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作者就复习到的文献,从外科,解剖学角度综述如下:1.颈段食管动脉:主要供血来源是左右甲状腺上、下动脉,多为2—4支。亦有起自甲状颈干、锁骨下动脉、肋颈干、颈升动脉、颈总动脉、椎动脉、胸廓内动脉以及最上肋间动脉等变异。2.胸部上段食管动脉:主要来源于支气管动脉。亦有来自主动脉弓和食管颈部动脉支下降入胸供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区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及其分支的显微解剖关系,为临床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保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临床中需行一侧或双侧甲状腺切除的85例头颈肿瘤患者(左45侧、右53侧,共98侧)的腺内段喉返神经及甲状腺下动脉进行显微解剖及观测.结果:98侧观测对象中,发现右侧喉不返神经1侧、左侧甲状腺下动脉缺如1侧.41.2%(40/97)的喉返神经在入喉前分为前、后两支,左侧为30%(15/45),右侧为48.1%(25/52),右侧高于左侧(P﹤0.05).59.8%(58/97)的甲状腺下动脉存在二级分支,其中42例(43.3%)甲状腺下动脉存在三级分支.有24侧甲状腺下动脉的三级分支中存在与喉返神经密切伴行的分支,其中8例为动脉分支与神经几乎并行,16例上行的动脉分支分别于喉返神经的前方或后方勾绕神经入喉.结论:腺内段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各次级分支解剖关系复杂.甲状腺手术中对于喉返神经近入喉处伴行的甲状腺下动脉后支的上行分支血管应给予高度重视,以避免出血时的盲目钳夹止血造成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供血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三维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对甲状腺供血动脉显示能力及三维影像学特征.方法:将103例行64层螺旋CTA扫描并符合本研究患者的颈部原始图像数据在AW4.2工作站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高级血管分析(AVA)等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综合分析,观察甲状腺供血动脉特征.结果:103例共显示207支甲状腺上动脉,180支甲状腺下动脉,10支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上动脉多源自颈外动脉起始部(61.35%);甲状腺下动脉多源自甲状颈干(87.78%);甲状腺最下动脉多源自头臂干(88.89%.甲状腺上动脉源自起源动脉前内壁最多(58.45%);起源于甲状颈干的双侧甲状腺下动脉均源自其内侧壁;甲状腺最下动脉均源自起源动脉前壁.本研究共统计分支类型:甲状腺上动脉腺体支7种,甲状腺下动脉腺体支2种.结论:甲状腺供血动脉解剖学特征复杂,64层螺旋CTA能对其予以较好评价.  相似文献   

4.
<正> 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变异虽时有报导,但就其发生率(0.4—1%)而言仍属不常见的一种变异。我们在解剖110具尸体中发现一例。除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变异外,尚有左右颈总动脉共干、右位胸导管、右椎动脉发自右颈总动脉、右喉返神经末绕过右锁骨下动脉及右甲状腺下动脉、以及变异的右锁骨下袢。复合变异共六处之多。兹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5.
喉返神经在颈部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 为在甲状腺手术中避免误伤喉返神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5 0具 (男 3 0具 ,女 2 0具 )成人尸体解剖喉返神经和甲状腺下动脉之间的关系进行解剖观测。结果 喉返神经平均横径为 ( 1.93± 0 .3 5 )mm。喉返神经入喉支以 2~ 5干型为多见 ,占 70 .0 0 %。甲状腺下动脉的直径为 ( 2 .61± 0 .2 3 )mm。喉返神经和甲状腺下动脉之间的关系 ,左右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喉返神经横径平均在 ( 1.93± 0 .3 5 )mm之间 ;喉返神经在甲状腺峡平面分支的最为常见 ;神经位于动脉主干之后的为多见 ,占 5 4.0 0 % ;神经位于动脉前及动脉分支之间的例数相近 ,左侧神经位于动脉之后的多见 ,而右侧神经位于动脉之前的多见 ,左右有明显差异 ,为临床颈部外科手术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最近一批学员实习的44具成人尸体中,在颈部肌三角区共发现5例粗大的异常动脉,发现率高达11.36%。看来传统的解剖学教科书关于“肌三角区无重要血管跨过”的描述并不确切。这些异常的甲状腺动脉,在行气管切开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选择性甲状腺动脉造影中,这些异常的资料可供参考。除一例甲状腺最下动脉已为学员解剖时损坏外,现将其中4例简要报告如下: 例一(男)为左右甲状腺下浅动脉。左侧甲状腺下动脉缺如,右下浅动脉起自无名动脉分叉处下方12mm的动脉内侧壁上,向左上行于  相似文献   

