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对43例Ⅰ型精神分裂症和29例Ⅱ型精神分裂症的锥体外系反应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而支持了Ⅰ型分裂症存在多巴胺活性亢进,Ⅱ型分裂症可能为多巴胺活性低下这一假说。并对合理应用抗胆碱能药物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Ⅰ型和Ⅱ型精神分裂症间是否存在遗传效应的差异.方法:调查了精神分裂症Ⅰ型(186例)和Ⅱ型(99例)患者亲属中精神疾病病的患病情况。结果:Ⅱ型组有精神疾病家族史多,一级亲属中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的发病风险率高。一级亲属的遗传率高,与Ⅰ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Ⅰ型和Ⅱ型精神分裂症间存在着遗传效应差异。  相似文献   

3.
Ⅰ、Ⅱ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常州解放军第一○二医院(213003)徐晶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1]。八十年初,由于对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学研究的深入,国外有人将精神...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Ⅰ型与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脑甲状腺功能状态及其中枢调节方面的差异。方法电抽搐治疗(ECT)Ⅰ型精神分裂症、氯氮平治疗Ⅱ型精神分裂症;在治疗前、后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结果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TSH值略高于Ⅱ型;ECT对Ⅰ型患者脑脊液TSH水平有双向调节功能,调节效应好;氯氮平对Ⅱ型患者脑脊液TSH水平的调节功能和效应低下;治疗前后脑脊液TSH增(减)值Ⅰ型较Ⅱ型大(P<001)。结论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Ⅰ型与Ⅱ型脑甲状腺功能状态及其中枢调节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Ⅱ型)和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Ⅰ型)两者认知损害程度的差别。方法 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数字划销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检测(WCST)评估29例精神分裂症Ⅱ型患者和28例精神分裂症Ⅰ型患者及28例正常对照组的记忆、注意及执行功能。结果 精神分裂症Ⅱ型和精神分裂症Ⅰ型患者的记忆测验,划销测验,WCST成绩显著性差于正常对照组;精神分裂症Ⅱ型患者在WMS测验中的1-100、累积、图片、再认、记商(MQ),在划销测验中的划对数目、划数测验净分和在WCST测验中的持续错误、测验次数成绩显著差于精神分裂症Ⅰ型患者。结论 精神分裂症Ⅱ型和Ⅰ患者都存在认知功能损害;精神分裂症Ⅱ型患者的记忆、注意及执行功能均较精神分裂症Ⅰ型患者差。  相似文献   

6.
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免疫功能测定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为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免疫功能状况,对96例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细胞进行检测,以25名健康人为对照。结果显示,病人CD3阳性细胞、CD4阳性细胞及CD4/CD8、淋巴细胞转化率和体外IL-2分泌细胞明显降低(P均<0.001),而P型异常淋巴细胞明显增多(P=0.0001)。提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同时伴有自身免疫倾向。此结果与精神分裂症的病毒感染假说和自身免疫假说相符  相似文献   

7.
对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认识的评价(四)四、精神分裂症症状流变学金卫东,王高华对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说提出疑问之后,继而转向阴性症状等诸方面的研究,充分显示了阴性症状在生物学、遗传学、神经心理学等方面与阳性症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由此引起了人们对这两组症...  相似文献   

8.
立体定向脑内多靶点联合毁损治疗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脑内多靶点联合毁损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近期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对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20例为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12例为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内双侧多靶点(主要包括扣带回、内囊前肢及杏仁核)给予射频热凝治疗。按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于1990年制定的评定方法进行疗效评定,并检测术前及术后4周患者脑脊液中神经递质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术后4周随访:20例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显著进步13例,进步6例,无变化1例,有效率95.0%(19/20);12例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显著进步4例,进步5例,无变化3例,加重0例,有效率75.0%(9/12);术前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D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5-H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E水平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4周,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DA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5-HT水平较术前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立体定向脑内多靶点联合毁损对Ⅰ型和Ⅱ型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均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手术临时阻断边缘神经系统神经递质的传导通路,并且调节脑内DA、5-HT递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眼球轨迹运动功能障碍的特异性方法应用眼球轨迹运动标记记录仪测试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26例,抑郁症患者36例,正常人35名。经判别式分析获得正分为精神分裂症性障碍,获得负分为非精神分裂症性障碍。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平均获得2.076分,抑郁症组和正常人组平均分别获得0.267分和0.538分。该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诊断的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71.1%。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的眼球注视点和认知性探究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眼球注视总距离、眼球注视平均距离以及反应性探究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眼球轨迹运动很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所具有的特定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北京回龙观医院(100085)杨甫德,吉中孚,刘华清本文拟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作一概述,以期引起精神医学界同仁对阴性症状给予更多的关注。1阴性症状的生物学基础在70年代未,Chouinard就对阴性症状进行了生物学的解释,认为脑...  相似文献   

