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壁肿瘤切除后胸壁大块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24例胸壁肿瘤切除后胸壁大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24例患者均联合应用不锈钢丝和绦纶补片进行胸壁重建。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胸壁软化及反常呼吸运动,无切口感染,1例术后发生伤口局部积液。全组患者术后随访1月~10年,无1例钢丝断裂及反常呼吸,胸壁凹陷畸形不明显,胸廓外形的满意率达95.8%(23/24)。结论不锈钢丝和涤纶补片是修复重建胸壁大块缺损的一种很好材料,取材方便,操作简便,胸廓稳定性良好,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胸壁大块缺损外科重建7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胸壁大块缺损后不同外科技术重建的效果.方法 1995年9月至2005年9月对71例不同病因的胸壁大块缺损患者采用多种方法 进行胸壁重建.骨性胸廓重建采用自体组织(肋骨条、阔筋膜、肌瓣)或人工材料(Dacron片、聚四氟乙烯网片 钛合金条、金属丝支架加大网膜片、Dacron和骨水泥构成的三明治式复合体).皮下软组织修复主要应用转移皮瓣、肌皮瓣或大网膜瓣.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和局部肿瘤复发,2例因感染摘除金属植入物.术后呼吸功能良好,无反常呼吸运动.结论 背阔肌瓣和大网膜瓣修复软组织效果较好,后者对因感染引起的胸壁缺损效果更佳.Dacron片和骨水泥构成的三明治式复合体适用于大块骨性胸廓缺损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人工材料胸壁重建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影响胸壁缺损重建的因素很多 ,但主要是缺损的部位、大小和深度。缺损范围较小或特殊部位的缺损 ,如前胸壁直径小于 5cm ,后胸壁小于 10cm ,一般直接缝合即可。但全层大块胸壁缺损 ,尤其在前胸壁及侧胸壁 ,范围超过 6cm× 6cm且相连 3根以上肋骨受损时 ,应考虑行胸壁骨性重建 ,以恢复胸廓的坚固性和稳定性 ,否则术后将引起胸壁软化和反常呼吸 ,造成呼吸、循环的紊乱〔1 - 5〕。重建胸壁缺损的材料分为自体组织、同种异体组织和人工材料。自体组织和同种异体组织虽然被认为是最符合人体生理的修复材料 ,但取材有限、增加创伤、增加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4.
胸壁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胸壁肿瘤的切除和胸壁缺损的重建方法。方法自1985年7月至2004年10月对113例胸壁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良性肿瘤47例,恶性肿瘤66例,48例肿瘤切除后遗留巨大胸壁缺损而采用转移肌瓣、钢丝网、有机玻璃、牛心包片和巴德复合补片等进行修复重建。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恶性肿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1%(38/52),52.2%(24/46)和28.9%(11/38)。结论胸壁肿瘤不论良恶性均首选手术切除,恶性肿瘤应进行胸壁扩大切除并修复胸壁缺损,其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应用人工补片胸壁重建治疗胸壁巨大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14例胸壁肿瘤患者。男10例,女4例;年龄28~67岁,平均45岁。原发性肿瘤11例,转移性肿瘤3例。肿瘤位于前胸壁5例,后胸壁3例,侧胸壁6例。病程20~270 d。患者均行扩大根治切除术,切除2~5根肋骨,胸壁缺损范围9 cm×7 cm~17 cm×12 cm,采用单层或双层Marlex网片结合自体肌肉瓣覆盖重建胸壁。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胸壁无明显反常呼吸。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6个月,平均21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与材料有关的宿主反应。患者胸壁无明显畸形,外观良好,呼吸运动时胸壁重建处无不适。1例因肿瘤复发伴肝脏转移死亡。结论人工补片胸壁重建治疗胸壁巨大缺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壁肿瘤切除及胸壁缺损修补重建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胸壁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肋骨分化型软骨肉瘤、肋骨分化型骨肉瘤、肋骨骨巨细胞瘤及肋骨骨旁骨肉瘤各1例,肺癌胸壁转移癌2例,乳腺癌复发胸壁转移1例。行扩大根治切除4例,姑息性切除2例,限制性切除1例。切除肋骨1-3根,胸壁骨性缺损面积(4 cm×15 cm)-(15 cm×15 cm)。胸壁缺损重建6例:用部分膈肌修补加固下胸壁缺损1例,应用钢丝支架并腹壁转移肌皮瓣修补缺损1例,应用M arlex网片修补骨性缺损并同时覆盖周围肌肉瓣4例。1例限制性切除患者仅行拉拢缝合,未行胸壁重建。结果应用双层M arlex网片修补骨性缺损并同时覆盖周围肌肉瓣的3例术后胸壁稳定性满意,限制性切除的1例胸壁外观正常,余3例均出现反常呼吸。术后随访6例,时间5月-6年,4例原发性肋骨肿瘤患者均健在,3例转移癌患者死亡1例,失访1例,健在1例。结论依据胸壁缺损的位置和大小,应用双层聚丙烯网片结合自体肌肉瓣覆盖是修补重建胸壁的可靠方法 。  相似文献   

7.
