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内含子3中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多态性连锁分析进行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KU)产前诊断的方法.方法:提取8例经典型PKU家系成员外周血DNA,提取4例胎儿羊水DNA,采用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进行连锁分析.结果:8例家系中4例可使用连锁分析方法进行精确产前诊断,4例胎儿为经典型PKU患者的可能性较小,出生后经新生儿筛查,证实为健康个体.2例家系仅能进行50%的排除诊断,2例家系无法进行产前诊断.结论:采用单个STR位点连锁分析能对部分经典型PKU家系有效进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3.
苯丙酮尿症(PKU)细菌抑制法测定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影响细菌抑制法检测苯丙酮尿症(PKU)的因素,规范细菌抑制法PKU诊断法,杜绝假阳性和假阴性。方法固体培养,吸取枯草芽胞杆菌ATCC6633孢子,加入β-2噻吩丙氨酸,制成PKU培养基,37℃,培养17小时,观察菌环生长直径。结果血片高压温度为120℃、3分钟,时间过长破坏样本中苯丙氨酸,如果不高压则有棕红色环形成;采血纸的质地和厚度影响菌环生长直径;菌环生长直径和β-2噻吩丙氨酸含量成反比,和10~6/ml孢子悬液用量无关;枯草芽胞杆菌ATCCA6633利用苯丙氨酸的性质不稳定。结论血片要高压,样本和标准血片要用同一种采血纸,控制β-2噻吩丙氨酸用量,10~6/ml孢子液现配现用或真空冷冻干燥后4℃保存。  相似文献   

4.
韩爱华  范丽  焦艳霞 《中外医疗》2013,(27):81-82,84
目的探讨聊城市PKU发病情况,治疗效果及12年筛查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以指导今后筛查工作提高新筛质量。方法新生儿出生72h后经充分哺乳,采足跟血滴滤纸片,用荧光法测定血苯丙氨酸(Phe)含量。Phe>切割值2.0 mg/dL者为筛查阳性,必须召回复查,如果Phe仍>2.0 mg/d;再进一步确诊,并与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鉴别。确诊患儿长期接受低phe饮食治疗,以智能测定为疗效评估指标。结果 12年来共对聊城市718 842例新生儿进行了PKU筛查,筛查率从2001年70.5%上升到2012年99.7%。共检出PKU患儿76例,发病率为1/9 458。全部患儿均接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其中6岁以下,长期坚持低phe饮食治疗并定期随访患儿51例,智能发育正常。结论聊城市PKU的发病率为1/9 458,在山东省属于中等水平,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PKU患儿早期确诊、早期治疗效果满意,各级政府部门和医疗保健机构应加强新生儿筛查工作,进一步提高筛查覆盖率,降低PKU患儿残疾发生率,提高聊城市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 患儿女,第一胎第一产,足月自然分娩,生后Apgar评分10分,体重3500g,父母均健康。生后哺乳好,吸吮有力,二便正常。查体:反应好,呼吸平稳,面色正常,前囟平坦,张力不高,颈软,无抵抗,心、肺、腹未及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拥抱、握持反射可引出。  相似文献   

6.
荧光 MGB探针实时 PCR检测经典型苯丙酮尿症的基因突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荧光MGB探针实时PCR技术检测经典型苯丙酮尿症的基因突变。【方法】运用荧光MGB探针实时PCR检测经典型苯丙酮尿症33例,一级亲属43例,正常对照30例。检出R243Q突变的PCR标本进行测序验证。【结果】发现11例PKU具有R243Q突变,突变频率为33%,其中突变纯合子4例,突变杂合子7例,一级亲属检出R243Q杂合子突变9例,正常人未发现R243Q突变。所有突变均经测序证实。【结论】PAH基因第7外显子的R243Q点突变在中国PKU患者中有较高的突变率;荧光MGB探针实时PCR是PKU的基因诊断良好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7.
云南经典型苯丙酮尿症基因Exon—11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云南省经典型PKU基因突变特征,为基因诊断提供依据,应用PCR-ASO探针斑点杂交和PCR-SSCP分析技术,对14个PKU家系14名患儿的PAH基因Exon-11进行检测。结果:检出两种突变Y356X(TAC→TAA)和V399V(GAT→GTT),突变频率均为7.14%,前者略高于北方人群,后者低于北方人群。提示:云南PKU患者PAH基因Exon-11突变不同于北方人群,这对提高云南省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AH基因外显子11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KU)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的特点和频率,以提高该地区PKU的基因诊断率。方法:应用PCR—SSCP-银染法和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22例内蒙古地区PKU病人PAH基因外显子11进行了检测。站果:检出一种已知突变Y356X(TAC→TAA),突变频率为13.6%。结论:内蒙古地区PKU病人PAH基因外显子11的突变频率均高于我国的其它北方人群,也高于云南PKU病人的突变频率,这为内蒙古地区PKU病人PAH基因分析和产前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荧光MGB探针实时PCR技术检测经典型苯丙酮尿症的基因突变。[方法]运用荧光MGB探针实时PCR检测经典型苯丙酮尿症33例,一级亲属43例,正常对照30例。检出R243Q突变的PCR标本进行测序验证。[结果]发现11例PKU具有R243Q突变,突变频率为33%,其中突变纯合子4例,突变杂合子7例,一级亲属检出R243Q杂合子突变9例,正常人未发现R243Q突变。所有突变均经测序证实。[结论]PAH基因第7外显子的R243Q点突变在中国PKU患中有较高的突变率;荧光MGB探针实时PCR是PKU的基因诊断良好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0.
苯丙酮尿症研究进展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苯丙酮尿症(PKU)系苯丙氨酸代谢异常,除少部分系四氢生物喋吟合成酶或二氢生物喋呤还原酶缺陷外,绝大部分病例是因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陷所致。经三次全国范围的新生儿筛查,中国人中PKU的发病率为1/10,000,与国外报道类似。未经治疗的PKU患儿的智力发育严重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国内医学遗传科研人员自1980年开始对PKU开展了系统研究,现就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所致的苯丙酮尿症的基因研究、预防和治疗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苯丙酮尿症(PKU)在我市的发病情况;探讨全国范围内新生儿PKU筛查的意义。方法:采用Guthrie细菌抑制法,通过检测血液苯丙氨酸浓度,判断苯丙酮尿症。结果:筛查13万例新生儿,发现16例PKU,发病率为1:8125。结论:我市苯丙酮尿症发病率较高。早诊断,早治疗,使患儿有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苯丙酮尿症(PUK)是一种常见的隐性遗传病,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缺陷或基因突变导致了苯丙氨酸代谢障碍,使苯丙氨酸在体内蓄积,从而影响了大脑及神经的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智力障碍.  相似文献   

