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在上海市城乡社区对36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连续三次家访中服药依从性的二种面询法的比较,结果表明,不依从组的年复发次数为依从组的3倍多(P〈0.01),依从性的优劣对残留症状及社会功能均产生明显影响(P〈0.05),并分析了有关影响因素,作者认为:在社区服务中,探讨和评估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至关重要,本文系列研究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采用药片计数的方法,对279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定结果。家访总例次达859次,并将计数法的结果分别与患者及家属的报告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三次计数依从性(%)分别达85,90和92;(2)与患者及家属报告的依从结果一致性颇高,分别达89.7%(患者,Kappa=0.61~0.72)及92%(家属,Kappa=0.70~0.8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免费服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 方法: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给予利培酮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社区定期免费给药及健康教育,对照组不给予社区免费给药及健康教育.两组于入组时、入组后6个月和12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服药情况的原因。方法通过自编问卷对4个市(区)的601例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最近一个月的服药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患者自我报告的实际服药情况,将患者分为遵医嘱服药、低量服药、超量服药三类,分别统计各类患者服药情况的原因。结果完成调查的592例患者中,利培酮和氯氮平的使用率居前两位,分别占39.2%(232/592)和33.4%(198/592)。417例患者遵医嘱服药,其中81.3%(339/417)患者遵医嘱服药的原因是认同精神疾病需要长期维持治疗;171例患者低量服药,主要原因是认为病情稳定就可以减药或停药,占63.7%(109/171);4例患者超量服药,其中2例主要因为担心或认为病情不稳定。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遵医嘱服药的原因多样,最关键的是患者对疾病认知和治疗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以尿液检测的方法,对上海城乡社区样本进行依从性研究。对象为服用酚噻嗪类药物的13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尿测总次数为375次,近92%的患者尿液呈现阳性(+~+++)反应。与面询法及药片计数法比较的结果示:PPV分别达到96.0%和97.4%;阳性结果LR分别为2.31和3.33;NPV分别为67%和74%;一致性检测Kappa值分别为0.21和0.42(P均<0.01)。作者对三种依从性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及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院外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43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按照服药情况分为服药依从性较好(GMC)组和服药依从性较差(PMC)组;对影响服药依从性的个人及家庭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PMC组未婚/离异、文化程度高中以下、家庭关系紧张、未认识服药重要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GMC组,服用经典抗精神药率明显低于GMC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中以下、家庭关系紧张、药物不良反应、未认识服药重要性、婚姻5个因素是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OR=11.353、OR=3.857、OR=3.329、OR=2.058、OR=1.788,P均0.05)。结论:院外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家庭关系、药物不良反应、对服药的认识及婚姻状况。  相似文献   

8.
对348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依从性好坏与患者目前病情有显著关系。依从性好的稳定率、缓解率明显高于差的;依从性好的定期规律随诊率明显高于依从性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痊愈精神分裂症病人不依从服药的因素。方法:对80例痊愈精神分裂症病人不依从服药的因素进行调查。并与80例依从服药者对照。结果:两组病人中,家庭主要成员及病人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性质,服药重要性的认识,家庭主要成员的医患联系程度及病人的住院次数,用药种类,药物副作用等方面存在有差异。结论:加强对家庭主要成员及病人的精神病知识,药物知识的教育,及时处理药物副作用等是预防不依从服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四川省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628001)侯清香精神病患者拒服药行为在精神科病房工作中极为常见,这种行为既易导致患者贮藏药自杀,也易使主管医师对药物疗效的判断偏差而影响患者康复。本文作者通过8年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功能性的精神疾病,易发于青壮年,主要临床特征是精神活动脱离现实,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不协调,即精神分裂现象[1]。精神分裂症病程多迁延并呈进行性发展,许多患者往往需要终身服药治疗。据国内研究统计,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病例中,55%~76%的直接原因为停用药物。国外的研究[3]也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治疗的不依从性是疾病复发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精神科工作人员及学者也对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可降低疾病的复发率[1].我们对再入院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治疗,而对照组仅限于一般健康教育,出院后随访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自拟服药依从性调查表,于治疗前、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及1年分别各评定1次. 结果:两组BPRS、ITAQ、服药依从性和再次住院次数差异有显著性,均以干预组显著较好. 结论:认知治疗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住院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药物影响因素评定量表(ROMI)作为评定工具,以半结构式访谈的形式评估入院3周后患者对于抗精神病药物的心理资料,分析ROMI评分与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的相关性,预测ROMI各因素对依从性的影响程度.结果 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年龄、学历、工作状态、是否有人监管、住院付费方式)及临床资料(用药种类、病程、住院次数)与ROMI评分无关(P>0.05),药物不良反应与ROMI不依从原因分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5).患者遵从专家指示、感受到药物对日常生活的益处、害怕复发、家人或朋友对于服用药物有正面意见等因素在促成依从的主观因素中影响较大(P<0.01),患者认为药物不良反应较为缓和、药物可以帮助实现个人目标、与医务人员有良好关系是促成依从影响较普遍的因素(P<0.01).结论 药物不良反应带来的苦恼是不依从的主观原因中影响较普遍的因素,患者遵从专家指示、感受到药物对日常生活的益处、害怕复发、家人或朋友对于服用药物有正面意见等因素对药物依从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于2020年9月~2020年12月在湖南省某医院就诊的87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精神分裂症简明认知功能成套测评量表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结果 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认知测评中符号编码...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问题非常突出,其影响因素复杂。医生在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方面可能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药深度检测对评定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抗精神病药依从性(以理简称依从性)的意义。方法 对718例单一服用氯丙嗪、奋乃静、氯氮平或氟哌啶醇的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说不定依从性。于入组第2周末和第3个月末分别测定患者的血药浓度,研究时间为3个月。结果 服用氯氮平或奋乃静患者的依从性好于服用氯丙嗪和氟哌啶醇者,不依从率分别为5.4%、10.5%,19.5%和21.1%。服用氯丙嗪、奋乃静或氯氮平者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间采用微信随访干预的价值。方法 筛选2019年4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抽样法分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展开常规出院指导及电话随访,观察组展开微信随访,对比两组的服药依从性、精神状态和社会功能。结果 观察组复发率(14.00%)、再住院率(10.0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98.00%)高于对照组(86.00%)(P<0.05);观察组精神状态、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信随访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服药依从性有明显价值,亦可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观疗法和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161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内观+行为组(39例,住院时内观治疗,出院后行为治疗)、内观组(41例,住院时内观治疗)、行为组(37例,出院后行为治疗)及对照组(44例,无内观及行为治疗);用药片计数法比较各组患者出院后12周服药依从性。结果:12周后服药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内观+行为组分别为32例、4例、3例,内观组为18例、11例、12例,行为组为16例、12例、9例,对照组为6例、13例、25例;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P0.0001);服药完全依从率内观+行为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内观组及行为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内观疗法和行为疗法均能提高患者的近期服药依从性,两者结合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