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CT(MSCT)容积灌注扫描联合多排CT(Mdct)对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诊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2月到2017年3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178例SPN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MDCT容积灌注扫描联合HRCT检查,记录HRCT征象特征与灌注扫描参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SPN良恶性判定。结果 178例SPN患者中,病理诊断为恶性SPN 38例,良性SPN 140例。恶性SPN患者的毛刺征、空泡征、钙化征、胸膜牵拉征、分叶征等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SPN患者(P 0. 05)。恶性SPN患者的BF、BV、PS值均高于良性SPN(P 0. 05),不同SPN结节患者的MT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DCT容积灌注扫描联合HRCT对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 0%和98. 6%。结论MDCT容积灌注扫描联合HRCT在SPN诊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征象特征,可以同时实现灌注成像,有利于鉴别诊断SPN良恶性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干细胞转录因子(Sox2)抗体、抑癌基因53(p53)抗体联合检测对肺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及诊断意义。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2例肺部恶性结节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将同期收治的81例肺部良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Sox2抗体、p53抗体水平。分析Sox2抗体、p53抗体联合检测对早期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以及Sox2抗体、p53抗体与肺癌患者中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Sox2抗体、p53抗体阳性表达率明显较高(P<0.05)。Sox2抗体检查诊断肺癌16例,检出率22.22%(16/72);p53抗体检查诊断肺癌20例,检出率27.78%(20/72)。二者联合抗体检查诊断肺癌检出率41.67%(30/72)。与Sox2抗体、p53抗体单一检测相比,二者联合检测敏感度升高(P<0.05)。Sox2抗体、p53抗体与肺癌患者临床分期及肺癌发展阶段具有相关性(P<0.05)。 结论Sox2抗体、p53抗体联合检测对早期肺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磁共振成像(MRI)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在诊断胆道结石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诊治的136例患者,均接受MRI和CDUS检查,以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检查为“金标准”,比较MRI和CDUS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 在136例患者中,经ERCP术后证实存在胆道结石115例,其中单发结石65例,多发结石50例,MRI的检出率分别为89.2%和100.0%,显著高于CDUS(分别为76.9%和56.0%,P<0.05);ERCP诊断大于1.0 cm、0.5~1.0 cm和<0.5 cm分别为49例、57例和9例,MRI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91.2%和77.8%,显著高于CDUS的79.6%、63.2%和33.3%(P<0.05);MRI检查出胆囊、肝外胆管、肝内胆管和胆总管结石21例、30例、20例和37例,而CDUS只分别检出了18例(85.7%)、 18例(60.0%)、17例(65.4%)和25例(65.8%);本组MRI总体检出率为93.9%,显著高于CDUS的67.8%(P<0.05),MRI的误诊率为4.9%,而CDUS为10.3%。结论 尽管MRI检查诊断胆道结石的总体效能高于CDUS检查,但MRI和CDUS临床应用的价值可能与结石的位置和大小密切相关,临床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灵活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KRAS、NRAS和BRAF基因各亚型突变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就诊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并使用甲醛固定,提取DNA组织,采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石蜡组织中KRAS基因、NRAS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本组82例患者中,有34例(41.46%)检测到KRAS基因突变,其中12密码子突变26例(31.71%),包括G12A点突变4例(4.88%)、G12C点突变4例(4.88%)、G12D点突变12例(14.63%)、G12S点突变3例(3.66%)、G12V点突变2例(4.88%)、G12R点突变1例(1.22%);有8例(9.76%)检测到KRAS基因13密码子突变,均为G13D点突变;有4例(4.88%)检测到NRAS基因突变,其中12密码子突变2例(2.44%),包括G12D点突变1例(1.22%)、G13D点突变1例(1.22%),检测到61基因突变2例(2.44%),包括Q61H点突变1例(1.22%)、Q61R点突变1例(1.22%);有3例(3.66%)检测到BRAF基因突变,均为V600E点突变。结论KRAS基因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突变率较高,虽然NRAS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率较低,但临床不容忽视。通过KRAS基因、NRAS基因和BRAF基因检测,为临床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采取超声弹性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所收治的82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信息,并且对于超声弹性应变率值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价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价值。结果所有患者接受超声弹性成像检查,82例患者中检出甲状腺结节共102个。61例患者经过病理检查良性结节为76个,其余21例患者病理检查恶性结节为26个。超声弹性应变率值检测结果显示,良性结节检出的准确率为67.11%(51/76),恶性结节检出的准确率为84.62%(22/26)。结论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行超声弹性应变率值的检验,临床诊断价值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DNA异倍体联合C-12检测在良恶性腹水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检测腹水细胞的DNA异倍体及肿瘤标志物表达鉴别良恶性腹水的价值.方法:68例有明确诊断的腹水患者, 分为良性组31例, 恶性组37例. 每位患者除常规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外, 还分别进行FCM-DNA倍体分析和使用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肿瘤标志物.结果:良恶性腹水DI、增值指数有显著差别( P<0.01). FCM-DNA倍体检测对恶性腹水的敏感性为72.97%, 特异性为93.54%, 准确性为82.35%. C-12检测恶性腹水的敏感性为94.59%, 特异性为54.84%, 准确性为76.47%.两者联合检测敏感性达94.59%, 特异性达96.77%, 准确性为82.35%.结论:FCM-DNA倍体检测与C-12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 易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I)联合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测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该院确诊治疗的前列腺病变患者136例,均给予SWEI,MRI及两者联合检测,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诊断准确情况,以及SWEI平均、最大杨氏模量值和MRI各向异性值(FA)、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应用ROC曲线分析SWEI、MRI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SWEI联合MRI检测对Pca、BPH诊断准确率最高,MRI检测准确率次之,SWEI检测准确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患者平均、最大杨氏模量值、FA明显低于Pca患者,BPH患者ADC明显高于Pca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WEI诊断Pca的敏感度为69.86%,特异度为73.24%,准确度为75.74%,MRI诊断Pca的敏感度为72.86%,特异度为78.69%,准确度为82.35%,SWEI联合MRI诊断Pca的敏感度为83.58%,特异度为87.59%,准确度为92.65%。