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是体内铁质缺少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受阻而引起的,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本文调查了象山县城区幼儿园儿童2007—2011年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情况,旨在分析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展趋势、发病高峰以及患病特征,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贫血为我国儿童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为了解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特点,以便为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提出合理建议,我们对2006年在昌黎县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的314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3.
罗艳  周平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575-3576
目的:对哈萨克族1岁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2010年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的汉族儿童100名,维吾尔族儿童100名,哈萨克族儿童100名,对随机抽取的儿童进行血液检测,并对受检儿童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母亲贫血史、生育史、母乳喂养史、儿童疾病史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哈萨克族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高于汉族和维吾尔族儿童(P<0.05)。哈萨克族儿童易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与其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母亲贫血史、生育史、母乳喂养史等有关。结论:哈萨克族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应积极改善儿童的居住环境和饮食习惯,及时为儿童添加辅食,合理营养,注重母亲孕期保健,重视儿童的疾病预防。  相似文献   

4.
李自勇 《职业与健康》2001,17(8):124-125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一种严重危害小儿健康和生长发育的常见营养缺乏病,它对机体的免疫功能、生长发育、社会行为和智力等都有严重影响。为探讨贫血病因,了解我县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情况,我站于1999年在临沭镇区域内3个月~7周岁儿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经统计学分析,证实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与喂养、营养膳食和饮食习惯等存在着明显因果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1774例学龄前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我国儿童中患病率较高。在儿保工作实践中发现学龄前儿童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亦比较多见,遂于2000年高邮市城区1774名3~7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调查。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对本市城区3~7岁学龄前儿童,在入园入托体检过程中进行调查。儿童总数1774人,男865人,女909人。1.2 方法 取左手无名指端血样,应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析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及门诊指导。方法 择取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在2019年6月-2022年6月接收的6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患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并且分析实施门诊指导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6个月至1岁婴儿的贫血发生率要高于1~3岁幼儿;足月儿的贫血发生率要低于未足月儿;母孕期贫血的婴幼儿贫血发生率要高于母孕期未贫血的发生率;4~6个月龄时未按时添加辅食的贫血发生率要高于按时添加辅食的婴幼儿;低出生体重儿的贫血发生率要高于非低出生体重儿;挑食厌食儿童的贫血发生率高于不挑食厌食儿童;留守儿童的贫血发生率要高于非留守儿童。但是人工喂养、母乳喂养以及混合喂养贫血与不同性别贫血等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和年龄、足月情况以及母孕期贫血、挑食厌食、未按时添加辅食、低出生体重儿、留守儿童等多种因素有关,通过对其实施相应的儿童保健门诊指导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贫血严重程度,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刘军  廖敏 《应用预防医学》2006,12(4):252-253
缺铁性贫血(In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由于机体对铁的需要增加,或机体对铁的吸收、利用障碍而引起的一种营养性贫血,典型的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是全球常见的营养问题之一。根据WHO的报告,全球约有20亿人处于贫血状况,尤其好发于儿童、育龄妇女及老年人。近年来,随着医药卫生条件的改善,农村经济情况的好转,该病的发病情况和严重程度已有明显好转。老年人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因此,研究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现状、危害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降低老年人贫血患病率。1流行概况缺铁性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第一节缺铁性贫血 1 概述 缺铁性贫血是人体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贫血,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典型表现。缺铁性贫血是机体铁缺乏症的最终表现。铁缺乏症是世界各国最为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性贫血,多见于育龄妇女和儿童。临床特点是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减低。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杭州市下城区学龄前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对辖区内幼儿园儿童进行了贫血情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是常见的全球性营养缺乏病,常见于7岁以下儿童。我国7岁以下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20%~70%,严重影响儿童智力及生长发育。用铁剂治疗缺铁怀贫血患者的疗效,已为大量临床实践民证实。但在药物种类、剂量及疗程方面,尚水有特定标准。我们采用氯化血红素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199例,用硫酸亚铁治疗198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保健门诊部门的婴幼儿,共100例,收集时间在2015年12月~2016年2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实施定期的血常规检查,以此查明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以此对造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100例婴幼儿中,共有30例婴幼儿发生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况,其发生率为30.00%,其中,与1~2岁的婴幼儿相比,6个月~1岁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及时添加了辅食的婴幼儿相比,没有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婴幼儿进行定期的临床检测,可以及早发生婴幼儿是否存在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对其及时添加辅食,可以有效降低该类贫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防治方案》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缺乏症是世界各国最为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性贫血,多见于育龄妇女和儿童。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以7~24个月为高发年龄组,且农村发病者高于城市,对健康有极其不良的影响,必须积极防治。我国早于1985年就制订了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防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但实施20余年来,我国农村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仍然居高不下,是目前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因此,有必要在农村继续推广实施《方案》。现结合临床实践谈谈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正> 1988年5月27日本院为哈尔滨市朝阳公社平安大队0~7岁散居儿童200人进行了体检,并耳垂采血,用沙利氏法作血红蛋白值测定,按卫生部颁发的《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防治方案》中关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分类方法,进行了评价。下面结合此调查资料,分析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及其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14.
儿童贫血与有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隗开旭  李军 《中国校医》1994,8(2):12-14
贫血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据国内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儿童贫血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为主。缺铁性贫血的好发人群是儿童、青少年最为多见。本病不仅在发展中国家流行,在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也比较高,严重贫血可使儿童的身体发育受阻,体力和学习能力下降,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智力发育障碍。近年来全国各地对中小学生贫血研究较多,为进一步加强人们对贫血与人体间有害影响的重视,我们于1992年3月在东营市选择4所中小学校,随机抽取7~15岁600名男女学生进行贫血与有关因素研究,并对其间的关系做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王对象、内容、…  相似文献   

