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鼻饲病人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对鼻饲并发症及血糖的影响,以确立科学的、适合老年糖尿病病人的鼻饲量及间隔时间。[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长期鼻饲的老年糖尿病病人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成分符合营养热卡的前提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鼻饲;实验组按照改良的方法进行鼻饲,观察两组病人鼻饲并发症及空腹血糖情况。[结果]两组老年糖尿病鼻饲病人在不同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下均未发生严重误吸,两组鼻饲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第15天两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鼻饲法的每次鼻饲量和间隔时间是安全的,符合老年糖尿病病人生理鼻饲量并可使空腹血糖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2.
老年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以确立科学的、适合老年人生理的鼻饲量值。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长期鼻饲老年患者180例,按年龄段,61~70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1、实验2和对照组1;71~80岁患者分为实验组3和实验组4和对照组2。每组30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成份、符合营养热卡的前提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鼻饲;实验组按照实验方法鼻饲,6组均观察餐后返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便秘、末次饲食后6h微量血糖值、血清白蛋白、总蛋白、体重情况。结果6组老年鼻饲患者在不同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下其鼻饲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营养状况:白蛋白及总蛋白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实验组鼻饲法的每次鼻饲量和间隔时间是安全的、符合老年人生理的鼻饲量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不同年龄段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长期鼻饲老年患者120例,按年龄段61~70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3,71~80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和实验组4,每组30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成分、日鼻饲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4组按照实验方法鼻饲,均观察餐后反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便秘情况.结果:4组老年不同年龄段的鼻饲患者在相同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下,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消化系统的休息时间得到延长,但实验组2和实验组4的鼻饲日工作量明显减少.结论:老年鼻饲患者每次300~400 ml的鼻饲量和间隔3~4 h的时间适合61~80岁老年人生理的鼻饲量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适合高龄卧床患者自制匀浆膳食的每次鼻饲量和鼻饲间隔时间。方法选择住院长期鼻饲自制匀浆膳食的高龄卧床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液组成、日鼻饲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对照组按照常规鼻饲方法进行鼻饲,观察组减少鼻饲次数,增加单次鼻饲量。观察患者胃潴留、胃食道反流、误吸、腹胀、腹泻、便秘、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次晨空腹微量血糖值、体质量情况。结果两组高龄卧床鼻饲患者并发症比较,观察组胃潴留和胃食道反流明显减少(P<0.05);鼻饲60 d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和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次晨空腹微量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需鼻饲时间、胃排空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卧床患者每次400~500 mL的鼻饲量和鼻饲间隔4~5 h有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和提高营养状况,并节省护士工作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不同年龄段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长期鼻饲老年患者120例,按年龄段61—70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3,71~80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和实验组4,每组30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成分、日鼻饲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4组按照实验方法鼻饲,均观察餐后反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便秘情况。结果:4组老年不同年龄段的鼻饲患者在相同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下,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消化系统的休息时间得到延长,但实验组2和实验组4的鼻饲日工作量明显减少。结论:老年鼻饲患者每次300~400ml的鼻饲量和间隔3—4h的时间适合61~80岁老年人生理的鼻饲量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两种鼻饲给药法的效果。[方法]76例经鼻饲给药病人共鼻饲给药240例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鼻饲给药120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鼻饲给药,实验组采用即刻鼻饲给药法。比较两组病人用药时间、肉眼见药物残留情况、使用鼻饲水量可控情况、堵管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用药时间少于对照组组,使用鼻饲水量可控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即刻鼻饲给药法减少了用药时间,注入液体量得到控制,效果优于传统鼻饲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会 《全科护理》2012,(35):3271-3272
[目的]观察实施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病人血糖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随访1年,比较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个性化护理有助于老年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改进鼻饲方法观察其对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效果和操作时间的影响,更好地促进病人康复。[方法]将60例鼻饲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观察两组病人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和每次鼻饲过程操作时间,并进行比较,实验组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鼻饲管,采用间歇滴入法,控制滴速100mL/h,间隔1h重复滴入1次,每天10次,每8h更换1次输液器;对照组采用一次性50mL注射器缓慢一次性注入100mL,用时15min~20min,间隔1h后再次注入,每天10次,两组注入前后均用温开水20mL~25mL冲管,各变量分析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两组鼻饲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呛咳、反流、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且整个过程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输液器间歇滴入营养液降低了鼻饲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而且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9.
