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脊液 (CSF)γ 干扰素 (IFN 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α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白细胞介素 8(IL 8)的变化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CNS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14例化脓性脑膜炎 (PM)、30例病毒性脑膜炎 (VM)及2 2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CSF中IFN γ、G CSF、TNF α、IL 6及IL 8水平。结果 PM组G CSF及IL 8[(132± 4 1)、(2 5 3± 0 5 6 ) μg/L]水平明显高于VM组 [(5 3± 2 2 )、(0 5 3± 0 4 6 ) μg/L](P <0 0 0 1) ;IFN γ在VM组 [(2 0± 0 4 ) μg/L]水平明显高于PM组 [(0 8± 0 5 ) μg/L](P <0 0 1) ;各脑膜炎组中TNF α及IL 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G CSF及IL 8水平增高程度与CSF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 ;IFN γ增高程度与CSF白细胞数及葡萄糖定量间无相关性。结论G CSF、INF γ及IL 8在CSF中显著增高有助于PM与非PM的鉴别诊断 ;TNF α、IL 6在感染性脑膜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是非特异性的 ,其在CSF中的变化对感染性脑膜炎患儿鉴别诊断无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脑脊液兴奋性氨基酸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丹酰化反应聚酰胺薄层层析及荧光法测定19例化脓性脑膜炎、6例病毒性脑炎、8例癫痛持续状态(SE)和21例热性惊厥患儿脑脊液中22种氨基酸成分。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化脓性脑膜炎时18种氨基酸显著升高,其中谷氢酸、天冬氢酸、丝氨酸及甘氨酸为兴奋性氢基酸。SE时谷氢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赖氨酸及谷氨酞胺显著升高。病毒性脑炎时除谷氨酸不高外,余同SE。热性惊厥时只有天冬氨酸显著升高。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在各病组均无明显改变。提示在四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时脑内存在兴奋毒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 (CNS)感染患儿脑脊液 (CSF)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Ⅱ (IGF Ⅱ )水平的变化及其与CSF中葡萄糖浓度、蛋白质浓度和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  45例CNS感染患儿分为 2组 ,其中细菌性脑膜炎 (BM) 2 4例、病毒性脑炎 (VE) 2 1例 ,取 15例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CSF作为对照组。用免疫放射分析法 (IRMA)测定CSF中IGF Ⅱ的浓度。结果  1.BM组CSF中IGF Ⅱ浓度 64 .5 6± 49.61ng/ml显著高于VE组 3 1.41± 7.16ng/ml(P <0 .0 1)和对照组 2 7.19± 6.85ng/ml(P <0 .0 1) ;2 .CSF中IGF Ⅱ浓度与CSF中葡萄糖浓度呈负相关 (r =- 0 .5 61 P <0 .0 1) ,与CSF中蛋白浓度呈正相关 (r =0 .83 9 P <0 .0 0 1)。结论 1.IGF Ⅱ参与CNS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 ;2 .IGF Ⅱ可能参与CNS感染时CSF中葡萄糖和蛋白浓度变化的调节 ;3 .测定CSF中IGF Ⅱ浓度可对BM和VE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癞痫(EP)和热性惊厥(FC)患儿脑脊液(CSF)生长抑素(SS)含量及其与EP和FC发病机制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EP和FC患儿CSF中SS含量。结果EP组CSF中SS水平(139.59±45.95)ng/L明显高于FC组(89.71±37.51)ng/L和对照组(77.31±37.10)ng/L(P均<0 05);FC组CSF中sS水平(89 71±37 51)ng/L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严重组EP和FC患儿CSF中SS水平与普通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SS参与EP发作,可能有致EP发作作用,而与FC的惊厥发作无关。  相似文献   

5.
