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作为惰性内分泌肿瘤,发病率及检出率日益增高,其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CLNM)率高达20-80%。超声诊断作为最基础的影像检查对中央区CLNM的检出有着重要地位。但由于超声特征存在假阴性,或者超声技术本身存在局限性,仍有转移的淋巴结在术前未能及时发现,这将影响外科手术术式的选择以及预后的评估。因此选择适合的超声诊断方式至关重要。本文即对目前几种常用的评估PTC患者CLNM的超声诊断方法的应用进展做出综述。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一种惰性内分泌肿瘤,发病率日益增高。超声检查作为最基础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具有着重要地位。本文就目前几种常用的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诊断方法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 63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63例均行细针穿刺活检 ,并有 2 7例行手术切除 ,病检结果显示 2 0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其中 14例患者肿大淋巴结内有囊性变。 43例为其它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或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无一例肿大淋巴结内发生囊性变。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常发生颈部淋巴结肿大 ,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若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临床上除需切除甲状腺外 ,尚需切除颈部肿大淋巴结。然而 ,若能判断肿大淋巴结为良性增生 ,则可只作甲状腺切除。超声在鉴别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上主要依据其形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声联合CT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46例经病理验证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颈部实施超声和CT诊断,部位包括颈前区、颈侧区.结果:超声在颈前区、颈侧区的诊断符合率为52.17%、58.33%,CT在各区的诊断符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超声特征评分和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FNA-Tg)结果,探讨两者在PTC颈部淋巴结转移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PTC根治术患者颈部可疑淋巴结超声特征评分及FNA-Tg结果。绘制ROC曲线提示超声评分>2分为最佳诊断阈值,采用Kappa检验分别比较超声评分>2、FNA-Tg>1 ng/mL与病理一致性;以ROC曲线比较超声评分、FNA-Tg及两者联合诊断效能。结果 超声评分、FNA-Tg与病理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27、0.572;通过ROC曲线比较超声、FNA-Tg及两者联合,联合后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P<0.05)。结论 超声评分及FNA-Tg对判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均是较好的诊断方法,二者联合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前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超微血管成像(SMI)的多模态超声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9例PTMC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SMI检查.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颈部淋巴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8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共114个结节,以术后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给予所有患者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其中发生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2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共36个结节,未发生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共78个结节。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弹性评分(ES)情况与弹性应变率(SR),并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评估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结节ES比较无显著差异(Z=0.320,P=0.749>0.05),观察组SR (2.64±0.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8±0.37)(t=9.457,P<0.05);超声弹性成像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79.49%,准确率为78.95%,说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具有一定评估价值。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其诊断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79.49%,准确率为78...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转移区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88例PTC患者的年龄、性别、PTC结节声像图特征。结果男性患者、PTC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PTC结节最大径>1.0cm、边缘不规则、接触被膜及被膜不连续是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TC结节多发、位于甲状腺上部、最大径≥3.0cm及被膜不连续是颈部淋巴结多区域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PTC结节位于甲状腺上部是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的性别及PTC结节的声像图特征,对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转移区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为临床选择合理的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近些年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PTC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较为常见,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术前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正确评估对手术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都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高频超声、超声造影、弹性成像、超微血流成像、介入超声、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fine needle aspiration thyroglobulin,FNA-Tg)测定等超声新技术以其简便、无辐射、高效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相比较其他影像学检查,超声可作为PTC颈部转移淋巴结(metastatic lymph nodes,MLN)情况评估的首选检查方法。本文对近年来超声检查新技术评估PTC颈部MLN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期为临床的诊断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超声图像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超声图像特征对PTM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对83例PTMC患者行二维超声检查,分析39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和44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超声图像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灶直径、部位、纵横比、内部钙化类型、与被膜的关系及微钙化是否超出结节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边缘和内部回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与被膜的关系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其余参数均无关。结论超声图像特征对PTMC患者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当PTMC病灶接触被膜时,应在术中清扫中央区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用超声血流动力学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超声检测淋巴结的纵横比、内部回声、均匀性、边界规则性和钙化情况。分析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对照组)的差异。结果超声血流动力学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纵横比2(93.06%)、淋巴结内部回声(94.44%)、边界(90.28%)、钙化情况(87.50%);淋巴结转移组与对照组的纵横比、淋巴结内部回声、边界、钙化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009、78.895、48.584、66.429,P均=0.000)。结论超声血流动力学检查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一种高效、快速方便的方法,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淋巴超声造影(LCEUS)联合静脉超声造影(IVCEUS)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6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经穿刺病理证实为PTC的患者4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LCEUS和IVCEUS评估颈部淋巴结,且超声造影后均行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明确病理。