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参数设置下肢空气止血带充气压力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将219例手术时间在2h以内使用止血带的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固定参数加压法,压力恒定为2倍病人上臂动脉收缩压;个体化组采用个体化加压法,将血氧饱和度感光探头夹在患肢脚趾上,边充气边观察血氧监测仪中的动脉波形,一但动脉波形消失成直线,立即停止充气,并将止血带此时的压力锁定;两组均1h放1次止血带,10min再灌注。[结果]个体化组充气压力为201.03mmHg±21.10mmHg,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40.43mmHg±34.78mmHg(P<0.01);病人术后主诉止血带压迫部位疼痛和皮肤损伤发生率个体化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个体化组低于常规组(P<0.05);手术时间超过1h时创面渗血个体化组较常规组严重(P<0.01)。[结论]采用血氧监测个体化设定下肢充气止血带压力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短时间手术止血效果满意,但不适合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两种不同充气压力的止血带在下肢手术中的运用,探讨下肢手术使用空气止血带的适宜压力.[方法]将60例下肢骨科手术使用空气止血带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止血带压力为0.08 Mpa,实验组止血带压力为病人本人右上肢收缩压0.04 Mpa.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手术中的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手术时间、止血带充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实验组未发生止血带副损伤,时照组发生4例.[结论]空气止血带的压力应因病人血压而异,一般高于病人右上肢收缩压 0.04MPa,即可达到压迫下肢动脉止血的效果,并且能有效减少止血带副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下肢手术时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目的 :比较下肢手术使用气囊止血带时两种不同充气压力的止血效果和止血带副损伤的发生情况 ,以找出适宜的个体充气压力。方法 :将 2 0 0例下肢择期手术成年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10 0例。试验组采用个体充气压力 ,即以缚扎止血带处肢体周径(cm )作为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 (kPa) ;对照组采用传统充气压力 ( 5 3 .2kPa~79 .8kPa) ,观察止血效果和止血带副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止血效果均满意 ,而对照组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 (P <0 .0 0 5 )。结论 :以下肢缚扎止血带处周径 (cm )作为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 (kPa)是下肢手术时适宜的充气压力。 相似文献
4.
下肢手术气囊止血带最适充气压力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肢手术中使用气囊止血带的合适充气压力。方法对10例自愿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测量下肢动脉血阻断所需的压力,确定适宜的止血带充气压力;对38例择期下肢手术患者,根据自愿者测得的止血带充气压力加120 mmHg作为患肢手术止血带基础充气压力,再根据患者下肢周径适当增减,于止血带充气前(T0)、充气后即刻(T1)、使用止血带30 min(T2)、松开止血带后(T3)分别测定记录各时间点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结果38例患者术中止血带使用达优率为100%,止血效果满意。各时段的血压、脉搏、呼吸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下肢手术中,采用适宜的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既不影响止血效果,又能减轻止血带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电动气压止血带较低参考充气压力值对骨科四肢手术的影响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不同充气压力值将120例患者分为四个实验组(分别为实验1、2、3、4组)每组为30例,观察四组患者在使用气压止血带时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程度、术中出血量、使用后局部皮肤颜色、完整度及肢体感觉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3组患者使用止血带时烦躁不安出现时间晚、术中出血量少、局部皮肤损伤情况及肢体感觉恢复明显优于其它三组。结论 安全使用电动气压止血带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术中痛苦,对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中止血带两种不同充气压力效果及并发症的比较。方法 将170例入组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由同一组手术医师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充气压力65kpa,实验组采用个体化逐渐增压,至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增加5kpa为压力设定值。观察止血效果、止血带松解后血压变化、术后局部皮肤疼痛、水疱瘀斑以及神经感觉障碍发生对两组患者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压力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术中止血效果无统计学差异,止血带松解后血压下降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局部皮肤疼痛、水疱瘀斑形成及神经感觉障碍实验组较对照组发生率低,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中,个体化的使用止血带压力值明显降低术后止血带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
10.
