的30%~40%,发展中国家高达60%,儿童所占的比例在10%以下。DLBCL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生长迅速并具有显著临床异质性的中度~高度恶性淋巴瘤。近年来,国外对DLBCL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有很多深入的研究并取得较多进展,但国内研究较少,现将DLBCL在病理生物学上进展结合国内外文献简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占B细胞淋巴瘤的40%,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最大的一个亚型,也是中国患者最常见的类型。  相似文献   

7.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占成人NHL的30%-40%,5年生存率在25%左右。虽然现今已经有DLBCL的标准治疗方案,但是仍约有50%的患者不能治愈,因此了解调控DLBCL的发病机制,探索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研究者努力的方向。microRNA是近年来生物学研究的一大焦点,它是由一段非常短的非编码RNA序列组成,对多种生物学过程起调控作用。研究发现,miR-155是最著名的致瘤mieroRNA之一,在很多淋巴瘤中都过表达,在DLBCL中更是异常高表达。miR-155可以通过BMP/TGF.B和RhoA等多种信号通路促进淋巴瘤的发生,有望成为治疗DLBCL的新靶点。本文就miR-155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发病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淋巴瘤是淋巴造血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2008)将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发病最多、恶性程度高的一个亚型,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2]。弥漫性大B淋巴瘤的生成与调控机制极其复杂,有多种信号通路参与,原癌基因Bcl-6、凋亡抑制基因Bcl-2与DLBCL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具有侵袭性,约1/3患者为难治型或最终复发。根据其基因异质性,可将DLBCL分为3种主要的分子亚型:生发中心B细胞型(germinal center B-cell Like,GCB)、活化B细胞型(activated B-cell like,ABC)和原发性纵隔B细胞淋巴瘤(primary mediastinal B-cell lymphoma,PMBL)。这些分子亚型分别起源于B细胞分化的不同阶段,其致病机制各异。因此,以DLBCL不同亚型特异性基因为作用靶点的治疗方法,较传统化疗方案更为精准,这无疑为治疗复发/难治性DLBCL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就DLBCL三种亚型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复合性淋巴瘤(CL)的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与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3例少见类型的CL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 3例CL中2例为转化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其中1例由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转化为DLBCL(Richter综合征);另1例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转化为DLBCL;第3例为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CL)合并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结论 CL是一种特殊类型淋巴瘤.发生转化后的Richter综合征预后差;NLPHL预后较好,但可进展为侵袭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HL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发生在成人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在临床表现、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对化疗的反应及预后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随着诊断医学的发展和新的药物的开发和应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一些进展,特别是在免疫组化的分类和嵌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方面,使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在疗效和预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Plasmablastic lymphoma (PBL) is listed 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classification as a subtype of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 Some morphologic features of PBL are similar to DLBCL; however, PBL has minimal or no expression of CD20 and leukocyte common antigen. Instead, PBL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the plasmablastic morphology of the cancer cells, with high mitotic figures. It is believed to be an aggressive lymphoma. We describe a case of a patient who seemed to pose a diagnostic dilemma, and who was later found to have PBL.  相似文献   

13.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类型,原发于淋巴结外的器官和组织中,最常见部位为胃肠道,而以呼吸道症状首诊的相关报道较少。个案报道中以呼吸道症状首诊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多是肺部及纵膈原发的淋巴瘤。现报道1例以呼吸道病变首诊的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提高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认识,从而避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4.
李莉娟  郭晓嘉  张连生 《临床荟萃》2014,29(10):1134-1139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是恶性淋巴瘤的一大类型,在中国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在临床、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等方面具有高度异质性,其治疗方案也呈多样化.近10年来,DLBCL的诊断及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现就其规范化治疗方案及最新治疗研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分型对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病理证实的58例PTL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及临床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并比较最常见的2种病理类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超声图像特点及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2种病理类型的超声特征差异。 结果58例病例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9例经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39例经手术获得组织病理。其中DLBCL 37例,MALT 21例。根据超声图像特点,分为肿块型26例、弥漫型11例、混合型21例。DLBCL中超声分型为混合型的比例最高(48.6%),MALT中超声分型为混合型的比例最低(14.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305,P=0.001)。与MALT对比,肿块型DLBCL血流信号分级更高,并且包膜受侵比例更高(41.2% vs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21,P=0.003;P=0.013)。 结论超声检查能够较准确提供PTL的声像图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及超声分型可以辅助诊断PTL的病理类型,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06-07-2017-09期间收治并确诊的22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石蜡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寻找预后相关最佳CUT OFF值.结果 ...  相似文献   

