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脑卒中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其致死率与致残率非常高,为有效预防中青年脑卒中的发生及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作者进行了以本院病例为基础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并与同期健康中青年人作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本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中青年脑卒中83例患者纳入卒中组,均满足脑血管疾病的相关诊断要点,所有脑卒中患者经脑部MRI或者CT证实。83例患者中男37例,女46例,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36.2岁;缺血性卒中36例(43.37%),出血性卒中44例(53.01%),混合性中风3例(3.61%),其中高脂血症32例(38.6%),高血压4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发生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38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睡眠障碍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冠心病病史、环境因素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焦虑、抑郁、出血性卒中、卒中位于皮质下7项为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发病率较高,应针对各独立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能引起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原因很多,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服药不当也是一种常见的因素,而往往因其不直接危及生命而被人们忽视。 男性生殖器官受下丘脑垂体系统的促性激素控制,某些药物影响了这个系统,就会出现性功能的改变。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SDS(Sleep disorder after stroke,SD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下睡眠障碍发生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DS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SDS发病率为34.0%。SDS在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月收入、文化程度及左右半球分布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年龄、卒中部位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患者、年龄≥60岁、卒中位于皮质下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60岁及卒中位于其他部位。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患者、年龄≥60岁、卒中位于皮质下均为SDS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女性患者、年龄≥60岁、卒中位于皮质下均为SD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对药物致男性生殖系统毒性和性功能障碍不良反应的报道,以阐述药物对男性生殖系统的损害规律,从而指导男性科学、合理用药,避免药物对生殖系统造成损害.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国内外文献资料报道的有关药物导致男性生殖系统毒性和性功能障碍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计量统计学分析.结果 心血管系统药物、抗感染类药物及抗精神失常药致男性生殖系统毒性和性功能障碍不良反应的例数所占比率分别为30.8%、17.3%、18.8%,上述不良反应大多发生在用药后1个月内.结论 心血管系统药物、抗感染类药物及抗精神失常药是致男性生殖系统毒性和性功能障碍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9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9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中动脉粥样硬化并血栓形成58例(64.44%),血栓栓塞11例(12.2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例(6.67%),感染2例(2.22%),妊娠3例(3.33%),长期口服避孕药2例(2.22%),外伤2例(2.22%),家族史3例(3.33%),病因不明3例(3.33%)。结论:中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复杂多样,但多数是由几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降血压相关药物与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探究其对于男性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64例高血压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相关药物治疗,询问记录其治疗前后性功能情况。结果四种药物普遍降低了男性高血压患者的性功能,严重者甚至导致性功能障碍。结论目前降血压的药物均会不同程度上减少男性性功能,四种治疗药物中,推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男性精神病患者性功能障碍及相关因素。方法:通过与患者谈心及向家属了解,对男性精神病患者性功能障碍72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性功能障碍表现多样,以性功能减退(75.0%)和勃起障碍(58.3%)多见;引起性功能障碍主要有三方面因素,药物因素、精神病因素和心理因素,舒必利、甲硫哒嗪和氯氮平是引起性功能障碍的主要药物;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结论:应重视精神病患者的性功能障碍问题,需要医生、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婚育龄妇女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发病危险因素,探讨其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调查1500例育龄妇女RVVC的发病率,并研究RVVC与其一般情况的关系,比较RVVC与未发生RVVC人群中性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差异,调查RVVC治疗前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差异。结果 RVVC的危险因素有文化程度低、收入水平较低、公用卫生间、住房不通风、内衣不单独洗涤、内衣晾晒方法不当、多位性伴侣、人工流产、性伴侣疾病、性行为频繁、性行为清洁习惯、糖尿病、抗生素病史。RVVC人群(572例)中发生性功能障碍的比例(408例,占71.33%)高于未发生RVVC组(57例,占7.22%),RVVC治疗后性功能障碍的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RVVC的发生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关,RVVC的发生会导致性功能障碍,对RVVC患者采取治疗措施后有助于减少性功能障碍的发生,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及家庭幸福。 相似文献
12.
13.
14.