结论 SWEI联合MRI检测可有效提高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有助于提高对Pca的检出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RAF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取其接受手术治疗的105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检测BRAF的表达情况,分析BRAF阳性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05例中87例食管癌组织BRAF基因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为82.9%。食管癌组织中BRAF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N分期、AJCC分期和p53表达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与Ki67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BRAF表达阳性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BRAF表达阴性患者(P=0.014)。单因素回归分析中,性别、N分期、AJCC分期和BRAF阳性表达为危险因素,病理类型为保护因素。多元回归分析中,性别、AJCC分期、BRAF阳性表达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而病理类型是一个独立的有利预后因素。[结论]食管癌组织中BRAF阳性表达与食管癌患者总生存率及Ki67表达密切相关,可将BRAF表达水平作为判断食管癌恶性程度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放射法分别检测23例恶性胸腔积液(恶性组)和35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良性组)胸水样本中CEA含量和CR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恶性组患者胸水样本中CEA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CRP水平明显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胸水中CEA含量及CRP联合检测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65.7%、70%和67.2%。结论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CEA和CRP水平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DNA定量细胞学检查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测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73例胸腔积液患者,对其胸腔积液进行DNA定量细胞学检查和液基细胞学检测。结果 DNA定量细胞学检查的灵敏度(78.9%)高于液基细胞学检测(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基细胞学检测的特异度(100%)明显高于DNA定量细胞学检查(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检测诊断胸腔积液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1,高于DNA定量细胞学检查(0.809)和液基细胞学检测(0.842)。联合检测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4.2%、82.9%、4.91、0.226和67.1%,均优于DNA定量细胞学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测的阳性预测值(100%)优于联合检测,但阴性预测值(74.5%)及诊断准确度(31.6%)不及联合检测。结论胸腔积液DNA定量细胞学检查和液基细胞学检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造影(CEUS)联合组织Galectin-3分子表达鉴别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证实为BethesdaⅢ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质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行FNAC检查并诊断为BethesdaⅢ类甲状腺结节的老年患者共110例(140个结节),平均直径(20.5±7.8)mm,年龄(66.8±6.2)岁;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良性结节100个,恶性结节40个;术前所有结节进行CEUS检查和术后组织Galectin-3分子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恶性组结节Galectin-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组,与患者性别、年龄、结节直径大小无关(P0.05)。恶性组结节的CEUS增强模式以早期低增强为主,定量计算结节峰值强度(PI)值显著低于良性组(P0.05)。结论 CEUS联合结节Galectin-3分子表达检测能够为FNAC诊断老年BethesdaⅢ类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质提供更加丰富的生物学信息,其中CEUS增强模式以早期低增强为主,Galectin-3阳性表达有助于结节恶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检测联合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20例,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实验组采用肿瘤标志检测联合胸腔镜,比较两种方法的恶性胸腔积液阳性检出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胸腔镜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96.67%;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行联合检测,恶性胸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肿瘤标志检测联合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检出率高于单纯使用一种检测手段,对临床恶性胸腔积液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99m)Tc-甲氧异丁基乙腈(~(99m)Tc-MIBI)亲肿瘤显像联合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9(ADAM-9)、性激素检测在男性肺结节患者良恶性诊断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选择2014年12-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CT检查发现肺部存在性质待定结节的78例男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46例肺恶性结节患者作为恶性组,32例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良性组,另选择男性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ADAM-9 mRNA表达水平、BALF和血清中ADAM-9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血清性激素水平,并分析9mTc-MIBI亲肿瘤显像联合ADAM-9、性激素检测用于男性肺结节患者良恶性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特异性及灵敏性。结果恶性组患者BALF中的ADAM-9 mRNA表达水平以及BALF和血清中ADAM-9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良性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雄激素、雌二醇及黄酮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良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9m)Tc-MIBI亲肿瘤显像联合ADAM-9、性激素检测用于男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其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和灵敏性均显著优于~(99m)Tc-MIBI亲肿瘤显像或ADAM-9和性激素检测诊断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m)Tc-MIBI亲肿瘤显像联合ADAM-9、性激素检测在男性肺结节患者良恶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其准确性、特异性与灵敏度均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联合应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和流式细胞术(FCM)-DNA倍体分析,以探讨其对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04年6月起因胸腹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共67例进行前瞻性分析。每位患者除常规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外,均进行AgNOR染色和FCM-DNA倍体分析检测。结果恶性胸腹水与良性胸腹水AgNOR每核颗粒平均数分别为4.33±0.68和1.57±0.48(P<0.05);AgNOR染色敏感性为89.1%,特异性为90.1%;胸腹水细胞DNA倍体分析检查敏感性为71.7%,特异性为95.2%;DNA倍体分析与AgNOR检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1.5%,特异性为95.3%。