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小学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情况,探讨对小学生的有效的AIDS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在阜阳市某校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中进行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小学生188名,小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31.0%、传播途径知识总知晓率26.3%及预防知识总知晓率34.2%。69.3%认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应该救助。小学生主要是通过电视69.3%、老师57.8%、学校宣传栏44.6%、报纸44.6%、黑板报32.5%获取AIDS相关知识。68.1%认为学校向学生讲授艾滋病知识很有必要、68.7%愿意进一步获得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结论应开展针对小学生的综合性系统性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不同学校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知识的知晓率和相关态度,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抽取河北医科大学(医大)和河北师范大学(师大)两所大学大一新生共1 682名,并于健康教育前后两次现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及家属的态度等.结果 初次调查两个学校学生的知晓率无显著性差异,其中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和蚊虫叮咬会传播AIDS两项的知晓率低于60%,其它选项知晓率均高于60%;对AIDS患者和家属的态度有79.76%以上的同学认为不应该强制隔离患者和限制患者家属活动;94.02%以上的学生愿意对身边的AIDS患者表示同情并提供帮助,但是只有不足30%的同学愿意与AIDS感染者或患者一起工作.医大开展AIDS知识专题讲座后对AIDS知识和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与师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态度的转变也有统计学意义,个别比例还是偏低.结论 应该在所有高校开展AIDS知识讲座,提高高风险人群的知晓率,进而改变他们对AIDS的态度,更好的做好大学生的AIDS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某学院2008年开展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艾滋病(AIDS)预防机制的研究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现状,为进一步加强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学院一至四年级94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知晓率为82.62%;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83.46%;预防知识知晓率为91.33%,对HIV/AIDS感染者值得同情占88.44%;对性行为持肯定态度占13.27%;希望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系统的AIDS相关知识占89.70%;了解AIDS相关知识来源多样化,但单纯来源于学校教育的仅占25.48%。结论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不深入,健康教育应系统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4.
汕头市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汕头市大、中学生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及性观念。方法:以问卷形式对汕头市大、中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该市大、中学生AIDS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76.00%和62.20%;预防和传播途径知识正确率分别为70.93%和60.66%;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分别为64.77%和52.42%;29.89%的大学生和54.41%的中学生反对婚前性行为,63.70%的大学生和56.91%的中学生反对同性恋。结论:该市大、中学生对AIDS知识有些了解,尚不能完全正确对待HIV感染者。性观念较为开放。加强对学生的AIDS知识和性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综合性大学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学生艾滋病相关的知识、行为以及态度,为制定全面系统的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建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多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医学生229名、非医学生141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和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待AIDS态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两类学生中仍然存在AIDS相关高危险行为,且在大多数行为上都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两类学生所获得AIDS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广播和互联网媒体。结论:无论是在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上,还是在对待艾滋病或艾滋患者的态度上,医学生的情况都好于非医学学生;两类学生对于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和艾滋病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都较高。教育专家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要求的教育方式,制定系统的、针对性强的大学生AIDS健康教育措施;利用医学生特殊身份,在针对非医学专业同学进行AIDS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同伴教育的作用;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AIDS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山西省某医科院校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医科院校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山西省某医科大学600名1、2年级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较好,除个别问题,知晓率均在85%以上,1年级学生掌握程度总体好于2年级学生,医学生好于非医学生,城市学生好于城镇和农村学生;大学生对艾滋病及艾滋病人多数持正向态度,59.3%的大学生对艾滋病人具有恐惧感,医学生与非医学生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94.1%的大学生愿意获取更多的艾滋病知识,最主要的获取途径为书刊、报纸、宣传资料,占84.3%;89.6%的大学生表示愿意成为艾滋病志愿者。结论:医科院校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情况较好,但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认识,艾滋病相关态度有待提升,艾滋病忧患意识有待加强。今后应注重艾滋病知识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刻性,发挥医科院校大学生的优势和积极性,为我国艾滋病防治事业培养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分析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态度,探索大学生预防AIDS健康教育方法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广东省某大学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85.2%左右的学生知道AIDS可以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途径感染;81.7%的学生认为AIDS离我们很远;55.2%的学生认为预防AIDS与自己无关;仅有58.8%的学生认为AIDS患者应得到同情.结论 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不容忽视,正确认识AIDS的流行趋势,做好个体的自我保护和正确对待AIDS患者是大学生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山东省某高校大一新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为学校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100名大一新生进行关于艾滋病知识、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该校大一学生具备一定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大部分问题的知晓率在85%以上,男生掌握程度总体好于女生,医学专业学生好于非医学专业学生,且部分问题具有显著性差异,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无显著性差异;70%以上的大一学生对艾滋病患者持积极态度,95%以上的大一学生对个体卷入较深的问题如交友、同住持消极态度;大一男生比大一女生表现出更开放的性态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该校大一学生具备一定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但不全面、不系统,对艾滋病病患的态度表面积极、实则消极,仍需正确引导。因此,今后高校应加强对大一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低年级医学生的艾滋病(AIDS)知识和态度,为有针对性的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抽取一、二年级学生共计1 149名,采取匿名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1 149名学生AIDS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的平均知晓率为94.56%和77.20%,AIDS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为46.70%;83.90%的学生愿意参与AIDS宣传教育,但70.00%以上的学生回避与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直接接触;学生获取AIDS知识主要来自电视、报刊杂志(71.98%).结论 低年级医学生对AIDS经典传播途径认知水平高,但对防治知识和非传播途径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对待AIDS的态度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0.
