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在泌尿外科并不少见,病情危重,手术风险大。1998年1月至2004年2月本院收治嗜铬细胞瘤2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秀萍  洪伟英 《护理研究》2005,19(7):1350-1350
嗜铬细胞瘤病变位于肾上腺髓质,但亦可发生在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节等处,是分泌儿茶酚胺的肿瘤,引起高血压和心脏病。嗜铬组织起源于神经嵴,嗜铬细胞瘤有一定的家族性和多种分泌或非分泌疾病的发生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疾病,查阅国内文献报道9例,双侧者占50%~54%。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病病人发病较年轻,其连续三代发病更为罕见。我院1969年1月-1990年5月收治一个家族连续三代共6例嗜铬细胞瘤病人。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嗜铬细胞瘤主要发生于肾上腺髓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则多见于交感神经节分布区.膀胱嗜铬细胞瘤在临床上很少见,约占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10%,占膀胱肿瘤的0.5%[1,2].2011年1月,我们收治了1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经精心个体化围术期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6例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及病理结果。结果 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高血压患者2例,血尿患者4例;高血压及血尿症状均存在2例,2例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及右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3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结论膀胱嗜铬细胞瘤诊断应充分结合其病史及辅助检查,治疗上早期膀胱嗜铬细胞瘤治疗首先膀胱部分切除术,晚期恶性膀胱嗜铬细胞瘤考虑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5.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膀胱嗜铬细胞瘤临床上少见,约占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10%,占膀胱肿瘤的0.5%。尽管目前在治疗嗜铬细胞瘤及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方面己较成熟,但由于其具有与其他内分泌肿瘤并发、合并心血管等主要脏器损害、有时呈隐匿状态存在、临床表现各异等特点,使手术、麻醉有一定的风险。1994年1月至2003年6月,本院收治膀胱嗜铬细胞瘤15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证实,术后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发生于嗜铬组织的功能性肿瘤,病变多发生于肾上腺髓质,肿瘤分泌的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进入血循环,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以及一系列代谢紊乱症候群,病情凶险,变化大.手术是目前治疗嗜铬细胞瘤的唯一有效手段,但风险较大.因此,加强和重视围手术期的治疗及护理,对提高嗜铬细胞瘤手术成功率,减少死亡率极为重要.我院自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嗜铬细胞瘤患者29例,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手术均获成功,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总结、提高嗜铬细胞瘤诊治水平。方法:对91例散发性嗜铬细胞瘤及5个家族中19例家族性嗜铬细胞瘤进行临床观察及30年随访。结果:散发性嗜铬细胞瘤患者91例,其中单侧多发性嗜铬细胞瘤2例,双侧嗜铬细胞瘤5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4例,单侧嗜铬细胞瘤79例,拟诊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90例,恶性2例,良性88例,手术后对侧复发1例,局部复发1例。5个家族的长期系谱随访调查中发现有19人发病,其中单侧嗜铬细胞瘤6例,双侧多发性嗜铬细胞瘤8例,其中并发甲状腺癌3例,拟诊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1例均为良性,术后对侧复发肿瘤3例。结论:散发性与家族性嗜铬细胞瘤在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及相关生化检查、遗传学等方面仍具有一些差异,但在影像学及病理改变方面差别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2004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3例,与2000年2月至2009年9月行开放手术治疗的1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比较,评价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随访观察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的遗传及诊治特点。方法长期随诊1969年1月-1990年11月共收治6例发生于一个家族、连续三代的嗜铬细胞瘤,年龄13~46岁,平均年龄21.6岁,4例手术切除肿瘤。结果随访长达35年,4例切除肿瘤中,2例对侧再发肿瘤,均为青少年,3例仍健在,2例肿瘤未切除者均死于心血管并发症高血压脑出血及室性心律失常。结论家族性嗜铬细胞瘤有明显遗传性及高度外显率,双侧发病率极高,发病多为青少年。家系为易患人群,对其后代需长期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10.
