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对供者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影响,对20例供者G—CSF动员前后的外周血样品,加入佛波醇酯、伊能霉素、莫能霉素体外刺激培养4小时,以3色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Ⅰ(分泌INF-γ、INF-α)、Ⅱ型(分泌IL-4、IL-5和IL-10)细胞比例。结果表明:G—CSF动员前外周血CD3^+IFN-γ^+、CD4^+IFN-γ^+和CD8^+IFN-γ^+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2%(0%~45.9%)、1.3%(0%~23.8%)和1.5%(0%~22.2%),G—CSF动员后前述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分别为19.2%(0%~53.9%)、9.5%(0%~49.5%)和7.5%(0%~38.1%)。动员前CD3^+IL-2^+、CD4^+IL-2^+、CD8^+IL-2^+T细胞比例分别为1.5%(0%~31%)、0.8%(0%~30.0%)和0%(0%~5.3%),动员后比例亦明显升高,分别为25.7%(0%~51%)、19.8%(0%~39.7%)、4.6%(0%~20.9%)。T细胞各亚群的IL-4阳性细胞比例在动员后升高不明显。移植早期aGVHD发生组供者的Tcl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无aGVHD组。动员后高Tc2比例组,其受者中、重度aGVH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低Tc2比例组(分别为20.0%和77.8%)。结论:G—CSF动员使供者外周血的Ⅰ型T细胞比例增加,动员后高Tcl细胞比例与移植早期aGVHD发生相关.Tc2比例与中重度aGVHD发生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健康人及处于完全缓解的恶性肿瘤患者 ,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CSF)期间 ,其骨髓CD34 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特点。方法  12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健康供者和 16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在接受G CSF(30 0 μg/d ,共 5d)动员外周血干细胞期间 ,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骨髓CD34 细胞和T细胞亚群。结果 ①恶性肿瘤患者未应用G CSF时 ,骨髓细胞中CD34 细胞的初始值为 (0 .5 2± 0 .31) % ,同等条件下正常供者骨髓细胞中CD34 细胞的测定值为 (1.2 0±0 .6 8) % ,两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1)。应用G CSF 4 8h后 ,两者的测定值分别为 (1.2 2± 0 .4 2 ) %和(2 .0 7± 0 .5 2 ) % ,CD34 细胞均较前有明显增加 (P <0 .0 1) ,且两者之间仍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1)。CD34 细胞的高峰值出现在应用G CSF 96h后 ,分别为 (2 .2 3± 0 .34) %和 (2 .4 4± 0 .5 4 ) % ,分别较未应用G CSF时差异显著 (P <0 .0 1) ,两者之间无差异 (P >0 .0 5 )。②无论是否应用G CSF ,恶性血液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均处于倒置状态 ,而正常供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则比例正常。随两者应用G CSF后CD34 细胞的逐渐增加 ,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结论 完全缓解的恶性血液病患者 ,在应用G CSF4 8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动员对健康供者血液系统的近期影响及毒副作用。方法 对 75 3例次健康供者G CSF动员后的毒副作用进行临床观察和对 5 0例Allo PBSCT健康供者G CSF动员前、采集前、采集后分别进行相关血液分析。结果 少数供者有不同程度的头痛、低热等综合症 ,停用G CSF后症状消失。G CSF动员后第 5天供者白细胞、单个核细胞 (MNC)和CD3 4 + 细胞明显升高 ,CD3 4 + 和MNC细胞第 7~ 8天几乎回到基础水平 ;WBC第 1 5天恢复到基础水平 ;G CSF动员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血小板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是血小板下降的主要原因 ,G CSF对血小板的生成也有一定影响 ,大多数供者停药后 1 0d恢复到基础水平。结论 G CSF用于PBSCT的健康供者是安全的 ,但少数供者对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时间较长 ,个别供者WBC 4个月后未恢复到基础水平  相似文献   

4.
