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乳房按摩器对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h内出血量的影响刘小萍宗文华余艳萍(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南昌330006)自1996年7月17日至1996年8月16日,我科产房小组试用九江妇幼保健院自制的乳房按摩器刺激乳房(双侧),观察其对产后子宫收缩、产后出血量及第...  相似文献   

2.
舒茜  周毅  潘颖  蔡仕彬  刘鹏鹏  虞凯杰  陈述政 《浙江医学》2023,45(19):2097-2099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ABVS)联合乳腺动态增强 MRI 在评估肉芽肿性乳腺炎(GM)手术时机上的应 用。 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空芯针活检确诊为 GM 的 51 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 受 ABVS 及动态增强 MRI 检查,评估病灶的范围;对评估切除组织量<50%乳房体积患者行一期行手术治疗,>50%乳房体积患 者先行激素或中药保守治疗后再评估手术时机。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情况以及术后 1、3、6 个月患者对乳房外形 的满意度。 结果 51 例患者经评估病灶范围占乳房体积<20% 23 例,20%~50%18 例,以上 41 例患者行一期手术治疗; 经评估病灶范围占乳房体积>50% 10 例,经激素或中药保守治疗肿块缩小至病灶范围占乳房体积<50%后再行手术治 疗。术后创面出现出血 1 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发生切口感染 1 例,切口愈合不良 1 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9%(3/ 51)。术后 1 年内复发 2 例,复发率为 3.9%(2/51)。术后 1 个月乳房外形满意率为 90.2%(46/51),术后 3 个月乳房外形满 意率为 94.1%(48/51),术后 6 个月乳房外形满意率为 96.1%(49/51)。 结论 经 ABVS 联合动态增强 MRI 评估 GM 病灶后再 行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率较低,患者对乳房外形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避孕药致幼女乳房肥大治验段爱平,王喜梅(河南省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河南467000;河南省洛阳市面粉厂职工医院,河南471000)主题词%乳房肥大症/中医药疗法,医案吴某,女,2岁。1989年8月初诊,患儿半年前发现双侧乳房逐渐增大。无疼痛感近半月来...  相似文献   

4.
2737例妇女乳房疾病调查分析吕凤英,潘秦月,赵秀敏,张进聪(临沂地区妇幼保健站)关键词乳房疾病;患病率乳腺增生、乳痛症、乳腺纤维腺瘤等均为妇女常见的良性疾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为研究患病的有关因素,我站于1991年4月至1992年5月对2737例女...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研究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健侧乳房体积、密度的变化及其对假体乳房重建手术的影响。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房修复重建外科接受即刻两步法假体乳房重建手术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口服内分泌药物种类及时间,比较扩张期植入术前、假体置换术前患者健侧乳房的体积及钼靶密度。结果显示,患者患侧扩张器置换假体手术距离内分泌治疗时间为(11.34±4.638)个月,健侧乳房平均体积减少(9.038±6.406) cm3,减少率为4.09%。口服他莫昔芬、初始钼靶密度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3、年龄<50岁的患者乳房体积减少及乳房密度降低更明显(均P <0.05)。因此认为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过程中年龄、口服药物以及初始腺体密度可能对健侧乳房的体积和密度产生影响,在行乳房重建手术前应参考患者乳房条件及乳腺癌治疗方案选择适合的乳房重建策略。  相似文献   

