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枢性卒中后疼痛(central post stroke pain,CPSP)是一种脑血管意外后的慢性神经性疼痛综合征[1],多在出血或缺血性脑卒中后6个月出现,CPSP约占卒中患者发病率的1%~14%[2],由相应的缺血或出血性病变影响脊髓丘脑通路而引起的神经性疼痛综合征[3],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临床特征通常表现为... 相似文献
2.
3.
神经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可能起源自胶质组织。虽然关于胶质瘤的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的认知在过去10年里有很大提高,但高级别胶质瘤仍是预后不良的致命性疾病。目前治疗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胶质瘤细胞的异质性有关。导致异质性的原因之一是其具有大量遗传变异;而另一个影响因素可能是形成胶质瘤的起源细胞类型。胶质瘤的起源细胞仍未确定,需要更多关于这一问题的知识,才能完整理解神经胶质瘤的生物学特征。通过发育生物学和胶质瘤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发现具有形成胶质瘤能力的最可能候选细胞是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和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不同起始细胞类型的胶质瘤,其预后和治疗反应可能会显著不同。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胶质瘤的细胞起源。 相似文献
4.
癫痫是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约为1%,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胶质细胞占脑细胞总数的约90%,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其在生理与病理状态下对维护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至今未明。胶质细胞不仅与脑的正常生理活动、发育以及神经病理过程有明显关系,而且与神经元的功能活动以及损伤与修复过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研究表明胶质细胞在癫痫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痫性发作时胶质细胞功能改变(细胞形态改变、免疫表型改变和细胞增殖活动)、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物质、信息交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Olig1在局灶性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及其参与髓鞘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使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脑缺血后1d、3d、7d、14d和28d Olig1的表达变化。碱性髓鞘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是髓鞘的组成成分,用作髓鞘的标志物,检测脑缺血后上述各时间点MBP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大鼠Olig1广泛分布于脑白质和灰质,如皮层、胼胝体和纹状体等区域,典型地沿着神经纤维成束状排列。正常大鼠Olig1主要位于少突胶质细胞的胞浆,脑缺血后Olig1由胞浆移至细胞核。Olig1的表达在脑缺血后1d下降,3d回到正常水平并维持此水平到脑缺血后28d。MBP蛋白表达在脑缺血后1d至28d逐渐下降。结论 Olig1在脑缺血的初期表达下降,抑制了神经的再生,针对Olig1的表达规律进行干预将为脑缺血后髓鞘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香芍颗粒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小鼠行为和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s)、少突胶质细胞(OLs)的影响。方法 80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PSD+PBS组和PSD+香芍组, 每组20只。采用MCAO后轻度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和孤独饲养的方法构建PSD模型。采用激光散斑成像、改良神经严重程度评分(mNSS)和TTC染色评估MCAO模型, 采用体质量、糖水偏好实验和悬尾实验评估PSD模型。PSD建模后4组小鼠均灌胃28 d, 假手术组、MCAO组、PSD+PBS组给予溶剂(PBS)0.2 mL灌胃, 1次/d;PSD+香芍组按照60 mg/kg剂量将香芍颗粒溶于0.2 mL PBS中灌胃, 1次/d。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mPFC中OPCs和OLs的数量, 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mPFC中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1)模型验证结果:激光散斑成像实验观察到小鼠在M...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成年大鼠大脑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变化及MK-801和NBQX对其保护作用.方法 以线栓法制作成年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阻塞90min再灌注1d、7d和14d),分别向其大脑皮质缺血区立体定向注射5mmol/L 的MK-801和50 mmol/L的NBQX各1μl,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成年大鼠早期大脑梗死中心区、梗死周边区和缺血对侧NG2和O4阳性细胞数量.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成年大鼠大脑皮质梗死中心区NG2 和O4阳性细胞逐渐减少, NBQX组大鼠NG2和O4阳性细胞数减少的幅度较少.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周边区NG2和O4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加,NBQX组大鼠增加更明显,而MK-801组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成年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周边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增多.NBQX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早期的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氯化锂-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致疒0 间大鼠早期大脑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变化及意义.方法对雄性成年SD大鼠先后腹腔注射氯化锂、毛果芸香碱,制成癫癎持续状态动物模型;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癎性发作后早期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CA1区NG2和O4阳性细胞数量.结果和对照组相比,除癫癎后1 d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脑皮质内NG2和O4阳性细胞都有明显的增加;癫癎后1 d组海马CA1区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癫癎后7 d组皮质和海马CA1区NG2和O4阳性细胞数最多.结论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致癎大鼠早期大脑NG2和O4表达增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增多,并且和观测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9.