G-CSF对供者淋巴细胞分泌IL-2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异基因骨髓移植供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对骨髓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进一步探讨G-CSF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因子分泌平衡而减轻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以7例健康供为对象,在其应用G-CSF前后通过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的IL-2表达,结合临床患骨髓移植后aGVHD发生情况,与本科室未行G-CSF动员的类同病情、年龄及供、受有可比性,且在同一时期内连续进行的15例骨髓移植病人aGVHD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7例供经G-CSF动员后外周血及骨髓淋巴细胞IL-2表达与未动员前相比明显减少,且接受移植的患未发生Ⅱ度以上aGVHD,与既往地进行移植未行G-CSF动员的15例比较,aGVHD有降低趋势。上述结果提示,经G-CSF动员后,供表达IL-2的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可能与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患aGVHD发生减低有关。  相似文献   

5.
rhG-CSF对健康供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对健康供者的影响。方法 :1998年 1月至 2 0 0 3年6月年间 2 2例接受rhG CSF 10 μg·kg-1·d-1动员的健康供者 ,观察动员及分离过程的不良反应 ,检测动员前后血常规、CD3、CD4、CD8细胞比例 ;采集物进行单个核 (MNC)、CD3 4+细胞计数 ;所有供者随访至 2 0 0 3年 10月 3 0日。结果 :2 2例供者在rhG CSF动员过程中出现 1~ 2级 (按WHO急性毒副作用分级标准 )肌肉或骨痛 ( 4 5 5 % )、头痛( 2 2 7% )、食欲减退 ( 5 0 % )等副作用 ,无需终止动员。动员后白细胞较动员前显著升高 ,停止动员后 7d基本恢复至动员前水平。血红蛋白及血小板、CD3 +、CD4+、CD 8+和CD 4/CD8比值于动员前、动员第 4天及停止动员后 7d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绝大多数健康供者可耐受rhG CSF剂量为 10 μg·kg-1·d-1的短程动员和PBSC采集过程 ;rhG CSF对健康供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rhG CSF体内应用诱导健康供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耐受的机制。对 15例病人进行了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借助三色和四色荧光标记技术 ,对供者rhG CSF动员前后外周血T细胞上共刺激分子CD2 8的表达、树突状细胞 (DC)亚群以及CD8 CD2 8- 抑制性T细胞的变化进行了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显示 ,rhG CSF动员后外周血采集物中CD3 CD2 8 细胞的相对数显著升高 (P <0 .0 1) ,CD2 8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降低 (P<0 .0 5 ) ;CD8 CD2 8 细胞的相对数也显著升高 (P <0 .0 1)。但在T细胞上CD2 8总体表达的相对荧光强度无变化 (P >0 .0 5 )。动员前外周血中DC2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骨髓 (P <0 .0 1) ,动员后采集物中DC2的数量较动员前和正常骨髓均有显著增加 (P <0 .0 1) ,DC的数量也显著增加 (P <0 .0 1) ,DC1 DC2比值倒置 (P <0 0 1) ,而DC1在动员前后无变化 (P >0 .0 5 )。CD8 CD2 8- 细胞占有核细胞的百分比较动员前明显增加 (P <0 0 5 )。结论 :rhG CSF体内应用后 ,采集物中DC2和CD8 CD2 8- 抑制性T细胞数量的增加可能是外周血T细胞免疫耐受产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供乾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PBMNCs)越来越多地用于异基因移植中。与骨髓移植相比,虽然输入10倍以上的成熟T淋巴细胞,但是急性移植物抗宿生病(aGVH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并未明显增加。临床数据和实验结果表明,G-PBMNCs具有特殊的免疫学特点:G-CSF作用后的T淋巴细胞增殖和反应能力下降,分泌Th2、Tc2细胞因子增加,杀伤能力下降以及CD4^-CD8^-TCRαβ^+细胞数目增加。这些功能的改变均与aGVHD的下降有关,其原因与单核细胞的抑制作用,树突状细胞诱导向Th2转化以及G-CSF直接诱导向Th2细胞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大量的实验室和临床证据表明 ,供体来源的免疫活性细胞介导的移植物抗白血病 (GVL)效应是骨髓移植 (BMT)治疗白血病疗效卓著的决定因素 ,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仍然是移植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采用同基因骨髓移植物中混合一定量的异基因成分骨髓细胞进行混合骨髓移植 (MBMT) ,可降低GVHD的发生并增强GVL效应[1 ,2 ] 。采用G CSF动员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时 ,重度aGVHD发生率降低 ,其原因之一是动员剂G CSF改变了T淋巴细胞功能[3] 。我们探讨了G CSF动员供髓鼠进行MBMT ,以增强GVL效应而不增加G…  相似文献   