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一氧化氮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方法应用Griess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23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NO代谢终产物--亚硝酸盐和NO前体--L-精氨酸的浓度,并将31例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脑脊液作为对照组.结果(1)治疗前,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亚硝酸盐浓度[(10.76±4.09)μnol/L]明显高于对照组[(2.69±1.20)μnol/L],差异有显著性(t1=10.41,P<0.01);经治疗后,脑脊液亚硝酸盐浓度渐下降.脑脊液指标恢复正常后,亚硝酸盐浓度[(3.00±1.16)μmol/L]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t=1.24,P>0.05).(2)23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中,14例单用抗生素治疗,其余9例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治疗.抗生素+地塞米松治疗组脑脊液亚硝酸盐浓度[(5.92±1.90)μnol/L]显著低于单用抗生素组[(8.86±3.50)μnol/L],差异有显著性(t=2.30,P<0.05).(3)细菌性脑膜炎患儿治疗前脑脊液L-精氨酸浓度[(12±6)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7±8)μnol/L],差异有显著性(t=2.29,P<0.05).结论NO参与了细菌性脑膜炎的病理过程,而地塞米松能部分抑制NO的过度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癫癎(EP)和热性惊厥(FC)患儿脑脊液(CSF)生长抑素(SS)含量及其与EP和FC发病机制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EP和FC患儿CSF中SS含量.结果 EP组CSF中SS水平(139.59±45.95)ng/L明显高于FC组(89.71±37.51)ng/L和对照组(77.31±37.10)ng/L(P均<0.05);FC组CSF中SS水平(89.71±37.51)ng/L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严重组EP和FC患儿CSF中SS水平与普通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SS参与EP发作,可能有致EP发作作用,而与FC的惊厥发作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脑脊液生长抑素(SOM)在惊厥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惊厥性疾病患儿67例,分别在入院d1、d7采取静脉血,d1采脑脊液(CSF)标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和CSF中SOM水平。结果1.惊厥组d1、7血浆SOM水平分别为(39.23±11.00)、(29.47±9.40)ng/L,d7较d1显著下降(t=21.530P<0.001);惊厥各组d7与d1自身比较有显著差异(t=16.551,10.968,13.715P均<0.01);脑炎无惊厥组d7(20.57±4.82)ng/L较d1(21.66±5.01)ng/L下降,但无显著差异(t=1.321P>0.05);对照组d1(19.58±6.04)ng/L,惊厥组与脑炎无惊厥组、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t=6.847,7.921P均<0.01),惊厥组各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F=56.114P<0.01);2.惊厥组CSF中SOM为(44.14±12.50)ng/L,脑炎无惊厥组为(22.88±5.60)ng/L,对照组为(18.88±5.27)ng/L。惊厥组较脑炎无惊厥组、对照组均显著升高(t=7.406,7.786P均<0.001),惊厥各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F=51.150P<0.01)。3.惊厥发作次数多则血浆和CSF中SOM水平高,经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d1、7血浆SOM水平与d1CSF中SOM水平显著正相关(r=0.956,0.830P均<0.001)。结论惊厥性疾病患儿血浆、CSF中SOM水平均显著增高,但SOM水平在惊厥发生的不同阶段变化不同。血浆SOM水平能间接反映CSF水平,且与惊厥发  相似文献   

8.
