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10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24例并发围术期心肌梗塞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围术期心肌梗塞的诊断、有关临床因素及预后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处理原则。方法选择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49例,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在体外平行循环支持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0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25例,其中术前置入18例,术中置入5例,术后置入2例。术中同期行二尖瓣手术8例,围术期死亡3例,病死率6.1%。结论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危重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但需要多学科的心脏中心以及一定数量的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效果。方法106例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分为两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59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47例,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平均搭桥支数、平均动脉桥支数、死亡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ICU天数、平均住院天数以及胸腔引流量和输血量均低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均是冠心病外科治疗有效的方法;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比,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缩短呼吸机支持时间、减少胸腔引流量、输血量和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主动脉近端吻合器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静脉桥近端吻合口摒弃传统侧壁钳钳夹下吻合的方法,应用主动脉近端吻合器完成。结果全组病例无死亡,无围术期心肌梗死,无围术期脑出血、脑梗塞等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开胸止血1例,迟发性心包填塞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均痊愈。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主动脉近端吻合器,操作简单、安全,可降低术后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有关术中心肌梗塞对术后生存率和病废率影响的报道甚少。本文目的是报道1978年10个医院1,340例单纯冠状动脉旁路术患者的围术期心电图上穿壁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率,术前临床、血管造影、外科等方面的变量因素对预计并发围术期心肌梗塞的意义,以及比较术后出现新 Q 波病例与未出现 Q波病例的三年累积生存率,以确定术后新 Q 波对即期和长期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肌钙蛋白I(cTnI)等在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55例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循环组25例和非体外循环组30例,肝素化前,体外循环组在主动脉开放后1、2、4、8、24、48和72h,非体外循环组在最后1支血管远心端吻合后相同时间点采血10ml,检测H-FABP、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并记录临床指标变化。结果与非体外循环组比较,体外循环组总H-FABP[(95.42±60.48)μg/L vs(3.91±1.46)μg/L,P=0.000]水平显著升高,且H-FABP在术后1h及达顶峰值,早于cTnI及CK-MB。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式心肌损伤程度较体外循环术式小;围术期H-FABP检测有助于围术期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高龄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的特点.方法 对近8年来32例75岁以上冠心病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其中行不停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5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占12%),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加二尖瓣置换3例(占9%).结果 32例高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无院内死亡,平均术后气管插管时间12 h,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4 d,术后住院时间18 d,术后引流量831 ml.共有29例次术后发生各种不同的并发症.20例随访3~88个月,晚期死亡3例(占9%),其中因心脏病死亡2例(占6%).结论 高龄冠心病病人只要一般情况好,无严重肺、肝、肾和脑疾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不停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院内病死率,为高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高龄病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分析——附3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高龄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的特点.方法 对近8年来32例75岁以上冠心病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其中行不停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5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占12%),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加二尖瓣置换3例(占9%).结果 32例高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无院内死亡,平均术后气管插管时间12 h,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4 d,术后住院时间18 d,术后引流量831 ml.共有29例次术后发生各种不同的并发症.20例随访3~88个月,晚期死亡3例(占9%),其中因心脏病死亡2例(占6%).结论 高龄冠心病病人只要一般情况好,无严重肺、肝、肾和脑疾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不停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院内病死率,为高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一站式复合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对多支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7年3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共110例,其中,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共82例设为对照组,行一站式复合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共28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术期临床指标、随访3年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术中输血率、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胸腔积液量、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一站式复合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对多支病变冠心病具有接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同时,一站式复合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创伤,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并有助于加快病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CABG)围手术期肺通气和弥散功能变化。方法15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均为左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取材,测量围手术期最大潮气量(FVC)和1min用力潮气量(FEV1)与预测值的比值,以及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和动脉氧含量(CaO2)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FVC、FEV1及CaO2指标在术后下降明显,P(A-a)O2术后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肺功能损害严重,应加强围手术期肺脏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5例重症冠心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资料。