9.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健康供者T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CR5表达的影响及其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相关性,从而了解rhG-CSF动员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选取68名亲缘allo-HSCT健康供者及相应的68例受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健康供者rhG-CSF动员前后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比较其变化。根据动员前后供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变化情况,将其中可供分析的62例供者分为表达下调组和未下调组,比较两组受者II-IV度aGVHD的累计发生率。结果表明,与动员前外周血相比,rhG-CSF动员后的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表面CCR5表达均值无明显变化,但在不同个体之间表现出明显的不一致性。34例(50%)供者CD4+细胞CCR5表达下调,50%表达不变或上调,而42例(61.8%)供者CD8+T细胞CCR5表达下调,26例(38.3%)供者CCR5表达不变或上调。分析可供评价的62例移植患者表明,供者CD4+T细胞CCR5下调组受者II-IV度aGVHD发生率较未下调组明显降低(16.6%vs 43.3%,P=0.032),而CD8+T细胞CCR5下调组受者II-IV度aGVHD的累计发生率较未下调组呈现增高趋势(37.8%vs 16.0%,P=0.065)。结论:rhG-CSF动员影响T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而这些作用可能影响T细胞体内迁移行为,减少T细胞向GVHD靶器官聚集,从而降低allo-HSCT后aGVH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观察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SCT)治疗白血病的疗效与副作用。所选供者均为HLA A、B、DR位点与患者完全相同的同胞兄弟姐妹。供者经 2 5 0 μg/kgrhG CSF动员 5天后 ,单采外周血干细胞 1- 2次。 4例白血病病人经过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 ,输入单个核细胞 6.78× 10 8/kg± 1.96× 10 8/kg( 5× 10 8/kg - 8.67×10 8/kg) ,其中CD3 4 为 15 .0 2× 10 6 /kg± 8.93× 10 6 /kg ( 5 .3× 10 6 /kg - 2 4 .2 3× 10 6 /kg) ,用MTX CsA MMF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结果表明 :移植前 2天到移植后 2天白细胞降至最低 ,移植后 11- 17天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 ,移植后 11到 5 5天血小板 >5 0× 10 9/L。 4例中 2例出现aGVHD ,2例出现cGVHD ,2例出现感染。移植后 2 8天复查骨髓显示造血恢复 ,STR位点的DNA检查显示供者细胞生长。结论 :采用改良Bu/Cy方案和用MTX CsA MMF预防aGVHD方案进行PBSCT治疗白血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rhG-CSF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PBMNCs)越来越多地用于异基因移植中。与骨髓移植相比,虽然输入10倍以上的成熟T淋巴细胞,但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并未明显增加。临床数据和实验结果表明,G-PBMNCs具有特殊的免疫学特点:G-CSF作用后的T淋巴细胞增殖和反应能力下降,分泌Th2、Tc2细胞因子增加,杀伤能力下降以及CD4~-CD8~-TCRαβ~+细胞数目增加。这些功能的改变均与aGVHD的下降有关,其原因与单核细胞的抑制作用,树突状细胞诱导向Th2转化以及G-CSF直接诱导向Th2转化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rhG CSF体内对T淋巴细胞增殖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HLA相合的同胞供者应用rhG CSF前后的静脉血和单采物 ,用MTT法测定去除单核细胞前、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NC)对PHA增殖反应的改变。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绝对数的改变、抗原呈递细胞 (包括单核细胞和B淋巴细胞 )协同刺激因子CD80 (B7 1 )、CD86(B7 2 )的表达以及贴壁前、后CD1 4+细胞比例。结果 rhG CSF体内作用后 ,外周血中单核细胞绝对数升高了 (4.2 0± 1 .74)倍 ,T细胞在去除单核细胞后增殖能力部分恢复 ,但仍较G CSF作用前平均降低 2 0 .58%。单核细胞表达共刺激信号CD86下降了 (66 .96± 1 3 .87) % ,相对平均荧光强度降低了 (31 .31± 1 2 .91 ) % ,B淋巴细胞中表达CD80 降低了 (45 .77± 2 6 .58) %。结论 G CSF体内作用后 ,单核细胞数量的改变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 ,但它并不能完全解释T淋巴细胞的反应低下 ,而单核细胞和B淋巴细胞表达低水平的B7分子 ,提示这些抗原提呈细胞功能的改变可能参与T淋巴细胞增殖改变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目的是测定同种异基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s)刺激后分泌不同细胞因子的T淋巴细胞水平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 ,以建立一种监测同种异体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新方法。首先 ,利用新颖的细胞因子分泌检测方法 (CKSA)从单细胞水平定量测定了人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后分泌IFN γ ,IL 4和IL 10的T淋巴细胞水平 ;然后根据上述实验结果 ,分析 2例接受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患者外周血中分泌IFN γ的T细胞水平。结果表明 :经同种异体PBMNCs刺激后分泌IFN γ的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升高 [(1.12± 0 .13) % ],而分泌IL 4和IL 10的T淋巴细胞则无升高 ,分别为 (0 .12± 0 .0 3) %和 (0 .10± 0 .0 3) %。患者外周血分泌IFN γ的T淋巴细胞水平和aGVHD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利用CKSA从单细胞水平定量测定同种异体PBMNCs刺激后分泌IFN γ的T淋巴细胞水平的技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可以应用于对aGVHD的识别。  相似文献   

14.
