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例结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很高,国外文献报道,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21%~71%[1],国内报道为16.3%~53.8%[2].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多发生在术后1周~3周,是指造口处肠黏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分离.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造口术后早期并发症,一旦发生,必须及时治疗及护理,如处理不当,近期可能发生造口回缩,甚至缩至腹腔,造成腹腔感染,必须再次手术;远期可能由于瘢痕增生造成造口狭窄,轻者病人需每日扩肛,重者如过度狭窄影响排便,需要再次手术方能解决[2].给病人生理、心理带来极大的创伤,直接影响病人术后康复,降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李建英  杜晨翔  李瑄  袁红英 《家庭护士》2009,7(16):1419-142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肠造口病人术后防治皮肤黏膜分离中的应用.[方法] 256例肠造口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病人肠造口术后皮肤黏膜分离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肤黏膜分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肠造口病人可预防皮肤黏膜分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1例回肠造口严重黏膜皮肤分离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了1例回肠造口严重黏膜皮肤分离患者的护理。针对患者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严重,腹水从分离处溢出,肠造口处排出的粪便极有可能污染到腹腔的情况,在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全身支持的前提下,肠造口治疗师合理应用伤口、造口护理产品,选用藻酸盐和薄膜贴处理伤口,促进伤口的愈合;以防漏膏保护造口周围皮肤,使造口袋有效粘贴,成功地收集了肠造口处排出的粪便。同时培训所有照顾者,使该方法得以连续、有效地实施。1个月后患者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处逐渐愈合。  相似文献   

4.
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是肠造口术后并发症之一,是肠造口处黏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发生分离.多发生在术后1~3周,肠造口开口端肠壁黏膜部分坏死、黏膜缝线脱落、伤口感染、营养不良、糖尿病导致肠造口黏膜缝线处愈合不良,使皮肤与肠造口黏膜分离形成开放性伤口[1].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科共有15例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肠造口(intestinal stoma)是指因治疗需要,把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并将开口缝于腹壁切口上,以排泄粪便和尿液[1]。肠造口是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11%~60%[2]。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造口术后常见早期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1~3周[3-4]。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造口皮肤黏膜缝线处组织愈合不良,使皮肤与肠造口黏膜分离并留下一个开放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肠造口患者前瞻性调查,分析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发生率及平均发生时间,探讨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危险因素,以期为实施临床干预、有效降低皮肤黏膜分离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0例肠造口手术患者,从手术后第1天开始前瞻性随访21 d,记录患者相关资料,观察患者皮肤黏膜分离发生情况,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00例肠造口手术患者中,发生皮肤黏膜分离49例,发生率为16.33%。皮肤黏膜分离的平均发生时间(11.80±7.21)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的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危险因素有皮下积液感染、黏膜缺血坏死、切口感染、术后白蛋白低于正常、术后血红蛋白低于正常、肠道准备差。结论:针对发生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前加强营养,做好肠道准备,手术后密切观察并及时发现对预防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正>肠造口周围皮肤黏膜分离合并感染是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由于肠造口内粪水混合物溢出污染黏膜皮肤缝合处及皮下组织形成的一个开放性溃疡创面,如处理不当,可至溃疡面扩大,创面变深,与腹腔切口处形成窦道,致造口回缩、狭窄及粘贴造口袋困难,进而出现腹部切口感染和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1]。因此,正确处理造口周围皮肤感染及造口黏膜皮肤分离伤口,可以促进造口良好愈合,从而避免造口远期并发症的发生。2014年6月本科收治1名乙状结肠癌行手术后造口周围  相似文献   

