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益心舒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2021年11月—2023年7月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起始剂量为50 mg/次,2次/d,2周后若未发现异常则调整为100 mg/次,2次/d,后续再次加量,目标剂量为20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益心舒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及6 min步行试验(6MWT)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6.7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AD、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积分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积分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距离明显增加,而MLHFQ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6MWT和MLHFQ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益心舒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对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6MWT距离有更好的改善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利心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新野县人民医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50 mg/次,2次/d,后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每2~4周倍增1次,直至20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利心丸,3 g/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6 min步行实验(6 MWT)、心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0.43%)(P<0.05)。治疗后,两组6 MWT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治疗组6 MW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较治疗前均升高,且治疗组LVEF、SV、CO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H-FABP、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心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提高运动耐量,改善心功能,降低H-FABP、ICAM-1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
目的观察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CHF患者1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观察治疗前后LVEF、LVEDD、LVESD和NT-proBNP含量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和NT-proBNP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LVEF、LVEDD、LVESD和NT-pro BNP含量的改善幅度更为理想(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卡维地洛治疗CHF,可降低患者NT-pro BNP含量,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3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9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患者晨起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1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起始剂量50 mg/次,2次/d,之后增加50 mg/2周,直至200 m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生活量表(MLHFQ)评分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1.82%,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显著增加,MLHFQ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和MLHFQ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端B型脑钠肽(NT-pro BN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醛固酮(ALD)血清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NT-pro BNP、ICAM-1和AL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茂名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LVEF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1...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振源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初始剂量为50~100 mg/次,2次/d,根据患者血压耐受性逐步增加剂量,直至200 mg/次,2次/d,并维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振源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6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和校正体表面积后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水平,运动能力指标最大运动功率(Wmax)、最大运动时间(tmax)、峰值氧耗量(Peak VO2)和无氧阈氧耗量(VO2AT)水平,实验室检测指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半乳糖凝集素-3(Gal-3)和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不同射血分数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急诊住院部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3例,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分成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 EF) 68例和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 EF)65例,2组内分别设置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指南推荐的抗心力衰竭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治疗,观察组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随访6月,比较在2种不同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中,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心功能指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6MWT)]变化情况,同时评估2组间主要不良反应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在HFr EF和HFp EF2组患者内,观察组LVEF值增加、NT-proBNP水平下降、6MWT增加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 2组患者内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纽约心功能分级改善、主要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相似文献
10.
李冬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3,(14):26-29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北京首颐矿山医院有限公司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血管扩张剂、利尿剂、醛固酮受体阻滞剂等,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χ2=6.353,P=0.012);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观察组LVESD、LVEDD、LVPWT、IVST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患者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依据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100 mg/次,2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次,2次/d。两组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6 min步行距离试验量表(6MWT)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N-端脑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和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3%,明显高于对照组(81.13%,P<0.05)。治疗后,治疗组呼吸困难、疲倦、乏力、心慌改善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试验、ADL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NT-proBNP、sST2、SDC1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协同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衰症状,明显提升患者心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减弱机体炎性反应,且安全有效,值得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补益强心片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10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益强心片,4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舒张期血流E峰与A峰比值(E/A)],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6MWD)]和生活质量状况,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全血高切黏度(HBV)],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是95.9%,较对照组83.7%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LVEF、E/A比治疗前均显著升高,LAVI则均显著降低(P<0.05);且均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宝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50 mg/次、2次/d为初始剂量,连服2周后增至100 mg/次、2次/d并维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心宝丸,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者4丸/次,3次/d;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者6丸/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总分,6分钟步行距离(6MWD),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血流图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E/A)、左室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左心房前后径(LAD)],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B型利钠肽(BNP)、醛固酮(ALD)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两组SF-36总分均显著增加,6MWD均显著延长(P<0.05),且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LVEF、E/A均显著增加,左室Tei指数、LAD均显著降低(P<0.05);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NLR和血清CRP、Hcy、BNP、ALD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外周血NLR和血清CRP、Hcy、BNP、AL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宝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整体疗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和心肌损害,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与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我国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标准的患者66例,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疗程15周,治疗前后分剐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E/A比值、左室舒张朱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耐量试验(6MWT)以及24 h动态血压检测等指标.结果 66例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和运动耐量、动态血压实验检测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各参数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中西结合方案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上能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老年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密云区果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8月—2015年8月就诊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80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降压治疗。对照组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40丸/次,2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血压指标、血脂指标、血压节律昼夜变化有效率、肱动脉血管内径及扩张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50%、92.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舒张压、24 h收缩压、白昼血压负荷以及夜间血压负荷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TC、LDL-C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血压节律昼夜变化有效率分别为30.00%、35.00%,治疗组的分别为80.00%、87.50%,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的血压节律昼夜变化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扩张百分比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个观察指标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具有较好临床症状,能够提高血压节律昼夜变化有效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通颗粒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4年2月在巴中市恩阳区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射血分数保留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计算机随机排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初始剂量1片/次,2次/d,根据个体耐受逐步增加剂量,维持剂量4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心通颗粒,2袋/次,3次/d。两组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病情状态、心功能指标、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心衰计分系统(LEE)评分显著减小(P<0.05),且治疗组LE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舒张早期二尖瓣流速/延长速度(E/e'')、等容舒张时间(IVRT)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E/e''、IVRT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脂联素(APN)、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 3)、可溶性肿瘤生成抑制因子2(sST2)、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血清APN、galectin 3、sST2、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通颗粒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有助于提高射血分数保留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控制病情发展,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静脉泵入硝酸甘油注射液,每次10 mg加入生理盐水50 m L,5~8 m L/h速度持续静脉泵入,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100 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MLHFQ评分、Lee氏心衰积分和SCHFI评分,血清正五聚体蛋白-3(PTX-3)、可溶性肿瘤发生抑制蛋白2(sST2)、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和中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 MyBP-C)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左室质量指数(LVMI)、心排血量(CO)和室间隔厚度(IVSd)。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85%,明显低于治疗组(97.87%,P<0.05)。经治疗,治疗组临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