胸壁重建材料的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各类胸壁切除术 ,通常情况下包括 :①胸壁及胸膜肿瘤 (原发或转移性 )的切除 ,②胸壁严重且久治不愈的局灶性感染病变切除 ,③胸壁严重的放射性溃疡坏死灶的切除 ,④先天性胸廓畸形矫正术 ,⑤严重外伤伤口的清创等。而上述手术治疗后 ,常常造成胸壁深层组织甚至全层组织的大块缺损 ,进而破坏了胸廓的完整性、坚固性和稳定性 ,以及胸膜腔的密闭性 ,导致胸壁软化、反常呼吸、气胸及纵隔摆动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 ,因此胸壁大块缺损的修复 ,胸壁稳定性的重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1~ 2 ] 。大多数胸科医生认为 ,…  相似文献   

8.
Gore-Tex修复胸壁大块缺损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3月至2000年1月,我们应用Gore-Tex软组织补片修复胸壁大块缺损8例9次,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壁肿块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2月至2007年1月间81例胸壁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肿瘤34例,恶性肿瘤23例,胸壁结核24例,均行胸片检查,阳性率85.2%(69/81),75例行胸部CT检查,均有阳性发现(100%)。3例转移癌、1例恶性淋巴瘤、2例恶性间皮瘤、4例恶病质的结核患者未手术。34例良性肿瘤、20例胸壁结核患者行单纯切除术;17例恶性肿瘤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16例切除后胸壁大块缺损者行M arlex网胸壁重建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78例,良性肿瘤有2例复发,恶性肿瘤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1.6(0.5-7)年。结论 CT对胸壁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胸壁肿瘤不论良恶性均首选手术切除,恶性肿瘤应进行胸壁扩大切除并修复胸壁缺损。  相似文献   

10.
胸壁缺损修补重建方法探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胸壁肿瘤切除后,缺损的修补与重建是手术成败的关键。重建时使用的材料多样,方法各异。我们总结75例胸壁肿瘤术后缺损修补的经验,比较自体组织与替代品修补重建的优缺点,认为使用自体组织作为缺损重建材料优点为取材容易方便,术后不易感染,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1.