分析比较正常淋巴结与CLNM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对常规超声、LCEUS、IVCEUS及LCEUS联合IVCEUS诊断CLNM的效能进行比较。 结果47例PTC患者共76枚淋巴结纳入研究。所有观察淋巴结中,穿刺病理证实59枚为CLNM,17枚为正常淋巴结。LCEUS时,CLNM中94.6%(56/59)内有灌注缺损区,71.2%(42/59)内有亮环中断;与正常淋巴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IVCEUS时,CLNM中61.0%(36/59)呈向心性强化,57.6%(34/59)为不均匀强化;与正常淋巴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LCEUS联合IVCEUS对CLNM的诊断准确性为92.1%,高于LCEUS(86.8%)、IVCEUS(76.3%)及常规超声(64.5%);二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高于IVCEUS(0.764,P=0.044)及常规超声(0.553,P=0.0005)。 结论LCEUS联合IVCEUS对PTC合并CLNM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检查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超声检查并进行甲状腺手术的31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以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术前超声评估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中央组淋巴结有无转移、颈侧组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共308例患者行淋巴结清扫,7例患者未行淋巴结清扫。术前超声检查评估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敏感度为38.8%(50/129),特异度为96.1%(172/179),阳性预测值为87.7%(50/57),阴性预测值为68.5%(172/251);术前超声检查评估中央组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敏感度为31.4%(38/121),特异度为96.7%(181/187),阳性预测值为86.4%(38/44),阴性预测值为68.5%(181/264);术前超声检查评估颈侧组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敏感度为80.9%(34/42),特异度为98.4%(262/266),阳性预测值为89.5%(34/38),阴性预测值为97.0%(262/270)。以术前超声检查评估中央组淋巴结有无转移作为一项评估手段预测颈侧组有无转移,其敏感度为59.5%(25/42),特异度为92.8%(247/266)。6.4%(17/264)的术前超声检查判断中央组淋巴结无转移患者中术后颈侧组淋巴结有转移。4.3%(8/187)的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中央组淋巴结无转移患者中术后颈侧组淋巴结有转移。结论术前超声检查评估中央组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敏感度较低,因此常规的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术前超声检查评估颈侧组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术前超声怀疑颈侧组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行颈侧区淋巴结的清扫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Lemur-酪氨酸激酶3(LMTK3)水平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预测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42例和PTC组50例,其中PTC组根据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进一步分为转移组28例和非转移组22例,术前均行甲状腺CEUS检查和LMTK3水平检测,比较良性组与PTC组、转移组与非转移组CEUS特征和LMTK3水平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EUS和LMTK3水平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PTC及预测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效能。结果 PTC组CEUS等增强、低增强、非均匀增强、灌注缺损、增强时边界不清晰占比及达峰时间(TTP)、CEUS量化值、LMTK3水平均高于良性组,峰值强度(PI)低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转移组CEUS等增强、高增强、非均匀增强、灌注缺损、增强时边界不清晰占比及TTP、PI、CEUS量化值、LMTK3水平均高于非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与CEUS和LMTK3水平单独应用比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就诊的80例PT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EUS、UE及病理检查确诊,根据PTC结节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37例)和非转移组(4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PTC结节UE弹性评分及弹性应变率、CEUS增强特征及相关参数,并分析CEUS联合UE诊断PTC淋巴结转移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弹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弹性应变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两组患者增强模式、流入强度、流出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增强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峰值强度(PI)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CEUS联合UE对PTC淋巴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5.7%、92.2%和93.0%,高于单项UEU...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54例,根据有无中央区及侧颈区淋巴结转移,采用单因素分析结合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1.0 cm、多发灶、侵袭外膜、不伴结节性甲状腺肿、不伴甲状腺瘤、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5);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1.0 cm、侵袭外膜、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是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1.0 cm、多发灶、侵袭外膜、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侵袭外膜、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患者颈部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1.0 cm、侵袭外膜、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而侵袭外膜、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 l lar 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键基因。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公共数据平台高通量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检索得到PTC的基因芯片GSE60542,使用GEO2R在线分析工具分别筛选PTC和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表达基因集A)以及PTC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表达基因集B)。进一步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集A和差异表达基因集B交集的差异表达基因集C。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David,String,cBioPortal对差异表达基因集C进行生物学功能及其编码蛋白的互作分析,并对差异表达基因集C进行生存分析。结果:通过分析GSE60542芯片数据,一共获得1086个差异表达基因A、194个差异表达基因B、39个差异表达基因C。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集C主要的分子功能与氧化还原酶活性、蛋白质同源二聚化活性、生长因子结合有关;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增殖、甲状腺激素的产生、神经细胞凋亡过程的负调节、γ-氨基丁酸信号转导途径等生物学过程。通过cBioPortal在线分析网站,初步筛选出对患者生存时间影响较大的基因CCL21。结论:基因芯片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能够有效分析PTC组织、癌旁组织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组织间差异表达基因,并筛选出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关键基因,为进一步研究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CT在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全部患者均未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比病理结果与CT检查的诊断情况,以及分析不同CT特征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研究组的阳性、阴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低(P<0.05);与囊变(部分伴壁结节)相比较,钙化、病灶大小(最小径/最大径≥1/2)、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和强化(高)等CT特征的敏感性更高(P<0.05),与病灶大小(最小径/最大径≥1/2)、强化(高)等CT特征相比较,囊变(部分伴壁结节)、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和钙化(点状、颗粒状、簇状)等CT特征的特异性更高(P<0.05),与囊变(部分伴壁结节)、密度(不均匀)相比较,钙化(点状、颗粒状、簇状)、病灶大小(最小径/最大径≥1/2)、形态(不规则)和强化(高,强化CT值>40HU以上)等CT特征的准确性更高(P<0.05)。结论:利用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进行评估,其具有无创、简便、准确性高等诊断优势,且由于CT检查扫描范围大,可以比较全面评价全颈部及上纵隔,同时可结合淋巴结的囊变(部分伴壁结节)、密度(欠均匀)、高强化(强化CT值>40HU以上)和钙化(点状、颗粒状、簇状)、病灶大小(最小径/最大径》=1/2)、形态(不规则)等CT特征征象,进而提高其临床诊断准确率,为随后的临床诊断、防治措施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