13.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绝大部分是由于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缺乏,少部分(约1-5%)是由于四氢生物喋呤合成酶或二氢生物喋呤还原酶缺陷所致的一种遗传性氨基酸代谢障碍性疾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妊娠早期寻找一种简便、快速的苯丙酮尿症(PKU)产前诊断方法,尽可能早地防止苯丙酮尿症患儿的出生。方法:分别从来自9个经典型苯丙酮尿症家庭成员的外周血和9个胚胎的绒毛组织中提取DNA(采用绒毛取材法吸取绒毛组织)。通过分析家庭成员独立的短重复序列(STR)等位基因,并利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和变性凝胶电泳(DGGE)结合银染色对这9个家庭的胚胎进行产前诊断。结果:9个胚胎中,1例为PKU,2例为正常胚胎,5例为携带者。结论:在妊娠早期应用STR分析可进行苯丙酮尿症的产前诊断是切实可行的。这种方法在中国人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苯丙酮尿症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丙酮尿症检查的临床意义ClinicalSignificanceofDeterminationforPhenylketonuria丁晖(广西桂林医学院附院围产医学研究室桂林市541001)关键词苯丙酮尿症;苯丙氨酸;细菌抑制法;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h...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筛选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Guthrie法原理及具体操作。对沈阳地区20,000例新生儿筛选结果发现三例苯丙酮尿症、一例良性高苯丙氨酸血症。本法具有简便、经济、准确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钟小华  吴江  熊莹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0):640-641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一种氨基酸代谢异常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未经治疗的PKU会出现智力发育落后及各种精神行为异常,最终将造成中度至极重度智力低下。早期开始饮食治疗的PKU儿童,IQ都在正常范围内,但和正常儿童相比,可能还存在特定的认知缺陷和其他发育如运动或精神行为方面的缺陷,缺陷的成因可能包括脑内高Phe(苯丙酮酸)浓度引起脑损伤和家庭社会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蒙古地区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KU)基因突变特征,为基因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和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22例内蒙古地区PKU病人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外显子7内突变进行了检测。结果:共检出4种错义突变;R243Q、R252Q、R261Q及G239D,1种剪接部位突变IVS7nt(2),突变频率分别为:8/44、1/44、1/44、1/44、1/44。经与国际PAH基因突变数据库比较,确认G239D(G→A)为国际上首次发现的新突变。结论:内蒙古地区PKU病人PAH基因外显子7的突变位点、突变频率和中国东北人群相类似。但与中国南方人群PAH基因突变特点不同,这对提高内蒙古地区基因诊断率有其理论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苯丙酮酸尿症(PhenyIketonuria PKU)是先天氨基酸代谢异常疾病。1934年由Folling首先报告,小儿有严重精神障碍,尿和汗有鼠臭气味,Folling证实尿中恶臭物质为苯丙酮酸,由于肝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苯丙氨酸不能正常代谢引起。近年来大量研  相似文献   

20.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代谢病,病人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缺陷,PAH缺乏,苯丙氨酸不能正常地进行代谢。PAH基因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全长约100Kb,包括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是迄今所研究的人类细胞中最复杂的基因之一。 1984年以来,上海市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研究室从美国贝勒医学院胡流清教授处引进了人类PAHcDNA探针,并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多态性分析技术,对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