清远市某院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英  黄晋飞  孙小康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2093-2094,2101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识和态度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AIDS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清远市某大专院校的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在校学生各400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所得数据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该院校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6.43%,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学生对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基本掌握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但较深入的有关艾滋病的专业知识,则两个专业的多数学生认识仍比较模糊。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学生在AIDS相关知识、传播途径以及对待AIDS态度上的某些方面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大学生尤其是非医学专业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仍有待提高;应在大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AIDS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广州市在校大学生AIDS相关知识及对HIV感染者态度现状,为学校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AIDS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对广州市某高校1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关于AIDS相关知识、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级、生源地,AIDS相关知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数学生对HIV感染者持积极态度,但仅5.73%的学生愿意与HIV感染者共餐;2.70%愿意与感染HIV的同学同住一个寝室。网络是大学生获取AIDS相关知识的最主要途径。结论大学生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水平较高,但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多数学生对HIV感染者持积极态度,但是一旦与自我卷入较深,即表现出对HIV感染者的回避甚至歧视。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AIDS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刻性,以消除对AIDS的心理恐惧,达到对HIV感染者的零歧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工科院校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制定工科院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工科院校9个系19个本科专业的2 759名大一新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工科院校新生获得HIV/AIDS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广播(83.1%),报刊杂志(81.4%),学校或老师(76.8%)。对HIV的主要传播途径和检测方法的知晓率较高,但对于HIV的非传播途径和非检测方法的知晓率较低。工科院校新生对艾滋病人存在一定歧视,有65.7%的学生认为AIDS病人应该被隔离。在被调查的新生中,性行为的发生率为4.19%,男生(5.23%)高于女生(0.99%),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9.226,P<0.01),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男生(17.4±2.44)岁,女生(16.8±2.04)岁,t=0.54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工科院校大一新生对HIV/AIDS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提示在工科院校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成都市部分大学新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对艾滋病人所持的态度。方法:用整群抽样对部分大学新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经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这三种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8.79%、98.29%和95.09%;对其它高危传播方式知晓率较低,最低知晓率为55.63%;对非传播途径知晓率最低的为22.24%。AIDS知识来源主要是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多数学生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不正确,对艾滋病病人有偏见,对性道德的态度令人担忧。结论:成都市部分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艾滋病知识的薄弱环节在对艾滋病的其它高危传播途径及非传播途径的认识上,对艾滋病的流行形势认识不足,提示应该注意加强学生艾滋病的危机感教育,媒体、学校和家庭尤其要重视对艾滋病其它高危传播途径及非传播途径知识教育,加强性道德教育,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艺术类硕士研究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高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7年12月3日对该艺术学院117名一年级和二年级硕士研究生进行了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和行为、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结果: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男女生均小于50%;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及对待感染病人的态度不一;艾滋病病名全称知晓率男女生均小于20%;其他知识的知晓率均未达到国家预防艾滋病规划目标。结论: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不全面、不系统,态度和行为需要引导,有必要在高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深入系统地讲解艾滋病预防知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医学高职高专大学生新生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为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艾滋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用普查的办法对2005级医学高职高专大学新生开展调查问卷调查,调查前不作引导、不讨论,用无记名的方法独立完成问卷.结果 919名医学高职高专大学新生中,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人数为816人,知晓率为88.8%,男生与女生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来自农村的学生和来自城市的学生的知晓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培训的学生知晓率高于未培训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只有57%学生愿意接触艾滋病病人.男生对婚前性行为选择"无所谓"者占44.9%,明显高于女生的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医学高职高专大学新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和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令人担忧,提示在大学生中进行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和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教育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长沙市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行为的掌握程度,探讨针对长沙市大学生有效的AIDS宣传教育方式.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方式,整群抽取长沙市三所大学学生进行现况调查.结果:长沙市大学生AIDS基本知识全项回答正确率31.3%;3大传播途径知晓率达90%以上;对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存在恐惧和歧视;大学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十堰地区4所高校不同年级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取向的现状,为探索针对大学生AIDS行为干预措施及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在十堰地区4所高校随机抽取1200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以探讨大一新生与高年级(大二及其以上)学生在AIDS三方面的差异.结果 被调查的新生对AIDS知识知晓率相对低于高年级学生,差异主要集中在临床症状、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三方面,而在对AIDS患者的态度、行为方面差异性较小.对性行为的态度高年级学生相对较宽容.结论 高校人群对AIDS相关问题知晓率不够高,存在较高危险性,因此对高校人群开展AIDS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开展对大学生艾滋病预防及干预模式研究。方法对成都地区4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高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治 KAP 现状”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都地区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88.7%),医药与非医药类专业学生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预防医学专业知晓率达92.3%,显著高于其他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成都地区大学生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整体倾向积极,但不同群体间有差异。结论关注大学生复杂心理因素,重视健康教育特别是性教育在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应加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性爱观。  相似文献   

19.
山东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认知及态度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东省某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态度和行为情况,为高校开展防治艾滋病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选择山东某大学,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55名高校学生(文科生94人,理科生65人,工科生59人,医科生3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比较高,研究生高于本科生(P<0.05);文科生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P<0.05);医学生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P<0.05);本科生中,大一新生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53.3%的大学生仍认为蚊虫叮咬可以传染艾滋病;且有22.0%的大学生表示如果得知自己的朋友是艾滋病患者,会因此疏远他们,并与之绝交。结论不同专业、学历和年级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态度和行为均有差异,应结合具体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发地区大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艾滋病高发区河南省某综合大学在校非医学类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59.4%,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62.3%,预防知识知晓率为63.1%,其他知识知晓率为52.5%,艾滋病知识得分在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来源地、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类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地区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不同特征的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有差异,今后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开展要有针对性和重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