6.
左乳腺结核1例潘伟潘萍*(解放军第107医院烟台市264002,*烟台护士学校)患者,女,25岁,已婚,育有一女,因发现左腋窝及左乳房包块半年于1997年3月31日入院。患者于1996年10月偶然触及左腋窝一杏核大小无痛包块,活动,数天后于左乳房外上...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是一种因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致的疾病,多发生在20-45岁的中青年妇女,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主要为乳房肿块和乳房疼痛,一般于月经来潮前加重,经后减轻,常伴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妇科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症状。据统计,育龄妇女发病率在60%以上,且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1]。临床上,现代医学治疗缺乏特效药物和理想手段,仍以激素治疗和对症处理为主要治疗措施。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采用辨证论治治疗乳腺增生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中医科科门诊患者,共110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乳癖》[2]的诊断标准。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58例患者中,年龄最小17岁,最大51岁,平均(38.22±10.38)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0年,平均(5.9±3.31)年;其中,病变位于一侧乳房者20例,位于双侧乳房者38例;乳房呈周期性疼痛者16例,乳房疼痛无规律者42例;伴月经失调者29例,伴乳头溢液者25例。对照组52例患者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48岁,平均(36.16±8.51)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2年,平均(5.86±4.73)年;其中,病变位于一侧乳房者18例,位于双侧乳房者34例;乳房呈周期性疼痛者22例,乳房疼痛无规律者30例;伴月经失调者18例,伴乳头溢液者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肌注度冷丁致休克1例谷虹(淮安师范医务室223200)主题词哌替啶/副作用,休克/病因学,病例报告l实例某患者,女.34岁,因患左乳房纤维瘤.1991年4月6日来淮安市一院外科作乳房纤维瘤切除术,术前测BP为16/llKPa(120/80mmHg)、...  相似文献   

9.
以异位激素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肺癌2例报告辽宁省铁岭市卫生学校(112001)朱嘉欣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胡艳华1病例摘要例1:男患,60岁。于1991年3月8日发现左侧乳房增大,并有压痛,10天后又发现右侧乳房增大伴压痛。皮肤表面正常。1个月后出现咳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2020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采用微创旋切术治疗的37例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共计61侧乳房)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均在全麻下顺利完成手术。每侧乳房手术时长40~125 min,平均(78.0±17.6)min。术中总失血量15~200 mL,中位失血量35.0(25.0,52.5)mL。术后3侧乳房发生出血(4.92%),2侧乳头可逆性感觉异常(3.28%),2侧乳房皮肤冗余(3.28%)。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剧烈疼痛、感染、乳头坏死、碟状畸形、乳房活动度受限及二次发育等并发症。总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9±2.1)个月。患者满意度100%。结论:采用微创旋切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络病理论指导下运用局部刺络拔罐疗法联合激素治疗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GL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肿块型GL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泼尼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房局部刺络拔罐治疗,疗程为8周并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乳房肿块、乳房皮肤颜色和乳房疼痛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远期复发率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23%(30/34),对照组为64.71%(22/34),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乳房肿块、乳房皮肤颜色和治疗组的乳房疼痛评分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对乳房肿块、乳房皮肤颜色和乳房疼痛评分情况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对相关药物和治疗均耐受良好,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4)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的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复发率为6.67%(2/30),对照组为40.91%(9/22)...  相似文献   

12.
乳腺包虫1例     
乳腺包虫1例(733200)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王贵,王金银患者,女性,28岁,因右侧乳房发现包块五年于1994年5月1日以"乳腺纤维瘤"收入院。患者自述五年前无意中触摸到右侧乳房有一核桃大包块,无任何不适感觉,近两年来此包块逐渐增大,偶而感...  相似文献   

13.
男性乳房外派杰氏病1例诊治报告袁凤英,王保勤(外科学总论教研室)冀春萱(病理学教研室)乳房外派杰氏病亦称湿疹样癌,非常罕见。1874年英国外科医师Paget首先描述此病,故命名为派杰氏病(1)。我院1994年收治1例乳房外派杰氏病,现结合有关资料报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激发试验在乳房发育的女童真假性早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47例乳房发育的女童进行LHRH激发试验,同时测骨龄及子宫、卵巢容积,随访6个月-2年。结果真性性早熟组的促黄体生成激素(LH)峰值明显高于基础值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发现93%女童进入青春中晚期。假性性早熟组则相反,但随访发现其中部分病例可转为真性性早熟。结论应用LHRH激发试验来鉴别乳房发育女童的真假性早熟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5.
乳晕周围双切口巨乳缩小和乳房悬吊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4年9月以来对11例乳房肥大及松垂患者进行了乳晕周围双切口乳房缩小及乳房悬吊术,其中7例正常体积的乳房下垂(中度)4例乳房下垂伴肥大,术中选择乳腺肿瘤的好发部位,乳腺的外上象限切除多余的乳腺组织,并形成以乳腺下极为蒂的内外侧乳腺组织瓣,内侧瓣向内翻转折叠叠缝合,固定在第三肋及肋间的胸大肌肌膜上,外侧瓣向上向内翻转,固定在第二肋骨骨膜上,皮肤切口做荷包缝合,缝合后形成的局部皱褶多在3~4个月  相似文献   

