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β-咔啉的衍生物(1–6)。在对它们的抗肿瘤活性研究中,发现化合物5对人肝癌和胃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而化合物6在结构上与化合物5非常相似,对人结肠癌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
金属配合物抗癌药物的研究已经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铜(Ⅱ)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本文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铜(Ⅱ)配合物的结构特征﹑和铂(Ⅱ)配合物的活性对比、与DNA的作用﹑与氨基酸的共价作用及对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等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4-甲氧基)苯基-9-丁基-β-咔啉(DH-004)对秀丽隐杆线虫(简称线虫)的神经毒性.方法 采用野生型线虫为模式生物,分别以DH-0040.0(溶剂对照组),12.5,25.0,50.0,100.0和200.0μmol·L-1连续培养,分别于不同时间显微镜下观察线虫的存活率、头部摆动频次、有效产卵总...  相似文献   

4.
三氮杂十环及其铂(II)配合物的合成以及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具有优良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合成了一种新的1,4,7-三氮杂十环配体及其铂(II)配合物,并经元素分析、 IR、 1H NMR、 13C NMR、 MS谱、 差热分析和电导方法表征。体外生物活性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用抑瘤率和相对生长率测定了人肝瘤(CA)的抑制作用,体内试验显示铂(II)配合物(C)具有抗人肝癌瘤(CA)作用。其中剂量为12 mg·kg-1抗瘤活性与对照药相当,它的半数致死量为853.6 mg·kg-1。  相似文献   

5.
目的合成和表征了姜黄素-钌金属配合物,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的研究。方法以姜黄素为配体合成其钌的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元素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进行抗氧化活性初步筛选。结果合成了姜黄素-钌的金属配合物,并确定其结构。结论活性筛选结果表明,配合物对自由基清除活性好于姜黄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18β-甘草次酸2位、3位、11位和29位进行结构修饰,增强其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活性。方法 以18β-甘草次酸为起始原料,经氧化、酯化、缩合、脱氢等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以台盼蓝排斥试验和AO-EB双荧光染色法检测目标化合物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及诱导细胞凋亡活性。 结果与结论 合成14个18β-甘草次酸类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及质谱确证。体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胞生长抑制活性,其中A环结构改造后的化合物VII和IX活性较强,且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确定环境外源性污染物三-(2,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TBC)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细胞毒性和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TBC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方法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BC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细胞凋亡率,并对线粒体信号通路关键蛋白Bcl-2、Bax、Bcl-xL、Cyt-C、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浓度(0、12.5、25和50)μg/ml的TBC对HepG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仪的PI单染法检测产生了明显的凋亡峰,表明DNA被抑制了合成。随着TBC给药浓度的增加,凋亡峰越明显,凋亡率也呈上升趋势;经TBC染毒后,细胞内Bcl-xL和Bcl-2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Bax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给药组Bcl/Bax蛋白表达量比值降低。细胞内Cyt-C蛋白和Caspase-9蛋白表达量增加,并且随着TBC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呈现剂量线性关系。结论研究首次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对环境外源性污染物TBC的肝细胞毒性进行阐述,结果表明TBC可通过线粒体信号通路诱导Hep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鉴于双 (β-二酮 )络钛配体中的平面芳香环是该类配合物抗肿瘤的重要活性基团 ,设计合成了 3个β-二酮钛配合物 :二乙氧基双〔1- ( 4 -吡啶基 ) - 3- ( 2 -噻吩基 ) - 1,3-丙二酮〕络钛 ( - A)、二乙氧基双〔1- ( 3-吡啶基 ) - 3-( 2 -噻吩基 ) - 1,3-丙二酮〕络钛 ( - B)、二乙氧基双〔1- ( 2 -呋喃基 ) - 3- ( 2 -噻吩基 ) - 1,3-丙二酮〕络钛 ( - C)。  相似文献   

9.