7.
何庆 《解剖学杂志》1997,20(1):80-80
在解剖一具壮年男尸的过程中,发现主动脉弓凸侧除正常的三大分支外,还发现有两条极少见的异常分支,现报道如下.1 甲状腺下动脉 起于头臂干与左颈总动脉之间的主动脉弓,起始处外径2mm,沿气管前方上行30mm处分为左右两支,其外径均为1.5mm,分支后继续上行,分别到达甲状腺左右侧叶的下部,疑为甲状腺最下动脉,再解剖左右侧甲状颈干及颈部其它动脉,均未见发出分支到甲状腺下部,遂确认该分支为甲状腺下动脉.2左椎动脉 于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起于主动脉弓,起始处外径5mm,沿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上行,然后进入第六颈椎左侧横突孔.左锁骨下动脉未见有分支进入左侧的横突孔,确认该分支为左椎动脉.  相似文献   

8.
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临床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手术术中甲状腺下动脉的处理和保护喉返神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40例(男30例,女10例)经动脉灌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解剖分离暴露甲状腺、甲状腺下动脉、气管前间隙、喉返神经等结构,观测甲状腺下动脉的行程、分支特点、与喉返神经分支的关系,以及甲状腺下动脉与甲状腺下极等解剖标志的相互位置关系。结果:(1)甲状腺下动脉基本上位于颈深筋膜中层的后方,只有在接近甲状腺侧叶的后缘处进入甲状腺假包膜后很短一段位于颈深筋膜内;(2)甲状腺下动脉进入甲状腺之前72.5%为3支型;(3)甲状腺下动脉分叉点分位于甲状腺下极后外上方;(4)喉返神经分支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类型有5种。结论:掌握甲状腺下动脉的行程,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术中有效控制出血和保护喉返神经,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发现一中年女尸甲状腺异常及甲状腺下动脉缺如.报道如下:甲状腺分裂为左右两部分,其左侧部为窄长条状,上端位于甲状软骨中下部,下端近胸骨上端;右侧部为四边形,其上边由外上向内下斜行,此叶在中间部分出现一外上向内下走行的斜裂,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分.左叶与右叶宽度比约为1∶2,长度大致相同.左右两叶相距最窄处约1 cm,上端相距约2.5 cm,下端相距约1.5 cm.  相似文献   

10.
在解剖一具未成年男性尸体颈部时,见左甲状腺上动脉较右侧支粗大,该动脉一直延伸至胸腔达胸腺左叶.该动脉由左侧颈外动脉起始处附近发出,沿甲状腺表面下降,经胸骨柄后方入胸腔达胸腺左叶.在胸腺左叶中下1/3交界处分出两终支,穿入胸腺实质.该动脉沿途分支至胸锁乳突肌,舌骨下肌群及甲状腺左叶.动脉起始处外径2.4mm,在距该动脉起点1.6cm处,对称发出胸锁乳突肌支(起点处外径1.12mm)及甲状腺上后支(起点处外径1.14mm);沿途还发出甲状腺上前支,起始处外径0.9mm,胸骨甲状肌支.起始处外径0.8mm.本干延至甲状腺左叶下极处,外径1.5mm;至胸腺上极外径1.3mm.自甲状腺右叶下极至胸腺上极处,干长1.95cm.至胸腺左叶中、下1/3交点分出两终支处,干长8.03cm.本例右侧胸腺动脉来自右侧胸廓内动脉.  相似文献   

11.
使用材料是100具童尸(♂41,♀59),身长为50—120厘米。1.各脑动脉左右粗细的变化很大,左右等粗的约为半数,在左右不等粗的例数中,以左侧大于右侧的较多。2.大脑动脉环的类型:(1)闭锁型97±1.71%,开放型3±1.71%;(2)对称型23±4.20%,不对称型77±4.20。3.大脑前动脉与前交通动脉的类型:(1)有前交通动脉的88±3.24%,无前交通动脉的12±3.24%;(2)简单型44±4.96%,复杂型56±4.96%。4.大脑后动脉与后交通动脉的类型:(1)大脑后动脉内侧部大于同侧后交通动脉的有72.5±4.45%,(2)大脑后动脉内侧部小于同侧后交通动脉脉的有16.5±3.70%,(3)大脑后动脉内侧部与同侧后交通动脉等大的有11±3.12%。5.岛的出现率:基底动脉有9例,大脑前动脉有7例,小脑上动脉有1例。6.大脑前动脉发出分枝到对侧半球的旁中央小叶及楔前叶的有5例。7.前交通动脉发出胼胝体正中动脉的有8例。8.各脑动脉的核心枝:(1)大脑前动脉发出1条内侧前穿动脉及3—4条外侧前穿动脉;(2)颈内动脉发出2条纹状体内囊动脉;(3)大脑中动脉发出2—3条内侧穿动脉及4—5条外侧穿动脉;(4)脉络膜前动脉发出2—3条纹状体内囊动脉;(5)后交通动脉发出4—5条小枝到灰结节及乳头体等处;(6)大脑后动脉内侧部发出5—7条后穿动脉;(7)大脑后动脉外侧部发出2—3条外侧后穿动脉及3—4条膝状体丘脑动脉。  相似文献   