杨怀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5)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期间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47例和脑卒中未出现癫痫发作患者60例,分别设为研究组(n=47)和对照组(n=60),收集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既病史、脑卒中病情情况等因素与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关系,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饮酒史、合并心脏病、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病灶范围、卒中面积、卒中体积、NHI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高龄、饮酒史、合并心脏病、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皮质)、病灶范围(多脑叶)、缺血性脑卒中面积大、出血性脑卒中体积大、严重神经功能缺损为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饮酒史、合并心脏病、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皮质)、病灶范围(多脑叶)、缺血性脑卒中面积大、出血性脑卒中体积大、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可采取相关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催乳素血症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催乳素血症所致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24例,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勃起功能国际指数、性激素水平测定及垂体MRI检查来确诊。24例患者均给予甲磺酸溴隐亭治疗。结果 24例患者中垂体腺瘤5例,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19例,2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性功能障碍,其中性欲减退24例,勃起功能障碍22例,性高潮障碍4例。经溴隐亭治疗后,血清催乳素水平均降低,其中20例患者恢复至正常范围。垂体腺瘤体积缩小4例,24例患者性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高催乳素血症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临床上并不多见,其病因主要是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和垂体腺瘤,溴隐亭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某镇中青年人群(40~60岁)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现况调查及高危风险危险因素分析,为佳木斯市地区脑卒中预防及减轻脑卒中负担提供区域性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18年3月长期居住佳木斯市某镇中青年人群(40~60岁)173人,采用面对面调查法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现况调查,统计分析脑卒中高危风险人群各个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性别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高危风险人群中8项危险因素暴露水平依次为:高血压病(82. 18%)、血脂异常(70. 14%)、明显超重或肥胖(58. 59%)、运动缺乏(55.22%)、脑卒中家族史(46. 55%)、吸烟(42. 05%)、糖尿病(18.46%)、房颤或瓣膜疾病(2. 57%); 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高危风险因素中的糖尿病、吸烟史及运动缺乏的危险因素与性别之间存在相关性(P<0. 05),其中脑卒中高危风险人群中女性糖尿病和运动缺乏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89, P<0. 01; x~2=4.107, P<0. 05);而脑卒中高危风险人群中男性吸烟史危险因素暴露水平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 696, P<0. 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高危风险人群危险因素中糖尿病、吸烟史及运动缺乏与性别显著相关,其对应OR值及其95%CI分别为0.467 (0.293~0.774)、10.222 (6. 934~15.070)和0.668 (0.461~0.969)。结论:佳木斯市某镇中青年脑卒中高危风险人群在重视主要的危险因素的同时,女性需注重糖尿病及运动缺乏,而男性则更需注重吸烟的危险因素,为佳木斯市预防脑卒中日益年轻化的趋势而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5月~2010年1月就诊的109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血尿酸。结果全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9个月后,87例(79.82%)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血尿酸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血尿酸与中青年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发生率,并筛查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〇一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7 d内)180例,随访观察6—12个月后,共入组148例,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将病人分为卒中后认知功能正常组(NPSCI)70例和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组(PSCI)78例,采用不同认知域功能量表对病人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认知功能损害域、放射影像学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随访6—12个月PSCI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筛查.结果 随访6—12个月,PSCI发生率为52.7%(78例),与PSNCI组比较,PSCI组年龄(61.5岁比64.0岁)、糖尿病患病率(15.7%比42.3%)、NIHSS评分(3分比4分)、前循环梗死部位(54.3%比71.8%)明显升高、受教育程度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CI组整体认知功能及不同认知域(记忆功能、执行功能、语言功能、视空间功能)均明显下降(P<0.001);在脑组织急性非腔隙性梗死病灶中,PSCI组脑组织皮层[(0.31±0.523)分比(0.58±0.750)分]或皮层下梗死病变[(0.41±0.738)分比(0.69±0.852)分]及梗死数目[(1.19±1.254)分比(1.78±1.618)分]明显升高;在慢性缺血脑组织改变中,PSCI组GCA评分明显下降[(2.32±1.023)分比(1.93±0.892)分],颞叶萎缩[(1.14±0.805)分比(1.64±0.816)分]、Fazekas评分[(1.05±0.935)分比(1.28±0.822)分]、侧脑室周围高信号(PVH)[(2.51±1.789)分比(3.51±1.051)分]明显升高;在慢性腔隙性脑梗死病灶中,PSCI组脑组织皮层[(0.15±0.551)分比(0.58±1.111)分]及皮层下病变[(0.28±0.721)分比(0.58±1.081)分]及梗死数目[(0.84±1.682)分比(1.78±2.582)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受教育程度、糖尿病、急性非腔隙性脑梗死数目、PVH是PS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年龄、受教育程度、糖尿病、急性非腔隙性脑梗死数目、PVH与脑卒中后6-12个月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为临床早期识别和筛查PSCI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提供了有力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