11.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检测(CMIA),对6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3非常明显低于常模(P〈0.01);20~39岁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SH明显低于40-59岁(P〈0.05);单纯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SH明显低于偏执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0.05)。结论TSH降低可能是精神分裂症衰退的一种生物学指标,T3水平可能参与了情感反应的激活。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与认知功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中,人们从各种不同角度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应用于临床,开始精神药理等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探索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并提出了多种假说。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从Blueler提出的“4A”症状及Schneider的“一级症状”,到对阳性症状(Ⅰ型)及阴性症状(Ⅱ型)的认识,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目前普遍认识到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阳性症状、阴性症  相似文献   

13.
再分析法评定Ⅰ、Ⅱ型精神分裂症家族史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分析法评定Ⅰ、Ⅱ型精神分裂症家族史的差异金卫东,刘仁刚,臧德馨,王超英晚近发现精神分裂症存在着遗传异质性[1,2],提示Crow观点划分的Ⅰ、Ⅱ型精神分裂症可能有不同的家族遗传史[2],国内学者也对此作出了努力,但未有一致性结果,一种观点认为Ⅰ、Ⅱ...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不同亚型与出生季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不同亚型与出生季节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以2004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3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病例组,以常州市出生的167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出生季节的差异。结果病例组中以冬季出生比率最高(37.3%),夏季出生比率最低(17.3%),但与正常对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06,P〉0.05);不同亚型(Ⅰ型、Ⅱ型;偏执型、非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出生季节与正常对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不同亚型与出生季节无关。  相似文献   

15.
Ⅱ型精神分裂症的智力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Ⅱ型精神分裂症智力特点及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符合CCMD-2-R和AndreasenⅡ型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34例患者进行WAIS-RC测验,并与41例Ⅰ型患者对照。结果:Ⅱ型患者的智力显著低于Ⅰ型,言语智商(61.03)显著低于操作智商(72.17)。智力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病程长,过多电休克治疗,住院次数多,文化程度低,脑电图异常,SANS总分高,以及合并用安坦等。结论:表明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明显智力障碍。消除这些因素,可有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16.
Ⅰ、Ⅱ型精神分裂症父母育龄及胎次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Ⅰ、Ⅱ型精神分裂症之间父母育龄及胎次效应有无差异,我们用Haldame和Smith法对83例Ⅰ型精神分裂症、51例Ⅱ型精神分裂症进行了这一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Ⅰ型无父母育龄及胎次效应;Ⅱ型有父母育龄及胎次效应,这种效应为父母年龄越大、胎次越高者易患Ⅱ型精神分裂症。进一步提示Ⅰ型与Ⅱ型精神分裂症之间具有遗传异质性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Ⅰ 型和 Ⅱ 型患者血清铜、锌含量的测定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美国PE31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精神分裂症71例(Ⅰ型36例,Ⅱ型35例)和健康对照组31人的血清铜、锌的含量。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血清铜含量平均为18.86±4.22μmol/L,Ⅰ型略高于Ⅱ型;对照组平均17.57±3.19μmol/L,略低于病例组,三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组血清锌平均20.78±4.86μmol/L,Ⅰ型略高于Ⅱ型,对照组平均22.41±2.91μmol/L略高于病例组,三者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未用药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多个兴趣区灰质的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分析(MRS)的特点,以期为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异常假说”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例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MRS技术对11个兴趣区的白质或灰质进行脑内神经生化代谢物检测,并与20例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与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双侧额叶皮质的NAA值、Cho值和NAA/Cr、Cho/Cr比率,左侧颞叶Cho值和NAA/Cr,胼胝体膝部和左侧小脑中脚的NAA值和Cho值,右侧丘脑和双侧尾状核Cho值(P〈0.05)。结论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内胼胝体膝部和左侧小脑中脚发生了弥漫性轴突损害,支持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异常的神经病理假说。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患病同胞基因型配对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验证精神分裂症基因位于性染色体假常染色体区域的假说,选取了73组精神分裂症患病同胞和其父母为试验对象,以位于性染色体假常染色体区域DXYS14基因座的探针p29C1进行了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的探测,并以该探针划分的单体型进行了患病同胞基因型配对分析。在DXYS14基因座附近,父母的等位基因在精神分裂症患病同胞中的分离与假设无连锁前提下的理论预计有明显的差异(P=0.0087)。此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精神分裂症基因位于性染色体假常染色体区域的假说  相似文献   

20.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裂型人格障碍(SPD)在DSM-Ⅲ中被界定为具有某些精神分裂症的特征,但又有别于其它人格障碍的情况。目前的遗传流行学、双生子及生物学研究均支持SPD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患表现型。本就国内外有关SPD的研究加以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