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HLD)合并脾功能亢进脾切除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行脾切除术413例HLD合并脾亢患者,检测手术前1d和术后1、7、14d外周血象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及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变化,观察术后1、7、14d并发症和死亡人数。结果:术前1d患者外周血象WBC、RBC、HGB、PLT低于正常值,肝功能ALT、AST、TBIL高于正常值,ALB低于正常值;术后1d与术前1d比较外周血象WBC、RBC、HGB、PLT明显升高(P0.001),肝功能ALT、AST、TBIL较术前明显升高,ALB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1);术后7d与术前1d比较外周血象WBC、RBC、HGB、PLT明显升高(P0.001);肝功能ALT升高明显,AST、TBIL下降明显(P0.001),但ALB下降不明显(P0.05);术后14d与术前1d比较外周血象WBC、RBC、HGB、PLT明显升高(P0.001),肝功能ALT、AST、TBIL下降明显,ALB上升明显(P0.001)。413例患者14d内并发症:出血78例(18.85%)、胰瘘44例(10.65%),肝功能恶化仅83例(20.10%),而门静脉系统血栓达138例(33.41%),术后仅1例死亡。结论:HLD合并脾亢患者,脾切除后血象得以复常,这有助于患者长期驱铜治疗,肝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高PVST需临床提前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对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206例行肝部分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者75例作为观察组,PLT≥100×10~9/L者131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患者术后PLT计数与肝功能指标恢复的关系。结果两组术前的血清ALT、AST、TB、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ALT、AST、TB、PT水平持续升高,第3天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对照组术后10 d恢复至术前水平,观察组术后14 d恢复至术前水平;观察组术后1-10 d血清ALT、AST、TB、P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恢复延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5.3%比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功能恢复与血小板计数与密切相关,术前低血小板计数可以作为肝癌肝部分切除术肝功能恢复延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对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预防.方法 对50例老年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术前3 d采用短肽型肠内营养剂替代传统流质饮食,术前禁食12 h,禁水4 h,术前常规清洁灌肠;对照组术前3 d 采用传统流质饮食(米汤、粥、菜汤等),术前禁食12 h,术前常规清洁灌肠.2组患者术前2 d 均常规口服肠道抗生素.观察2组患者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腹泻、功能性肠梗阻、胃肠功能紊乱)及术前第3天、术后第1天血常规(淋巴细胞总数、WBC计数)及肝功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肾功能[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变化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对照组术中肠道清洁度优良率分别为80.0%、8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腹泻、功能性肠梗阻、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分别为4.0%、0.0%、0.0%和16.0%、8.0%、8.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后第1天淋巴细胞总数、AL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后第1天WBC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第1天ALB、TP、AL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前第3天淋巴细胞总数、ALT、WBC计数、ALB、TP、AL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掌握老年直肠癌患者机体的特殊性,术前肠内营养可以降低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率,有效预防胃肠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SPVE)的技术要点和安全性.方法 对41例肝脏肿瘤患者(包括原发性肝癌13例,转移性肝癌28例)行SPVE,对其中32例同期行TACE术(SPVE+ TACE组),9例未行或未同期行TACE术(单纯SPVE组).术后回顾性分析SPVE的技术要点、并发症及临床安全性.结果 对41例均成功完成SPVE术,成功率100%;术后第3天患者ALT、AST、TB较术前升高,SPVE+TACE组升高更为明显,至术后第7天均明显下降.5例出现SPVE相关并发症,包括2例异位门静脉栓塞、1例暂时性肝功能衰竭、1例肝包膜下出血和1例肝内门静脉-静脉瘘.结论 SPVE作为肝脏外科手术和TACE术的重要辅助技术是可行的,但术后相关并发症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TACE)结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A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6例中晚期肝癌病人在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同时进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观察病人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肝功能的变化、肿瘤缩小等情况和术后反应,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人治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升高,肝功能恢复快,术后1个月临床症状改善,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缩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ACE和PAS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缓减脾功能亢进,促使白细胞、血小板升高,为肝癌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对肠道sIgA的影响?方法:45例研究对象均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于TACE前、后用透射比浊法测定粪便中sIgA。结果:原发性肝癌TACE后第1天肝脏转氨酶明显升高,粪便中sIgA的含量明显下降。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对肝功能及sIgA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画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8):4288-4290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癌患者肝功能和甲胎蛋白(AFP)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分别测定50例肝癌患者TACE术前3 d及术后1 d、3 d、1周的肝功能;术前3 d及术后1周、4周AFP的数值。