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妇产科近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胰岛素组64例和二甲双胍58例,比较2组患者分娩方式、并发症及血糖水平的差异。结果2组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及血糖异常率明显低于胰岛素组(P〈0.05)。新生儿状况上,二甲双胍组巨大儿、低血糖、黄疸症发生率均低于胰岛素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GDM能有效调节患者血糖,保证围分娩期母婴健康,但其远期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妊娠期间肥胖会增加孕妇患高血压、糖尿病及新生儿出生后缺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已有的研究表明对肥胖女性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并不能改善妊娠结局。二甲双胍能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与未服用二甲双胍者相比,合并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服用二甲双胍后体重增加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二甲双胍与胰岛素对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的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knowledge、维普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文献数据库,纳入二甲双胍与胰岛素对比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提取的资料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 564个患者。母亲接受二甲双胍治疗新生儿低血糖发生风险为胰岛素治疗的64%[95%CI:(0.46,0.88)],而出生体质量、胎龄、脐动脉血pH、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等指标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二甲双胍能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风险,二甲双胍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正>妊娠期糖尿病作为妊娠期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等特点,若不及时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可增加剖宫产、巨大儿、胎儿窘迫及早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因此寻找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1]。医学临床胰岛素替代疗法远期疗效欠佳,难以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目前,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已得到实践证实,其中二甲双胍可增加外周组织在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肝糖原分解、脂肪组织相关氧化分解,进而有利调节糖代谢水平,但单独服用二甲双胍的临床疗效并不令人满意[2]。胰岛素可在短期之内将血糖水平控制住,消除高血糖对机体内相应B细胞的毒素反应,进而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皮下注射诺和灵30R进行治疗,60例研究组患者通过口服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妊娠结局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有所下降,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到分娩时体质量增加(1.19±0.21)kg,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到分娩时增加(2.51±0.73)kg,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尿路感染、低血糖、子痫前期、羊水过多、刨宫产以及巨大儿等,但对照组妊娠结局为低血糖和巨大儿的比例要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以腹胀为主,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够很好的控制妊娠期孕妇的血糖水平,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临床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6.
杜婷  李智  周金年 《贵州医药》2008,32(11):1050-1051
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由于病情严重,可同时伴有较多并发症和合并症,对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安全及健康均有严重威胁,因此及时终止妊娠是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重要措施。大量资料证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适时以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是抢救重度子痫前期的一种最佳分娩方式,以利母亲安全,但该术式对生理妊娠孕妇,能耐受手术及麻醉刺激,  相似文献   

7.
二甲双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糖尿病治疗药物,除具有降糖作用外,还具有保护心脏、抗炎和抗癌等作用.近年来,多项细胞和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具有抗衰老作用,一些临床试验结果也证明二甲双胍对年龄相关疾病具有积极作用,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该文对二甲双胍抗衰老相关的临床试验分子机制进行综述,探索二甲双胍在抗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64例的临床资料,31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为二甲双胍组,33例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为胰岛素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胰岛素组孕产妇发生子痫前发病率,体重增加,37周分娩比例、空腹血糖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胰岛素组围产儿巨大儿、低血糖、黄单症发生率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能够显著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并按照住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胰岛素治疗,给予观察组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指标、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几率低于对照组,且新生儿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二甲双胍是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的最常用药物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除了最主要的降糖作用外,亦有多种其他作用,比如调节血脂、降低血压、抗氧化、保护神经及预防和抗肿瘤作用。部分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以用于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妊娠期糖尿病女性。二甲双胍可重建PCOS患者的月经周期,促进排卵,降低体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高雄激素血症。尽管部分二甲双胍的降糖外作用较弱,或有争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二甲双胍降糖外作用的重要性,及其对心血管和生殖系统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孕中期超声监测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在早发型子痫前期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测量妊娠妇女在孕20~23+6周及孕24~28周的子宫动脉血流PI(搏动指数)、RI(阻力指数)、S/D(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追踪随访孕妇中晚期妊娠过程及分娩情况,比较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和正常妊娠对照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的差异.结果 根据妊娠结局,获取早发型子痫前期组21例,正常对照组4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妊娠20 ~ 23+6周及妊娠24~28周子宫动脉PI、RI、S/D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发型子痫前期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较正常妊娠妇女有较大不同,孕中期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可作为一项辅助指标协助临床医生筛查出早发型子痫前期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2.
肖宇  程静  黄永刚  吕杰强 《海峡药学》2011,23(12):106-11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预处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名PCOS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组和对照组,接受3个月预处理,然后开始IVF-ET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代谢水平、超排卵过程、胚胎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人群在预处理前后的代谢水平、胰岛素敏感性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二甲双胍组的Gn使用剂量及天数、HCG日E2水平、内膜厚度均与对照组相似(P〉0.05);而获卵数(8.90±8.94)、成熟卵数(8.20±8.43)、受精胚胎数(6.80±6.22)均显著小于对照组(14.92±5.25,14.08±5.40,13.67±5.26,P〈0.05)。二甲双胍组的优质胚胎率稍高于对照组(44.12%比32.32%),但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间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二甲双胍组早期流产率稍低(20%比50%),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PCOS患者在开始IVF-ET治疗前服用3个月的二甲双胍并不能有效改善超排卵情况和妊娠结局,但可能对防止流产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用药分为A、B、C、D、X 5类.支气管哮喘(哮喘)治疗药物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为妊娠期哮喘控制的一线药物,使用中低剂量安全,该类药物首选布地奈德(B类).妊娠期哮喘缓解的一线药物是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首选药物为沙丁胺醇(C类).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可增高妊娠期高血压及先兆子痫发生率,妊娠早期应用还会增加胎儿唇裂和腭裂发生率.白三烯受体调节剂、色甘酸钠和奈多罗米钠对母婴相对安全,但均不作为首选药物.妊娠期轻度持续哮喘患者可选用低剂量茶碱,但应用时需检测血药浓度,亦不作为首选.单独应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但对母体的安全性仍有待于进一步确认.未控制的哮喘可致孕妇缺氧,对其和胎儿均有很大危害,且风险远高于应用哮喘治疗药物.妊娠期哮喘治疗应首先评估利弊,选择适当药物,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4.