已有实验证实,脑白质病变如多发性硬化症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一些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均涉及到局部小胶质细胞的激活。
目的:探讨细菌脂多糖诱导活性小胶质细胞对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的毒性作用。
方法:取2 d龄SD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前体共培养,分为共培养对照组和共培养脂多糖组。对共培养细胞经脂多糖100 μg/L 诱导48 h,分别应用硝酸还原比色法检测一氧化氮含量,还原-比色法检测超氧阴离子含量,免疫细胞染色法检测过氧亚硝酸盐含量,Hochest33342/PI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死亡的形态学改变,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成活率。
结果与结论:与共培养对照组比较,脂多糖诱导导致共培养细胞内一氧化氮、超氧阴离子、过氧亚硝酸盐含量均明显增加,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的凋亡率亦显著增加。通过体外观察,确认脂多糖诱导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的死亡通路,是由于脂多糖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导致小胶质细胞表达一氧化氮合酶和活化NADPH氧化酶,致使其产物一氧化氮和超氧阴离子大量生成,两者进一步反应生成大量的毒性因子过氧亚硝酸盐,作用于少突胶质细胞前体,从而导致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的死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鼠全脑照射后早期大脑皮质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放射性反应及MK-801和NBQX对其保护作用。方法 以10Gy的剂量时SD大鼠单次全脑照射后即刻分别向其大脑皮质定向注射5mmol/L的MK-801和50mmol/L的NBQX各1μl,然后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各时间点大脑皮质MyT1阳性细胞数量。结果 和假照射组相比,照射组大鼠照射后7d和14d时大脑皮质MyT1阳性细胞数显增加(P<0.01);MK-801组大鼠照射后各时间点大脑皮质MyT1阳性细胞数与照射组大鼠无明显差异(P>0.05);而NBQX组大鼠照射后1d、7d和14d时的MyT1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照射组大鼠(P<0.05)。结论 大鼠全脑照射后早期大脑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反应性增多,并有时程性变化;NBQX对早期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放射性损伤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cells,OPCs)及髓鞘的表达变化。方法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1d、1w和2w不同脑区(梗死中心区、梗死周边区和梗死对侧区)OPCs特异性细胞标志物NG2的阳性细胞数及和髓鞘标志物碱性髓鞘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的表达变化。结果脑缺血后梗死中心区NG2阳性细胞数和MBP的表达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梗死周边区NG2阳性细胞数在1w~2w增加,MBP的表达在24h~1w内降低,2w恢复到正常水平;梗死对侧区NG2阳性细胞数和MBP的表达无明显变化。梗死周边区OPCs细胞呈"单极"或"双极"分裂状,并从梗死灶的外带迁移到内带,提示OPCs细胞激活、增生并发生迁移。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周边区NG2细胞增多,使得一度缺失的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及髓鞘得到补充,提示NG2细胞可能参与缺血损伤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2.
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监视的主要细胞, 在脑组织急慢性缺血性损伤中可通
过介导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释放多种具有神经毒性的产物, 进一步引起神经元和其他胶质细胞的
死亡。 血管性认知障碍作为脑组织慢性缺血性损伤导致的一种以磁共振成像下脑白质脱髓鞘为特征
的疾病, 缺血性非特异炎症在其白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愈发得到重视。 本文对有关脑组织缺血引起
小胶质细胞激活所介导非特异性炎症进而造成脑白质脱髓鞘损伤的机制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以期
能够为进一步的相关机制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固有免疫细胞,在脑或脊髓创伤后的神经炎症反应中起关键作用。神经系统损伤后小胶质细胞可提供神经保护因子,清除细胞碎片并调控神经修补过程。而另一方面,小胶质细胞会产生高水平的促炎及细胞毒性介质从而阻碍CNS修复,促使神经元失能及细胞死亡。小胶质细胞的双重特性可能与其损伤后的表型及功能反应有关。本综述探讨近年来有关脑和脊髓损伤后小胶质细胞活化表型的研究,以及小胶质细胞在神经元、血管、少突胶质细胞生长及再生中的可能发挥的作用。并简述已知的调控表型转换的分子机制,着重探讨可以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的治疗途径。了解小胶质细胞表型调控机制有助于我们增加神经系统损伤恢复的知识,并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胶质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90%,而星形胶质细胞是其主要组成成分。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由神经元完成,而星形胶质细胞只对神经元起着支持、营养及代谢等功能。近几年,人们发现星形胶质细胞在维持正常脑功能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可影响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少突胶质细胞是形成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的细胞,有研究表明,少突胶质细胞的细胞骨架
在髓鞘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少突胶质细胞的独特易损性所导致的髓鞘脱失在某些疾病中具
有核心地位。与髓鞘损伤相关的指标有髓鞘碱性蛋白(MBP)、髓鞘相关糖蛋白(MAG)、少突胶质细胞转