结果:术后1d、3 d及1周的TBIL、DBIL及术后1 d、3 d的ALT、AST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1周AFP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4周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ACE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对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PHT)患者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计数(PLT)变化情况。方法脾切除术治疗的124例肝硬变伴PHT患者,根据手术前后Child-Pugh肝功能评分变化情况分为好转组(n=78)、持平组(n=29)与恶化组(n=17),比较术前及术后1、3、7、14、21、28 d时三组PLT水平变化情况,分析肝功能评分变化与PLT峰值、达峰时间、异常升高持续时间的相关性。结果术后3~28 d时,好转组与持平组PLT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同一时间比较好转组持平组恶化组(P0. 05),三组术后PLT水平均呈现先增后减趋势。肝功能评分变化与PLT峰值、PLT异常升高持续时间均呈正相关性(P0. 05),与PLT达峰时间无相关性(P0. 05)。结论肝硬变PHT患者脾切除术后PLT多以先增后减趋势变化,其变化情况与肝功能改善效果关系较为紧密,可为临床疗效判定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TACE后血清VEGF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检测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对38例HCC患者分别于第1次TACE术前1天、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月及术后2月测量其血清VEGF表达水平。结果 术后1天血清VEGF呈一过性增高,术后1周后VEGF的表达降至低谷,于术后2周开始缓慢上升,术后2月血清VEGF值较术后1月更为明显升高。血清VEGF的高表达与TACE后局部复发密切相关,血清VEGF测值越高,其TACE疗效越差。结论 VEGF检测有利于TACE的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癌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各生化指标变化及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积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24例肝癌肝硬化患者进行Child-Pugh分级并分别测定其相关肝功能各生化指标,同时检测了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 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加重,肝功能清蛋白(ALB)、总蛋白(TP)、ALB/球蛋白(GLB)、拟胆碱脂酸(Pche)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比值指标浓度呈递减现象,与Child-Pugh肝功能积分均呈显著负相关,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和PT指标浓度呈递增现象,与Child-Pugh积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各指标Child-Pugh A、B、C三级之间存在一定显著性差异。结论肝癌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肝功能异常,且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TACE治疗肝癌的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TACE治疗肝癌的不良反应情况,为其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81例(Child-pugh A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患者TACE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与同期同级的267例初诊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复发组ALT、AST在TACE术后1周恢复至术前水平,而STB、DBIL、STP、A、ChE在术后2周恢复至术前水平,无严重不良反应;中晚期组肝功能均需要2周才能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Child-pugh A级肝癌在TACE术后肝功能损害为可逆性;TACE对肝脏合成功能及储备功能损伤持续时间长,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恩度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TACE治疗;治疗组给予TACE术中灌注恩度30 mg,术后第2天起连续静滴5d,15 mg/d。2组患者1~1.5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6个疗程不等。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VEGF表达水平、KPS评分、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的差异,肿瘤大小。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40.0%)(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7 d、14 d血浆VEGF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或P〈0.01);治疗组术后14 d血浆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TACE联合恩度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对肝癌细胞VEGF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hemoembolization of the hepatic artery,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肝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接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TACE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患者则采取TACE+复方苦参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以及术后肝功能损伤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较对照组的30.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TACE的基础之上联合复方苦参,可以将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改善患者肝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脑肿瘤患者围术期血小板(PLT)计数及凝血-纤溶系统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住院脑肿瘤患者共73例,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采集空腹静脉血标本,检测PLT计数、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n=30)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脑肿瘤患者术前PLT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D-二聚体及FIB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开颅术后第1天,PLT计数与FIB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而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P0.05)。