母乳中生长抑素的测定及其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母乳中生长抑素的存在、变化规律及作用,应用放射免疫法系列观测30名正常哺乳产妇乳汁及相对应的血浆中生长抑素水平,结果:母乳生长抑素水平3倍 ̄4倍于母血。母乳中该激素水平自产后7天起持续显著下降,至产后3月其变化趋于平缓,结果表明,母乳中高浓度的生长抑制极可能有助于维持新生儿消化机能平衡;降低哺乳妇女乳腺癌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危重病患儿脑脊液和血液气体及酸碱变化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危重病患儿脑脊液 (CSF)和血液气体及酸碱含量变化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6 0例危重病患儿 [危重评分 <70分和 (或 )Glasgow昏迷评分≤ 8分 ]中 ,中枢神经系统 (CNS)疾病组 34例 ,非CNS疾病组 2 6例。同步检测 6 0例急性期CSF和动脉血pH、PO2 、PCO2 、HCO-3 等含量。结果 CSF中pH、PO2 、PCO2 、HCO-3 与血液相应指标变化呈正相关 (r =0 .348~ 0 .872 ,P <0 .0 5或0 .0 1)。CNS疾病组 ,CSF中pH、PO2 、PCO2 、HCO-3 分别为 7.10、5 2 .7mmHg、5 8.8mmHg和 15 .6 2mmol L ,与动脉血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其中CSF的PO2 比动脉血PO2 (平均 78.8mmHg)低 2 6 .3mmHg ;非CNS疾病组CSF的pH、PO2 、PCO2 、HCO-3 分别为 7.0 4、5 5 .4mmHg、5 9.2mmHg和16 .7mmol L ,与动脉血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疾病CSF中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危重病患儿伴随有CSF酸碱指标的显著变化 ,并与血气指标呈正相关。当CNS疾病动脉血PO2 降低尚不明显时 ,脑组织可能已存在明显低氧状态。CSF气体及酸碱测定可对危重病患儿脑组织氧水平、酸碱状态的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浅表性胃炎患儿血浆和胃液生长抑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2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儿和27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和胃液生长抑素(SSY)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观察组血浆及胃液SST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分别进行自身比较,胃液SST含量高于血浆SST含量(P<0.01);观察组胃液pH值与血浆SST之间呈负相关。提示SST可能在儿童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与转归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蝶呤被认为是反映体内“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轴”所介导的细胞免疫防御系统激活程度的一个标志物。四氢生物蝶呤是生物合成神经介质多巴胺和5-羟色胺不可缺少的辅助因子。因此,脑脊液中新蝶呤水平的检测对于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有一定的价值,与脑脊液细胞反应,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外周感染的一个辅助鉴别依据;新蝶呤水平的改变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免疫激活可能与热性惊厥的发病机制有关;检测脑脊液中的新蝶呤、四氢生物蝶呤浓度可以评价免疫防御的状况,预测脑膜炎是否将有慢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受体(SSTR)亚型SSTR1、SSTR2和SSTR5在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STR1、SSTR2和SSTR5在60例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60例中,SSTR1表达阳性14例(23%);SSTR2表达阳性23例(38%);SSTR5表达阳性40例(67%)。SSTR1、SSTR2和SSTR5的表达在不同性别、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儿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STR5在低分化和高分化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SSTR5在低分化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高分化者,提示SSTR5可作为低分化神经母细胞瘤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3.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细胞学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细胞离心涂片机收集CSF细胞,经染色镜检进行CSF细胞学检查。结果在59例白血病患儿438次CSF细胞学检查中,发现病例和标本阳性率分别为15.3%(9/59)和8.7%(38/438)。结论CSF细胞学检查对CNSL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及复发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脑脊液磷酸己糖异构酶检测用于脑膜炎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比色法检测15例化脓性脑膜炎,14例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23例非神经系统疾患患儿的脑脊液磷酸己糖异构酶活性。三组患儿脑脊液磷酸己糖异构酶活性分别为407.0±76.1、15.0±3.5和7.0±1.0U/L。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脑脊液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二组(P<0.01),而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提示脑脊液磷酸己糖异构酶测定在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及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的鉴别诊断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生长抑素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脑组织、胰腺、胃肠道等处的调节肽.