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ICU院内分离菌菌谱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ICU 2000年1月~2002年12月3年间所分离的细菌菌株、真菌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分离菌仍以G-菌为主,占57.7%,其次G+菌26.7%、真菌15.6%.G-以肠杆菌属为主.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为主,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G+92%.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前6位分别为金葡菌(SA,15.0%)、产气肠杆菌(12.3%)、肺炎克雷伯杆菌(11.0%)、埃希氏肠杆菌(10.1%)、白色念珠菌(9.5%)和嗜麦芽窄食黄单胞菌(6.4%).体外药敏试验显示主要分离菌均呈多重耐药特性.只有万古霉素对G+具有很强抗菌活性,敏感率100%.结论本ICU院内分离菌仍以G-菌为主,金葡菌已上升到第1位.细菌呈多重耐药特性,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在G+中比例很高,应高度重视.掌握本地区、本科室常见分离菌菌谱及其耐药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ICU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同济医院ICU病房2002年1月~2003年9月所有分离的细菌菌株、真菌菌株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内感染仍以革兰氏阴性(G-)菌为主(60.3%),其次为真菌(25.4%),革兰氏阳性(G+)菌(14.3%).G-菌以铜绿假单孢菌为主(占42.5%).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87.2%).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为主(68.2%),金葡菌中耐苯唑青霉素的金葡菌(MRSA)占87.4%,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中耐苯唑青霉素的表葡菌(MRSE)占62.6%.在细菌耐药方面,G-菌对舒普深、头孢他啶及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MRSA对万古霉素仍敏感,无一例耐药.结论ICU感染中仍以G-菌为主,但真菌及G+菌已逐渐成为重要致病菌,应受到重视.获得性感染菌谱的变迁及细菌耐药率升高,使临床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治疗医院感染更加困难,及时掌握病原菌及耐药性的最新动态,指导临床医生正确选用抗生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2007年综合ICU临床分离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12月30日ICU临床分离的283株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常见致病菌依次为革兰阴性(G-)菌、真菌、革兰阳性(G+)菌.其中G-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等.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金葡菌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89.7%.G+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100%,对其他药物耐药率较高;G- 菌中除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100%外,其他细菌均有不同程度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73%.真菌感染超过G+球菌,对各种抗真菌药耐药率均较低.结论:ICU细菌耐药状况不容忽视,真菌感染较多,真菌耐药率尚不高,应根据细菌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耐药细菌的产生及蔓延和减少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方法 对我院ICU 2 0 0 2年 6月~ 2 0 0 3年12月各类感染标本所分离的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离出的 5 4 0株细菌中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 76 .7% ,其次为真菌 12 .4 % ,革兰阳性球菌 10 .9%。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第一位 (31.2 % ) ,其次为克雷伯菌属和不动杆菌属 ,各占 15 .4 %和 14 .5 %。铜绿假单胞菌呈多重耐药 ,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 78%。不动杆菌属对所监测的抗生素多数耐药 ,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G 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其中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 (MRSA)占金葡菌的 96 .7%。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 ,占 5 7.8%。结论 ICU的感染及多重耐药情况严重 ,加强耐药性监测 ,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近年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情况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 0月呼吸道感染患者痰细菌分离株及耐药情况。结果G- 杆菌占 67.4% ,G 菌 2 1 .3 % ,真菌 1 1 .3 %。G- 杆菌中占前三位的为铜绿假单胞菌 (2 6 .1 % ) ,不动杆菌 (2 3 .4% ) ,肺炎克雷伯杆菌 (1 1 .8% ) ;G 菌以粪肠球菌为主 (39.2 % ) ,其次为链球菌 (2 3 .7% ) ,金葡菌 (8.9% ) ,其中金葡菌均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MRSA)。G 杆菌对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泰能 )耐药率最低为 1 7.9%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34 .7% ,环丙沙星 44 .8% ;G 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为 0 % ,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1 5 .6 %。结论老年人呼吸道感染仍以G- 杆菌为主要致病菌 ,其次为G 菌及真菌 ;G- 杆菌耐药菌株及MRSA感染比例增高 ,结合老年患者临床特点 ,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ICU所有分离的细菌菌株、真菌菌株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医院获得性感染中仍以G-菌为主,占73.3%;其次为G+菌17.9%,真菌8.7%.在细菌感染中,G-菌占80.3%,G+菌占19.7%.G-菌仍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21.7%.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31.4%.耐药性方面,细菌耐药性严重,真菌耐药性较轻.结论 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严重,且呈多重耐药.应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原则,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ICU机械通气引发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病原体的构成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对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间ICU收住的 177例机械通气引发下呼吸道院内感染患者的感染菌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检出感染菌 383株 ,其中革兰阴性细菌 (G-菌 ) 2 16株 (5 6 .4 % ) ,革兰阳性细菌 (G 菌 ) 117株(30 .5 % ) ,真菌 5 0株 (13.1% )。不少菌株的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结论 ICU机械通气引发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病原体以G-菌为主 ,其药敏试验呈多重耐药 ,临床应重视病菌的准确鉴定 ,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ICU患者各类感染性标本所分离细菌的构成及耐药性.结果 共分离出247株细菌,前7位病原菌分别是念珠菌(29.55%)、鲍曼不动杆菌(18.21%)、铜绿假单胞菌(13.76%)、肺炎克雷伯菌(10.93%)、大肠埃希菌(8.90%)、阴沟肠杆菌(6.47%)、金黄色葡萄球菌(4.05%),提示ICU患者感染主要以真菌及非发酵菌等条件致病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呈多重耐药趋势,对亚胺培南耐药率37.1%;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株发现较少,对亚胺培南耐药率3.4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产酶率分别为48.25%和38.96%,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0.45%和3.38%;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5.5%,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耐药率分别为0%和0.46%.结论 该院ICU患者感染主要以念珠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为主,且以耐药菌居多.  相似文献   

9.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细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院内感染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5月至2006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103例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NP)患者的临床资料、感染病原菌谱及耐药性,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3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细菌117株,以G-杆菌为主(占68.4%),球菌比例较低(占21.4%)。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第一位(31.6%),其次为大肠埃希氏菌(18.8%)、肺炎克雷伯菌(17.1%)。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占46.2%。G 菌占35.2%,真菌占18.3%。结论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病原菌显示多重耐药,G-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较好,而G 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应根据药敏选择抗菌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细菌耐药性检测,调查甘肃省肿瘤医院近两年来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并对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葡萄球菌属甲氧西林耐药株进行分别检测,依据CLSI2009年标准判断检测结果,数据用上海新和实验室管理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共分离出病原菌2 230铢,其中Gˉ杆菌占40.45%(902/2230),G+球菌占28.88%(644/2230),真菌占30.36%(677/2230);白色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为真菌、G-杆菌和G+球菌的首位.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菌株分别为49.71(169/340)%和24.23%(47/194),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菌株占17.82%(18/101),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菌株占12.0%(6/50);甲氧西林耐药株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26.28(36/137)%和66.52%(155/233),未发现万古霉素MRSA和MRCNS耐药株;万古霉素、碳青霉烯类药物仍然分别是G+球菌和肠杆菌科细菌最敏感的药物.结论 本院肿瘤患者医院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位居第一,对抗真菌药物敏感率较高;细菌耐药性以产ESBLs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比较严重,其他细菌也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情况,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继续加强耐药性监测调查,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