超声技术判断老年患者下肢手术止血带最佳充气压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判断老年患者下肢手术止血带充气压力的效果。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6月实施下肢手术且使用止血带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依据超声技术判断止血带的最佳压力,对照组采用常规充气压力。比较两组患者入室(T1),麻醉结束后(T2)、充气60 min(T3),松止血带即刻(T4),松止血带10 min(T5)5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气、乳酸脱氢酶、乳酸含量,记录两组患者在使用止血带过程中发生烦躁不安和疼痛的程度,评价止血带止血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止血带使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充气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T5时刻平均动脉压显著增高,心率显著减慢,与T1时刻相比,试验组患者T5时刻乳酸脱氢酶和乳酸显著增高。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止血效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使用止血带过程中疼痛评分,烦躁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结论老年患者使用超声指导设置气囊压力的方法,能够稳定血流动力学参数,降低止血带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使用止血带的不适感,提高围术期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儿童下肢手术应用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符合学龄儿童生理特征的个体充气压力。方法:将120例下肢择期手术儿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个体充气压力,即以缚扎止血带处肢体周径(cm)的0.7作为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kPa);对照组采用传统充气压力(26.6~33.2kPa),观察止血效果和止血带副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止血效果均满意,而对照组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05)。结论:以下肢缚扎止血带处周径(cm)的0.7作为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kPa)是儿童下肢手术时适宜的充气压力。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下肢手术患者因止血带应用导致的肺换气功能影响。方法择期拟全身麻醉下用止血带行单侧膝以下的下肢手术患者45例,ASA分级Ⅰ~Ⅱ级,止血带充气时间1~1.5 h。随机分为三组(n=15):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组R1、R2组和对照组(C组);R1、R2组麻醉维持期间分别输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和0.4μg.kg-1.min-1,C组患者用七氟醚维持麻醉在麻醉诱导前(T0)、松止血带后30 min(T1)、4 h(T2)、24 h(T3)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和呼吸指数(RI)。结果 T2与T0时比较,三组患者PaO2降低,PA-aDO2和RI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19、4.08、2.32;10.94、7.10、4.98;8.46、5.97、3.61,P均<0.05)。T2时,R2组与R1组比较、R2组与C组比较、R1组与C组比较,PaO2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38、2.35、5.1,P均<0.05),而PA-aDO2和RI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15、4.29、8.08;3.05、3.00、7.14,P均<0.05)。三组患者各时点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45、0.16、0.07;0.12、1.10、1.10,P均>0.05)。结论下肢手术患者用止血带后肢体缺血再灌注可以导致肺换气功能损伤。瑞芬太尼可以减轻其损伤。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气压止血带在骨科手术中的广泛应用,其并发症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目前,对气压止血带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细节存在许多争议。为充分发挥气压止血带的作用,及时防止可能引起的副损伤,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国内外同行的研究探索基础上,对气压止血带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范围、型号的选择、压力的选择、时间的设定、放置的部位、副损伤及防治等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脑气压止血带在骨科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87例骨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术中应用电脑气压止血带进行止血,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方法止血。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77.3%,对照组为4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手术中应用电脑气压止血带止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脑气压止血带在骨科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87例骨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术中应用电脑气压止血带进行止血,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方法止血.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77.3%,对照组为4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手术中应用电脑气压止血带止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减轻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止血带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方法将该院骨科病房收治的62例需行下肢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24)、咪达唑仑组(n=23)及对照组(n=15)。所有患者均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右美托咪定组于穿刺后给予,负荷量1μg/kg,维持量0.5μg/(kg·h);咪达唑仑组于穿刺后给予,负荷量0.06mg/kg,维持量0.05μg/(kg·h)。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使用止血带前(T0),松开止血带时(T1),松开止血带后30min(T2)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_2~-)、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3组患者血清各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在T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血清OH、O_2~-、H_2O_2、MDA水平在T1时低于咪达唑仑组和对照组,血清SOD水平在T2时高于咪达唑仑组和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血清O_2~-、H_2O_2水平在T2时仍低于咪达唑仑组和对照组,SOD仍高于咪达唑仑组和对照组(P0.05);与T0时相比,3组患者血清OH、O_2~-、H_2O_2、MDA水平在T1时均升高,SOD均降低,咪达唑仑组和对照组血清OH、O_2~-、H_2O_2、MDA在T2时均升高,SOD均降低(P0.05);与T0时相比,右美托咪定组血清OH、H_2O_2、MDA水平在T2时明显升高(P0.05),但右美托咪定组血清O_2~-、SOD水平在T2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使用止血带诱发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