临床上,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早已广泛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基于其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内毒素水平、抑制氧化损伤、增强免疫功能、细胞保护作用、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作用机制的研究,生长抑素在以上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尤其在合并或继发胰腺及胃肠道损伤时作用尤为显著.生长抑素临床应用亦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足月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时脑脊液(CS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否增高,探讨CSF中NSE水平(CSF-NSE)与NBNA评分、CSF中胆红素(CSF-BIL)及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s-UCB)等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日龄3~7d的足月新生儿黄 疸39例,根据NBNA评分和核黄疸痉挛期的诊断,分为NBNA评分正常组(17例)、NBNA低分组(15例)和核黄疸痉挛期组(7例);测定CSF-NSE、CSF-BIL和s—UCB水平。结果3组CSF-NSE、CSF-BIL和s-UCB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两两比较CSF-NSE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NBNA评分正常组CSF-BIL与NBNA低分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259);NBNA评分正常组s-UCB与NBNA低分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279);CSF-NSE和NBNA评分、CSF-NSE、s-UCB相关(r=-0.879,0519,0.661P均〈0.01)。发生胆红素脑损伤时CSF-NSE平均值的95%可信区间〉14.93μg/L。结论测定CSF-NSE对新生儿高胆红索血症脑损伤诊断具有较重要价值;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以NBNA评分可推测CSF-NSE水平;NBNA低分时,可能存在胆红素脑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反复高热和高热惊厥(FS)对幼年大鼠脑区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51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4只)、高热对照组(HC组,n=19只)和FS组(n=18只).水浴法建立FS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齿状回(DG)、CA1区、CA3区以及颞叶皮层(CTL)中SS的表达情况,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匀浆中SS水平.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C组大鼠脑组织SS阳性细胞数DG区(21.10±2.51)、CA3区(10.60±2.41)较NC组(15.50±3.20,8.30±1.49)明显增加,FS组DG区(10.50±2.12)、CA3区(6.90±2.02)较NC组减少,各组CA1区与CTL均未发生明显变化;放射免疫结果显示,各组大鼠海马匀浆中SS水平两两比较.HC组[(53.74±7.56)ng/g]明显高于NC组[(35.70±2.90)ng/g](P<0.01)和FS组[(39.54±7.74)ng/g](P<0.05),FS组与N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反复高热和FS后,幼年大鼠脑组织各区SS发生不同的变化,提示SS可能有增加惊厥易感性和促进惊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心肌肌联蛋白的结构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横纹肌肌小节的构成除粗、细肌丝外,还有由大分子蛋白——肌联蛋白构成的第三肌丝系统。肌联蛋白从Z线延续至M线,与肌小节内多种蛋白质相结合,作为肌小节的骨架成分,肌联蛋白为肌小节的组装提供分子支架;在肌细胞收缩过程中,作用于被动张力和恢复力的产生,并对主动张力有一定的影响。本文着重论述心肌肌联蛋白的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及肌联蛋白的改变与心脏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新蝶呤被认为是反映体内"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轴"所介导的细胞免疫防御系统激活程度的一个标志物。四氢生物蝶呤是生物合成神经介质多巴胺和5-羟色胺不可缺少的辅助因子。因此,脑脊液中新蝶呤水平的检测对于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有一定的价值,与脑脊液细胞反应,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外周感染的一个辅助鉴别依据;新蝶呤水平的改变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免疫激活可能与热性惊厥的发病机制有关;检测脑脊液中的新蝶呤、四氢生物蝶呤浓度可以评价免疫防御的状况,预测脑膜炎是否将有慢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Xie XZ  Wang ZM  Zhang HY  Wang L  Gao BH  Li XM  Hu WG 《中华儿科杂志》2006,44(10):774-777
目的 探讨胃窦组织中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Fas基因配体(Fas—L)的免疫组化表达在小儿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本组83例,根据病理诊断与胃镜下有无十二指肠溃疡将病例分为5组:A组,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Hp^+);B组,慢性浅表性胃炎,Hp^-;C组,十二指肠溃疡,Hp^+;D组,十二指肠溃疡,Hp^-;E组,正常对照组,Hp^-。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每例进行GAS、SS、PCNA、Fas—L染色。比较各组阳性细胞数差异。结果 GAS、SS的表达在A组、B组、C组、D组数值均高于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NA的表达在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L的表达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儿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中,GAS、SS表达均有升高。GAS和SS升高可能在小儿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因、防御机制中起一定作用;Hp感染促进胃窦黏膜腺上皮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