17.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作为一种侵袭性淋巴瘤,目前尚未有较好的分子标志物检测方法用于评估其疗效及预后。本文通过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较,发现循环肿瘤DNA(ct DNA)可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能动态反映淋巴瘤信息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DLBCL细胞中的ct DNA可以通过二代测序结合PCR技术获取,从而进行基因标记,淋巴瘤相关基因的靶向测序,淋巴瘤体细胞突变的d PCR及异常甲基化检测;ct DNA与DLBCL的诊断、疗效以及预后息息相关,可以应用于DLBCL的早期检测、中期监测、预后监测等方面,使得ct DNA在DLBCL的使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染色体异常与WHO病理组织分型之间的关系,并与国外NHL染色体异常类型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常规染色体G带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对155例NHL患者的淋巴结组织进行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研究。结果 155例NHL患者中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59例,38.1%)、滤泡性淋巴瘤(27例,17.4%)、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16例,10.3%)、非特指周同T细胞淋巴瘤(13例,8.4%)、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1例,7.1%)。155例NHL患者中染色体异常为119例,占76.8%。滤泡性淋巴瘤、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DLBCL、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前体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染色体异常率较高,分圳为96.3%、87.5%、86.4%、83.3%、83.3%。DLBCL中复杂核型占86.3%,染色体结构异常累及最多的是3,6,14,1号染色体,41.2%为3q27异常,43.1%的病例有1号染色体异常。6q21、6q23和6q25异常占23.5%。DLBCL中典型t(14;18)的病例只有2例,明湿低于国外报道。用FISH方法检测DLBCL中IgH重排阳性率为40.1%。16例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均未发现13q14缺失,只发现2例有13q10异常。11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中只有3例核型异常。结论 我国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分布与欧美国家有明显不同。尽管DLBCL染色体异常类型基本与国外相似,但t(14;18)较少见。与国外报道相比,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和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染色体异常率较低,染色体异常类型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人民医院确诊的136例DLBCL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EBER原位杂交等资料。共获取136例肿瘤样本,根据肿瘤部位分为十二指肠23例,回盲部63例,其他小肠29例,直肠7例和其他大肠14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与肠道其他部位比较,回盲部和十二指肠以外的小肠部位的DLBCL患者主要为男性(P=0.042),国际预后指数较低(P=0.001),局限期肿瘤占比较高(P=0.015);回盲部乳酸脱氢酶升高的发生率更高(P=0.007),肠梗阻或穿孔率更高(P<0.001)。回盲部及其他小肠部位的DLBCL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5年无进展生存率高于其他部位,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0.459)。50%肠道DLBCL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亚型。136例肿瘤样本中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占比为21%,回盲部及其他小肠标本均占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的29%,与其他部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136例DLBCL肿瘤样本中约16%表达滤泡性淋巴瘤,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表型表达。十二指肠DLBCL的EBER1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5/23,22%vs 2/63,3%,P=0.001)。结论:肠道DLBCL以男性为主,回盲部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回盲部和十二指肠以外的小肠DLBCL患者国际预后指数低,局限期肿瘤比例高,乳酸脱氢酶水平低,肠梗阻或穿孔的发生率高,惰性淋巴瘤发生率低。十二指肠DLBCL的EBER1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它具有明显的生物异质性。survivin是调亡抑制蛋白家族的独特成员,它在各种肿瘤中包括某些类型的淋巴瘤中过度表达,新近发现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DLBCL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其具有抑制细胞凋亡和增强细胞增生的双重调节功能。许多研究还表明,survivin可作为DLBCL的一个独立的临床预后指标,与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结合可在早期筛选出常规治疗预后不良的病例,有助于指导治疗、改善预后。survivin选择性表达于肿瘤组织,为治疗肿瘤提供了理想的靶点,调节survivin的表达和功能可能成为治疗DLBCL的一个新途径。本文就survivin的作用机制,在DLBCL中的表达及其在DLBCL诊断治疗中的价值等研究进展和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