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L-DOPA)对脂多糖(LPS)诱导小胶质细胞产生致炎因子的影响及黄芪多糖(ASP)的保护作用。方法不同浓度LPS(1、5、10ng/ml)和(或)L-DOPA(50、100、500μmol/L)及ASP(20μg/ml)+LPS(10ng/ml)+L-DOPA(50μmol/L)处理小胶质细胞培养液,于0、4、24、48h动态观察一氧化氮(NO)的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黄芪多糖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LPS处理小胶质细胞培养液,当LPS浓度5ng/ml48h、10ng/ml24h、L-DOPA浓度为100μmol/L72h、500μmol/L24h以后、LPS+L-DOPA组各个时间点NO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LPS+L-DOPA组显著高于单独用LPS或L-DOPA处理组(P<0.05)。LPS5ng/ml24h、10ng/ml4h、L-DOPA500μmol/L72h、LPS+L-DOPA组各时间点TNF-α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LPS+L-DOPA组显著高于单独用LPS或L-DOPA处理组(P<0.05),黄芪多糖处理组明显降低NO的含量和TNF-α的水平(P<0.05)。结论 LPS致炎作用有时间剂量依赖性,小剂量L-DOPA无致炎作用,但L-DOPA增强LPS的致炎作用,黄芪多糖通过抑制NO、TNF-α的释放发挥抗炎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革兰阴性菌外膜结构成分脂多糖(LPS)即内毒素,是其主要致病因子,具有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学效应,可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发热、代谢改变、免疫功能紊乱,多器官功能损害、休克乃至死亡等许多病理生理过程。这些效应主要是通过LPS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促进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大量合成与释放,导致机体失控性炎症反应。在现代医学对由内毒素触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仍然一筹莫展的今天,不断有中药、复方或其所含成分被证明对受内毒素攻击的动物有保护作用,我们先期的研究结果亦证明中医经典复方凉膈散具有良好的抗内毒素炎症活性,从中药寻找抗内毒素治疗措施呈现良好的前景,抗内毒素中药活性筛选成为关注的热点。然而,对于中药或复方来说,由于成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限制了细胞筛选体系和分子筛选体系的应用,特别是在以有效部位、提取物甚至水煎剂为研究对象时则更加困难。若用哺乳动物模型进行大规模筛选,则费时、费力、费物资,代价难以承受。利用斑马鱼模型来筛选药物已成为发现候选药物的主要技术。近年来,转基因、诱导突变和反义morpholino knockdown等技术的使用,结合活体成像技术,使斑马鱼成为研究人类炎症免疫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学及在活体内进行高通量药物筛选的良好模式生物。近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开展了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构建及基于该模型的中药抗内毒素炎症活性筛选研究。采用LPS卵黄囊注射诱导成功建立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以LPS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迁移聚集、斑马鱼死亡率和生存时间可作为评价抗内毒素炎症活性参考指标。利用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开展了凉膈散方提取物(不同极性提取部位)抗内毒素活性筛选,凉膈散方中单味中药提取物(不同极性提取部位)抗内毒素活性筛选及凉膈散方所含活性单体抗内毒素活性筛选。研究证明该模型用于中药抗内毒素活性评价是可行的。鉴于有效成分组方是创新中药研发的新形式、新方法,我们利用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开展了抗内毒素中药有效成分组方的配伍与配比研究,获得优化配方并申请专利保护。利用LPS诱导的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建立适宜于不同层次(中药单体成分、单味中药及复方不同提取部位或组分)中药形式抗内毒素活性筛选方法,为抗内毒素中药筛选提供一个介于体外初筛与哺乳动物验证之间的快速、低成本和活体筛选新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革兰阴性菌外膜结构成分脂多糖(LPS)即内毒素,是其主要致病因子,具有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学效应,可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发热、代谢改变、免疫功能紊乱,多器官功能损害、休克乃至死亡等许多病理生理过程。这些效应主要是通过LPS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促进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大量合成与释放,导致机体失控性炎症反应。在现代医学对由内毒素触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仍然一筹莫展的今天,不断有中药、复方或其所含成分被证明对受内毒素攻击的动物有保护作用。我们先期的研究结果亦证明,中医经典复方凉膈散具有良好的抗内毒素炎症活性,从中药寻找抗内毒素治疗措施呈现良好的前景,抗内毒素中药活性筛选成为关注的热点。然而,对于中药或复方来说,由于成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限制了细胞筛选体系和分子筛选体系的应用,特别是在以有效部位、提取物甚至水煎剂为研究对象时则更加困难。若用哺乳动物模型进行大规模筛选,则费时、费力、费物资,代价难以承受。斑马鱼被广泛用作研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利用斑马鱼模型来筛选药物已成为发现候选药物的关键技术。近年来,转基因、诱导突变和反义morpholino knockdown等技术的使用,结合活体成像技术,使斑马鱼成为研究人类炎症免疫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学及在活体内进行高通量药物筛选的良好模式生物。近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开展了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构建及基于该模型的中药抗内毒素炎症活性筛选研究。采用LPS卵黄囊注射诱导成功建立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以LPS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迁移聚集、斑马鱼死亡率、生存时间可作为评价抗内毒素炎症活性参考指标。利用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开展了凉膈散方提取物(不同极性提取部位)抗内毒素活性筛选,凉膈散方中单味中药提取物(不同极性提取部位)抗内毒素活性筛选及凉膈散方所含活性单体抗内毒素活性筛选。研究证明该模型用于中药抗内毒素活性评价是可行的。鉴于有效成分组方是创新中药研发的新形式、新方法,我们利用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开展了抗内毒素中药有效成分组方的配伍与配比研究,获得优化配方并申请专利保护。利用LPS诱导的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建立适宜于不同层次(中药单体成分、单味中药及复方不同提取部位或组分)中药形式抗内毒素活性筛选方法,为抗内毒素中药筛选提供一个介于体外初筛与哺乳动物验证之间的快速、低成本和活体筛选新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驱动蛋白家族 3A 基因(Kif3a)和 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探讨洋甘菊活性组分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LPS诱导16HBE建立哮喘炎症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洋甘菊活性组分对LPS诱导16HBE的增殖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最佳洋甘菊活性组分给药浓度。