8.
正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肠造口术后并发症之一,系造口处肠黏膜与腹壁皮肤的缝线处发生分离,肠造口黏膜分离后留下一个开放性的伤口所致,导致大便渗漏污染创面及腐蚀造口周围皮肤,伤口渗液流向造口处~([1]),不仅影响创面愈合,还会导致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加重患者的痛苦及家属的心理、经济负担。2018年1月,本科收治了1例回肠造口伤口渗出至周围皮肤黏膜分离的患者,采用创面换药联合负压吸引及使用一次性便洁袋收集大便的方法促进造口周围皮肤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特点,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患者30例,结合其皮肤黏膜分离的特点,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中,表浅皮肤黏膜分离26例,7~10 d愈合,未发生造口回缩及造口狭窄;深层皮肤黏膜分离4例,15 d愈合。结论:采取综合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肠造口分离的皮肤黏膜愈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裴新荣  杜月娥  龙菲菲 《护理研究》2014,(10):1239-1240
[目的]探讨缩短肠造口术后皮肤黏膜分离愈合时间、减少皮肤黏膜分离后并发症发生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将发生肠造口术后皮肤黏膜分离的54例病人,分为干预组(20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其愈合时间等;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应用循证护理。[结果]干预组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愈合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将循证护理所获得的证据、护理经验和病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能明显缩短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发生后的愈合时间及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缩短肠造口术后皮肤黏膜分离愈合时间、减少皮肤黏膜分离后并发症发生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将发生肠造口术后皮肤黏膜分离的54例病人,分为干预组(20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其愈合时间等;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应用循证护理.[结果]干预组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愈合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将循证护理所获得的证据、护理经验和病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能明显缩短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发生后的愈合时间及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肠造口是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11%~60%,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造口术后常见早期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造口皮肤黏膜缝线处组织愈合不良,使皮肤与肠造口黏膜分离并留下一个开放性的创面。一旦发生,可导致:造口袋粘贴困难黏贴不牢;患者有不安情绪,增加患者的痛苦;手术切口与造口较近,增加感染的危险;二期愈合由于瘢痕收缩可能会导致造口狭窄,如过度狭窄影响排便,需要再次手术方能解决,因此,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治疗及护理是否正确有效,对减轻患者痛苦、预防感染、促进其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本院采用亲水银敷料治疗造口皮肤黏膜深度分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1例造口黏膜分离伴造口肠瘘患者的护理经验.患者肠造口低平伴有造口末端肠瘘,造口排泄物直接刺激周围皮肤引起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并通过瘘口进入腹腔,引起腹腔感染.采用两件式造口袋配合自制黎氏双套管持续冲洗,持续负压吸引、有效收集排泄物,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高质量护理,近2个月后患者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4.
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发生在张力过高的情况下建成的造口中,常见原因多为局部感染、腹胀、手术前放疗和营养差,可导致部分或整圈造口周围皮肤黏膜分离。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增加感染危险,增加贴袋的难度。在现代造口术产生的早期,由于造口带来的麻烦或出现的并发症,又使患者陷入痛苦之中。近几年,随着广州、北京造口学校的成立,专科护士的培养,我国与世界接轨的专业的肠造口护理开始发展起来,享受专业肠造口护理的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本研究应用专业的肠造口护理知识,对7例造口术后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并发症进行了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指肠造口处肠黏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分离。多发生在术后1周内。因分离处伤口大便潴留,增加了感染的危险。如处理不当,近期可能发生造口回缩,远期可能由于瘢痕增生造成造口狭窄,重者如过度狭窄影响排便需再次手术方能解决,给患者生理、心理造成极大痛苦。传统的处理皮肤黏膜分离已不能减轻患者的痛苦。随着新理论的推出,  相似文献   

16.
回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1例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琦 《上海护理》2009,9(1):89-90
回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很高,并发症总发生率达40%。皮肤黏膜分离是常见并发症中的一种,系指肠造口处肠黏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发生分离。皮肤黏膜分离又会导致产生其他的并发症:即分离后可造成造口回缩,愈合后疤痕收缩会造成造口狭窄,给患者带来痛苦。由于伤口位于造口旁,极易受排泄物污染,易感染,难以愈合,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2008年5月8日-5月19日,我们采用湿性愈合理论处理1例回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湿性敷料对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6例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表浅皮肤黏膜分离者,清洗后分离处填塞藻酸盐敷料或喷洒水胶体粉剂+无痛保护膜,较深皮肤黏膜分离者,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填塞藻酸盐敷料或银离子敷料;对照组17例:使用普通敷料换药法。结果观察组的换药次数和伤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湿性敷料治疗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临床效果优于普通换药法。  相似文献   

18.
朱新青  谢艳 《护理研究》2009,(12):3142-3143
[目的]探讨改良式人工肛门袋在肠造口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的123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5例应用改良式人工肛袋(带有多层带孔卫生纸垫),对照组58例应用一次性粘贴肛门袋,观察两组病人肠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损伤感染发生率及每天肠造口护理时间。[结果]病人手术后肠造口开放造口2周内实验组仅有1例发生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损伤感染,未发生造口黏膜损伤出血。对照组有13例发生不同程度造口周围皮肤红肿感染,5例发生造口黏膜损伤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天肠造口护理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短(P〈0.001)。[结论]改良式人工肛袋应用于肠造口病人护理中,可有效减少肠造口并发症,减少肠造口护理时间。  相似文献   

19.
湿润愈合理论应用于结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发展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0万人需做肠造口。肠造口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文献报道高达11%~60%,其中不少与护理不当有关。皮肤黏膜分离是常见并发症其中的一种。皮肤黏膜分离又会导致产生其他的并发症:即分离后可造成造口回缩,愈合后疤痕收缩会造成造口狭窄,给病人带来痛苦。由于伤口位于造口旁,极易受排泄物污染,易感染,难以愈合,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2002年6月~2005年6月,我院共发生38例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我们采用了湿润愈合理论处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朱新青  谢艳 《护理研究》2009,23(34):3142-3143
[目的]探讨改良式人工肛门袋在肠造口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的123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5例应用改良式人工肛袋(带有多层带孔卫生纸垫),对照组58例应用一次性粘贴肛门袋,观察两组病人肠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损伤感染发生率及每天肠造口护理时间.[结果]病人手术后肠造口开放造口2周内实验组仅有1例发生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损伤感染,未发生造口黏膜损伤出血,对照组有13例发生不同程度造口周围皮肤红肿感染,5例发生造口黏膜损伤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天肠造口护理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短(P<0.001).[结论]改良式人工肛袋应用于肠造口病人护理中,可有效减少肠造口并发症,减少肠造口护理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