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吴杨  姚寒晖  梁伟  朱亮  孙思楠 《安徽医学》2018,39(8):903-90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疗效及近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限期行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64例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及术后胃瘫等术后并发症的差异.随访3~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及术后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36个月,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及术后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期预后与开腹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2.
严聪 《中外医疗》2014,(13):17-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2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96例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实验组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枚数、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不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出血少、切口小、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比较。方法收集76例由同一组医师连续实施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46例(腹腔镜组),行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30例(开腹组)。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并发症(伤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胃瘫、吻合口漏等)的发生情况及近期疗效(1、3年的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清扫淋巴结数目、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例数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术后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均P<0.05)。2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损伤大血管或周围脏器等严重并发症,腹腔镜组无转开腹病例。2组患者均随访10~52(26.8±9.8)个月,1、3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是一种可行而短期疗效好的手术方式,远期疗效仍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25例,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25例开腹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肛门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定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安全可行,其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黄河  刘建 《河北医学》2014,(11):1835-1838
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手术时间对手术创伤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统计分析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20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开腹组短( P<0.05),术中出血量和平均注射止痛药物次数明显比开腹组少( 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9/100)明显比开腹组20%(20/100)低(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通过腹腔镜辅助下与传统开腹施行进展期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远端胃癌患者107例临床资料,其中55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52例行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及术后1、2、3、5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82.7±43.6)min长于开腹组的(217.6±29.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止痛剂注射次数、住院时间、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开腹组( 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7.27%)与开腹组(21.1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1、2、3、5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比开腹手术耗时长,但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且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失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腹腔镜远端胃癌D_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开腹远端胃癌D_2根治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腹腔镜远端胃癌D_2根治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切缘长度、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切缘长度、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D_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手术创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江桃  贾贵清  赵高平  黎熊  兰春斌  袁浩 《西部医学》2019,31(2):295-298+303
【摘要】 目的 探讨预先小切口辅助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56例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0例行预先小切口辅助腹腔镜手术患者设为预先小切口组,48例行全腹腔镜手术患者设为全腹腔镜组,58例行开腹手术患者设为开腹组。观察3组患者性别、年龄、BMI、肿瘤直径、术前麻醉ASA分级、吻合方式、TNM分期、术前合并症,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清扫No.4d、5、6、7、8、12组淋巴结时间及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24、72h疼痛评分,术后使用止痛药物次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预先小切口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开腹组,但较全腹腔镜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先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清扫No.4d、5、6、7、8、12组淋巴结时间及出血量均小于全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先小切口组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24、72h疼痛评分、术后使用止痛药物次数、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先小切口辅助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安全、省时、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D2根治术在进展期远端胃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66例腹腔镜和52例开腹进展期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分别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比较其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肿瘤根治性指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留置导尿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手术时间略长于开腹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清扫淋巴结数目、上切缘距肿瘤距离及下切缘距肿瘤距离与开腹组无明显差异(P >0.05);腹腔镜组患者手术费及住院总费用均高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复发及无瘤生存率与开腹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腹腔镜下进展期远端胃癌D2根治术安全、有效、可行性好,且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 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使用 D2根治术进行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患者,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使用腹腔镜辅助 D2根治术,对照组使用开腹胃癌 D2根治术,对比两组手术出血量、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生存率。结果:手术时间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淋巴结清扫数为16.2±1.8,对照组的淋巴结清除数为17.4±2.1,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2.3分及7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讨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 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可减少患者手术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临床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效果。 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6例,临床给予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46例,临床给予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术后对2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清除淋巴结数量、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清除淋巴结数量分别为(25.4±3.1)枚和(23.1±4.3)枚,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相比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效果要好,且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下床时间快、并发症小等优点。