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阳性药物组(1 µmol•L-1地塞米松干预2 h)、洋甘菊活性组分组(200 µg•mL-1,48 h)。Annexin V/PI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凋亡率。实时荧光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Kif3a、SHH、Ptch1和Gli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LPS干预后,可显著降低16HBE活力(P < 0.05),并诱导其细胞凋亡(P < 0.01)。洋甘菊活性组分在浓度200 µg•mL-1处理48 h时,可以显著逆转LPS对细胞的损伤并促进增殖(P < 0.01),减弱LPS诱导的细胞凋亡(P< 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诱导的16HBE内Kif3a在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 0.05),SHH、Ptch1、Gli1在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5);与LPS模型组相比较,洋甘菊活性组分处理后可显著逆转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P< 0.05),增加Kif3a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并降低SHH、Ptch1、Gli1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P< 0.05)。结论 LPS诱导16HBE损伤,下调Kif3a水平从而上调SHH、Ptch1、Gli1水平,调控SHH信号通路处于异常激活状态。洋甘菊活性组分可显著逆转LPS诱导的细胞炎症损伤,上调Kif3a水平,下调SHH、Ptch1、Gli1水平,通过Kif3a调控SHH信号通路,对LPS诱导的16HBE发挥保护作用,改善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参多糖对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尾静脉注射BCG和LPS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对比小鼠脏器系数,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一氧化氮(NO)的水平以及比较肝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丹参多糖可显著改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胸腺、肝脏、脾脏系数,降低血清中ALT、AST、NO的活性以及肝组织匀浆中TNF-α、IL-1β的含量。结论丹参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究姜酮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影响。方法:HUVECs经不同浓度的姜酮(0,5,25,50,125,250μmol·L-1)处理24 h后再用LPS(100 ng·ml-1)刺激12 h,之后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并选定合适的姜酮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将HUVECs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姜酮组(50μmol·L-1);LPS组(100 ngl·ml-1);LPS+姜酮组(100 ng·ml-1+50μmol·L-1)。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的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m RNA表达水平;利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探针对细胞活性氧类(ROS)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对细胞凋亡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浓度的姜酮对HUVECs的存活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姜酮预处理可逆转LPS刺激导致的存活率下降,其中50,125,250μmol·L-1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的IL-1、IL-6、TNF-αm RNA水平、ROS水平、细胞凋亡数目显著升高(P<0.05)。姜酮预处理后可以抑制LPS诱导的HUVECs炎性反应,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减少细胞凋亡数目(P<0.05)。结论:姜酮对LPS诱导的HUVECs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炎性因子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减少细胞凋亡数目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氨基酸序列为Ile-Ile-Ala-Val-Glu-Ala-Gly-Cys的等鞭金藻多肽IEC对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噻唑蓝(MTT)法确定细胞活力,DCFH-DA探针法和DAF-FM DA探针法分别测定活性氧(ROS)和NO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间Toll样受体(TLR4)、一氧化氮合酶(NOS-2)和环氧合酶(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释放量以及分子对接分析IEC与COX-2、TLR-4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 MTT法证明IEC对HUVEC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P>0.05);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实验组多肽浓度增加,可以明显降低ROS和NO的释放(P<0.05),炎症相关细胞因子TLR-4、COX-2、NOS-2和IL-6、TNF-α的表达也明显逐渐减少(P<0.000 1);分子对接结果表明,IEC与COX-2、TLR4能形成稳定的化学键,说明存在相互作用的可能性。结论 IEC具有良好的抑制ROS和NO生成效果,并可明显抑制TLR-4/NOS-2/COX-2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是潜在的炎症抑制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罗浮山百草油体内及体外抗炎作用的药效及作用机制并初步筛选其活性组分。方法:分别使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及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炎性模型检测罗浮山百草油的体内及体外抗炎作用,使用RT-PCR法及ELISA法检测细胞内炎性因子变化;通过脂多糖LPS诱导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炎性模型,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κB p65,NF-κB p65)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将罗浮山百草油分为13个组分,使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性模型初步筛选其活性组分。