12.
根据小肠代食管手术设计的要求,解剖并测量了50例成年尸体的小肠血管、胸廓内血管和甲状腺上动脉。1.小肠动脉小肠动脉的枝数平均为5.4枝。小肠动脉的管径为1.5—10.0mm,3mm以上的占半数以上。第1—6小肠动脉的平均长度为25.3—45.4mm,30mm以上的占半数以上。其中以第3小肠动脉最长(45.4mm),管径也较大(4.0mm),是较为理想的吻接动脉,第1小肠动脉起点高,长度较短,有10%没有形成动脉弓,一般不宜作为吻接选用的动脉。小肠动脉平均有22%的短干出现,短干一般分为2—3枝。在这些分枝中,都有1—2枝较长且粗,手术中可当作一个小肠动脉加以利用。小肠动脉弓的级数甲均为2.7级。第1.2级动脉弓管径都较粗大,第3级弓以下的管径在0.9mm以下的较多。故手术中展直小肠时,以保留第2级弓为宜。2.小肠的长度空回肠的总长度为530.6cm(328—765)。小肠动脉所分布的肠管长度,由第1小肠动脉至第8小肠动脉是逐渐增加的(36.9—252.5cm)。在空肠上段,保留有代偿能力的、管径在1.0mm以上的动脉弓,剪断系膜展直肠攀,每展直1cm,所对应的肠管长度为2.6cm。3.小肠静脉小肠静脉平均枝数为2.9枝(1—5),比动脉少。一个小肠静脉往往与两个以上的动脉相对应,它的第1级属枝基本上与动脉伴行。甲状腺上动脉在动脉分枝前测量了管径,左侧为3.1mm,右侧为2.8mm。甲状腺上动脉是受区较为理想的一个吻接动脉。5.胸廓内血管胸廓内动脉在第二、三肋间的管径平均为2.6—2.8mm。静脉的管径平均为2.4—3.1mm。胸廓内动脉的管径与小肠动脉的很接近,但静脉管径显得细小。因此,胸廓内动脉是小肠代食管手术中的理想备用的吻接动脉,但受区的静脉则以选用颈外静脉或颈前静脉为宜。  相似文献   

13.
1.用解剖、透明和 X 线造影等方法,观查了胎儿、幼儿及成人尸体胸椎骨的动脉血管共14具,其中胎儿1具、幼儿11具和成人2具。观查的内容包括胸椎骨动脉的来源、动脉在椎骨外的分支分布、相互关系,以及每个椎骨体营养动脉的支数、进入部位和它在椎骨体内的配布。2.全部胸椎骨除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相邻肋间动脉供应外,其中上2胸椎骨尚接受由甲状腺下动脉、锁骨下动脉、肋颈干或椎动脉发出的降支,尤其自甲状腺下动脉来者最多。动脉血管在相应椎骨体前后面和椎弓内外面皆分为升、降支供应相邻椎骨,每侧相邻升、降支间互相连成纵吻合;左右同名支间连成横吻合。3.每个胸椎体的营养动脉共分三群:二群分别由椎骨体左右前外侧面进入。一群由椎骨体背侧面中央进入。其由椎骨体前外侧面进入的营养动脉支数,随年龄而有所变动。四个月胎儿椎骨体每侧有5—6支;1—3岁幼儿椎骨体常减少为3支。由椎骨体背侧进入上10个胸椎体的营养动脉支数常为2支;末2个胸椎体常为3—4支。此三群动脉在椎骨体内呈放射状排列,并在松质骨内相互吻合。4.终动脉只出现在椎骨体发育中的软骨范围内;后来随着骨化,动脉支在松质骨内形成吻合,终动脉卽口随之消失。5.椎弓背侧外上方或接近上关节突基部,常有一营养动脉进入。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一具女性成人尸体上发现一例右胸廓内动脉发出二支甲状腺最下动脉(见附图)。此种变异在甲状腺手术及气管切开术中值得注意,现报道如下。右甲状颈干在前斜角肌内侧缘发自锁骨下动脉。甲状颈干向上内发出一支甲状腺下动脉。向下发出一枝胸廓内动脉,其动脉起始部外径为2.8mm,胸廓内动脉在胸锁关节后方向上发出一甲状腺最下动脉短干,短干又分为左右两支,分别到达甲状腺右下叶,峡部和左下叶。  相似文献   