其中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组)268例,占63.1%;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组)157例。比较两组术后早期死亡率及合并症的发生情况。结果:OPCAB组搭桥(4.09±0.75)支/人,CCABG组搭桥(4.17±0.86)支/人(P〉0.05)。两组新发心房纤颤、围术期心肌梗塞、肾功能不全、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CCABG组比较,OPCAB组手术死亡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输血量、二次开胸率、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或减少(P〈0.05~〈0.01)。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重症冠心病患者中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术前PCI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血管外科184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合并糖尿病352例.患者分为2组,术前PCI组106例,术前无PCI组246例.结果 围术期死亡率6.2%,PCI组死亡率16.04%,非PCI组死亡率2.03%.运用x2、t试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术前PCI史是影响围术期心功能、术后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 术前PCI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术期死亡、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在冠心病外科治疗中的运用,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 19例冠心病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运用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分析围手术期临床资料,中期随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总结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技术要点。结果 19例病例术中共行冠状动脉内膜剥脱35处,其中前降支系统7支(37%,其中前降支5支、对角支2支),回旋支系统2支(10%),右冠状动脉系统10支(53%,其中主干4支、后降支6支);4例患者同时行2支血管内膜剥脱。患者无围术期心肌梗死和手术死亡;中期随访无心绞痛发作,术后1年冠状动脉CTA提示所有吻合口通畅率为92.5%。结论 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能安全、有效地实现冠状动脉完全再血管化,近中期效果满意,是治疗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分析细胞移植联合激光心肌血运重建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5年9月,将同一手术团队在北京多家心脏中心进行冠心病搭桥的患者按照一定入选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同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的13例患者(以下称试验组)中,"干细胞移植组"(以下称2合1组)7例,"激光心肌血运重建联合干细胞移植组"(以下称3合1组)6例;同时随访研究作为对照组入选试验的常规冠脉搭桥术治疗患者10例.术前及术后3年均行同位素扫描,用以评价心脏功能和血流灌注及存活心肌情况,比较两组数据差异.结果 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围术期心梗、病理性心律失常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位素扫描显示,试验组总的低灌注心肌质量术后较术前明显减少,而对照组则有所增加.在这些低灌注心肌中,术后增加的存活心肌含量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具体干细胞移植各亚组间比较,3合1组在总低灌注心肌及对梗死心肌比例缩小趋势上都明显优于2合1组,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的增加程度类似.结论 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初步证实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激光心肌血运重建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3合1治疗作为一种新型联合治疗方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0月-2004年1月958例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其中191例并发糖尿病.糖尿病和无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应用体外循环进一步分为四组,对四组患者术前、术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应用体外循环患者手术病死率为5.6%,糖尿病组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为2.1%.结论糖尿病是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预后的危险因素,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显著减少糖尿病患者的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01例临床经验体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 ,并评价其初步临床结果。  方法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1996年 5月~ 1999年 12月完成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0 1例 ,包括经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组 76例和经胸壁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组 2 5例 ,其中 7例在胸腔镜辅助下获取内乳动脉。  结果 :OPCAB组 76例 ,旁路移植支数平均 2 .5 9支 ,无手术死亡 ,术后并发症包括 :心室颤动并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1例 ,出血二次开胸 3例 ,胸部切口感染 2例 ,肺部并发症 2例 ,肾部并发症 1例 ;MIDCAB组 2 5例 ,旁路移植支数平均1.10支 ,无手术死亡 ,围术期心肌梗塞行再次旁路移植手术 1例 ,出血二次开胸 1例 ,胸部切口感染 1例。  结论 :对于选择的患者 ,非体外循环下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3例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手术治疗体会。方法1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另2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例患者均于围术期给予游离甲状腺激素检测及补偿治疗。结果3例手术治疗近、远期效果良好。结论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非手术禁忌证。  相似文献   

18.
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明  李儒正  谭威 《山东医药》2008,48(32):126-127
9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组46例和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前1 d及术后4 h、24 h、72 h、5 d、7 d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cTnI、CK-MB及血脂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发现术后4、24 h,CCABG组cTnI和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OPCAB组;术后72 h,两组cTnI水平亦有明显差异;两组术后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提示OPCAB对心肌的损伤程度低于CCABG;OPCAB可减少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可降低肾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主冠动脉旁路移植术已经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至1978年3月,在冠状血管造影后随机分为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六个研究中,表明旁路移植手术并不能减少术后的死亡率和心肌梗塞,只有一个报告提示手术治疗后的死亡率有所下降。那些患有严重冠状动脉疾病,已有过2~3次心肌梗塞但又很少有或没有症状的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很难决定。医生不能担保这类患者术后生活能力改善,从而象所期望的那样延长生命或预防心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除了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有关外,还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如心房颤动、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作为冠心病的重要外科治疗手段,是指利用自身血管在病变的冠状动脉和主动脉间建立旁路,使主动脉的血液跨过狭窄的血管到狭窄部位远端,从而恢复心肌血供,其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心房颤动。现就维生素D缺乏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关系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