结论DNA倍体分析异常与AgNOR颗粒数增多均与恶性胸腹水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更有助于胸腹水性质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联合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测对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符合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诊断标准的247例患者纳入实验。以甲状腺手术病理活检或细针穿刺抽吸病理活检的结果为"金标准";高频超声从甲状腺实质回声、结节回声边界、形态、纵横比、结节与甲状腺被膜的关系、结节内是否钙化及钙化类型、声晕、结节血流分布特征等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估;并通过检测血清TSH水平,分析高频超声联合TSH检测对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经过病理检查确诊的良性甲状腺囊实性结节159例,恶性甲状腺囊实性结节88例;高频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灵敏度为76.10%、特异性65.91%、良性预测值80.13%及恶性预测值60.42%,与病理活检检测比较Kappa值=0.429,一致性一般;高频超声联合血清TSH表达水平检测对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灵敏度为90.57%、特异性89.77%、良性预测值94.12%及恶性预测值84.04%,与病理活检检测比较Kappa值=0.791,一致性较好;相较于高频超声检测,高频超声联合血清TSH表达水平检测对于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良性预测值及恶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血清TSH表达水平检测对于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高于仅使用高频超声检测。提示针对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良恶性的术前评估,高频超声联合血清TSH表达水平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肝脏》2018,(11)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用于诊断肝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肝肿瘤科患者103例,观察患者的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特征,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ROC曲线下面积、特异性、敏感度和准确率,分析两种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造影检查69例检出为恶性,34例检出为良性,良性比例为33.0%;超声弹性成像检查73例检出为恶性,30例检出为良性,良性比例为29.1%;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肝肿瘤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6和0.832。超声造影特异性为81.5%(22/27),超声弹性成像特异性为88.9%(24/27),两组检查方式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敏感度为88.2%(67/76),超声弹性成像敏感度为96.1%(73/76),两组检查方式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准确率为86.4%(89/103),超声弹性成像准确率为94.2%(97/103),两组检查方式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在诊断肝肿瘤中均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临床上可以联合两种方式提高检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对于明确病因、预后评价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均有重要价值。腹水的诊断方法很多,但至今尚无一种理想的方法能兼有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满足临床经济学和可行性等要求。因此,寻找理想的腹水鉴别诊断方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阐述了分子生物学检测、细胞学检查、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常规检测等诊断方法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了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的诊断效能,认为多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内科》2018,(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为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于1周后行多层螺旋CT检查,两项检查均完成后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术中取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和CT检查诊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7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中良性59例、恶性13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 26%、20. 00%、73. 61%;多层螺旋CT检测结果显示,7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中良性58例、恶性14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 77%、90. 00%和95. 83%。结论对疑似甲状腺肿瘤的患者可先行B超筛查,对B超检查怀疑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可再进一步行CT检查,可有效节省医疗费用、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刘洋洋  杨星星  葛舒 《肝脏》2023,(11):1310-1313
目的 分析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结合超声造影应用于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7月就诊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6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0TMRI-DWI、超声造影及病理检查,比较肝脏良性病变与肝脏恶性病变患者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病灶的超声造影参数。分析3.0TMRI-DWI、超声造影及二者联合检查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69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肝脏良性病变38例(55.07%,共有47个病灶),肝脏恶性病变31例(44.93%,共有38个病灶)。肝脏恶性病变患者ADC值比肝脏良性病变患者低(P<0.05)。肝脏恶性病灶峰值强度比肝脏良性病灶高(P<0.05),肝脏恶性病灶始消时间、始增时间及达峰时间均比肝脏良性病灶短(P<0.05)。3.0TMRI-DWI检查、超声造影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82.61%、68.12%、94.20%,灵敏度分别为88.87%、70.97%、93.55%、特异度分别为81.57%、65.79%、94.74%,与病理诊断的Kappa值分别为...  相似文献   

20.
张莉  刘宏 《临床肺科杂志》2016,(11):2053-205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于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5月于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胸腔积液患者67例。根据确诊结果,分为恶性胸腔积液35例,良性胸腔积液3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胸腔积液中VEGF、Ang-2、CEA的含量。结果恶性组胸腔积液中VEGF、Ang-2、CEA含量高于良性胸腔积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VEGF、Ang-2、CEA的AU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44,0.837,0.905,灵敏度74.3%,77.1%,85.7%,特异度87.5%,81.2%,90.6%。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VEGF、Ang-2、CEA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90,99.2%和100.0%。结论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的VEGF、Ang-2、CEA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