铂金属配合物因其卓著的疗效已迅速发展为临床治疗癌症的重要药物,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三联吡啶铂(II)配合物1,通过核磁及质谱等实验表征了目标分子的结构,通过温度依赖性核磁、溶剂依赖性紫外可见光谱等实验证明了酰胺分子间的氢键、π-π堆积以及Pt-Pt金属-金属相互作用是配合物1在自组装过程中的主要驱动力,通过透射电镜观测到组装体的形貌为单分子纳米纤维结构,该研究有利于阐明铂类化合物的自组装行为与其抗癌活性的联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吡啶钌配合物∧-[Ru(bpy)2(pyip)]2+作为GSK-3β抑制剂在体外诱导人脑胶质瘤SWO-38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MTT法从手性拆分的8种钌配合物中筛选出高活性、低毒性的配合物∧-[Ru(bpy)2(pyip)]2+,观察不同浓度该配合物作用下SWO-38细胞的增殖情况;应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该配合物对SWO-38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p-GSK-3βSer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TT法显示配合物可明显抑制SWO-38细胞的增殖,处理浓度大于10μmol·L-1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配合物可明显诱导SWO-38细胞凋亡(P<0.05),处理浓度10、30、50μmol·L-1组的p-GSK-3βSer9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钌配合物∧-[Ru(bpy)2(pyip)]2+的抗肿瘤机制可能与GSK-3β的活性被抑制有关,该活性的抑制可诱导SWO-38细胞凋亡,且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铂(Ⅳ)类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求高效低毒的新一代铂类抗肿瘤药物。方法以六氯合铂 (Ⅳ )酸钾 (K2 PtCl6)为原料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顺铂 (cisplatin)类似物 ,将其依次氧化、酰化 ,合成了 11个新型铂 (Ⅳ )类配合物 ,结构通式为 :PtCl2 (OR1) 2 (NH2 R) 2 。并以溴化乙锭 (Etd)为荧光探针 ,通过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而引起体系的荧光变化 ,测定最大荧光淬灭百分率 (Rm) ,计算结合常数Km ,由此推测配合物抗癌活性。结果所合成铂 (Ⅳ )配合物的化学结构由元素分析和光谱分析所证实 ,其中 7个化合物 (6c~ 6e ,7c~7f)尚未见文献报道。试验测得受试配合物Rm值和Km计算值均较顺铂低 ,其活性顺序为 :顺铂 >6a >6c>6d。结论铂 (Ⅳ )配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开发前景的抗肿瘤剂。  相似文献   

12.
β-榄香烯诱导人胃癌BAC823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人胃癌BA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每批细胞按空白对照组和药物处理组随机分组,其中药物处理组依药物浓度的不同再分为0.01、0.02、0.04、0.08、0.10、0.16 mg·mL-1处理组,作用时间为24 h.采用MTT法检测β-榄香烯对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光度分析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同时进行细胞的形态学观察.结果①MTT的检测结果显示药物浓度和细胞增殖抑制率间具有正相直线相关关系(P<0.01),β-榄香烯体外作用24 h,对胃癌细胞的IC50为0.078 mg·mL-1.②FCM检测及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β-榄香烯可阻滞BAC823细胞于S期并诱导细胞凋亡,但细胞凋亡率并不完全与药物浓度成正相关.作用时间为24 h时其诱导人胃癌BAC823细胞发生凋亡的最佳浓度是在0.04~0.08 mg·mL-1.结论β-榄香烯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在一定药物浓度范围内,随药物浓度的增加β-榄香烯可使细胞凋亡率升高,但超过一定作用浓度,药物的细胞毒作用增强,细胞凋亡率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红参水提物对Aβ25-35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红参水提物对Aβ25-35诱导人神经瘤母细胞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Aβ25-35处理SH-SY5Y细胞,模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神经元的病理损伤模型,以不同浓度的红参水提物进行干预;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学的变化;MTT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50 μmol·L-1Aβ25-35诱导SH-SY5Y细胞72 h后,细胞变圆、聚集,其存活率为39.26%土3.16%、凋亡率为37.30%±0.69%,线粒体红绿荧光强度比值为0.45±0.10;而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与不同浓度(1、5、10 mg·ml-1)红参水提物同时孵育后,明显减少了细胞损伤,升高了细胞存活率、降低了凋亡率,并升高了线粒体红绿荧光强度比值.结论 红参水提物对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磺化槲皮素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及抗氧化、抗菌活性。方法 通过磺化、金属配位等步骤合成4种槲皮素磺酸金属配合物,以DPPH清除率、抑菌环的大小检测配合物的抗氧化、抗菌活性。结果 槲皮素磺酸锌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在浓度为7.5 mg·mL-1时其抑菌环为3.60 mm,对大肠杆菌没有抑制作用,其他磺酸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效果并不明显。槲皮素磺酸金属配合物对DPPH的清除率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当槲皮素磺酸配合物的浓度达到40 mg·mL-1时槲皮素磺酸锌配合物、槲皮素磺酸铜配合物、槲皮素磺酸钴配合物和槲皮素磺酸锰配合物清除率分别达到47.55%,91.40%,46.74%,68.22%。结论 通过磺化合成的槲皮素磺酸金属配合物具有抗菌和抗氧化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合成一种新的抗肿瘤铂络合物(QLNC-801)——1,1-环戊二羧酸环己二胺合铂(II)。方 以左旋-反式-1,2-环己二胺和四氯亚铂酸钾为原料、水为溶剂,在室温下反应合成左旋-反式-1,2-环己二胺-顺式二氯合铂(2);以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丙二酸二乙酯与1,4-二溴丁烷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1,1-环戊二羧酸二乙酯,再经水解生成1,1-环戊二羧酸(3),3 在弱碱性条件下与硝酸银反应生成1,1-环戊二羧酸银(4);2 和 4 在水中,于40~50 ℃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 QLNC-801。