雷帝  范翠芳 《安徽医药》2018,22(5):831-834
目的 探索夫、妻两方面因素对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影响,为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两家三甲医院子痫前期孕妇及其配偶和正常孕妇及其配偶人群,共计1721对,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法,对调查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妻子方面,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孕前高血压、孕妇父母高血压、家庭居住地、教育水平、孕期产检次数是子痫前期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居住大城市、孕妇有较高教育水平、孕期较多产检次数是子痫前期发生的保护因素.丈夫方面,受教育水平越高,孕妇罹患子痫前期的风险降低,吸烟则增加孕妇罹患子痫前期的风险.结论 夫、妻两个方面因素对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龄孕产妇血清铁蛋白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与其子痫前期和妊娠结局的关系,为高龄孕产妇妊娠结局的改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进行产检的孕20周以上的妊娠中期高龄孕产妇120例,根据其子痫前期发病情况分为子痫前期组(n=36)和正常组(n=84).比较2组血清铁蛋白和LDH水平.所有孕产妇均随访至分娩,统计妊娠结局情况.分析高龄孕产妇血清铁蛋白和LDH水平与其子痫前期和妊娠结局的关系及其血清铁蛋白和LDH水平预测其妊娠结局的价值.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子痫前期组血清铁蛋白和LDH水平均升高(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孕产妇血清铁蛋白和LDH水平与其子痫前期的发生相关(P<0.05).高龄孕产妇剖宫产、早产、围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总发生率为56.67%,且妊娠结局正常者妊娠中期的血清铁蛋白和LDH水平均低于出现不良妊娠结局者(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孕产妇血清铁蛋白和LDH水平与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亦相关(P<0.05).进一步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孕产妇妊娠中期的血清铁蛋白和LDH水平预测其妊娠结局的价值良好,其中以两者联合预测妊娠结局的价值最佳.结论 高龄孕产妇血清铁蛋白和LDH水平与其子痫前期和妊娠结局均相关,且两者联合预测妊娠结局的价值良好,这可能与铁蛋白影响镉吸收引发镉含量过多导致子痫前期和影响妊娠预后及LDH反映子痫前期高血压状态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肾脏损害相关,高龄孕产妇孕中期血清铁蛋白和LDH水平可能作为其子痫前期和不良妊娠结局的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孕前与孕足月血脂代谢异常情况。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针对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在大连市旅顺口人民医院产科门诊定期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产妇,选取孕12周前在门诊建册并化验了血脂水平的孕妇,在孕期确诊为子痫前期的孕妇112例为实验组,孕期及孕前无心、肝、肾及内分泌疾病的健康孕妇263例为对照组,记录孕足月,分娩前的血脂水平,与孕12周前血脂水平对比,比较两组间及组内孕期血脂代谢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孕12周前TG即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足月时实验组的TG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也就是说实验组的孕妇在孕期持续保持较高的TG水平。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存在血脂代谢调节异常,这种异常从孕早期即有体现,其中血浆三酰甘油(TG)升高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因此孕早期监测血脂TG水平,对于早期筛查出子痫前期的潜在患者,并于孕期采取适当措施早期干预,以达到预防子痫前期发病或减轻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脏病妊娠患者先兆子痫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妊娠先兆子痫的危险因素,为预测妊娠风险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妊娠前已患慢性肾脏病的孕妇资料,按是否发生先兆子痫分为先兆子痛组(30例)和对照组(45例),比较各项临床指标,用回归模型分析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在妊娠年龄、原发病类型、妊娠前及妊娠20周后血压及蛋白尿水平、妊娠20周后血尿酸水平上有明显差别。结论非适龄妊娠、妊娠前慢性肾脏病控制欠佳以及免疫性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或狼疮性肾炎)是发生先兆子痫的危险因素,这类孕妇若在妊娠20周后发生2级以上的高血压和蛋白尿翻倍。且伴有血尿酸水平增加,则高度提示发生先兆子痫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子痫前期孕妇62例(其中病情为轻度34例,重度28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35例,以及体检健康非孕妇女32例(对照组),分别对入选对象进行血清hs-CRP和DD水平的测定。结果:子痫前期重度组、轻度组和正常妊娠组血清hs-CRP和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子痫前期重度组、轻度组血清hs-CRP和DD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而子痫前期重度组血清hs-CRP和DD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hs-CRP和DD水平增高,二者可以作为诊断及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酚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4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在均行常规促排卵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平均随机分组,观察组52例,采用二甲双弧联合克罗米酚治疗;对照组52例,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测定双侧卵巢体积、血糖变化,空腹胰岛素、卵泡促激素、黄体生成素、睾酮水平等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卵巢体积均有一定程度的缩小,BMI、空腹胰岛素、LH、T水平均有下降.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酚治疗PCOS,可有效降低患者BMI和激素水平,改善内分泌状态,促进排卵,是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