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目的:分析比较Hunt-Hess分级较低(Ⅰ~Ⅲ级)的颅内动脉瘤(IA)破裂出血患者在不同时机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Hunt-HessⅠ~Ⅲ级的IA破裂出血患者142例纳入研究,根据介入治疗时机分为早期组(≤72 h)83例和延期组(72 h)59例。比较2组栓塞效果、治疗前及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随访6~12个月,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评价。结果:早期组栓塞Ⅰ级和Ⅱ级的比例高于延期组(均P0.05);术后2周、3个月,2组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MBI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均P0.05),但2组间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时间(9.85±1.63)个月,早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延期组(P0.05),但2组的单项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再破裂出血均发生首次发病第2周内,均经再次手术治疗后控制;出院时,早期组的预后良好率优于延期组(P0.05);但随访结束时,2组预后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Hunt-Hess分级较低的IA破裂出血的栓塞效果及近期预后优于延期手术,但中远期预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时机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差异,分析影响预后质量相关因素。方法2012年1月到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21例,根据手术时机分为4组,比较各组栓塞效果和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高血压、Hunt Hess分级及Fisher分级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超早期组和早期组的完全栓塞率明显高于间期组和延期组(P<0.01),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术后肢体功能障碍和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间期组和延期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Hunt Hes分级、Fisher分级、多发性动脉瘤及手术时间均与预后质量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Fisher分级、Hunt Hes分级及高血压病史等因素是预后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超早期和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均可取得较好的栓塞效果,还可显著降低术后肢体功能障碍及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风险;同时高血压、Hunt Hes分级及Fisher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7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时机不同而分为早期组(n=37)和延期组(n=40),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延期组治疗优良率为42.50%,显著低于早期组的67.57%(χ2=8.87,P<0.05);延期组预后良好率为50.00%,显著低于早期组的81.08%(χ2=7.94,P<0.05);两组术后均无颅内感染、再出血和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43、2.03,P>0.05);而延期组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均较早期组显著增加(χ2=11.34、10.65、10.20,P<0.05);延期组患者术后CCS评分显著高于早期组,GC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早期组(t=7.34、6.20、6.87,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尽早实施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以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影响介入栓塞与开颅瘤颈夹闭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开颅瘤颈夹闭组及介入栓塞组各50例。分别记录2组术前相关影响因素及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与性别、年龄、术前Fisher分级、术前Hunt-Hess分级及动脉瘤部位的关系。结果:开颅瘤颈夹闭组与介入栓塞组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8,P=0.766)。开颅瘤颈夹闭组及介入栓塞组的年龄、术前Fisher分级、术前Hunt-Hess分级及动脉瘤部位均与预后不良相关(均P<0.05),年龄、术前Fisher分级、术前Hunt-Hess分级及动脉瘤部位均是影响开颅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术前Fisher分级、术前Hunt-Hess分级及动脉瘤部位均是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介入栓塞与开颅瘤颈夹闭术治疗的预后共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时机对单发颅内破裂小动脉瘤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于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登封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单发颅内破裂小动脉瘤患者,根据治疗时间不同分为研究组51例(发病72 h内行介入栓塞治疗)和对照组47例(发病72~96 h行栓塞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预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完全闭塞率90.20%高于对照组74.47%(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组BI评分、SF-36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治疗后3、6个月BI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预后优良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78.72%(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29.79%(P<0.05)。结论 对于单发颅内破裂小动脉瘤患者,发病72h内行栓塞介入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远期预后,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任毅  高小平  梁辉 《临床荟萃》2012,27(20):1757-1758,1761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21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不同Hunt-Hess分级、性别、年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共有195例患者栓塞成功,成功率为92.0%.完全闭塞171例(87.7%),闭塞程度达95%以上者15例(7.7%),闭塞90%~95%者9例(4.6%).Hunt-Hess分级Ⅲ~Ⅳ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2%,显著高于0~Ⅱ级患者的13.0%(P<0.05).年龄≥60岁患者术后并发症为39.3%,显著高于年龄<60岁患者的17.9%(P<0.05).Hunt-Hess分级Ⅲ~Ⅳ级患者预后差的比例为16.2%,显著高于0~Ⅱ级患者的4.3%(P<0.05).结论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良好的效果,高龄患者及危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JP2]比较血管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夹闭组(68例)和介入组(57例),夹闭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术,介入组患者采用血管介入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介入组患者预后良好率(43/57)75.44%高于夹闭组55.88%(3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GOS评分(3.93±1.00)分、Barthel指数评分(76.47±9.06)分高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47%高于介入组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介入栓塞术可减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其预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4028-4030
研究分析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选取40例我院收取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早期介入组(20例)和晚期介入组(20例),早期介入组患者在发病3d以内实施介入栓塞治疗,晚期介入组患者在发病3d后实施介入栓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栓塞效果、并发症情况。早期介入组栓塞效果明显优于晚期介入组;早期介入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晚期介入组;两组以上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对提高栓塞效果、患者尽早的恢复自理能力、改善生活的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早期与延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早期介入栓塞治疗的观察组和延期介入栓塞治疗的对照组,每组各42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和精神状态。结果观察组的精神状态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神经营养因子(NTF)、神经生长因子(NGF)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手术时机呈负相关;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与手术时机呈正相关(P0.05)。