以卡铂和奥沙利铂为阳性对照药,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和体内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总收率为36%,其结构经元素分析、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确证;体外对人胃癌 SGC7901、人结肠癌 HT29 和人肺癌 A549 的 IC50值分别为7.8、31、25 μmol·L-1;体内试验以13、26、52 mg·kg-1 剂量给药后对小鼠 Lewis 肺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 52.7%、69.5%和 86.7%,对小鼠结肠癌 C38 的抑瘤率为 44.3%、70.6%和75.7%,体外细胞毒活性和体内抗肿瘤活性与奥沙利铂相当,毒副作用相对较低。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工艺稳定、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Aβ_(1-42)诱导的细胞损伤和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分为溶剂对照组、Aβ_(1-42)10μmol·L~(-1)损伤组、Aβ_(1-42)10μmol·L~(-1)+姜黄素1,5和10μmol·L~(-1)保护组及姜黄素10μmol·L~(-1)对照组;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酶活性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以考察细胞损伤程度;AnnexinⅤ-FITC/PI染色法测定细胞凋亡;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比色法测定胱天蛋白酶9和胱天蛋白酶3的活性;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胱天蛋白酶3表达。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Aβ_(1-42)10μmol·L~(-1)损伤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与Aβ_(1-42)10μmol·L~(-1)损伤组比较,姜黄素5和10μmol·L~(-1)缓解了Aβ_(1-42)诱导的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降低了Aβ_(1-42)诱导的乳酸脱氢酶释放水平(P<0.01)和细胞早期及晚期凋亡率(P<0.01)。姜黄素抑制了Aβ_(1-42)诱导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作用(P<0.01);姜黄素1~10μmol·L~(-1)抑制了Aβ_(1-42)诱导的胱天蛋白酶9及胱天蛋白酶3级联激活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r=0.990,P<0.01;r=0.996,P<0.01)。姜黄素10μmol·L~(-1)对照组以上指标与溶剂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胱天蛋白酶活性抑制Aβ_(1-42)诱导的细胞损伤和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鹅掌楸碱银配合物(AgLA2)体外诱导肺癌SPC-A-1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鹅掌楸碱银配合物对肺癌SPC-A-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DNA ladder检测、细胞形态学观察、酶联免疫法进行凋亡检测;采用RT-PCR检测细胞bcl-2、bax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法考察细胞bcl-2、bax蛋白的改变。结果鹅掌楸碱银配合物对肺癌SPC-A-1细胞的IC50为3.447±0.436mg·mL-1。在鹅掌楸碱银配合物的作用下,可见典型的核染色质凝集、碎裂等细胞凋亡的特征;药物作用后细胞中Caspase-3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组细胞较对照细胞bcl-2mRNA、蛋白表达降低,同时bax mRNA、蛋白表达升高。结论鹅掌楸碱银配合物可抑制肺癌SPC-A-1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改变bax/bcl-2的比值,改变凋亡的调定点,使得凋亡力量在细胞内占主导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蒲公英总黄酮用于防治阿尔兹海默症(AD)的机制,探讨蒲公英总黄酮对Aβ25-35诱导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潜在机制。方法:对海马神经元胞进行原代培养,经20 μmol·L-1 Aβ25-35诱导,细胞逐渐出现凋亡,用MTT法结合流式细胞仪,观察不同浓度的蒲公英总黄酮的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情况。用硫代巴比妥酸法、黄嘌呤氧化酶法来检测各组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Bcl-2、Bax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20 μmol·L-1 Aβ25-35组细胞比对照组活力下降,凋亡增加,MDA 含量上升,SOD 活性降低。与20 μmol·L-1 Aβ25-35组相比,各浓度下的蒲公英总黄酮均能够提高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内SOD活性,抑制细胞凋亡,降低MDA含量,同时上调Bcl-2表达,降低Bax和活化状态下的Caspase-3蛋白的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相关。结论:蒲公英总黄酮能够减少Aβ25-35诱导神经元细胞的细胞凋亡,这可能与拮抗其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转染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CPX)基因对神经毒物质β淀粉样肽(Aβ)诱发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转染并筛选稳定高表达CPX基因的PC12细胞系,用神经毒物质Aβ处理细胞,观察其抗逆变致凋亡的能力。通过电镜、DNA片段化的测定、MTT比色微量分析及流式细胞凋亡率分析观察转基因后对Aβ诱发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结果加入神经毒物质Aβ后,未转染CPX基因的PC12细胞出现凋亡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电泳可见断裂的DNA片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较CPX基因转染组明显增加。MTT比色微量分析显示细胞活力下降(P<0.001)。结论Aβ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与活性氧的产生有关,转染CPX基因能对抗Aβ的神经毒性,保护Aβ所致的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新型杀菌抑霉药物,本文报道了标题化合物对7种细菌和4种真菌的杀菌抑霉活性。18~64%的受试菌株对配体Ⅰ2~Ⅰ11和配合物Ⅱ2~Ⅱ11表现敏感;多数化合物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串珠镰刀菌、毛霉菌、黄曲霉菌、青霉菌对化合物Ⅰ2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5~25mm;化合物Ⅰ11和Ⅱ11分别对73%和64%的菌株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