梁淑仪 《全科护理》2012,(4):318-319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鼻饲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47例急性脑卒中鼻饲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方法置鼻饲管,观察组24例给予护理干预,进行插管前、插管时及插管后护理。鼻饲治疗后,观察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吸入性肺炎、代谢性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病人鼻饲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减少急性脑卒中鼻饲病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期鼻饲匀浆膳食的老年患者单次合适的鼻饲量和鼻饲间隔时间。方法住院长期鼻饲自制匀浆饮食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2组各25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组成、日鼻饲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A组按照护理文献中提到的鼻饲方法(常规方法)进行鼻饲;B组按照改进方法鼻饲,2组均观察30d。结果:2种方法鼻饲后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鼻饲并发症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与常规方法比较,改进鼻饲方法的鼻饲日工作量明显减少,患者消化系统的休息时间明显延长(P〈0.001、0.05)。结论:改进鼻饲法的单次鼻饲量和鼻饲间隔时间对长期鼻饲患者更适宜。  相似文献   

11.
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注入流质食物、营养、水分和药物的方法,随着肠内营养的优越性日渐显著,鼻饲饮食广泛运用于临床,现就鼻饲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不同鼻饲法在脑梗死鼻饲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脑梗死鼻饲患者不同鼻饲方法的优缺点,探讨最适合患者的鼻饲模式.方法 将80例脑梗死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一次性营养泵管连接鼻胃管匀速滴注;对照组采用一次性50 ml注射器缓慢注入,一次注入200~300 ml,时间10~15 min,注入前后均用温开水冲管,鼻饲4~5次/d.比较2组患者鼻饲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护理工作量.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护理工作量.结论 采用肠内营养泵鼻饲法是一种更为安全、方便、有效的鼻饲方法,可降低鼻饲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龄患者鼻饲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鼻饲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2例留置胃管的高龄患者,做好置管前的心理护理,增加置管深度,置管后加强管道护理,进行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等。结果:42例高龄鼻饲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高龄鼻饲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预防鼻饲饮食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肠内营养的优越性日渐显著,鼻饲饮食已较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如颅脑损伤昏迷的病人、吞咽困难的病人、失去咀嚼能力的病人等。国外报道[1],鼻饲也是增加厌食症病人体重,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有效且安全的方法。但鼻饲饮食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不容忽视,护士应掌握科学的鼻饲方法,预防鼻饲饮食并发症的发生。机械方面的并发症一、呼吸道误吸,吸入性肺炎1.鼻饲管位置不当。鼻饲管误入呼吸道:常见于意识不清的病人、咳嗽及窒息反射缺如的病人、气管插管的病人等。检查鼻饲管位置传统方法是抽吸胃液法、观察水下气泡和听诊法,临床3种方法联合应用,一…  相似文献   

15.
循证护理在鼻胃管鼻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胃管的置管时间;单次鼻饲量和鼻饲间隔时间;鼻胃管的更换时间。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通过提出循证问题、循证支持、根据相关实证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鼻胃管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留置胃管至拔管期间有无呛咳、营养不良及鼻腔咽部黏膜有无异常、胃管有无阻塞等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患者在留置鼻胃管至拔管期间在呛咳、误吸、胃潴留、腹泻、鼻腔咽部黏膜异常、胃管阻塞等方面差异元统计学意义,在营养不良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科学地提出了鼻胃管的置管时间为发病后3d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个性化的单次鼻饲量和鼻饲间隔时间;4周更换1次鼻胃管。达到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人员知识的更新,有利于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临床工作者提出一个观点:只要肠道有功能,就应使用肠道进行营养.经肠营养的管饲技术种类繁多,其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①肠道的功能能否安全地使用;②预计肠道营养支持的时间;③胃排空功能及发生胃食道返流导致误吸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一种自动流质鼻饲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质鼻饲是一项临床护理技术,主要用于为不能自口进食的病人提供营养和水分。精神科常用于拒食病人的饮食供给以及作为胰岛素治疗的终止措施。但传统的操作方法费时费力,且程序繁琐,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我院护理人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此项护理技术的改进,先后研制了水封瓶式喂食器、流质鼻饲泵等护理用具,在临床使用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存在着结构不够科学,如食毕不能自动停机(可能喂入空气)以及压力不能控制等问题。2000年我院开始研制自动流质鼻饲仪,经多次改进及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研制于2000年开发该项目,并由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