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宋峰  王自珍  张幸  董建英 《护理研究》2012,26(4):336-338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对导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对行PICC置管的4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导管尖端位于不同位置时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上腔静脉组PICC留置时间长,与锁骨下静脉组及颈内静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腔静脉组穿刺部位渗液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锁骨下静脉组(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尖端最适宜的位置为上腔静脉,其留置时间长、穿刺部位渗液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及身长增长与经下肢置入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位置改变的关系,以此确定导管尖端再次定位的时间。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经下肢置入PICC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记录首次置管与置管期间最后1次X线导管尖端位置以及相对应时间的体重及身长。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及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及身长增长与经下肢置入PICC导管尖端位置移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18例患儿,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体重与身长增长与导管尖端移位呈负相关(r值为-0.432,-0.669)。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及身长增长与导管尖端位置变化相关(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及身长增长与PICC导管尖端位置移动相关。当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每增加100 g,经下肢置入的PICC导管尖端位置远离心脏0.33个椎体;极低出生体重儿身长每增加1 cm,经下肢置入的PICC导管尖端位置远离心脏0.55个椎体,若极低出生体重儿身长和体重增长速度过快,需要增加定位的频率。  相似文献   

3.
<正>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建立了安全的静脉输液通道,可长期留置,能减少静脉炎发生[1]。常规选择肘部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但极低出生体重儿选择血管空间较小,常常只可见1条或2条。作者对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入我院新生儿监护中心(NICU)的13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前臂静脉留置PICC,如穿刺失败,再选择肘部静脉,使血管选择空间增大,明显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并对前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建立了安全的静脉输液通道,可长期留置,能减少静脉炎发生[1].常规选择肘部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但极低出生体重儿选择血管空间较小,常常只可见1条或2条.作者对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入我院新生儿监护中心(NICU)的13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前臂静脉留置PICC,如穿刺失败,再选择肘部静脉,使血管选择空间增大,明显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并对前臂肘部下行静脉留置PICC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观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与留置时间及并发症间的关系。方法 :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且PICC置管成功的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肢体、不同尖端位置的PICC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导管继发移位情况。结果:在PICC留置时间方面,下肢明显长于上肢,T5—T6组长于T4—T5组,T8—T9组长于T9—T1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下肢之间、T4—T5组与T5—T6组之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8—T9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T9—T10组(P<0.01)。不同尖端位置的PICC导管继发性移位时间点及发生率不同(P<0.05)。结论 :对于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儿首次PICC置管,建议首选下肢PICC置管;不同尖端位置PICC并发症预防侧重点不同,可根据首次X线尖端定位来预测导管继发性移位时间,及时定位跟踪,做到早发现和早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专职化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行PICC置管的19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观察组99例和对照组95例,观察组实施PICC置管专职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维护。比较两组患儿非计划拔管率、住院时间及家长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职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非计划拔管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PICC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   总被引:71,自引:1,他引:71  
对5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PICC时所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如穿刺失败、送管困难、导管异位、堵管、感染等进行分析.认为正确选择穿刺的静脉和时机,准确测量体表长度,送管时患儿适当的体位,输液的连续性,输液中止时的正压封管,脂肪乳剂输注时的定期冲管,置管过程中及药物注射时严格的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敷料,定时换药,定时更换输液环路和肝素帽,以及护士娴熟的穿刺和置管技术,可有效地预防与解决 PICC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4种方法在判断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时是否误入动脉的效果。[方法]对97例行PICC穿刺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A组、B组、C组、D组,分别采用血气分析法、尾端抬高法、床边B超法、测压法,比较其判断准确率、判断时间及增加费用。[结果]4种方法在判断准确率的比较中测压法最高,床边B超法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判断时间比较中,尾端抬高法用时最短,床边B超法及测压法用时最长;费用增加尾端抬高法最少,测压法最多。[结论]尾端抬高法在4种方法中花费最少,时间最短,但在不能明确判断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应用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护理体会。在132例留置PICC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中,9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其中3例导管尖端及血细菌培养均为阳性,2例仅血细菌培养为阳性,4例导管尖端和血培养均为阴性。1例家长放弃治疗,8例治愈。高度关注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现的每一个感染征兆,及早采取有效治疗和护理措施,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UVC)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联合使用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极低出生体重儿74例,其中UVC与PICC联合组36例,留置针联合PICC组38例,观察两组患儿体重增长情况、住院天数、相关感染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UVC联合PICC组患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明显短于留置针联合P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体重降至最低时间、体重达2000g时间、住院期间平均体重增长速率、住院总天数、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脐静脉置管联合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可作为NICU中救治极低出生体重儿维持静脉通路的主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1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相关感染进行临床观察,明确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诊断标准。