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国内应用日渐广泛.颈椎椎弓根内固定能提供较以往固定方法更可靠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由于颈椎椎弓根特殊的解剖结构及其毗邻关系,螺钉的置入有很大风险,其关键在于螺钉的置入必须位于三维空间唯一的一个正确通道上,要按照正确的矢状面角和水平面角,沿椎弓根的长轴穿过椎弓根到达椎体内.为了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国内外学做了大量研究.本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Abumiu和Jeanneret等分别报告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成功的治疗颈椎损伤,时至今日已有13年的时间。但由于颈椎的复杂解剖结构和置钉时的高危险性令许多医生望而却步,使目前临床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尚未能普遍应用。但是由于其独特的三维稳定性,较单纯前路或后路其他固定方式更坚强。它不仅有良好的骨折复位和畸形矫正能力,而且还能对伤椎的侧弯和旋转进行有效控制。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对它们进行更广泛的研究。本文就椎弓根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置钉技术、适用范围、手术的安全规范操作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是脊柱外科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内固定器之一,它利用了椎弓根坚强的力学结构,并通过对三柱固定椎体,提供出色的脊柱稳定性,从而促使脊柱的融合。由于其良好的三维稳定性,目前在脊柱外科应用已有50多年的历史。自1959年Boucher[1]报道了螺钉经椎弓根用于腰骶椎融合的固定获得良好的效果之后,椎弓根螺钉的固  相似文献   

4.
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应用已有10年历史。因为颈椎解剖关系复杂、椎弓根置入困难,这项技术还有待完善。1994年日本学者和瑞士学者曾分别报告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损伤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国内于1995年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就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应用中有关的几个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各43例。研究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影像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较于术前,术后7 d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均增高、后凸Cobb角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7 d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均可有效减轻胸腰椎骨折症状,纠正胸腰椎畸形;但相较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及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相关微创优势,能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下颈椎的相关解剖学特征,探讨颈前路反向椎弓根螺钉(ATPS)内固定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下颈椎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利用Advantage Workstation4.2后处理工作站软件测量下颈椎的解剖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制定出ATPS内固定的置钉参数。结果测量数据男性和女性、左侧和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C4进钉点位于置钉椎弓根对侧,正中矢状面旁2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7~8mm,进钉角度为外倾47°~48°、下倾8°~23°;C5进钉点位于置钉椎弓根同侧,正中矢状面旁1~2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7~8mm,进钉角度为外倾45°~48°、下倾9°~23°;C6~C7进钉点位于置钉椎弓根同侧,正中矢状面旁3~4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7.5~8.5mm,进钉角度为外倾33°~40°、下倾10°~27°。C3~C7节段,进钉直径为3.5mm、4.0mm、4.5mm,进钉长度为30mm。结论 ATPS内固定技术可用于下颈椎内固定,并总结出进钉参数。ATPS内固定技术有可能对颈前路内固定翻修、椎体破坏、严重骨质疏松等困难情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研究组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影像学参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矢状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2/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7%(9/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优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普通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无固定失败和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例教也很少,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进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能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临床上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置钉方法进行回顾,总结不同的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方法,对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颈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技术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技术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Axis内固定系统对20例颈椎骨折脱位病例进行经颈椎椎弓根内固定的手术治疗并对手术操作技巧及术中并发症和处理方法等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共置入螺钉92枚,其中准确置入有81枚,准确率为88%;有11枚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其中1枚疑有血管损伤,另有1枚术后出现神经刺激症状,余未发现有脊髓、神经及血管等损伤;有3枚螺钉在初次置钉后有松动感,虽经有效处理,但其中l枚在术后3个月出现退钉现象。结论:颈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技术是安全可行的。熟悉颈椎解剖和手术操作技巧以及置钉个体化等是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颈前路钢板内固定,观察组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骨髓损伤分级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骨髓损伤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骨髓损伤分级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8.00%比1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脊髓损伤,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SF椎弓根螺钉是一种新式、易操作、固定效果可靠,可兼用于治疗腰椎滑脱症和胸腰椎骨折的内固定器。我院1999年1月~2000年7月共应用19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颈椎肿瘤行后路肿瘤切除、植骨融合、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是否安全可行。方法: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1月~2011年4月内10例颈椎肿瘤患者(9例良性,1例为肝癌骨转移)行此手术治疗。结果:10例患者共置螺钉67颗,61颗置入准确,6颗穿破椎弓根皮质,准确率为91%。10例患者术中均有大量出血。4例术后出现神经症状,其中1例术后3周症状消失,另3例术后神经功能逐渐代偿,其余未发现神经血管症状。初置钉时有3颗螺钉松动,经处理后术后半年内复查均无拔钉现象。结论:颈椎肿瘤行后路切除、植骨融合、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是可行的。熟练掌握颈椎解剖,做好充分术前准备,置钉个体化以及精细的手术操作对手术的成败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作用及疗效.方法:48例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内固定,需椎管内减压者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随访18~30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椎高度恢复,Cobb角改善,随访中未见椎体高度丢失和Cobb角改变;38例脊髓损伤患者36例Frankel分级获得不同程度提高,2例神经功能无改善者均为FrankelA级且人院时间晚.结论:在把握手术时机与适应症的前提下.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重建脊柱稳定,改善脊髓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前路钢板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前路钢板内固定组(40例,采用前路钢板治疗)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组(50例,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Frankle分级情况以及JOA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现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钢板内固定组患者的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组[(103±33)m L比(223±38)m L、(9±3)d比(14±3)d](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rankle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组改善情况优于颈前路钢板内固定组(P<0.05)。随治疗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其中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组稍高于前路钢板内固定组,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在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较前路钢板更为理想,当然临床需结合具体的损伤情况和严重程度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探讨经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经后路椎体间植骨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经临床实践证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经后路椎体间植骨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胸椎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Roy-Camille首先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0年来这种技术是脊柱外科中发展最迅速的内固定技术之一,常用于胸椎骨折、退变、肿瘤、畸形等导致脊柱不稳的治疗.由于置入螺钉与周围组织如脊髓、神经、血管等关系密切,尤其在胸椎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近些年在胸椎的应用解剖、螺钉置入、置钉危险性等方面有不少文献,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认识,对胸椎椎弓根独特解剖结构及其邻近组织的深入理解,可把胸椎经椎弓根固定技术相关并发症降低到最低限度.本文就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自1993年2003年,对68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应用Dick、AF、USS、DRFS等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青 《中外医疗》2010,29(7):80-81
腰椎滑脱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腰痛病症原因之一。本文针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的现状,以50例病例为依据研究RF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分析腰椎滑脱病症治疗的手段及诊疗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