Duan L  Xu ZF  Zhao XW  Gong ZY  Sun K  Qin X  Fang J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0):665-667
目的观察可降解性甲壳素长纤维增强聚己内酯(PCL)人工肋条用于犬胸壁缺损重建的作用。方法采用熔融共混、模压法制备甲壳素长纤维增强PCL人工肋条。建立10只10cm×8cm的胸壁缺损犬动物模型,对其中8只犬采用甲壳素长纤维增强PCL人工肋条(实验组)、2只犬采用Marlex网(对照组)进行缺损修复,观察人工胸壁的植入状况及胸壁组织的再生过程,术后1,4和6个月时进行X线摄片、CT扫描检查。结果所有犬无手术死亡和围手术期死亡。实验组2只出现轻度的反常呼吸,2周后反常呼吸消失;无胸壁塌陷、感染,无严重并发症。肋骨断端接触处新生骨增生明显,与人工肋条紧密接触,界面良好,固定牢靠。对照组术后有明显的胸壁塌陷和反常呼吸,网材有皱折发生。结论可降解性甲壳素长纤维增强PCL人工肋条能够对胸壁提供有效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Guo L  Xing X  Li J  Xue C  Bi H  Li Z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25(12):1465-1468
目的探讨胸壁全层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14例胸壁全层缺损患者。男8例,女6例;年龄23~65岁,平均42岁。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继发胸壁全层缺损12例,乳腺癌术后继发放射性损伤1例,热压伤1例。缺损范围为8 cm×5 cm~26 cm×14 cm。所有患者均伴肋骨缺损(1~5根),3例伴胸骨缺损。术中10例患者应用涤纶网或聚四氟乙烯补片行骨性重建,4例未作骨性重建。分别采用双叶皮瓣、胸大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腹直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范围为10 cm×7 cm~25 cm×13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2例发生创面愈合不良,经再次彻底清创、肌皮瓣修复和补充植皮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8个月。除1例骨肉瘤患者因肝转移于术后6个月死亡,其他肿瘤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复发。热压伤患者未同期行胸壁骨性重建,术后5 d出现短暂轻度反常呼吸,其他患者术后胸廓稳定性良好,无明显反常呼吸及呼吸困难。结论根据胸壁缺损病因、面积和部位,单独或联合应用局部皮瓣或肌皮瓣进行胸壁软组织缺损修复,必要时应用人工材料行胸壁骨性重建,可有效修复严重胸壁全层缺损。  相似文献   

13.
大面积的全层胸壁缺损重建,一直是整形外科、心胸外科目前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胸壁重建的效果往往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生存率与生存状态.临床上胸壁全层缺损常见原因包括:①恶性肿瘤切除术,包括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原发性胸壁软组织肉瘤等;②贯穿全层的胸壁热压伤;③胸壁严重的放射伤切除;④严重外伤等.而影响胸壁重建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缺损的部位、深度和大小.一般认为,全层大面积胸壁缺损范围超过6 cm×6 cm且相邻3根以上肋骨受损时,或者胸骨大部分切除的患者,应考虑行胸壁骨性重建,当缺损在前壁或者侧壁时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组织工程肋骨修复胸壁巨大缺损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壁常因肿瘤、感染和创伤等原因发生大面积缺损 ,迄今尚无理想的硬性胸廓修复材料。 2 0 0 0年 5月 ,我们对 1例巨大复发性左前胸壁瘤样纤维组织增殖症 (韧带状瘤 )施行全层胸壁切除后 ,用组织工程肋骨修复获得成功。病人 女 ,2 5岁。发现左乳下缘固定包块 3年。先后 2次手术切除 ,但均在术后短期内复发且进行性增大。本次入院时包块已增至 18cm× 18cm× 18cm大小 ,坚硬 ,固定于前胸壁 ,侵及左乳房和皮肤。CT显示包块向深层侵及肋骨、胸膜并突向胸腔内紧贴左上肺和心包。手术切除胸壁全层和第 5~ 9肋骨前段 ,全层胸壁缺损直径约…  相似文献   

15.
胸壁骨架缺损重建术(附2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自1980年5月至1994年6月间共进行各种胸壁骨架缺损重建27例的治疗经验。缺损最小者2×3.5cm,最大者横跨胸腹部达23×25cm。应用带蒂肌瓣移植者13例,绦纶片或绦纶钢丝复合体9例,有机玻璃1例,人工胸壁置换3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无术后移植物移位或感染,结果满意。作者对胸壁重建术的基本原则,重建材料的选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重点介绍了作者等研制的人工胸壁复合材料的优点,用此材料行胸壁置换术3例获得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钛网、重建钢板及背阔肌带蒂肌皮瓣,修复上胸壁乳腺肉瘤样癌切除后巨大缺损1例,观察术后早期效果。方法于2006年2月收治1例56岁女性上胸壁乳腺肉瘤样癌患者,行肿瘤切除后缺损约20cm×15cm,钛网覆盖胸壁缺损,重建钢板连接双侧锁骨残端,右侧背阔肌带蒂肌皮瓣约20cm×15cm移位修复软组织缺损。结果患者术后3d脱呼吸机,反常呼吸较明显。2周皮瓣血运稳定后,用胸带固定胸廓,反常呼吸渐消失,皮瓣血供良好。复查胸片,钛网及重建钢板位置良好。术后1个月转入肿瘤科化疗。随访3个月,局部及全身无不适;双肩活动度前屈90°,外展90°;肿瘤未见复发。结论胸壁巨大缺损重建时应选择质地较硬的材料,重建钢板维持双侧锁骨的解剖位置,肩关节功能恢复好,背阔肌带蒂肌皮瓣可适当扩大切取。  相似文献   

17.