结果:罗浮山百草油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及LPS诱导RAW264.7细胞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产生,抑制细胞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 mRNA和IL-1β、IL-6蛋白的表达;罗浮山百草油可抑制LPS诱导THP1细胞NF-κB p65及p38 MAPK的磷酸化。活性组分初步筛选发现,13个组分中,百草精(68种药材的茶油提取物)、丁香罗勒油、肉桂油以及八角茴香油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是罗浮山百草油抗炎活性的主要贡献者。结论:本研究证实了罗浮山百草油抗炎活性的有效性,并筛选出了相应活性组分,可为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蟛蜞菊内酯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环氧化酶2(COX-2)、NO及TNF-α的作用。方法:ELISA方法检测0.2、2、20μmol/L不同浓度蟛蜞菊内酯对终浓度为10μg/mL LPS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TNF-α、NO及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蟛蜞菊内酯对LPS诱导COX-2酶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LPS能够明显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产生的COX-2酶蛋白,蟛蜞菊内酯低中高3个浓度均能抑制LPS诱导产生的COX-2酶蛋白表达。PGE2可以被LPS诱导增加,与空白组比有显著差异。蟛蜞菊内酯低中高3个浓度均能抑制LPS诱导产生的PGE2、NO和TNF-α,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蟛蜞菊内酯抗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COX-2的蛋白表达,进而抑制PGE2的生成,也可能与抑制NO和TNF-α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进行优化,并考察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以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分泌水平为指标,优化LPS诱导浓度、时间及阳性药地塞米松(DEX)孵育时间,并考察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抗炎活性。结果 RAW 264.7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水平随LPS诱导浓度、时间增加而升高,但当LPS质量浓度超过100 ng/mL、诱导时间超过12 h后,TNF-α分泌水平趋于平缓;LPS为20 ng/mL、诱导12 h的TNF-α分泌水平明显升高。DEX对TNF-α分泌抑制作用随孵育时间延长而增强,但孵育4 h后,TNF-α分泌抑制作用趋于平缓。异喹啉类生物碱呈现不同程度TNF-α分泌抑制作用,其抑制活性与其季胺型母核结构及R基团烷氧基取代等密切相关。结论 LPS为20 ng/mL、诱导12 h能较好诱导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异喹啉类生物碱的TNF-α分泌抑制作用与其季胺型母核结构、R基团取代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给予大鼠槲皮素后血浆中代谢产物的定性检出条件。方法:给予大鼠槲皮素单体(100mg.kg-1)后腹腔静脉取血,血浆样品经2mol.L-1盐酸(甲醇-水溶液)水解,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浆样品中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大鼠给药后3h内取血、血浆样品经盐酸水解处理4h,可稳定检测槲皮素和异鼠李素,样品在—20℃条件下贮存稳定。结论:血浆样品采集时间、盐酸水解时间及贮存方式等不同均可影响代谢产物的有效检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与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8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三组,三组均采用综合治疗,A组62例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B组60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C组60例用静滴氢化可的松,观察三组喘憋、哮鸣音消失和住院时间。结果A组喘憋、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B,C组缩短(P〈0.05)。结论甲泼尼龙静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效、安全、方便,明显加快治愈过程,优于布地奈德与氢化可的松。  相似文献   

15.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慢性宫颈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引起盆腔脏器炎症,并且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本文诣在探讨不同方法在慢性宫颈炎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0例宫颈炎患者,采用药物保妇康栓、聚焦超声治疗及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电切术治疗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治愈慢性宫颈炎,并且切除宫颈移行带,减少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18.
大蒜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萍  于维萍  段云霞 《齐鲁药事》2005,24(3):159-161
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恶性肿瘤,中药大蒜含有多种抗癌活性成分,其抗癌、防癌作用已被国内外大量实验研究结果证实。本文就大蒜提取物的抗癌、防癌作用及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片剂溶出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丽  商萍 《黑龙江医药》2006,19(5):379-380
目的:考察片剂溶出度的影响因素,提高片剂溶出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各种参数对片剂溶出度的影响,选择出最佳工艺条件,如改进处方、控制颗粒硬度和大小、控制压力等工艺参数,用于指导大型生产,提高片剂溶出度。结论:崩解剂及润滑剂的用量对片剂溶出度影响较大,颗粒的硬度及大小、粘合剂的温度,压片压力对片剂的溶出度亦有影响;片剂直径大小对片剂溶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对手术器械消毒的管理促进作用,以期为消毒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16800件手术器械的消毒使用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进行管理,对比实施管理前后效果,分析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对于手术器械消毒的管理促进作用。结果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之后,手术器械消毒的管理情况明显得到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前后效果分析实施之后,促进效果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之后,质量追溯时间明显得到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之后能够有效提升相关的工作效率,同时准确达到对手术器械的质量追溯,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