患者临床治疗时应依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与D2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80例远端胃癌患者,40例行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组,40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指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情况(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镇痛次数、并发症)及肿瘤根治范围等,评价腹腔镜胃癌根治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但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肿瘤近端及远端切缘、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镇痛次数、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除肺部感染外,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与D2淋巴结清扫虽然手术时间较长,操作复杂,但能够达到开腹手术相同的胃癌切除标准和淋巴清扫范围,且术后恢复方面有明显优势,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肖永彪  张鹏  谭智明  杜波 《海南医学》2012,23(10):53-55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18例接受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与同期30例开腹手术比较。结果 18例患者均成功接受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49.6±10.7)枚及(47.8±8.5)枚;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62.1±11.2)h及(81.6±16.8)h;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24.3±33.0)ml及(217.7±25.8)ml;手术时间分别为(274.7±17.9)min及(201.3±9.8)min;术后卧床时间分别为(28.9±4.4)h及(62.1±7.3)h;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17±0.99)d及(10.9±0.77)d。结论与同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腔镜对比传统开腹手术行胃癌D2根治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外科2012年2月2012年12月期间完成开腹手术行胃癌D2根治术(开腹手术组36例)和腹腔镜胃肿瘤D2根治术(腹腔镜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期间出血量,手术后住院时间、伤口感染和肠梗阻的发生率、手术后止痛药应用次数、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等。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后止痛药应用情况、排气时间、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和肠梗阻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进流食时间、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肿瘤D2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且具有对患者创伤小、手术中出血少、手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值得应用和推广,但远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丁亮 《中国医药导刊》2015,17(9):873-874,877
目的:对比观察进展期胃癌不同术式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5月我院普外科168例进展期胃癌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对照组接受开腹下胃癌D2根治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及免疫功能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镇痛泵使用时间均较开腹组少或短,并且腹腔镜组的免疫抑制较轻微(均P<0.05),但其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P<0.05);此外,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并不显著(均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短,术后引流量少、手术切口愈合快、胃肠功能恢复迅速、疼痛缓解快,免疫抑制轻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Liang JW  Zhang XM  Zhou ZX  Wang Z  Bi JJ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4):1698-1701
目的 通过比较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手术术者不同阶段的手术结果,结合文献,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手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接受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60例.按手术先后顺序,以每15例和每20例为一学习曲线阶段,将所有病例分为11阶段和8阶段两种比较方式,应用SPSS 13.0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比较各阶段在淋巴结检出数目、下切缘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中转开腹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分析两种比较方式除外第1阶段,剩余阶段在上述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各阶段手术病例在淋巴结检出数目(12.8~18.2个)、下切缘长度(2.8~3.3 cm)、术中出血量(156.0~273.3 ml)及术后住院时间(9.4~14.0 d)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1阶段的手术并发症、中转开腹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比较方式第1阶段的手术平均时间分别为201.0 min和193.0 min,均与其余各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仅第2种比较方式的手术时间在剩余各阶段无明显差异.结论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手术经过16~20例手术可达较熟练和稳定程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curve of laparoscopic-assisted surgery for rectal cancer by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laparoscopic-assisted rectal surgery at different stages with a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s A total of 160 surgical cases of laparoscopic-assisted rectal cancer from May 2007 to December 2009 were reviewed. Different standards were used to divided them into 11 stages (group 1: 15 cases in each) and 8 stages (group 2: 20 cases in each) respectively by operative sequences. The number of revealed lymph nodes, length of distal margin, operating duration, blood loss volume, the incidences of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he rate of conversion into open operation and the length of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ere analyzed.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first stage, all indices in the remainder of 10 stages and 7 stages were analyzed simultaneously.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11 stages and 8 stages with the respect to the number of revealed lymph nodes, length of distal margin, blood loss volume, the incidences of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he rate of conversion into open operation and the length of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The average operating duration in the first stage of group 1 was 201.0 min and 193.0 min in the first stage of group 2. And the operating duration in the first stage in the two groups was longer significantly than the remainder of stages in each group (P<0.001). Conclusion A surgeon may become experienced in laparoscopic-assisted rectal surgery by operating 16-20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应用腹腔镜技术与传统开腹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铜陵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27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92例行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为腔镜组,181例行开腹胃癌D2根治术为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康复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率及手术效果指标(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远近切缘距离).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全胃切除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端胃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肿瘤远近切缘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技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短期疗效与手术风险无明显差异,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将腹腔镜下远端胃癌 D2根治术的61例患者随机分为 TLDG 组与 LADG 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TLDG 组32例中行 BⅠ式吻合(残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21例,残胃空肠 Roux-en-Y 吻合11例;LADG 组胃癌根治29例中行 BⅠ式吻合20例,残胃空肠 Roux-en-Y 吻合9例。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肿瘤下切缘、平均肿瘤上切缘、切除淋巴结枚数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LDG组术后未使用镇痛药,LADG 组平均使用镇痛药(2.5±0.4) d(P <0.05);TLDG 组在术后通气时间、术后第1次下床时间方面明显短于 LADG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