复杂性胸壁缺损的修复一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肿瘤性复杂性胸壁缺损的修复决策及其执行困难是限制胸壁肿瘤治疗方法选择及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皮瓣解剖学研究的深入、胸壁支持结构重建技术的进步、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麻醉护理的发展、对综合治疗的重视和治疗手段的进步等,使传统认为不可切除的胸壁肿瘤得以彻底地切除和安全有效地修复,从而使与缺损修复相关的肿瘤切除及辅助治疗的禁忌证缩减到最小程度,有效地提高了胸壁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很大程度上延长了生存率。作者以湖南省肿瘤医院整形外科15年565例胸壁肿瘤切除后修复重建的临床资料为依据,充实了胸壁肿瘤切除及修复的策略:(1)可靠的胸壁骨性支架重建;(2)有效的软组织修复;(3)麻醉及护理与手术团队的合作;(4)系统有序的综合治疗。并进一步明确了复杂胸壁肿瘤切除及重建的细节理念,包括胸部肿瘤治疗中加强多学科合作的密切性和科学性,整形外科医生参与肿瘤治疗整体规划的主动性和时机前移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分叶带蒂腹直肌皮瓣修复巨大胸壁缺损的疗效。方法 2021年6月—2022年6月,采用分叶带蒂腹直肌皮瓣修复14例巨大胸壁缺损患者。男5例,女9例;年龄32~57岁,平均44.2岁。左侧8例,右侧6例。晚期乳腺癌5例,胸壁原发肿瘤5例,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性骨坏死4例。胸壁软组织缺损范围为20 cm×16 cm~22 cm×22 cm。切取大小为26 cm×8 cm~35 cm×14 cm的双侧带蒂腹直肌皮瓣,根据胸壁缺损面积将其制备成面积基本相等的两个皮岛,转移至胸壁缺损区域后重新拼接,具体方式:7例低位对侧皮岛位置不变、高位同侧皮岛旋转90°,7例两侧皮岛均分别旋转90°后重新拼接。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术后14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7个月。皮瓣外观、质地满意。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壁外观及活动无影响。所有肿瘤患者均未见局部复发;2例乳腺癌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结论 灵活设计并切取分叶带蒂腹直肌皮瓣可以最大程度确保皮瓣血运,充分利用皮瓣组织修复巨大胸壁缺损后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肤牵张系统在局部晚期乳腺癌切除术后胸壁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其中19例为原发肿瘤,7例为复发肿瘤。肿瘤扩大切除后,患者的胸壁软组织缺损均选用TopClosure~皮肤牵张系统来辅助修复。结果 26例患者胸壁重建创面愈合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结果满意。结论对于可以接受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TopClosure~皮肤牵张系统是辅助修复胸壁皮肤巨大缺损的有效手段,治疗效果满意,易于学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或术后加放疗后,局部胸壁复发需再次手术时,形成全胸壁缺损修复及重建的相应方法.方法 本组6例胸壁缺损大小,部位均不同,采用皮瓣及肌皮瓣修复、人工材料重建胸壁等手术方法.结果 全胸壁缺损宜采用人工材料修补,尤以"三明治"法为优.除1例三个月后因人工材料与机体组织不相容而取出外,余均获得成功.结论 应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缺损面积及术后是否放疗而采用相应修复及重建方法,既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又能提升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