结论早期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有助于改善术后的神经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脑动脉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尼莫地平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其中尼莫地平组术中接受尼莫地平治疗,联合治疗组术中接受法舒地尔和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尼莫地平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GCS及mRS评分均显著优于尼莫地平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MCA、PCA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低于尼莫地平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法舒地尔和尼莫地平联合治疗脑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脑血管痉挛,降低患者的昏迷程度,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在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分析这一方案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中,双盲法随机分组,两组病例数一致。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了介入栓塞术治疗,研究组加用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IL-8、TNF-α水平、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IL-8、TNF-α指标水平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IL-8、TNF-α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使用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同时,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栓塞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进行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栓塞术的120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NIHSS、Fugl-Meyer评分及Hunt-HessⅠ~Ⅱ级患者占比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减轻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栓塞术围术期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神经、运动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经血管内栓塞治疗老年人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老年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按手术至发病时间不同分为早期治疗组(在出血3 d内进行治疗)和延期治疗组(在出血3 d后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预后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再出血、脑积水及脑血管痉挛。结果早期治疗组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等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均低于延期治疗组(P<0.01);延期治疗组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程度严重,持续时间最长,而在3 d内得到治疗的患者,脑血管痉挛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持续时间亦明显缩短;无论轻型或重型患者,早期治疗组预后评分均显著高于延期治疗组。结论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能明显降低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外科手术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前的一般状况、手术时机、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出院时的GOS分级评估等资料,对可能影响动脉瘤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顾分析。结果 (1)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预后良好率为77.78%,死亡率为3.17%;(2)早期手术组在Hunt-HessⅠ~Ⅱ级组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中期组与延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机对Hunt-HessⅢ、Ⅳ、Ⅴ级三组之间的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3)术前不同Hunt-Hess、Fisher分级之间恢复良好率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颅内动脉瘤伴高血压、术前血糖水平偏高的患者恢复良好率明显低于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示高血压病史、术前Hunt-Hess分级及术前Fisher分级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885、1.596、1.674(P<0.05)。结论外科手术妥善夹闭动脉瘤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式;高血压病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应用基于循证理念的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11月30日收治的80例行介入栓塞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集束化护理支持,观察组采取基于循证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躯体症状[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表(SCL-90)]及预后[采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HAD、SCL-90评分随时间变化而增长(P<0.01),且观察组变化波动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念实施集束化护理能降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罗伟坚  陈东 《新医学》2015,(1):32-35
目的比较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CAA)介入栓塞与手术夹闭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45例MCAA动脉瘤患者,随机分成A、B组,A组患者采取介入栓塞,B组采用开颅夹闭,观察2组疗效,评价预后。结果术后第3日,A组患者GCS评分高于B组、血管痉挛程度低于B组(P<0.05),第7、14日2组患者的GCS评分、血管痉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日,2组患者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介入栓塞与手术夹闭治疗MCAA远期疗效相近,但介入栓塞起效较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Hunt-Hess低分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的12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unt-Hess低分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病人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开颅夹闭术及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脑动脉瘤患者74例,据术式分为开颅夹闭术组(开颅组)及血管介入栓塞术组(介入组),每组3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介入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颅组,住院费用高于开颅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术后1年预后良好率高于开颅组(P0.05)。结论血管介入栓塞术较开颅夹闭术对患者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预后较好,但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及保护因素.方法 以9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为观察组,随机纳入同期入院术后未出现急性脑积水患者98例为对照组.统计其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病史、Hunt-Hess分级、动脉瘤位置、脑室积血、早期腰池引流情况.行Pearson单因素检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急性脑积水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指出:Hunt-Hess分级、脑室积血、早期腰池引流与急性脑积水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指出:Hunt-Hess分级为术后急性脑积水独立危险因素(偏回归系数2.677,OR=14.542,95% CI=1.208~41.31)、早期腰池引流为术后急性脑积水独立保护因素(偏回归系数-3.201,OR =0.041,95% CI=0.003 ~ 0.412).结论 Hunt-Hess分级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结束栓塞术后急性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行早期腰池引流则有助于预防急性脑积水.  相似文献   

20.
储培培 《当代护士》2017,(11):20-22
目的探讨对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4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术治疗。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24例,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5.8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20.84%(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属于新型微创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快,痛苦轻,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优化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