15.
在125例中国成人尸体上观察了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枝,结果如下: 肠系膜下动脉的起点平面,多平第三腰椎及三、四腰椎间盘高度(89.6%),腹主动脉分叉的位置,多平第四腰椎及四、五腰椎间盘高度(86.4%),两者间的高低变动常相一致。左结肠动脉除有二例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外,均由肠系膜下动脉发出。乙状结肠动脉的数目为1—4枝,其中以一枝(42.4%)和二枝(45.6%)的较多。乙状结肠直肠动脉为0—4枝,其中以一枝(40%)和二枝(32.8%)的较多。肠系膜下动脉范围内,边缘动脉的吻合可分为三型。多数边缘动脉吻合到达乙状结肠直肠动脉(64%)。本文就肠系膜下动脉下分分枝的命名和边缘动脉及“Sudeck氏点”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部肌三角区血管的应用解剖,为临床气管切开术中避免出血过多,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取经甲醛防腐固定的30具成人尸体标本(男20例,女10例),对气管前的甲状腺下动脉和甲状腺下静脉进行观测。结果甲状腺下浅动脉,有左右共干的起自右颈总动脉,上方内侧缘,再在颈前部分为左支、右支和中央支,也有起自右侧椎动脉者,甲状腺下动脉支配颈前部;甲状腺下静脉分单干、双干、三干的三种类型及吻合支均跨越气管颈部前面。结论颈部肌三角中有异常甲状腺下动脉存在,甲状腺下静脉类型多,吻合支多,故颈部肌三角并非手术“安全区”。  相似文献   

17.
左侧甲状腺下动脉缺如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据中国人体质调查报道,甲状腺下动脉缺如占3.6%.作者在局部解剖一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其左侧甲状腺下动脉缺如,而右侧正常.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作者观察了360侧甲状腺下动脉与返神经的关系,以及与交感干和颈动脉结节的关系。 1.两侧合计,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相互交错的居多数(50.55%),位于动脉后方者次之(28.33%),位于动脉前方的最少(14.17%)。典型甲状腺下动脉缺乏的占5.83%。右侧返神经异常出现1.11%。 2.左侧返神经以行经动脉后方者较多(42.78%)。右侧返神经与动脉分支相互交错的最多(59.45%)。典型甲状腺下动脉缺乏多见于左侧,而异常返神经则仅见于右侧。 3.由于左、右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在1、2、3、7型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两侧呈现同一类型的很少,只出现18.89%。 4.甲状腺下动脉最高点通常位于颈动脉结节的下方,二者间的距离平均1.34±0.67厘米。 5.交感干越过甲状腺下动脉前方的,占67.67%,行径甲状腺下动脉后方的,占32.33%。 6.本文着重对返神经和甲状腺下动脉关系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喉返神经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兴  易德保  张伟 《解剖学研究》2006,28(3):222-224
目的为甲状腺手术中误伤喉返神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50具成人尸体的颈前外侧区进行局部解剖,重点观察了喉返神经行程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分布于喉的分支情况;测量了喉返神经、甲状腺下动脉的直径。结果喉返神经横径为(1.93+0.35)mm。喉返神经入喉支以2~5干型为多见,占70.0%。甲状腺下动脉的直径为(2.61+0.23)mm。喉返神经和甲状腺下动脉之间的关系,左右均有明显差异。喉返神经在甲状腺峡平面分支最为多见。喉返神经位于甲状腺动脉主干之后的有54.0%。结论左、右侧喉返神经与甲状腺动脉位置关系有明显差异,右侧喉返神经多行于动脉之前,左侧喉返神经多行于动脉之后,为临床颈部手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人大脑内部微血管构筑——组织化学显示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对血管内皮的染色方法,光镜观察了3例人大脑内部的微血管构型。结果,皮质短动脉进入皮质内的分枝去向有:1.皮质返枝;2.水平枝;3.下降支。皮质长动脉末端的分枝类型分为:1.血管栅栏样分枝型;2.烛台样或小锚样分枝型;3.树根样分枝型。看到了从微动脉、毛细血管到微静脉的连续性通路。论述了皮质动脉与静脉之间在形态学方面的差别及皮质内血管吻合的几种形式,为更好地理解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类型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