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GIAC方案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50  
目的 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新移植方案。方法  10 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5 6例为高危病例 ,进行HLA配型至少 1个位点不合的亲缘供者HSCT。采用GIAC移植方案 ,即G CSF动员供者干细胞 ,强化、延长的免疫抑制促进植入及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以及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完全供者植入。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aGVHD) 4 5例 ,累积发生率 4 8.39% ,发生Ⅲ~Ⅳ度aGVHD 12例 ,累积发生率 12 .90 %。 6 1例可评估的患者中 ,发生慢性 (c)GVHD 38例 ,广泛型 11例。复发 12例 ,11例为高危患者 ,3例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达再次完全缓解。死亡 2 2例 ,6例死于复发 ,16例死于移植相关合并症。 72例患者无病存活 ,1年预期无病生存率 ,高危组为 (4 7.6 3± 8.4 9) % ,标危组为 (83.5 2± 7.4 1) %。结论 GIAC方案适用于HLA配型不合的HSCT ,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不良反应及其动员的正常供者的安全问题。方法报道国内第1例经G—CSF动员的正常供者自发性脾破裂,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本文供者和3例文献报道的供者,在G—CSF动员后脾脏均增大并发生自发性脾破裂;1例文献报道的供者,在G—CSF动员后脾脏未增大,但也出现自发性脾破裂。结论供者在G—CSF动员、采集过程中、采集后出现腹痛、头昏时应警惕脾破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观察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作为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与CD34^ 细胞动员效果的关系。对26例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在G—CSF动员前后收集外周血标本,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动员前后CD3^ 、CD3^ CD4^ 、CD3^ CD8^ 、CD3^ CD4^ CD8^ 及CD3^ CD4^-CD8细胞绝对数量的变化并与外周血CD34^ 细胞的动员效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CSF动员后外周血CD3^ 、CD3^ CD4^ 、CD3^ CD4^ CD8^ 及CD3^ CD4^-CD8细胞的绝对数量分别增加2.23,2.62,2.99及10.96倍,而CD3^ CD4^ CD8^ 细胞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243)。各亚群细胞的变化与CD34^ 细胞动员效果比较,仅CD3^ CD4 CD8细胞的变化与CD34^ 细胞动员效果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96,P=0.000。结论:G—CSF将造血干细胞由骨髓动员到外周血的同时,使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绝对数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各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 CD8^-细胞的增加与CD34^ 细胞的动员效果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骨髓联合外周血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探讨(G—CSF)动员骨髓加外周血联合进行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iBM+PBSCT)治疗白血病的可行性及疗效。125例白血病患者接受了单倍体相合未去T细胞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所有供者应用G—CSF5μg/(kg·d),皮下注射,连用7天。实验组(A组)29例患者在供者动员的第7、8天分别接受1次hiBMT+PBSCT移植;对照组(B组)96例仅接受1次单倍体相合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hiBMT)。对两组患者应用相同的免疫抑制剂预防急性GVHD,观察临床的移植效果。结果表明:除hiBMT组有1例慢性髓系白血病合并骨髓纤维化患者移植失败外,其余全部患者移植后经检测证实为完全供者造血,hiBM+PBSCT组和hiBMT组中性粒细胞数〉0.5×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5(10-23)天和19(11—26)天;血小板数〉20×10^9/L时间分别为18(9—33)天和23(13—35)天。hiBM+PBSCT组和hiBMT组急性Ⅱ-Ⅳ度aGVHD的累计发生率分别是31.03%和12.