术后第3天PLT计数仍较术前下降,FIB呈回升趋势,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二聚体仍维持较高水平,但与术后第1天相比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脑肿瘤患者围术期存在凝血及纤溶功能异常,严密监测围术期凝血及纤溶相关指标对早期发现静脉血栓等术后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04例肝硬化患者根据是否合并SIRS分为SIRS组(n=25)和非SIRS组(n=79),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呼吸、脉搏、平均动脉血压、体温、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评分、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肌酐(Cr)、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严重并发症(肝性脑病、门脉高压性出血、肝肾综合征)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SIRS组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频率、Child-Pugh评分、血WBC、TBil、ALB、Cr、INR及住院期间的死亡率、门静脉高压性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SIRS组(P0.05)。结论:合并SIRS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较差、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5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单纯TACE组和TACE+胸腺肽组,每组25例,2组均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其中1组术后联合胸腺肽治疗1个月后,观察患者肿瘤大小、血AFP、肝功能和血常规变化。结果:TACE联合胸腺肽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率>30%者可达56%,较单纯TACE组明显,且AFP下降更明显,而肝功能损害和血细胞减少较单纯TACE组轻。结论:胸腺肽联合TACE治疗能明显减轻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术后肝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且肿瘤体积缩小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肝损害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5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恩替卡韦组27例患者于TACE术前1周给予恩替卡韦(0.5mg/d)口服抗病毒治疗,对照组29例患者行单纯TACE治疗。2组均在TACE术后予常规保肝治疗,观察TACE术前后肝功能及血清HBV—DN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TACE术后5d恩替卡韦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升高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肝损害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组术后5d血清HBV—DN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HBV—DNA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HBV相关性HCC患者,术前1周起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能够显著减轻TACE术后肝功能损害的程度,且有利于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对腹腔镜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76例,其中36例患者术后肠外营养支持中添加ω-3鱼油脂肪乳(鱼油组),40例患者术后采用常规肠外营养支持(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肝功指标、炎性反应指标变化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切肝范围、入肝血流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前肝功能指标及炎性反应指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肝功能指标及炎性指标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常规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术后第7天两组肝功能指标及炎性指标均有所好转,鱼油组恢复更快(P0.05);鱼油组肝功能衰竭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肝断面感染、肺炎、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常规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鱼油组(P0.05)。结论ω-3鱼油脂肪乳可降低腹腔镜原发性肝癌切除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减轻术后肝功能损伤,减少总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于肝癌介入栓塞化疗术(TACE)后肝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行TACE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65)和对照组(n=40)。实验组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护肝药物治疗,对照组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护肝药物治疗,2组均在TACE术前3 d~术后7 d用药,并在TACE术前及术后2 d7、d抽血检测肝功能;同时记录2组患者TACE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TACE术后2 d 2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7 d实验组ALT、AST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7 d对照组ALT、AST仍高于术前(P0.05);2组方案对TACE术后肝细胞合成指标降低均无明显改善作用(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对TACE引起的患者肝功能损害有迅速、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可减轻TACE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影响肝功能储备的因素。方法对行手术切除的272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指标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HBsAg、肿瘤大小、单发/多发、手术切除范围、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前白蛋白(PALB)、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胆碱酯酶(CHE)、乳酸脱氢酶(LDH)、总胆汁酸(TBA)、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小板计数。结果术前高γ-GT是肝功能代偿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前γ-GT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临界值是168 U.L-1(灵敏度72.7%,特异度90.0%)。当γ-GT≥168 U.L-1时,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发生率为63.6%。结论吲哚氰绿(indocyanine green,ICG)15 min清除率在0%~15%范围内的肝癌患者中,术前γ-GT<168 U.L-1时,术后肝功能恢复良好。因此,术前监测γ-GT水平并结合ICG 15 min清除率可以综合评估患者的肝功能代偿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