方法收集入住NICU且置入PICC导管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对置入导管后发生血培养阳性的11例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根据诊断标准确诊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1例,其他病例可疑与导管感染有关。结论无论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断成立与否,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特别是置入PICC导管的患儿,预防感染比明确感染原因重要。置管患儿出现血培养阳性立即拔除导管不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电定位技术对极低体重儿PICC置管中精准定位导管尖端位置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本院住院且符合PICC置管指征的116例极低体重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电定位组各58例,分别采用单一置管完成后的X线定位和心电定位技术置入PICC,比较两组一次穿刺尖端到位率及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心电定位组一次穿刺尖端到位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定位技术将置管操作和定位这两项操作集中在床旁一次完成,无需X线检查判断导管位置,对提高极低体重儿PICC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及尖端位置的动态监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缓解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操作性疼痛方面的效果,分析PICC在缓解VLBW操作性疼痛方面的重要意义。[方法]将120例VLBW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在入院后行PICC,对照组入院后行经外周静脉留置套管针(PIV),采用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评价VLBW疼痛评分,置管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测定两组患儿体重,记录导管留置期间所有的并发症与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穿刺后两组患儿PIPP评分较穿刺前均明显升高(P<0.05);穿刺后14d时实验组患儿PIPP评分较穿刺后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PIPP评分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PIPP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第14天、第21天、第28天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液体外渗、静脉炎以及手臂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可明显减少VLBW的疼痛刺激,有利于VLBW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This project compared the temperament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VLBW) infants to that of full-term infants at 6 and 12 months of age, assessed patterns of change in temperament from 6 to 12 months, and investigated effects of the neonatal experience on manifestations of temperament in VLBW babies. The subjects were 41 VLBW infants who were free of congenital anomalies and 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 Instruments included the Infant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 (ITQ), Toddler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 (TTQ), and the Home Observation for Measur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HOME) Inventory. At 6 months, the VLBW infants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adaptable and more intense than full-term infan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difficult" and fewer "easy" infants in the study group. At 12 months, the infants were less persistent than a full-term toddler. Behavioral style clusters of the toddler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published data.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the VLBW infa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nifestation of childhood temperament as early as 6 months of age. Results suggest that VLBW infants do manifest behavioral style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full-term infants but are modified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life. In addition, the nine temperament dimensions were differentially affected by adverse perinatal event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改进PICC穿刺部位皮肤护理措施并探讨其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便利选取护理措施改进前(2015年7月—2016年6月)住院且应用PICC的极低出生体重儿70例为对照组,护理措施改进后(2016年7月—2017年6月)住院且应用PICC的极低出生体重儿70例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0.5%葡萄糖酸氯已定醇消毒,“三明治”固定法,按需更换敷料等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PICC穿刺点及周围皮肤发生浸渍、接触性皮炎、机械性损伤和毛囊炎、穿刺点感染的例次, 计算PICC穿刺部位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PICC穿刺部位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进后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穿刺部位皮肤损伤发生率,保证患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的存活率逐渐增加.但由于其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喂养不耐受以及各种严重并发症,需要较长时间输入高渗透压的静脉营养液和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安全、耐高渗、留置时间长的特点,保证了极低出生体重儿的静脉营养和给药[1].PICC置入首选肘部静脉[2],但临床上发现部分患儿肘部静脉不易置管,而颞浅静脉却清晰可见.经颞浅静脉穿刺置管,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素珍 《护理研究》2010,24(12):1073-1073
极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是胎龄小于34周者,因吸吮、吞咽功能发育不成熟,常出现早期经口喂养困难,而需留置胃管管饲.由于其胃肠功能不完善,早期胃肠喂养容易出现呕吐、胃潴留、腹胀等喂养不耐受表现[1],从而影响胃肠喂养的进行,延长静脉营养的时间.针对这一情况,我院NICU从2007年6月开始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微量注射泵控制喂养速度,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定位方法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效果的影响.方法 根据PICC置管尖端定位方法的不同,将89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分为观察组41例,采用超声检查辅助定位;对照组48例,采用床边X线摄影辅助定位.对比分析2组患儿置管一次成功率、导管异位、再次置管及操作时间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置管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定位的操作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VLBW患儿PICC置管后采用超声定位导管尖端位置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同时可优化操作流程,缩短导管定位操作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