15.
<正> 营养性贫血是儿童少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病因的性质,营养性贫血可分为缺铁性、大细胞性和混合性三种。为了给济南铁路地区中小学生营养性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9年9月~10月间对济南铁路地区8所中小学的204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营养性贫血发病情况的调查监测,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对象、仪器与方法 1.1 对象 (1)城市:济南铁一中,济南铁一、三、四小。  相似文献   

16.
赵凤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8,(24):5833-5835
目的探讨血清铁(SI)、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联合检测在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8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组(A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诊治的74例非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非缺铁性贫血组(B组),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7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C组),3组儿童均接受SI、SF、TRF检测,对比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结果A组患儿的血清SI、SF水平均低于B组、C组,B组患儿的血清SI、SF水平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血清TRF高于B组、C组,B组患儿的血清TRF水平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敏感性、准确度均高于血清SI及SF、TRF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SF、TRF联合检测在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筛查中应用价值高,能有效反映机体储存、利用铁情况,利于鉴别、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提高诊断敏感性、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掌握勐腊县汉、傣族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情况。[方法]收集在勐腊县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1193名汉、傣族5岁以下儿童常规检验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7.27%,初步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1.65%;傣族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4.27%,汉族儿童贫血患病率14.06%;2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2.91%,2岁以上儿童贫血患病率7.53%。傣族2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32.78%,汉族2岁以下儿童患病率18.29%。[结论]勐腊县儿童贫血病的防治重点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重点人群为傣族及2岁以下儿童,而重中之重是傣族2岁以下儿童。应广泛开展营养知识宣传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0~6岁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调查结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检查的137例0~6岁儿童的临床资料,按照《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防治方案》的标准,用SPSS 12.0对血红蛋白进行统计分析其缺铁性贫血的情况,对检查出缺血性贫血的患儿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治疗。结果 137例儿童中有5例检测出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3.6%。其中0岁组和1岁组缺铁性贫血的比例最高,与其他各种有显著性差异,P>0.05。5例患儿经治疗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该组儿童的整体营养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应该加强科学指导,合理膳食。  相似文献   

19.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儿童常见病,在发展中国家患病率为30%-90%,我国7岁以下儿童患病率25%-65%。本病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影响儿童智力、免疫功能及生长发育,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主要为去除病因和给予铁剂。  相似文献   

20.
何明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918-2918
目的 了解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况.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体检和系统管理的430名婴幼儿,其中男240名,女190名.6个月-1岁健康婴幼儿250名,1-2岁年龄组180名.对选择的婴幼儿进行系统管理,按时体检和血液检查.结果 6个月-1岁贫血检出率显著高于1岁-2岁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岁男婴贫血检出率与同年龄段女婴贫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岁-2岁男婴贫血检出率与同年龄段女婴贫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及时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贫血检出率显著低于不及时添加辅食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个月-1岁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偏高,未及时添加辅食以及添加不当为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应加强对婴幼儿的喂养指导和定期的健康检查,降低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