16.
孙明亮  刘勇  岑瑛 《四川医学》2005,26(11):1275-1275
患者,26岁,已婚。因双侧注射式隆胸4年,停经7月余,左侧乳房红肿疼痛10余天入院。4年前,患者于当地县医院行双侧乳房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式隆胸(具体注射剂量、部位不清),隆胸术后未感特殊不适。近一年来患者自觉左侧乳房有多个肿块,无红肿疼痛。7个月前患者停经,当地医院检查为早孕,20余天前患者出现咳嗽,流清涕,当地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病毒对症治疗(具体方案欠清)。10余天前患者自觉左侧乳房红肿疼痛,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自服阿莫西林后无明显缓解,半天前左侧乳房内下象限皮肤破溃,脓性分泌物流出,遂急诊入我院。  相似文献   

17.
周弦  王东 《基层医学论坛》2012,(29):3809-3810
目的探讨保留乳房治疗乳腺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25例行保乳手术治疗早期(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肿瘤采取局部扩大切除并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72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按照乳房美容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符合优良标准24例(96%),符合差标准1例(4%)。结论保留乳房治疗临床早期(Ⅰ、Ⅱ期)乳腺癌可作为同期乳腺癌根治性手术的替代手术。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并发高钙危象1例山东省郓城中医院(274700)杨豪山东省郓城陈坡医院赵爱霞患者,女,50岁。1996年3月发现右乳房包块,如杏核大小。半年后,患乳外上象限扪及边缘不清、质硬的实质性肿块直径约4cm,占据半乳房并与胸肌粘连,皮肤呈橘皮样变,患侧...  相似文献   

19.
陈瑾  林蕴  周一凝  林爱琳 《浙江医学》2020,42(8):811-814
目的了解乳房早发育女童的临床现状及转归,探讨向中枢性性早熟(CPP)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诊断为乳房早发育的128例患儿进行纵向随访研究,根据发病年龄将患儿分为两组:A组56例(<24个月),B组72例(24~96个月)。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初诊时,两组病程、身高标准差评分(H-SDS)、体重标标准差评分(W-SDS)、乳房发育分期、骨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值(BA/CA)、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基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至随访结束,乳房发育消退84例(74.34%),持续不退或进展25例(22.12%),退而反复4例(3.54%),A组患儿乳房发育消退率明显高于B组(P<0.05)。随访中有18例患儿进展为CPP,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发病年龄、初诊时W-SDS、体重指数(BMI)、子宫长径纳入多因素回归模型中分析,发病年龄、子宫长径是乳房早发育进展为CPP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乳房早发育并非都呈自限性,部分会转化为CPP,发病年龄和初诊子宫长径可能是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rcomplex,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I期背阔肌脂肪瓣重建乳房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16例早期乳腺癌行保留NAC的改良根治术,同时取部分或全部背阔肌脂肪瓣行I期乳房重建。结果1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背阔肌脂肪瓣坏死,无乳房皮瓣及背部皮肤坏死。重建乳房美观,效果为优、良15例(93.8%),一般1例(6.2%);中位随访时间为44个月(36—60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保留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背阔肌脂肪瓣乳房重建术,可满足肿瘤根治和形体美容两方面要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