录因子(OLIG2)等蛋白。与髓鞘损伤所相关的疾病有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阿尔茨海默病等一些
神经退行性病变以及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作为神经精神类疾病的一种,近年来其发病机制、
治疗及预后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但与之相关的因素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与研究。现将从髓鞘形
成、髓鞘损伤相关疾病的机制、各个指标在髓鞘损伤所对应的疾病中的具体变化等方面来看髓鞘的形
成与损伤对 PTSD 的发展、恢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2)在人脑胶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蛋门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96例脑胶质细胞瘤患者的手术标本,WHO分类:Ⅰ级26例,Ⅱ级28例,Ⅲ级20例,Ⅳ级22例;组织学分类: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瘤26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8例,间变性星形胶质细胞瘤20例,多形胶质母细胞瘤10例,髓母细胞瘤12例和10例颅脑损伤内减压脑组织标本中Olig-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瘤阳性表达牢为23.08%(6/26),少突胶质细胞瘤阳性表达率为82.14%(23/28),间变性星形胶质细胞瘤阳性表达率为40.00%(8/20),多形胶质母细胞瘤阳性表达率为30.00%(3/10),髓母细胞瘤阳性表达率为75.00%(9/12)和正常脑组织阳性表达率为60.00%(6/10);Olig-2阳性率在良性(Ⅰ+Ⅱ)和恶性(Ⅲ+Ⅳ)中分别为53.70%(29/54)和47.62%(20/42),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少突胶质细胞瘤Olig-2阳性率82.14%(23/28)和其它病理类型肿瘤阳性率38.24%(26/68)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少突胶质细胞瘤中Olig-2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胶质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P〈0.05)。结论Olig-2在少突胶质细胞瘤中明显高表达,但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无明显相关,Olig-2可以作为人脑少突胶质细胞瘤与其它类型胶质细胞瘤鉴别诊断的重要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硬化(MS)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性疾病,目前认为M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共同参与导致的以脑和脊髓白质损伤为主的疾病.由于在人类成体前脑有大量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另外在MS脱髓鞘斑内亦存在OPC,少突胶质细胞及其前体OPC是MS中髓鞘再生的主要来源.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髓鞘再生是MS治疗中非常有前景的方向,但是要达到有效的、有治疗作用的髓鞘再生,首先必须了解影响髓鞘再生的各种因素,理解控制髓鞘形成和髓鞘再生的确切机制.现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朝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63-64
目的探讨抗髓鞘碱性蛋白抗体(抗MBP抗体)及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抗MOG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中的表达率,并研究两种抗体对该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03—2013-09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90例为实验组(MS组30例,AM组30例,NMO组30例);同时选取45例非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应用ELISA方法对各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抗MBP抗体、抗MOG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各组及各亚组之间表达水平差异。结果实验组在血清及CSF中的抗MOG抗体和抗MBP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各组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与CS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与AM组血清及CSF中抗MOG抗体阳性率均显著低于NMO组(P0.05)。MS组血清中抗MBP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AM组(χ2=4.356,P0.05),其余各亚组及CSF中的抗MBP抗体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MS组血清中的抗MBP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CSF组(χ2=5.963,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中抗MBP抗体、抗MOG抗体高表达,对疾病诊断具有临床意义;同时血清中的抗MOG抗体和抗MBP抗体含量差异可辅助疾病各亚型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急性的、自发性的脑血管破裂,血液流出至大脑实质、脑室或者蛛网膜下腔的过程.脑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病残率.脑出血后血肿的扩大及吸收会引起一系列的反应,即所谓的原发性脑损伤及继发性脑损伤.小胶质细胞是被认为最早对脑出血做出反应的非神经元细胞,对...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Microglial inhibition may reduce secondary tissue injury and improve functional outcome following acute brain injury.Utilizing clinically relevant murine models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neuroinflammatory responses and functional outcom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