王秀萍  洪伟英 《护理研究》2005,19(15):1350-1350
嗜铬细胞瘤病变位于肾上腺髓质,但亦可发生在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节等处,是分泌儿茶酚胺的肿瘤,引起高血压和心脏病.嗜铬组织起源于神经嵴,嗜铬细胞瘤有一定的家族性和多种分泌或非分泌疾病的发生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疾病,查阅国内文献报道9例,双侧者占50%~54%[1-4].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病病人发病较年轻,其连续三代发病更为罕见.我院1969年1月-1990年5月收治一个家族连续三代共6例嗜铬细胞瘤病人.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回顾性队列探究嗜铬细胞瘤患者出现心脏受累的发生率和表现形式.方法 连续入选2018年01月—2020年12月行外科手术且病理诊断的嗜铬细胞瘤或副神经节瘤患者,描述心脏受累的发生率及表现形式,比较心脏受累组和未受累组在基线资料、辅助检查和病理结果上的差别.结果 研究期间内有119例患者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或副神经节...  相似文献   

12.
19例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及MSCT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HEO)主要来源于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约有10%发生在肾上腺以外的嗜铬组织中,后称之为异位嗜铬细胞瘤。作收集本院1998至2005年问经手术、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19例异位嗜铬细胞瘤,对其临床及CT表现进行了回顾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3.
嗜铬细胞瘤由于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临床上可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及代谢异常等一系列症状,因此麻醉处理比较困难,我院2000~2002年共收治10例嗜铬细胞瘤病人,术后病理切片均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全部康复。现将手术病人的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儿科门诊应对手足口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质产生儿茶酚胺的嗜铬细胞所发生的肿瘤,手术切除是嗜铬细胞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对患者损伤重、创伤大、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恢复慢;Gagner于1992年首先报道了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LA)。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血压波动小、患者恢复快的优点心。我院2003年2月-2005年5月共行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1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泗耀  谢文练 《新医学》1994,25(10):514-515
对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13例进行分析,定位诊断主要靠B超及CT,膀胱嗜铬细胞瘤依靠膀胱镜检。本文对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多发性进行讨论,提出对其好发部位的全面检查是及早发现和防止漏诊的重要措施。同时对嗜铬细胞瘤合并肾动脉狭窄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嗜铬细胞瘤围术期的护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30022)杜云,杜华嗜铬细胞瘤是临床上较少见的功能性肿瘤,发生于嗜铬组织,病变多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导致高血压、高代谢和高血糖。此病发作突然,病情凶险,常并发...  相似文献   

17.
嗜铬细胞瘤危象是指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节等嗜铬组织的肿瘤,间歇或持续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索和俄去甲肾上腺素,所产生的病情急剧加重的征象。2004年6月,我科成功抢救1例不典型嗜铬细胞瘤危象患者,由于术前诊断未考虑“嗜铬细胞瘤”的可能,病情危急,变化快,给抢救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约占嗜铬细胞瘤的10%,发生在膀胱壁的嗜铬细胞瘤很少见,约占整个膀胱肿瘤的0.38%[1].我院自1995年-2010年共收治膀胱嗜铬细胞瘤病人4例,现将其术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嗜铬细胞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小艳  陈再君 《临床荟萃》2004,19(22):1306-1308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瘤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或阵发性高血压,伴头痛、多汗、心悸,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具有巨大的潜在危险,可在药物、麻醉、分娩、手术等情况下诱发高血压危象或休克,而嗜铬细胞瘤的治疗与早期诊断密切相关。我们通过分析和比较嗜铬细胞瘤的各种诊断方法,旨在提高诊断嗜铬细胞瘤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良、恶性嗜铬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可能的临床价值及病理学意义,为临床鉴别良、恶性嗜铬细胞瘤提供辅助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6例恶性嗜铬细胞瘤、18例良性嗜铬细胞瘤及17例正常肾上腺髓质组织中细胞因子VEGF和NSE表达情况,显微镜下判断组织切片的染色结果。结果①恶性嗜铬细胞瘤VEGF表达明显强于正常肾上腺髓质和良性嗜铬细胞瘤(P〈0.01)。良性肿瘤和正常肾上腺髓质的VE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嗜铬细胞瘤强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嗜铬细胞瘤(P〈0.01)。②良、恶性嗜铬细胞瘤NSE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嗜铬细胞瘤NSE的表达高于正常肾上腺髓质的NSE表达(P〈0.05)。恶性嗜铬细胞瘤强阳性率高于良性嗜铬细胞瘤(P〈0.05)。③VEGF和NSE共同阳性表达在良、恶性嗜铬细胞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上检测VEGF和NSE可能为鉴别良、恶性嗜铬细胞瘤提供辅助依据,共同检测VEGF和NSE可能提高良、恶性嗜铬细胞瘤鉴别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