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急性Ⅲ-Ⅳ度aGVHD的发生率分别是13.79%和10.41%(P〉0.05)、aGVHD相关死亡率分别为3.45%和5.21%(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骨髓联合外周血移植组和单纯骨髓移植组慢性GVHD的累计发生率分别是48.2%和35.4%(P〉0.05),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广泛型慢性GVHD发生率两组分别为23.3%和15.6%(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骨髓联合外周血移植组和单纯骨髓移植组疾病复发率分别是6.8%(2/29)和18.7%(18/96)(P〈0.0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G—CSF动员骨髓联合外周血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更快,急性Ⅲ-Ⅳ度GVHD发生率和死亡率无明显增加,高危白血病的复发率下降,可以有效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T淋巴细胞极化和迁移的过程需要依赖细胞表面的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与其配体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结合。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供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极化和迁移的影响。采集10例allo-HSCT供者于rhG-CSF动员后第5天和1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使用免疫磁珠分选法纯化CD4+T细胞,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D4+T细胞接受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理(SDF-1d)和ICAM-1信号刺激后细胞的极化和迁移能力。结果显示,rhG-CSF动员后供者CD4+T细胞的极化比例为(32.424-4.91)%,健康人志愿者为(56.55±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hG-CSF动员后供者CD4+T细胞的迁移速率为(7.06±1.44μm/min),健康志愿者CD4+T细胞的迁移速率为(9.05±1.91μm/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hG-CSF动员能明显抑制供者CD4+T细胞的极化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移植中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对淋巴功能相关抗原1/细胞间黏附分子1信号途径诱导的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的影响,验证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对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细胞间黏附分子1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2006-06/2007-06在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进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10例健康供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μg/(kg·d)进行动员,在动员前1天和动员后第5天取供者外周静脉血,用miniMACS磁珠分选系统分离纯化CD4~ T淋巴细胞.分别用CD3单克隆抗体OKT3 细胞间黏附分子1、佛波酯 离子霉素刺激活化CD4~ T淋巴细胞.用双色荧光标记检测动员前后CD4~ T淋巴细胞激活后活化标记CD69,CD25的表达;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动员前后OKT3 细胞间粘黏附分子1、佛波酯 离子霉素刺激CD4~ 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变化。结果:①纯化后CD4~ T淋巴细胞纯度均在90%以上。②动员后OKT3 细胞间黏附分子1组、佛波酯 离子霉素组CD4~ T淋巴细胞活化标记CD69和CD25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动员前(P<0 01)。③动员后OKT3 细胞间黏附分子1组、佛波酯 离子霉素组CD4~ T淋巴细胞增殖率均明显低于动员前(P<0.05)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可能抑制了淋巴功能相关抗原1/细胞间黏附分子1协同刺激信号,从而使CD4~ 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Foxp3表达水平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方法选择15名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取1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15名患者采移植前及移植后3—4周血常规白细胞数>1×109/L外周静脉血3—5 ml,分离出T淋巴细胞,通过RT-PCR方法检测Foxp3的表达水平。结果 Allo-HSCT患者移植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Foxp3平均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Foxp3平均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平均表达水平(t=0.557,P<0.01)。发生aGVHD患者与没有发生aGVHD的患者移植前的Foxp3平均表达水平比较P(0.05。发生aGVHD患者移植后的Foxp3平均表达水平低于没有发生aGVHD的患者移植后的Foxp3平均表达水平(P<0.05)。没有发生aGVHD的患者移植前后Foxp3的平均表达水平与正常人相比统计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llo-HSCT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Foxp3的表达水平随aGVHD程度加重有下降的趋势。结论发生aGVHD的患者的Foxp3平均表达水平低于没有发生aGVHD的患者,且随aGVHD程度加重有下降的趋势。Foxp3可能成为aGVHD预测和随访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